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不得志,若想走出低谷,不妨一讀左宗棠這幅對聯,很受用

2020-12-20 墨品風雅

李嘉誠,中國著名企業家,曾連續15年蟬聯華人首富寶座。他商戰70餘載,在香港建立了一代商業帝國,世人都稱他為「李超人」。

很多媒體都曾採訪過李嘉誠,通過採訪可以看出,在李嘉誠辦公室中,一直懸掛著一副對聯,數十年都未曾更換過,更有傳言說,這副對聯是李嘉誠的「財神對」,內涵玄機。

李嘉誠辦公室

其實這副對聯是著名的風水大師陳伯推薦給李嘉誠的,據說李嘉誠一看到對聯後就非常喜歡。對聯的內容是這樣的:

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尋平處住,向寬處行

對聯出自清朝時的大臣左宗棠,是左宗棠在江蘇無錫的梅園所提的詩句,濃縮了中國聖賢「極高明而道中庸」的人生哲學,講述了為人處世的成事方法。

左宗棠

我們首先來看「發上等願」和「擇高處立」

這兩句話中的「上」和「高」二字,則說出了人的目標和格局。

處世應立志,且要立大志,志不立則天下無可成之事。有了志向,人才會奮鬥的方向和動力,不會因為迷茫而隨波逐流。

對于格局,即是看事情的角度和方法,無論是個人生活還是企業經營,皆不可忘記初心,將格局放大,視線放寬,才能走得更加長遠,切莫故步自封,只注重眼前的利益。

再來看一下「結中等緣」、「尋平處住」

中等緣,即是對結果的看待方式,一件事當你對之要求過高,抱有的希望越大時,結局往往會令你失望。

為何?當你對一件事抱有較大希望時,無形中就會產生急功近利的想法,伴隨著壓力,過程中就無法做到專心致志,因而結果差強人意。

如果你一開始要求就不嚴格,只求一個中等緣,想的是隨遇而安,則心理上沒有壓力,便會放開身心去做事,結果往往不會差。

「尋平處住」,即是做人保持低調和謙虛謹慎,處世能夠謙讓、平和一些,人生將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最後,在看一下「享下等福」、「向寬處行」

享下等福,意思是保持普通人的生活水平,不要滋長自己好逸惡勞的一面,保持勤儉才能不迷失在物質享受中;

向寬處行,則是指做人要寬宏大量,得饒人處且饒人,這樣你的人脈才能越來越寬。

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

擇高處立,尋平處住,向寬處行

書法名家 段文博 手寫 《發上等願,結

商品引導語:今天墨品風雅為大家帶來書法作品《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採用實木框裱,希望大家喜歡

這副對聯,清晰地道出了為人處世的良方,當你中年陷入低谷時,不要驚慌,擺正好心態,品悟一下這副對聯,悟懂者大受裨益。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對於這副對聯大家肯定會有不同的理解,歡迎大家在評論下方討論。

