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孕吐外,這6個徵兆也暗示胎寶寶到來了,新手孕媽別忽視

2020-12-23 小屁孩兒

文|好孕姐

孕早期,尤其是剛剛懷孕一兩個月左右,腹部沒有明顯的隆起時,很多沒有經驗的新手孕媽(頭胎),都不知道胎寶寶已經安營紮寨了。

而且受影視劇的影響,大多數女性都認為「孕吐」是懷孕初期最明顯的反映,但是由於個人體質的不同,有些人孕早期、甚至整個孕期都沒有噁心、嘔吐的症狀,因此單單靠孕吐來判斷,是極不準確的。除孕吐外,身體這6個變化,也預示著胎寶寶到來了。

1. 「姨媽君」未準時到訪

對於那些月經周期比較規律的女性來說,月經推遲一周以上,就很有可能是懷孕的徵兆,這也是最容易判斷的。不過那些月經周期原本就不規律的女性,往往就會無法依靠月經周期判斷是否懷孕。

2. 渾身乏力,容易疲倦

很多孕媽懷孕初期都會感到渾身乏力,容易疲倦,和感冒的前兆十分類似。若是月經推遲,加上出現乏力、睏倦,可千萬不要隨意吃感冒藥,防止傷到胎寶寶。

3. 體溫升高,半夜熱醒

懷孕後,由於身體的激素發生一系列的變化,受黃體酮的影響,孕婦的體溫會比平常升高0.5度左右。孕早期注意多喝水,促進循環代謝,能起到降溫的作用,但是不可貪涼哦。

4. 小便次數增多

懷孕後,逐漸增大的子宮會壓迫到膀胱,導致膀胱儲存尿液的空間變小,小便的次數自然就會增多。但是孕媽不能因此就減少喝水量,這樣會導致新陳代謝下降,身體毒素無法排出,可以在睡前三小時適當減少喝水量,平時就還照常飲水就好。

