多重因素致《樂經》亡佚

2020-12-19 中國社會科學網
多重因素致《樂經》亡佚

2018年12月18日 08:38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嶽音

字號

內容摘要:「六經」是中國古代的重要文化經典,即《詩》《書》《禮》《易》《樂》《春秋》。但是六經中,唯獨《樂經》失傳,至少在漢代, 「六經」就已演變為「五經」,漢武帝建元五年(前。

關鍵詞:

作者簡介:

  「六經」是中國古代的重要文化經典,即《詩》《書》《禮》《易》《樂》《春秋》。在六經中,《禮》《樂》的地位尤為重要,東漢班固《漢書·禮樂志》中就提到,「六經之道同歸,而《禮》《樂》之用為急」。但是六經中,唯獨《樂經》失傳,至少在漢代,「六經」就已演變為「五經」,漢武帝建元五年(前136)時只能設立「五經」博士。清代《皇清文穎》記載,「《樂經》失傳,而漢武帝置『五經博士』,宣帝講五經同異,遂有五經之目」。

  《樂經》失傳原因成為一個難解之謎,自漢代以後就有眾多學者進行了深入探討,眾說紛紜,迄今未有定論。筆者認為,《樂經》的亡佚是秦代國家制度變動下的多種原因複合影響造成的,並非單一原因可以解釋。歷代以來,對於《樂經》失傳原因的討論,其中主要有四種說法。

  一是亡於秦火說,即認為《樂經》失傳是秦始皇焚書坑儒造成的。《漢書·藝文志》明確提到,「古者以《易》《書》《詩》《禮》《樂》《春秋》為《六經》,至秦燔書,《樂經》亡,今以《易》《書》《詩》《禮》《春秋》為五經」。這一觀點被後來許多學者接受。例如,東晉袁宏《後漢紀》:「秦燔詩書,愚百姓,六經典籍殘為灰燼」;南朝劉勰《文心雕龍》:「自雅聲浸微,溺音騰沸,秦燔樂經,漢初紹復」;南朝沈約《宋書·樂志》:「及秦焚典籍,《樂經》用亡。漢興,樂家有制氏,但能記其鏗鏘鼓舞,而不能言其義」;宋朝徐堅《初學記》:「古者以《易》《書》《詩》《禮》《樂》《春秋》為六經。至秦焚書,《樂經》亡。」

  二是亡於「鄭衛之音」衝擊說。《漢書·藝文志》也提到這一說法,「周衰俱壞,樂尤微眇,以音律為節,又為鄭、衛所亂,故無遺法」。清朱彝尊《經義考》延續這一說法,認為音樂風格的轉向導致《樂經》失傳,「朱載堉曰:古樂絕傳率歸罪於秦火,殆不然也。古樂使人收斂,俗樂使人放肆,放肆人自好之,收斂人自惡之,是以聽古樂惟恐臥,聽俗樂不知倦,俗樂興則古樂亡,與秦火不相干也」。

  三是亡於儒家傳承斷裂說。《樂經》主要內容是「六代樂舞」的歌詞、樂理、音律、舞譜、樂禮規制等,因其禮制性和技術性非常強,非專業性樂師樂工難以了解、背誦和記錄,以至於後世儒家弟子未能傳承而亡佚。

  這一觀點大多是後人推測,如元代吳澄《禮記纂言》談到,「《禮經》之僅存者猶有今《儀禮》十七篇,《樂經》則亡矣。其經疑多是聲音、樂舞之節,少有辭句可讀誦記識,故秦火之後無傳,諸儒不過能言樂之義而已」;明代謝肅《密庵詩稿》載:「秦滅學,廢壞禮樂。樂經既亡,惟三禮頗存,或傳於高堂生,或得於河間獻王,或刪於大戴、小戴,歷漢、唐、宋,雖其禮之莫行,而士猶得以誦習其說。」

  四是亡於秦代重法度輕禮樂說。秦人一貫重視法家輕視儒家,缺乏禮樂治國的文化傳統。《漢書·禮樂志》:「遭秦滅學,遂以亂亡。」《漢書·董仲舒傳》也提到:「漢承秦滅學之後,六經離析。」宋代鮑彪《戰國策校注》引宋李文叔:「商鞅與夫儀、秦之徒,所以雖不深祖吾聖人之道,而所著書,文辭駸駸乎,上薄六經而下絕來世者,豈數人之力也哉。」