相關焦點

  • 鬼谷子:人到中年不得志,請牢記這3點天機,讓你扭轉乾坤!
    鬼谷子,古代顯赫人物,是我國戰國時期百家學術之大成者,因常年隱居鬼谷,故時人謂之鬼谷先生。他通天徹地,智慧過人,並深諳人生處事之道,從他的話語中,我們可以窺探很多人生真諦,雖然時隔數千年,仍然歷久銘心。
  • 鬼谷子:人到中年不得志,熟記這3句話,讓你扭轉乾坤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人生,但是大家的情緒有時候卻總是相似的,有的人少年成名,早早就享受到成功的滋味,可是有的人卻一直鬱郁不得志,直到中年還是一無所成,這種情況是非常讓人焦慮的,但是干著急也是沒用的,要想辦法扭轉這種困境才行。
  • 左宗棠最經典的3副對聯,句句耐人尋味,道透了人生大智慧!
    曾國藩和左宗棠曾國藩擅長寫家書和家訓,但左宗棠擅長寫對聯。左宗棠早年多次科舉不中,人生陷入低谷,但因為一副對聯改變了他的人生,怎麼回事呢?有了這層關係,左宗棠認識了不少官場上的人,後慢慢步入仕途,人生也迎來了轉機。所以說,左宗棠前半生一直時運不濟,是一副對聯改變了他的命運。據不完全統計,左宗棠一生寫了幾十副的對聯,但這三副對聯最經典,句句耐人尋味,道透了人生智慧!1、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書萬卷,神交古人。
  • 左宗棠的對聯與人生:身無半畝,靠什麼心憂天下
    左宗棠是湖南湘陰人,晚清政治家、軍事家、民族英雄,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與曾國藩等人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不過,寫這副對聯時,左宗棠還是一名窮小子。雖然出身於書香門第,但父親只是個秀才,並未入仕。而且,在左宗棠20歲之前,由於父母相繼病逝,導致家道中落。所以,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左宗棠連父親生前替他訂下的婚約,都遲遲無力兌現。
  • 這幅對聯上下聯字完全一樣,古怪至極,能讀懂的人都是學富五車
    我國各朝各代最不缺的便是文人墨客,他們經常在一起對對聯,相互切磋,所以誕生了很多奇奇怪怪的對聯。 曾經有個老秀才給賣豆芽的店寫過一副對聯,上聯和下聯是一樣的,都是七個「長」字,橫批是四個「長」字,這可讓人犯難了,店主看了直搖頭,都不知道怎麼讀。
  • 李嘉誠辦公室懸掛一副對聯,來源於左宗棠,教你如何成功
    左宗棠這個名字,大家並不陌生,他是晚清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被梁啓超稱為「五百年來第一偉人」,清代官員潘祖蔭評價他「天下不可一日無湖南,湖南不可一日無左宗棠」!他治軍有方,收復新疆,又滿腹經綸,將為人處世的哲理和智慧,囊括於胸中,就比如這一副說盡為人處世的對聯,讓後世無數人引為座右銘。
  • 左宗棠:少年擇高處立,中年就平處坐,老年向寬處行
    山巔之上,風聲太大,這呼嘯的風聲會蒙蔽住我們的雙耳,讓我們聽不進他人的指點與規勸。中年時的左宗棠已經是天下聞名的股肱之臣,當時的人們也將他與曾國藩並稱為「曾左」。由於左宗棠一向自負,所以他對於這個稱號,是很不滿意的。這乞丐問左宗棠:「先生知道『曾左』嗎?那是天下百姓對曾大人和左大人的尊稱啊。」左宗棠聽完問道:「那為什麼大家都說『曾左』,而不說『左曾』呢?」
  • 杭州靈隱寺內一副對聯,短短14個字,幫助無數人擺脫迷茫走出低谷
    人的一生會遇到數不清的不如意事,有學習方面,也有工作方面,有婚姻方面,也有家庭方面。這些事情夾雜在我們的生活中,會帶來煩惱,也會帶來痛苦,讓我們備受折磨,讓我們跌落塵埃。不過在杭州靈隱寺中有一副對聯,短短十四個字,若能讀進心裡,便能使人坦然自若,笑對人生。
  • 鬼谷子: 人到中年不得志, 讀懂這幾句話, 保你人生順遂
    人生在世,難免會充滿困惑與不解,都說四十而不惑,但是步入中年之後,如若感覺自己不得志,肯定會更加迷茫。鬼谷子是一位頗具神話色彩的人物,同時也是一位精於心理揣測的智者,他的話對後人有很大的啟蒙作用,他認為成大事的人,不論處於什麼年紀,都應該有堅忍不拔的毅力,如果及時醒悟,便可扭轉人生。
  • 鬼谷子:中年不得志的人,學會這5點,輕鬆玩轉社交圈子
    然而,在縱橫家鬼谷子看來,一切的天道皆由「人」來創造,「人」才是天地之間最大的「道」。他認為,人道即天道。很多朋友一輩子小心翼翼為人,謹小慎微處事,最後卻還是落得個鬱郁不得志的慘澹結果,古話說「吃虧是福」,他們確實也吃了不少虧,讓出了不少利益,可等到一把年紀了也沒享受到所謂的「福」。
  • 當我們身處逆境之時,不妨讀讀曾國藩的這3副對聯
