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探訪閻錫山督軍府從未開放的「梅山鐘樓」 內部結構首次曝光

2020-12-20 時代攝娛

閻錫山督軍府曾是山西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千餘年來,無論朝代如何更替,這裡一直是山西的政治中心與決策者的府第。自從山西省政府搬出督軍府後,這裡開始了大規模改建。10月18日,攝影師獨家探訪了督軍府最為出名的「梅山鐘樓」,這也是該建築內部結構首次曝光。

石匠在通往梅山的道路上打磨石料,準備修繕督軍府。梅山本名叫"煤山",原是明代巡撫衙門堆煤的地方,清朝沿用之。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張之洞出任山西巡撫。為使衙門形成北高南低有靠山的風水格局,使之官運旺盛長久,特差派勞役,堆土造山,築起高九丈、東西寬九丈南北長二十七丈的假山。

1911年"辛亥革命"後,閻錫山執政山西,取《論語》中"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之意,改"煤山"為"進山",意欲"改進山西,使山西進步"的決心。他還在山上建了一座歐洲哥德式的"進山鐘樓",上置西洋自鳴鐘,每到正點便發出震耳鐘鳴,整個太原都能聽到。

煤山正面山腰建有"當仁洞",洞口由煤炭堆積而成,洞內有一人多高,空間十分狹小。

"當仁洞"裡的石碑已經無法看清楚。據記載,當仁洞洞頂端石壁上有清嘉慶年鐫刻的高3米的"虎"字大碑。洞壁上嵌有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御臨的五言《蘭亭詩五首》。

