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強制員工刪除中國APP 專家:口號大於實質 對中企影響不大

2020-12-13 人民日報海外網

資料圖:法新社

海外網6月20日電據《印度時報》報導,在印度情報機構對與中國有關的行動應用程式表示「擔憂」之後,印度北方邦特別行動小組(STF)19日發布命令,要求工作人員及其家人刪除微信、微博等中國52個行動應用程式。對此,專家普遍認為,印方此舉形式大於實質,對於中企並無太大影響。

據報導,STF的高級警官告訴《印度時報》,他已經在辦公室的不同地方貼上了通知,並將其分發給內部團體,以確保員工「100%遵守命令」,刪除範圍包括微信、微博等數十個中國行動應用程式。

對此,印度經濟問題專家、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劉曉雪表示,印度抵制中國應用的口號雖然喊得響,但實際效果怎樣就很難說了,因為中印產業合作已有相當深度。

有數據顯示,2019年,中印雙方貿易總額高達6395.2億元,其中中國對印度出口額為5156.3億元,佔兩國貿易總額的三分之二。這意味著,中國的出口產品在印度市場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而中國對印出口的產品中,範圍涉及重型機械、電力通信以及活性藥成分等。分析人士認為,由於中國產品領域十分廣泛,若印度想要「一刀切」,其市場勢必將出現巨大缺口。

印度問題專家、西華師範大學印度研究中心主任龍興春認為,北方邦是比較靠近中國的一個邦,這種行為更多只是一種所謂的愛國「宣誓」,本身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意義,而這裡大多數工作人員參與的工作都不涉及到什麼「機密」,特別是不涉及到軍事、國防或者是外交機密,包括地方政府、地方的官員也不涉及。

龍興春還指出,另外,印度目前還不是上述中國應用的最主要市場,因此並不會對中國相關企業造成太大的影響。不過,由於中國這幾年在印度投資的也比較多,考慮到經營風險,有可能會影響到對於其他行業的投資。

印度問題專家、復旦大學南亞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民旺認為,現在印度國內輿情基本上是屬於非理智的洩憤狀態,這些也符合印度人的特色,本身說話就不是很慎重。但是現在,總體上非理性的情緒正在慢慢減少,所以卸載中國APP的舉動也就是一個調調,沒有實質意義。(海外網 吳倩)