  筆者認為,歷代對於《樂經》失傳原因眾說紛紜,沒有形成定論。這固然是由於上古之事難以考證,也是因為《樂經》的失傳有種種錯綜複雜的原因,並非單一因素導致這一結果。

  首先,秦代採用的是法家思想,輕視儒家禮樂思想的治國之道。商鞅《商君書·去強篇》:「興兵而伐,則武爵武任,必勝。按兵而農,粟爵粟任,則國富。兵起而勝敵,按兵而國富者王。」同書《更法篇》:「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復,何禮之循?」可見明確反對死守「古禮」,認為仁義與禮樂不足以治天下。《漢書·刑法志》:「至於秦始皇,兼吞戰國,遂毀先王之法,滅禮儀之官。」

  因此,秦國就形成變法革新、重農重戰、重刑厚賞、重功輕貴、重刑法輕禮樂的治國理念和制度,自周代以來的禮樂治國文化傳統遭到重大打擊,代表儒家禮樂文化的「六經」典籍傳承就失去社會大環境的深厚土壤,為《樂經》的最終失傳埋下隱患。

  其次,「六代樂舞」喪失現實功能。秦兼併六國統一天下之後,嬴政自命名為「始皇帝」,強調皇位受命於天,注重祭天,禮儀上採用泰山封禪。《白虎通義·封禪篇》:「王者受命,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在國家祭祀大典禮樂制度的安排上,秦朝統治者廢除周代以來所傳承的以黃帝之《雲門》祭天、唐堯之《大鹹》祭地、虞舜之《大韶》祭四望、夏禹之《大夏》祭山川、商湯之《大濩》享先妣、周武王之《大武》享先祖的「六代樂舞」祭祀文化傳統,「六代樂舞」失去在國家政治生活中應用的場所和機會。《史記·封禪書》:「三年不為禮,禮必廢;三年不為樂,樂必壞。」

  秦漢以後,國家郊廟祭祀的祭禮大體延續了這一情況,南宋鄭樵《通志》載:「禮樂相須以為用,禮非樂不行,樂非禮不舉。」由於缺少周代以來傳承的承祀對象、禮樂制度的應用環境和專業性的禮樂舞者樂師,記載「六代樂舞」的《樂經》失傳就在所難免。

  最後,儒家《樂經》傳承式微。孔子刪訂「六經」,使之成為後世儒家的文化經典。《韓非子·顯學》:「孔墨之後,儒分為八,墨離為三。」當時儒家能夠傳承《樂經》的,是仲良氏。晉陶潛《聖賢群輔錄》:「仲良氏傳《樂》,為移風易俗之儒。」仲良氏傳承《樂經》的具體情形,漢代即無史料可考。由於《樂經》主要內容禮制性和技術性非常強,造成儒家《樂經》傳承的後繼乏人和逐漸式微。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前人關於《樂經》亡佚原因的解釋各有其片面之處。實際上,不是一種原因,而是歷史上多種因素共同導致《樂經》的亡佚。質言之,這些因素包括秦時治國安邦的理念、國家祭祀大典的制度設計、儒家傳承斷裂的歷史狀況、後世郊廟祭祀禮樂不再跨代相承的規制等。

  (作者單位:山東師範大學齊魯文化研究院)