二層有亭,亭牆園門上方刻有"啟明"二字。取自《詩經》小雅谷風之大東詩"東有啟明、西有長庚"。"啟明",星名,即金星。黎明見於東方叫啟明,意為迎朝。

靠煤山東脈並排建兩座碑樓,內聳御碑兩通。其中一通為清乾隆皇帝的御筆題詩。其一:《御製山西巡撫農起,奏報得雪詩為志慰》碑。其二:《賜山西巡撫鄂弼書》。

煤山正面的小路旁鑲嵌刻石"發華"、「清歌」二字。"發華"意為迎夕,即夜間賞月之意。「清歌」暫無資料可考證。

在梅山鐘樓一層有一「萬物熙春」的石碑,落款為閻錫山。石碑正對著一座小花園,有噴泉、流水和涼亭。

在梅山鐘樓二層,有三座石碑,其中兩座已經模糊不清,僅一座石碑可以看清文字。

梅山腳下的梅山會議廳是閻錫山修建的,原名為"自省堂",是督軍府禮堂,後更名為梅山會議廳,改為閻錫山召開大型重要會議和接待貴賓的場所。

"自省堂"建於民國七至八年(公元1918至1919年),外表計策典雅,廳內富麗堂皇,寬闊高大,明敞悅目,雕梁畫棟,古色古香。

相關焦點

  • 閻錫山督軍府百年歷史梅山鐘樓修繕一新,紅五星搶眼
    2019年4月10日,山西省太原市,山西督軍府舊址(原山西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正在改建中。修繕一新的「梅山鐘樓」頂端焊有紅五星一顆,十分搶眼,象徵著光明與進步。山西督軍府舊址,位於太原市府東街101號,始建於北宋初期,迄今已渡過一千多個風雨春秋。
  • 見證山西的百年變遷的「督軍府」,修繕基本完工!不日開門迎客~
    這個原本戒備森嚴的建築群,如今終於要向民眾開放,就像一個已然塵封的歷史,突然再度被打開,感懷的是往事如煙……說起督軍府,大多數太原人知道它是歷朝歷代山西巡撫衙門設置之處,更是閻錫山的山西軍政府辦公地點。因閻錫山為督軍,故稱督軍府。而更多的內容怕是普通人無法言深了。
  • 山西督軍府系列報導之四:走進督軍府
    關於督軍府的前世今生,總的來看主要有兩個版本。一個是說其始建於北宋初期,北宋大將潘美曾在此紮營做帥府,後為州治,府治。金朝為河東路治。元代為行中書省治。明、清兩代統治者又將此院作為山西的巡撫衙門。辛亥革命後為閻錫山的督軍府、山西省政府、太原綏靖公署。抗戰初為第二戰區長官司令部。
  • 太原:航拍督軍府改造最新進展 今年有望對外開放!
    丨督軍府舊址實拍北宋以前,這裡是晉文公重耳廟,明永樂年間置山西巡撫衙門至清代。1911年辛亥革命時,這裡為都督府。1916年,各省軍務長官改稱督軍,閻錫山任督軍,因此改為督軍府。這座位於太原市府東街101號的建築,始建於北宋初期,千餘年來伴隨著改朝換代,歷經滄桑,屢經修繕一直為山西的政治中心和決策者府邸。
  • 太原版總統府:混搭的山西督軍府(山西府衙)
    近日,封閉修繕近2年的山西督軍府大院露出了真容,名字也改成了山西府衙博物館。山西府衙位於太原市府東街與解放路口東北角,是中國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官府大院。現在的府衙內有民國時期的建築、唐宋風格的建築、明清風格的建築,此外還有歐洲哥德式鐘樓等西方風格的建築。整個建築群大致可分為東中西三路。中路主要是辦公和會議場所,有大門樓、前院樓房、廊樓、淵誼堂、自省堂、梅山等。東路有東花園、內北廳等,民國時為閻錫山的私人住所。西路有晉文公重耳廟、西花園等。
  • 忘不了的太原府東街,那裡只留下了一座督軍府
    這座歷經滄桑的督軍府即將變為晉商博物館,督軍府舊址坐北朝南,主建築以中軸線自南而北布局,背靠梅山,布局精巧,形成北高南低的格局,呈現出古代建築莊重渾厚之美。一進大門正中間便是淵誼堂,這裡原為清代巡撫衙門,後來在民國改建成為二層。梅山鐘樓實際是明朝衙內堆放煤炭的地方,而梅山是從「煤山」化來。
  • 閻錫山督軍府東花園舊址著手修繕 將免費開放
    本報訊(記者趙亮)昨日,太原市文物局發布消息,文物專家對《督軍府東花園文物保護修繕設計方案》進行了評審,督軍府東花園舊址將於年內進行修繕保護。  督軍府東花園舊址位於府東街99號,省政府家屬院內。
  • 國保督軍府舊址下月開館,山西百姓為進這處千年府衙,盼了1000年才...
    2020年12月28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督軍府舊址將首次向社會開放,普通民眾第一次有機會走入深宅大院,飽覽千年府衙留下的歷史遺存,比前輩們只能在圍牆外張望要幸運多了。
  • 中國保存較完整,省級文物,山西太原督軍府舊址
    山西督軍府舊址,位於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嶺區府東街101號,始建於北宋初期,大將潘美曾在此紮營做帥府,後為州治,府治。金朝為河東路治。元代為行中書省治。明、清兩代統治者又將此院作為山西的巡撫衙門。至1911年辛亥革命時,這裡為都督府,1916年以後稱督軍府。1986年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山西省政府搬遷兩年後,原所在地督軍府舊址預計明年對外開放
