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尋根問祖】全國尋根問祖信息十則(2019.1.30)
你來自父母,父母來自祖父母,祖祖輩輩,總會有根,總歸有源; 開枝散葉,枝再繁,葉再茂,扎向大地的根,只有一處。
-
李展飛:《今生難報父母恩》
在《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裡,釋迦牟尼把母親的恩情歸於十種:第一.懷胎守護恩 第二.臨產受苦恩 第三.生子忘憂恩 第四.咽苦吐甘恩 第五.回乾就溼恩 第六.哺乳養育恩 笫七.洗濯不淨恩 笫八.遠行憶念恩 第九.深加體恤恩 第十.究竟憐愍恩 做母親的懷孕生子,十月懷胎,坐立不安,如負重擔,三餐難下,就像患病之人,懷孕期間,母親的形象大變,身材臃腫,不事妝飾,以至於梳妝檯都沾滿了灰塵
-
【尋根問祖】全國尋根問祖信息(2019.7.16)
你來自父母,父母來自祖父母,祖祖輩輩,總會有根,總歸有源;開枝散葉,枝再繁,葉再茂,扎向大地的根,只有一處。
-
農村往事:不報父母養育恩,現實現報在眼前
烏鴉反哺、羊羔跪乳都是教育我們要牢記父母的養育之恩。至與說現世現報,我在以前是絕對不相信的,但這幾年身邊發生的事告訴我,現世現報還是有的。它能用時間來證明一切。我這個村不大,但事不少,令人瞠目結舌的事更是有之。86歲的楊老先生去世了,但他撫養了30多年的兒子卻在他去世後沒有去悼念,甚至他的孫子和一家人送葬都沒有去!樹有根,水有源。讓我們看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感恩節活動:感激父母養育之恩
>感恩節活動:感激父母養育之恩2017-11-07 22:10:30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要對自己的父母感恩。因為他們不僅賜予我們生命,更把我們養育成人。感激父母是最起碼的要求,是做人的道德底線,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父母都不愛,又怎麼可能愛同學、愛社會。 ①一、二年級學生開展「護雞蛋」活動。以個人或小組形式保護一個生雞蛋一天,使它毫無破損,以此感受媽媽對自己的呵護與養育之恩。結束後讓學生說一說或者寫一寫活動的體會,回家做一件令父母高興的事。
-
農曆七月,報父母恩咒
無:梵音讀(mó摩),見《康熙字典》、《中華大字典》。細考古、今字詞典皆讀此音。另外,還有全讀去聲的。今人多讀成南(ná拿)無(mó摩)。另海濤法師著《慈悲的咒語》中注音為南(nán難)無(mó摩)。 曳:此處應讀古音(yì義)。不讀今音(yè夜)。 莎訶:有本亦作「娑訶」,兩者皆可。
-
臺灣連江縣青工總會訪問團到連江開展尋根問祖活動
臺灣連江縣青工總會訪問團到連江開展尋根問祖活動 2014年07月29日 10:57:25 來源:人民網 8月3日,臺灣連江縣青工總會訪問團赴連江開展尋根問祖活動
-
報父母恩咒
(nā mó mì lì duō,duō pó yì,suō hē) 報父母恩咒的經典出處一般認為出自《佛說盂蘭盆經》,然而報父母恩咒實則出自北宋遇榮《佛說盂蘭盆經疏孝衡鈔》。多生累劫之父母恩重難報,卻無以為報,則是佛教報父母恩咒。佛教報父母恩咒乃每逢農曆七月中每日念誦報恩咒四十九遍,現存父母延壽,去世父母超拔。報父母恩咒如一日未誦,次日可補誦。
-
沕沕水掛上了珍珠翡翠瑪瑙琥珀 除了看不夠,玩的吃的都挺帶感
無線石家莊消息(記者 劉沛然)12月22日,第八屆沕沕水冰瀑旅遊文化節暨彩虹跑活動在沕沕水景區隆重舉行。本次活動由平山縣文化和旅遊發展局、平山縣旅遊協會主辦,沕沕水生態風景區承辦,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石家莊旅遊發展委員會指導。隨著景區人氣的不斷提高和影響力的不斷擴大,沕沕水景區今年冰瀑節開幕式當天客流量更是破萬。以「觀千尺冰瀑、賞萬盞花燈」為主題,今年新增加多種冰雪遊樂項目,打造「奇趣冬季嗨玩不停」的冬日奇境。
-
報父母恩咒全文,念報父母恩咒怎麼回向?