作者簡介

姓名:嶽音 工作單位:山東師範大學齊魯文化研究院

相關焦點

  • 王齊洲:《樂經》之存亡
    雖然,漢平帝元始四年(4年)王莽奏立《樂經》,益博士員5人,但後人多以為王莽託古改制,造作偽籍,不可遽信。且此《樂經》也已亡佚,無可稽考。至於東漢王充《論衡·超奇篇》提到的陽成子長(一作張)所作《樂經》,那是與揚雄所作《太玄經》相似的仿古之作,並非先秦留存下來的《樂經》,故可置之勿論。
  • 論《樂經》是指曲譜而非文字典籍
    後長二律,尺八寸」為據,以為這是《樂經》的殘留文字。也有論者以《後漢書·律曆志》劉昭注引《樂經》「十二月行之,所以宣氣豐物也」為證,說明中國歷史上確有《樂經》其書。還有學者舉出《尚書大傳》所載《大唐之歌》:「故其《樂》曰,舟張闢雍,鶬鶬相從,八風回回,鳳凰喈喈。」論者以為這條片段材料出於《樂經》。更有一批學者認為,《樂經》沒有亡佚,傳世的《周禮·春官宗伯·大司樂》以下二十官就是《樂經》。
  • 陳桐生:論《樂經》是指曲譜而非文字典籍
    後長二律,尺八寸」為據,以為這是《樂經》的殘留文字。也有論者以《後漢書·律曆志》劉昭注引《樂經》「十二月行之,所以宣氣豐物也」為證,說明中國歷史上確有《樂經》其書。還有學者舉出《尚書大傳》所載《大唐之歌》:「故其《樂》曰,舟張闢雍,鶬鶬相從,八風回回,鳳凰喈喈。」論者以為這條片段材料出於《樂經》。更有一批學者認為,《樂經》沒有亡佚,傳世的《周禮·春官宗伯·大司樂》以下二十官就是《樂經》。
  • 臺鐵「10·21」事故調查報告公布:人員操作等多重因素導致
    調查小組認為,事故涉及人員操作、作業程序、機械設備及組織管理等層面的問題,多重因素與異常湊巧同時穿過每一道防護措施的漏洞,導致事故發生。調查小組歸納事故原因發現,當時列車超過速限(時速75公裡),以時速141公裡進入半徑306米的新馬站彎道,致列車前進方向第1節車廂右側車輪浮起後出軌並向左側傾覆,隨後第2至8節車廂也相繼出軌。調查小組指出,當天下午4時46分57秒起,司機員與機車調度員、臺北機務段檢查員通聯(通話時間計2分09秒),嘗試排除列車異常狀況,未操作煞車把手,列車未減速進入彎道。
  • 亡佚千百年的中國古書在講啥
    [摘要]《趙正書》是一部已經亡佚的漢代文獻,比照《史記》來讀,它的內容有時甚至有些「顛覆」。承載古書的這批竹簡在地下沉睡千年後,又經海外流轉,2009年被捐贈給北京大學整理研究。難得的是,其中發現了許多亡佚千百年的古書,比如文學類的《妄稽》《反淫》此前聞所未聞,其中的《老子》是目前發現的簡帛古本中最為完整的文本,而字書《蒼頡篇》也因為存字最多,保留了相對完整的篇章結構而被學界關注。
  • 再現《樂經》原貌——讀《樂經集》
    《莊子·天下》篇中載,「六經」指《詩經》《尚書》《禮經》《易經》《樂經》和《春秋》。而秦漢以後之所以不見《樂經》,有人認為是毀於秦始皇的「焚火一炬」,有人則認為歷史上原本就不曾有過《樂經》。那麼,早期中國到底是否存在過《樂經》?假設《樂經》存在,它又記錄了哪些內容?日前,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樂經集》,引起了一些學者的關注。
  • 王齊洲:《樂經》之尋蹤
    「六經」之說既然始於先秦,而「六經」中肯定包括「樂經」,因而「樂經」在先秦是真實的存在,也就可以作為常識被大家所接受了。然而,這樣下結論也仍然存在著分歧,這種分歧不在「樂經」稱謂之有無,而在《樂經》文本之有無。
  • 再現《樂經》原貌
    《莊子·天下》篇中載,「六經」指《詩經》《尚書》《禮經》《易經》《樂經》和《春秋》。而秦漢以後之所以不見《樂經》,有人認為是毀於秦始皇的「焚火一炬」,有人則認為歷史上原本就不曾有過《樂經》。那麼,早期中國到底是否存在過《樂經》?假設《樂經》存在,它又記錄了哪些內容?日前,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樂經集》,引起了一些學者的關注。
  • 受多重因素影響 日本8月核心CPI同比下降0.4%
    新華社東京9月18日電(記者劉春燕)日本總務省18日發布的報告顯示,8月日本去除生鮮食品外的核心消費價格指數(CPI)經季節調整後為101.3,同比下降0.4%。這一數據繼前兩個月連續同比持平後再度下降。
  • 失傳的《樂經》存在嗎?
    其實是六經:《詩》《書》《禮》《易》《樂》《春秋》的合稱。所謂四書五經: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五經本為六經,分別是:詩、書、禮、樂、易、春秋,即《詩經》《尚書》《禮記》《樂經》《周易》《春秋》。但其中《樂經》後來失傳了,就只剩下了五經。稱為四書五經,儒家的經典書目。對於研究儒家文化,不可不讀這九本經典。