    據山西媒體《生活晨報》報導,10月21日,太原市杏花嶺區新聞中心發布消息:目前,督軍府舊址修繕工程正在進行之中。預計明年,督軍府舊址將作為景區對外開放,廣大市民將有機會一睹「千年府衙」的風採。此前,督軍府舊址曾是山西省政府駐地,並於兩年前被選址為晉商博物館所在地。
  • 山西省人民政府從省文保單位「督軍府」摘牌遷址
    新華社太原9月2日電(記者王學濤)2日上午,在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督軍府舊址掛牌68年的山西省人民政府摘牌遷址。至此,這處歷經千年風雨的山西「政治中心」退出歷史舞臺,成為一座遺址博物館。  督軍府舊址位於太原市府東街101號,北宋以前,這裡是晉文公重耳廟。
  • 山西督軍府系列報導之三:東花園裡看閻錫山的舊居
    當天上午,作為起義主要首領的閻錫山在一片混亂之中被推舉為都督,從此開始了他對山西長達38年統治,而這一天,恰好是閻錫山二十八歲生日。東花園一景隨後,閻錫山開始陸續對府衙內部進行改造,民國五年(1916年)開始改建東花園,在中部鑿魚池,架小橋,築涼亭,疊假山並在花園的北面修建了供自己辦公和居住的房子,在花園的東、
  • 山西督軍府舊址正式改名山西晉商博物院將對外開放,準備打卡吧
    山西督軍府舊址位於太原市府東街101號,目前正式改名山西晉商博物館,12月28日正式對外開放。山西督軍府舊址歷史悠久,原為晉文公重耳廟,北宋初年曾為潘美帥府,明代各省設巡撫,歷代山西巡撫的衙門也都在此,後來因閻錫山任督軍,軍政府在此設立後來這裡被稱為督軍府。
  • 山西督軍府系列報導之七:走進西花園看別樣美景
    從東花園的木雕,到中軸線上的梅山,用一個星期的時間,把督軍府的中軸線及東花園內的主要建築用圖文的形式給大家做了一個簡單的介紹,那麼今天我們將繼續向西,給大家展示一下西花園的現狀。西花園,地處督軍府西側,在清代時期建有關帝廟、酇侯祠等廟宇,1945年日軍投降後,閻錫山返回太原並重新入住督軍府後,拆除了關帝廟、酇侯祠等清代遺存下來的一些建築,在此修建西花園及廚房、餐廳、庫房等建築,建國後,主要對清代遺存的二層木樓進行了改建,並增添了西門等一些其它建築,也就是人們以前在督軍府大門西側和西門兩側看到的一些現代建築,而在這次改造中,這些建築又全部拆除
  • 山西督軍府系列報導之二:東花園裡的五姑娘院
    前天,一組山西督軍府東花園的木雕作品引起了廣大網友的關注,從而也增添了我把人們關注的、目前還仍然充滿神秘色彩的督軍府按照由小到大,由次到主的思路寫下去的信心。督軍府全景圖東花園,地處太原市府東街99號,其整體建築坐北朝南,平面呈不規則形狀,由中和齋、閻錫山舊居、東偏院、南院又稱五姑娘院及連接各院的長廊等建築組成,東西寬約95.7米,南北長
  • 山西政府大院搬遷將建博物館 曾系閻錫山督軍府
    府東街101號在解放前因曾經作為山西督軍閻錫山的軍政府而得名督軍府,先後被稱為都督府、督軍府、山西省政府、太原綏靖公署等,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西省人民政府遷走後,將作為晉商博物館對外開放。
  • 組圖——道路改造中的「督軍府舊址」周邊,滿眼的施工機械
    4.23下午,正在改造中的解放路「督軍府舊址」周邊一段,遠遠望去,滿眼的施工機械,場面蔚為壯觀。這麼多的施工機械一起作業,道路施工速度絕對「槓槓的」。而基本上修繕完工「督軍府舊址」的「紅牆碧瓦亭臺樓閣」也是若隱若現,已經做好迎客的準備了。
  • 山西督軍府舊址前世今生,叫千年府衙是誤會,金字招牌叫明清撫署
    全國重點保護文物督軍府舊址,經修繕一新後,將於2020年12月28日首次對社會開放。這處曾在三晉歷史長河中風雲叱吒的山西政治中心,引起了大家的興趣。在它還沒有對外開放前,名稱就已經變更4次之多,可見其作為三晉歷史文化地標,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非同尋常。
  • 山西督軍府舊址改造基本完成 將變身「千年府衙博物館」
    11月11日,山西太原,航拍山西督軍府舊址。近日,曾作為閻錫山辦公場所、見證山西近代歷史變遷的督軍府舊址,修繕保護利用工程基本完工,未來將以「千年府衙博物館」的面貌向民眾呈現。中新社記者 武俊傑 攝  11月11日,山西太原,航拍山西督軍府舊址。
  • 他來了他來了 千年府衙山西督軍府舊址新名稱、開放時間確定
    近日小編獲悉,府東街山西督軍府舊址將更名為山西晉商博物院,於2020年12月28日正式面向社會開放。 2016年11月,省政府第三十一次常務會提出將宋金元明清民國千年府衙舊址、新中國成立後省政府的駐地,遷址長風街行政辦公中心,原址作為重點文物單位,按照修舊如舊原則進行修繕,建設晉商博物館,向社會開放。2017年3月,省政府向國務院報送《關於山西省人民政府駐地遷址的請示》並得到批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