報父母恩咒語:南無密慄多,哆婆曳,莎訶。(nā mó mì lì duō,duō pó yì,suō hē) 報父母恩咒的經典出處一般認為出自《佛說盂蘭盆經》,然而報父母恩咒實則出自北宋遇榮《佛說盂蘭盆經疏孝衡鈔》。多生累劫之父母恩重難報,卻無以為報,則是佛教報父母恩咒。
-
農曆七月孝親報恩月:請每日念誦《報父母恩咒》四十九遍!【海濤法師教你念:報父母恩咒】
nā mó mì lì duō duō pó yìsuō hē農曆七月,孝親報恩月,請每日念誦《報父母恩咒》四十九遍,回向現世父母增福增壽,七世父母往生淨土,可報答父母恩。《報父母恩咒》出自北宋遇榮《佛說盂蘭盆經疏孝衡鈔》,多生累劫父母恩重難報,卻無以為報。持誦《報父母恩咒》,心要誠、意要真,無時無刻持誦都可報父母重恩。請大家在此報恩月,多誦持《父母恩重難報經》與《報父母恩咒》, 報現世及累世父母恩德。每天49遍只需1-2分鐘,非常簡單易行。而且這是普傳的顯教經咒,所有人都可以念誦。
-
往後餘生唯有父母的養育之恩最難回報!
如果有人問你什麼恩情是最難回報的?相信很多人第一想到的就是父母的養育之恩。父母為子女付出了一輩子的心血,卻不求回報。當父母年老體衰時,子女又應該用什麼樣的情感來回報父母呢?蘭蘭年紀不大心思卻很細膩談起父母的養育之恩這個問題時,蘭蘭有些激動的跟我說小狼你知道嗎?我的父母對我真的很好,讓我不知道用什麼樣的方式才能報答他們對我的關心和愛護。蘭蘭與婆婆相處的方式和很多女孩一樣,只是表面上的客氣而已,其實暗地裡婆婆根本就沒有關心過蘭蘭,懷孕時婆婆只是很高興地說:「哎呀終於我家有後代了。」
-
尋根問祖④
尋根問祖④ 尋成都謝姓族人 我們這一支謝姓族人居住在成都市原華陽縣大墳包謝家祠,入川始祖謝子越,清康熙57年(1718)年正月二十七日離粵遷蜀。字輩:「子上元學,重君益世。芳惠直聲,冀永承繼。」
-
韓國餘姓來寧波尋根問祖 韓國宜寧餘氏「出自中州」(圖)
浙江在線07月22日訊餘姓在寧波大概有10萬人,寧波餘姓宗親會秘書長餘君方日前接待了一位韓國商人,他叫餘哲模,他找餘君方的目的竟是尋根問祖。 餘哲模在韓國餘氏宗親會擔任理事。他告訴記者,目前韓國有2萬多餘氏宗親,而他的寧波之行也寄託了韓國2萬餘氏族人的尋根夢。
-
張俊玲:太行山深處,有美景沕沕水……
循水沕沕上山間文/張俊玲平山沕沕水,一個靈山秀水的地方,因其飛瀑清泉湧出山澗,飛流直下,水聲沕沕而得名。它像一枚通透靈秀的別針,嵌在太行山的前襟,美景如畫,吸引無數人去探尋。穿過翹角山門進入景區,打眼望去,藍天白雲、青山綠水、亭臺橋梁,水墨長卷般的美景,令人目不暇接。
-
「臺灣地母文化尋根之旅」活動在陝西啟動
        「臺灣地母文化尋根之旅」活動在陝西啟動(圖片來源:陝西省臺辦)    中國臺灣網
-
《佛說父母恩難報經》祝天下母親節日快樂!吉祥如意身心康寧!
《佛說父母恩難報經》(大正藏 No. 684)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聞如是。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父母於子。有大增益。乳哺長養。隨時將育。四大得成。右肩負父。左肩負母。經歷千年。正使便利背上。
-
百名高中生跪著餵父母飯謝養育恩(圖)
百名高中生跪著餵父母飯謝養育恩(圖) 2013年04月02日11:37 來源: 漢網-武漢晚報 陳玲 移動用戶發送HNZB
-
父母恩難報,要盡心竭力孝順父母
一個人如果不報父母恩,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自己客觀條件無法報恩,雖然想報答,但是自己無法去做到,這種不會構成多大的罪過,比如有的人精神失常、或者是弱智或者身體有缺陷,這種人客觀上無法去很好的報答父母,這種是可以理解的。
-
「成童禮」讓孩子知曉父母養育恩
成童禮」是古代中國教育子女所行的一種禮儀,目的在於讓孩子知曉父母養育之恩,學會孝敬父母。如今,這樣的國學傳統禮儀不僅走進了我們的生活,也受到越來越多學生和家長的喜愛。「近日,七裡河小學三年級全體師生與家長共計1000餘人,共同參與了學校精心策劃準備的這場「成童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