  • 深圳樂美路公司售假冒偽劣平光眼鏡 容易致近視
    原標題:深圳樂美路公司售假冒偽劣平光眼鏡 容易致近視  中新網3月15日電 據中央電視臺2014年3·15晚會曝光,深圳樂美路科技公司銷售假冒偽劣裝飾性彩色平光眼鏡,專家表示,正常人戴上這種眼鏡可能真的會變近視。   平光隱形眼鏡是近年來出現的產品,可以讓眼睛呈現出不同的色彩,顯得更加有神,深受年輕人的喜愛。
  • 臺鐵普悠瑪調查小組說明事故原因:多重因素、異常湊巧所致
    據臺媒報導,目前調查結果顯示,事故發生前,司機員為排除列車異常,與調度員通話,未操作煞車把手,列車超速翻覆,多重因素與異常湊巧穿過每一道防護措施漏洞導致發生事故。 事故發生時監視器畫面 經查發現,事故發生有5大因素: 1.事故列車2組主風泵在發車前就已強制停機,並未正常運作,導致前前後後發生10次總風缸壓力不足的狀況,致使動力時有時無、廷留韌機間歇作動。
  • 樂視網:樂融致新擬向樂視商業保理申請借款1.1億
    ,用於樂融致新自身流動資金周轉,包含償還金融機構款項和其他經營業務。三、關聯交易標的、定價依據基本情況樂融致新向樂視商業保理申請借款1.1億元,用於補充樂融致新流動資金需求,包含償還金融機構款項和其他經營業務。借款期限自樂融致新收到全部借款金額之日起至2019年8月1日止。借款利率為12%/年,樂融致新需在借款期限內按月償還利息。
  • 太原致男人早洩的那些因素
    太原致男人早洩的那些因素 時間:2020-12-22 10:10 太原中山生殖醫學醫院 致男人早洩的那些因素?由於男性缺乏隨意調節射精能力,以至於達不到人們所希望得到的性愉悅為早洩。可是在早洩問題上,究竟多長時間為「早」呢?
  • 《樂經》是文字典籍而非曲譜辨
    《在齊聞韶圖》 資料圖片【文學爭鳴】《樂經》是儒家經典中最尷尬的一部經典。漢武帝立「五經」博士,獨《樂經》未立。王莽立《樂經》博士,後人指其偽造,兩千年來,聚訟不斷。宋代疑古思潮勃興,不少經典受到質疑,《樂經》之有無或存亡成為話題,一直延續到近代。筆者曾撰《〈樂經〉探秘》一文予以梳理(《江西師範大學學報》2019年第1期)。
  • 海普諾凱1897荷致奶粉甄選優質奶源,精選多重全面營養
    明星同款往往最能引起熱議,海普諾凱1897荷致奶粉——鋼琴王子郎朗都信賴的奶粉,究竟有何優勢。海普諾凱1897荷致奶粉甄選荷蘭優質奶源,精選多樣全面的營養元素,將品牌多年來沉澱下來的貴族品質完美展現。這就是海普諾凱1897集團奶源的獨特優勢,更是荷致系列奶粉延續品牌好品質的具體表現。精選多重營養,鑄就全面守護海普諾凱1897荷致奶粉不僅延續品牌的獨特優勢,包括百年牧場純正奶源、純正百年的制乳工藝、百年專注配方研究的科研實力,更是為寶寶們搭配了營養全面多樣的P-59配方,助力寶寶全面健康的成長。
  • 臺鐵事故調查報告公布:多重因素與異常導致脫軌
    31446142,.臺鐵事故調查報告公布:多重因素與異常導致脫軌
  • 彭蘭:導致信息繭房的多重因素及「破繭」路徑
    如果存在,它僅是算法的原罪還是源於多重因素,是否可能破解?在這些問題上的思考,有助於深化我們對於新媒體對人們的信息獲取、意見態度形成的影響的認識,也可以幫助我們深入理解新媒體時代公共交流、社會整合面臨的新挑戰,並從多個角度探尋解決問題的思路。
  • 《樂經》亡於秦,興於古河間
    《樂經》亡於秦趙剛史書稱《樂經》亡於秦,這句話應該是有依據的。我的出生地是河北獻縣,是西漢河間獻王劉德的封地,河間國的都城的地望。秦焚書坑儒,典籍湮缺。《藝文志》記載:「武帝時,河間獻王好儒,與毛生等共採《周官》及諸子言樂事者,以作《樂記》,獻八佾之舞。」現儒家的「六經」中獨缺《樂經》,而河間獻王所採的「禮樂古事」,「音中正雅」,《樂記》「五百餘篇」沒有傳下來,是經學史上的一個大遺憾。
  • 甲醛汙染致全家咳嗽患鼻炎 經檢測汙染源來自書櫃
    甲醛汙染致全家咳嗽患鼻炎 經檢測汙染源來自書櫃 2017-07-06環保專家和印刷業內人士認為書籍中含有甲醛的多是裝訂時的膠水和包裝中的塑料部件,書籍本身並不含有甲醛,而家庭甲醛超標,很有可能還是包含家具在內的多重因素造成的。 揚子晚報全媒體記者 劉瀏  ●印刷業資深人士:  油墨紙張不背這個鍋  「印刷過程中用到的化學物質基本都不含甲醛,如果說甲醛超標,油墨紙張肯定不背這個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