5. 內褲上有少量血跡

孕早期,胚胎著床的過程中,子宮蛻膜小血管可能會出現破裂出血,不過這種出血量比較少,一般來說,隨著胎兒的發育,子宮繼續增大,出血狀況就會消失。

6. 無緣由的消極情緒

受孕激素的影響,有些女性在孕早期情緒起伏很大,常常會無緣由的感到傷心、焦慮、易怒等,而且淚點變得特別的低,經常會因為一點小事就潸然落淚。

#這些孕早期表現,你中了幾條?#

相關焦點

  • 孕媽臨產前的徵兆,不一定就是見紅、破水,這三個徵兆別忽視!
    其實不一定就只有這三個徵兆,還有一些不明顯的徵兆,孕媽一定不要忽視,比如以下這3個!但是到了臨生產前,子宮頸腫大,塞子就起不了什麼作用了,這個時候分泌物就會流出來,這預示著孕媽馬上就要生了,千萬不可忽視這一點。
  • 這幾個徵兆,暗示分娩期的到來,孕媽知道早胎兒少受罪
    但是,因為有些孕媽忽略了孩子出生前的這些「信號」,甚至不知道胎兒什麼時候出生。在胎兒出生時手忙較忙,有的甚至造成生命危險。因此,知道分娩期,可以提前做出應對,不至於發生時手忙腳亂。這幾個徵兆,暗示分娩期的到來,孕媽早知道胎兒少受罪。
  • 孕期頻繁孕吐是「好孕」的徵兆嗎?這幾個常見好孕特點,要早了解
    一般孕婦要經歷的幾個孕期階段都是:孕早期的孕吐反應,到孕中期的水腫,再到孕晚期的身體經歷各種疼痛。這些情況都會讓孕媽們飽受折磨,因為每一個過程其實都不是很容易經歷的。但也正是因為這種種經歷,才能讓我們順利生下一個健康聰明的寶寶。而且有些時候這些徵兆也往往會是好事也說不定。
  • 新手孕媽:懷寶寶都有啥徵兆?孕吐怎麼辦?
    早孕反應通常發生在妊娠早期即停經6周前後,一般為懷孕前3個月。o超聲檢查是檢查早孕和確定胎齡最快速、準確的方法,最早可在孕5周時做出早期診斷,孕8周可見原始心管搏動。 超聲檢查可以排除一些異位妊娠,並在每個時期做出胎齡的判斷。
  • 孕期胎兒「餓了」會給孕媽發這3個信號,孕媽別忽視,快吃飯吧!
    懷孕期間,胎兒的營養是從準媽媽那兒獲得的,只有營養充足才可以保證胎寶寶茁壯成長。因此一般懷孕之後的女人都會比較注重自己的日常飲食,但是也有一些新手媽媽,在剛開始懷孕的時候,畢竟什麼都不懂,尤其是對於現在這個以瘦為美的社會,孕期的飲食可能並沒有注意。
  • 胎寶寶「活潑好動」的同時,也會給孕媽帶來3個困擾,別輕易忽視
    important}自從孕媽懷孕,每一天腹中胎兒發生的變化都能帶來不少驚喜,尤其在29-32周這一個月份裡,胎寶寶格外的「活潑好動」,與孕媽「交流」得樂此不疲。,孕媽和其他家庭成員都十分熱衷這項與胎寶寶進行有趣交流的活動。
  • 孕吐反應重暗示胎兒健康發育?別僥倖!有種「孕吐」還真不能大意
    還有個剛生完寶寶的媽媽說「孕反應重說明你肚子裡的胎兒發育的好,雖然身體難受反而不用擔心寶寶的健康,不孕吐才著急呢」。聽到大家這樣分析,這位孕媽的情緒才稍微好點,要再咬著牙堅持堅持,爭取能挺過孕早期。,因為以下幾點:① 孕吐反應重會影響孕媽的日常飲食吃什麼吐什麼,必然就保證不了孕媽每天的營養補充了,甚至可能會營養不良,這樣就會影響胎兒的健康發育,甚至導致胎寶寶出現畸形。
  • 孕吐厲害和幾乎不吐,兩種孕媽哪種更好?和肚裡寶寶發育有關
    作為「漫漫孕育路」上的第一關,許多孕媽剛一出現孕吐就直呼熬不住,主要是每個人的體質都不一樣,有些孕媽吐得「死去活來」,有的孕媽卻和沒事人一樣,說到底其實還是和胎兒狀態有關。
  • 孕媽需要了解的10個臨產徵兆
    為什麼寫這樣的文章,是因為大部分孕媽除了見紅之外不曉得還有什麼是臨產徵兆,雙胎的媽媽可能會比較乖,早早就待在家裡,但是單胎的媽媽尤其是第一次懷孕的媽媽,就不那麼聽話了。所以導致了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方,遇到尷尬的場面。因此,Tina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下10種臨產徵兆,孕媽們可要留意。
  • 出現這4個信號,暗示著寶寶會在一周內出生,孕媽需牢記
    臨近預產期時,很多孕媽們都會不停地問肚子裡的寶寶到底什麼時候出來。其實寶寶到底什麼時候出生,醫生也無法提前預知,只能通過各種綜合的分娩信號來判斷,如果出現這4個信號,暗示著寶寶會在一周內出生,孕媽需牢記。
  • 出現這4個信號,暗示著寶寶會在一周內出生,孕媽需牢記