    當我們身處逆境之時,不妨來讀讀曾國藩這3副對聯。人生不順時,反覆品讀曾國藩的這3副對聯,令人豁然開朗!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1、養活一團春意思,撐起兩根窮骨頭。無論前方多少坎坷與磨難,我們內心都要常保一團「春意思」,天不渡人,人要學會自渡;別人不相信我們,我們自己首先要相信自己。如此這般,我們才能心想事成,早日走出人生困境,否極泰來。2、天下無易境天下無難境,終身有樂處終身有憂處。
  • 10副經典對聯,品讀嶽麓書院歷史千年
    嶽麓書院位於美景如畫的湘江西岸,是我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書院創辦以來,便培養出17000餘名學生,其中如陶澍、魏源、曾國藩、左宗棠、郭嵩燾、楊昌濟、程潛等等,無不是一等一的傑出人物。今天我們一起來品讀嶽麓書院的匾額對聯,感受嶽麓書院經典而獨特的魅力。
  • 靈隱寺有一副對聯,懸掛了1700年,點醒無數世人,幫他們走出困境
    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之一,作為中國人幾乎在那裡都能夠看見對聯的存在,比如說在逢年過節的時候各家的門上要貼對聯,老壽星過生日的時候門上也要貼祝壽的對聯,在古代文人墨客們喝酒聊天的時候也愛寫對聯。總之對聯幾乎已經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流傳到了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 佛教:讀一讀四幅廟前的對聯,品一品人世間善惡百態
    但是不知道各位師兄有沒有注意寺廟門口的對聯呢?對聯,這是我們中國所特有的文化,過年每家每戶都要貼對聯,祈福避災,希望來年吉祥美滿。當然了,寺廟中的對聯當然和我們世俗間的還是有很大差別的,這裡的對聯往往都充滿了佛法的智慧,但又不離世俗間的百態,等於是佛光結合了人間的煙火氣,非常具有教化意義。
  • 越到中年,越不能閒!
    人忙則無事,人閒則生事。人就像一把刀,越用越光,閒下來反而會鏽跡斑斑。古人常說:「少年經不得順境,中年經不得閒境,老年經不得逆境。」縱使遭受打壓,白居易不僅沒有鬱郁不得志,反倒更加勤勉,將政務處理得有聲有色。這不就是一個中年人「閒不住」的結果嗎? 縱觀整個中華歷史,像白居易這樣的中年人比比皆是,他們用其忙碌的身影,書寫下一個社會,乃至一個時代的華章。
  • 人生遇到挫折時,多讀讀這兩句老祖宗的良言,勝讀十年書!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人生遇到挫折時,多讀讀這兩句老祖宗的良言,勝讀十年書!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因為我們只能控制過程,卻控制不了結果。但我們更該多一分「只管耕耘莫問收穫」好心態,如果失敗了,也不要緊,畢竟是少年經不得順境,中年經不得閒境,只求我們晚年無怨無悔,這就算圓滿了!
  • 少年擇高處立,中年就平處坐,老年向寬處行
    人到中年,若想有所成就,那必然要選擇就平處坐。生活的根基是一顆平常心,中年人斷不可貪戀山巔的風光。山巔之上,風聲太大,這呼嘯的風聲會蒙蔽住我們的雙耳,讓我們聽不進他人的指點與規勸。中年時的左宗棠已經是天下聞名的股肱之臣,當時的人們也將他與曾國藩並稱為「曾左」。由於左宗棠一向自負,所以他對於這個稱號,是很不滿意的。一日,左宗棠在閒逛時,碰到了一個乞丐。這乞丐問左宗棠:「先生知道『曾左』嗎?
  • 左宗棠的話,言之鑿鑿.
    提問者不以為然道:「我們每個人都超過三尺,如果天地間只有三尺,天空豈不都是窟窿?」左宗棠回答說:「所以啊,我們學會了低頭。」學會低頭,百事可為。水低成海,人低成王。鷹立如睡,虎行似病。貴而不顯,華而不炫。韜光養晦,深藏不露。才高不自詡,位高不自傲;地不畏其低,方能聚水成淵。
  • 稻盛和夫:中年不得志的朋友你也無需焦慮,想逆襲?先戒掉這些吧
    那為什麼中年不得志的人,要向他學習呢?因為他手下有很多這種人,而且,經他傳授那些人都逐漸逆襲了。所以,來聽聽這位經營之聖怎麼說吧:中年不得志,想要翻身,先戒掉這三種思維!01.輕商思維。中國歷來有輕商的文化,即便如今到了商業時代,這種文化對人的影響還是很大。可其實,現在沒有哪一個人,是能徹底脫離商業而存在的。稻盛和夫剛進入社會時,正巧遇上經濟危機,根本找不到工作。
  • 「我見過太多尖子生,人到中年鬱郁不得志」
    一些人找到于娜。她從業7年,之前在一家大型生涯規劃網際網路公司工作,兩年前出來在北京開獨立工作室。幾年間,她見過太多迷茫的人:學生,美女銷售,官員,工程師,際遇各不相同,但總有一雙相似的充滿困惑的眼睛,不明白自己應該做些什麼。更讓她覺得諷刺的是,那些在高考填報志願時看似聰明的選擇,到了求職的關卡上,就是一個個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