    其實寶寶到底什麼時候出生,醫生也無法提前預知,只能通過各種綜合的分娩信號來判斷,如果出現這4個信號,暗示著寶寶會在一周內出生,孕媽需牢記。,但如果只是陰道分泌物增大,孕媽們也要引起重視,因為這也是寶寶即將要出生的徵兆。
  • 同為孕媽,為何有些人不會孕吐?這3個原因,一般寶媽羨慕不來
    如果孕媽體內的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雌激素或其他激素的水平較高的話,那麼就可能孕吐很嚴重。如果激素分泌少的話,則反應會比較輕。2、嗅覺敏感度不同懷孕後很多孕媽的嗅覺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有些孕媽嗅覺敏感度會提升很多,孕媽稍微聞點刺激性的氣味,反應就特別強烈。
  • 孕媽有這3種體驗,暗示胎寶寶有「高智商」,看看你中了幾個
    其實從懷孕後,孕媽們就能感受到,如果孕媽有這3種體驗,那麼胎兒高智商的機率就會比較大,看看你中了幾個?胎動明顯且有力通常情況下,孕媽能感受到胎兒的胎動是從孕16周~孕20周開始的,當然每個胎寶的發育情況不一樣,所以孕媽們感受到胎動的時間也不一樣。
  • 老人說,孕吐越厲害,說明寶寶越聰明,你信了麼
    老人說,孕吐越厲害,說明寶寶越聰明,你信了麼孕吐是孕期常見的一種現象,有人孕吐輕微,有人孕吐厲害,但是有老人看見媳婦孕吐厲害,就非常開心,認為這可能是寶寶聰明的表現。相信不少寶媽都聽老人說過這樣的話吧!
  • 懷孕後,孕媽出現以下感受,暗示胎寶寶發育進入「猛漲期」
    其實,胎寶寶在孕媽們肚裡時也一樣,也是有個「猛漲期」的,只不過不少孕媽不知情,以至於傻傻錯過了。「信號」,其實就是在暗示胎寶寶發育進入「猛漲期」了,之所以這麼說,原因如下。寶媽們什麼都沒做卻還感覺很累,正是因為胎寶寶在發育的過程中會從孕媽身體上吸收營養,而寶寶發育越快,也就是我們說的「猛漲期」到來了,那他們需要的營養也就要更多。如此般,這樣孕媽自身的熱量在自我供給的同時還要提供給胎寶寶,無形中就會更加疲憊。也就有了孕媽們明明吃了很多,可沒多久就又感覺餓了的「信號」,這兩者也是相輔相成的。
  • 孕媽出現這樣的反應,說明胎寶寶發育良好,你中了幾條?
    胎兒的變化,孕媽咪的感受最直接,胎寶寶會通過自己的方式告訴孕媽咪「我發育的很健康」。 這就需要孕媽咪提前做好功課,明白寶寶的每個信號,保證肚中寶寶的健康發育,順利出生。
  • 孕吐反應的大小與胎寶寶性別有關,是真的嗎?如何才能緩解孕吐?
    有人說孕吐反應大小與胎寶寶性別有關呢?這,是真的嗎?「孕吐」一般出現在懷孕後第5周到6周開始,在16周到第18周後會逐漸消失,但是也有些人的孕吐會持續到分娩。通常情況下,輕微的噁心嘔吐是不會對孕婦和寶寶的健康造成傷害的。孕吐主要是由於孕媽體內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增多,胃酸分泌減少,胃排空時間延長所導致的。
  • 符合這3個條件的孕媽,不會有孕吐反應,寶寶還很健康呢
    文丨寶寶說媽媽愛懷孕生子對於女性朋友來說,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從早孕開始,絕大部分的孕媽媽就開始了早孕反應,噁心還算是輕的,噁心嘔吐是一般般的,嘔吐到吃什麼吐什麼那真是嚴重了,這種情況必須要看醫生,調理身體。
  • 「為啥別的孕媽一次不吐」,孕吐的痛苦讓孕媽絕望,不止身體差異
    「吃多少,吐多少」,懷孕期間不但沒胖,反而還瘦了好幾斤,整個人也沒精打採的,但是有的孕媽該吃吃,該喝喝,根本看不到孕吐的影子,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為啥別的孕媽一次不吐」,你吃過孕吐的苦嗎?一般來說,孕吐在12周內會逐漸消失,所以孕媽們不必過於擔心,過了這一陣子,你們會食慾激增,到時候就可以「大吃大喝」了!越瘦孕吐越厲害?
  • 不同孕期,胎寶寶發育不同,孕媽怎樣感受胎寶寶是否正常發育
    研究顯示,出現孕吐反應最早在懷孕4到5個星期左右,這種現象一般會持續到12個星期左右,孕吐反應嚴重的孕媽可能到16個星期左右才會得到緩解。懷孕4到7個月孕媽進入到了懷孕中期,也是胎寶寶身體功能快速發育的時期,有的器官已經具有一定的功能,但還沒有發育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