相關焦點

  • 強制標記中國產品?亞馬遜被要求整改
    上周有個大新聞讓我們中國賣家都驚到了,就是印度政府直接出售禁用了幾十個中國app,包括抖音、UC瀏覽器、微信微博等等。主要是因為最近中印的關係非常緊張,一度還在邊境發生了衝突。現在印度國內的反中情緒高漲,很多賣家都在擔心會不會波及到亞馬遜印度站的產品。
  • 印度出損招!刪中國App送口罩,印度網紅痛哭:刪了就沒收入了
    來源:第一財經延伸閱讀:印度政客再出損招:手機裡刪除中國App 免費領口罩眼看印度政府封殺59款中國APP效果不夠明顯,又有印度政客出招了:民眾刪除手機中被「封殺」的中國App,就可以換取免費口罩RT報導截圖「先刪除,再拿獎勵:印度人提供免費的口罩,以換取刪除被禁的中國App」於是,有印度政客便將目光瞄準了這些行動裝置。「在國家禁止59款中國App後,我已經發起了一項運動:提供免費的口罩,以換取刪除中國App。」
  • 印度封禁中國App背後:巨頭謹慎出手,祈望下一片藍海
    7月15日,阿里巴巴出海印度的UC瀏覽器、UC News以及短視頻產品Vmate,均通過公司內部信通知本地員工團隊即將解散。同時,裁掉了350多名印度員工中的近90%。 一些助理、管理和初級職位的員工,都已經通過視頻會議被口頭告知了裁員的消息。阿里巴巴印度方面對此解釋稱,對員工進行解聘是因為印度對UCWeb及Vmate實施的禁令,阻礙了公司後續繼續對印度提供服務的能力。
  • 印度再出昏招,扣押中國貨物,不料對華影響不大得罪了美國
    印度近年來經濟發展較為迅速,這使得它開始忘乎所以。為了維護本國的利益,印度開始有針對性地限制其他國家對其的外貿出口。這樣的做法看似是印度佔據了主動權,那些因此受到影響的國家的商品沒法進入印度市場。實際上,印度的外貿主要是依靠進口,限制了外貿商品的流入,其本國經濟也難以有效周轉。
  • 又有印度政客出招了,只要刪除中國手機App,就可以換取免費口罩
    圖為印度用口罩誘導民眾刪除中國APP最近在邊境局勢緊張之際,又有印度政客出招了,為了能夠刪除民眾手機中的中國軟體,印度人這次想出了一個損招,那就是只要印度民眾主動刪除手機中的中國APP,就可以免費換取口罩,此舉完全是將民眾捆綁在了印度的戰車上
  • 28%稅率限制了多少車企在印度的發展之路?
    隨著全球市場經濟形勢的變化,在過去二十多年中,印度市場越來越多受到海外資本青睞,汽車、科技、電器等各個行業的領先企業都在印度進行投資。但在近兩年時間中,這一形勢有所轉變。此前,有數據表明,中國對印度的投資已連續3年下降,多家國際車企已在印度減少投資發展。在這樣的大環境中,豐田汽車選擇暫停在印度的擴張計劃似乎也在意料之中。
  • 印度政客再出損招:手機裡刪除中國App 免費領口罩
    【環球網報導】眼看印度政府封殺59款中國APP效果不夠明顯,又有印度政客出招了:民眾刪除手機中被「封殺」的中國App,就可以換取免費口罩。
  • 禁用中國APP後,印度國內傳來讓莫迪心涼消息
    印度方面已經決定和中國「競爭」,首先就開始打壓中國的高新技術企業,日前印度方面宣布禁用一些中國app,想限制中國手機產業在印度的發展,但是莫迪沒想到的是,禁用app絲毫沒有影響中國手機產業,印度媒體首先嗅出不對勁,12月29日,印度新聞網表示,禁用中國app之後,中國手機依然是印度人民的首選,今年10月份,中國手機在印度的銷售量較之去年增加170萬部。
  • TUV南德國際認證:「中國製造」如何應對印度BIS強制註冊
    TUV南德意志集團(以下簡稱「TUV南德」)國際認證專家深度解讀印度BIS強制註冊,為「中國製造」順利進入印度市場出謀劃策隨著印度經濟的快速發展,印度國民的生活水平、消費能力持續提高,對消費電子家電等耐用消費品的需求不斷增長,「中國製造」市場潛力巨大。 但是自2015年底,國家質檢總局發布風險警示通告,我國多批出口印度的電子和信息產品因未獲得印度標準局(BIS)註冊認證許可,無法在目的地口岸通關,遭強制退貨。究其原因,還是中國的生產企業、貿易商對印度的政策法規不熟悉所致。
  • 印度「刪除中國應用」APP火了,10天內成為谷歌應用下載榜第二
    5月31日,獵豹移動總裁傅盛在社交平臺發布了一條短視頻,展示了一款叫做「刪除所有中國App」(Remove China Apps)的應用。它能通過掃描用戶手機裡的應用,識別出來自中國公司的應用,並給出」一鍵刪除「的操作選項。
  • 被中企收購後 這些法國員工沒想到有這待遇
    【編譯/觀察者網 童黎】外企被中企收購,新官難免燒上三把火?不存在的。 近日有外媒披露,法國著名列車座椅生產商塞拉被中企收購後,公司的100多名外籍員工不僅續籤了合同,新老闆還邀請他們免費來了場中國8日遊!他們忍不住感嘆,「這是一場重生。」
  • 印度再次禁用中國APP 中使館回應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時政熱點>正文印度再次禁用中國APP 中使館回應 2020-11-25 14:08 來源:CGTN 作者:
  • 印度和中國有多大差距?印度專家:中國努力30年才可能趕上
    包括我國,過去吃不飽穿不暖的人也有很多,如今實力已經變得很強,可奇怪的是,印度專家卻表示,中國努力30年才可能趕上他們的腳步。難道印度比我們發展得好,只是我們不知道嗎,它和中國之間的差距有多大?二戰後小有成績的印度當年二戰結束後,除去美國,世界各國都在戰火的相互傷害下,進入了休養狀態,努力恢復國力並發展國力。
  • 印度經濟增速被指明年超中國 英報:可能性不大(2)
    報導稱,亞洲許多國家的經濟增速都將受到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拖累,但印度受中國經濟的影響較小,而且原油和大宗商品價格的下跌將給印度帶來巨大的積極影響,因此印度的經濟增速不會同其他國家一道下滑。IMF對預期的調整意味著,印度經濟明年的增速將超越中國,該組織對印度經濟明年的增速預期為6.5%,對中國經濟明年的增速預期為6.3%。
  • 從印度「刪除中國APPs」被Google Play下架談談平臺合規
    近日一款讓人啼笑皆非的應用火爆印度。該款名叫「移除中國應用」的應用軟體在五月十七日上架,上周開始得到巨大關注,甚至一舉躍升成為谷歌應用商店免費榜最熱門應用,並獲得五百萬下載量。該款僅僅3.5M大小的應用,功能簡單直白,如其名稱,掃描你設備中安裝的中國廠商的應用,然後進行一鍵刪除。如果掃描完成發現本設備中沒有中國產應用,會彈出恭喜界面誇你好棒棒。
  • 車市加速變革 刺激車企品牌口號變更
    隨著我國汽車市場變化的步伐越來越快,各大車企也在不斷調整品牌發展戰略,以應對市場變化,其中品牌口號的變化直觀易見。當諸多車企的關注點逐漸從如何生存和快速成長,變為如何打造品牌和重塑品牌,品牌口號也不再僅僅是一個宣傳符號,而是承擔著車企與消費者溝通、傳達品牌定位和願景的重擔。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車企開始啟用全新的品牌口號或主張。
  • 【美】丹·史坦巴克:沒中國貨,印度製造是空口號
    印度右翼組織「世界印度人理事會」上月在西孟加拉邦將中國製造的200件電子產品付之一炬。類似行動令印度國內對中國產品質量的質疑和惡意抹黑變得日益複雜。今天的中國是印度最大的貿易夥伴。即便很多印度人把中國視為巴基斯坦的盟友,國內存在抵制中國貨的聲音,中國仍已在印度經濟多個領域佔據主導地位,中國的投資廣受印度大小公司的歡迎。不過,中印間的官方貿易及投資合作時間畢竟相對較短,中國人擔心潛在的貿易障礙,而印度人害怕中國的產能過剩會為傾銷埋下伏筆。無論如何,抵制中國商品都是錯誤時間的錯誤選擇,在政治、經濟和戰略方面均不利於印度。
  • 疫情中一家印度健康平臺的蛻變之路|印度_科技|cure.fit|健身房|...
    今年3月,印度封鎖了印度部分地區,關閉了其250多個健身和保健中心的所有大門。到目前為止,它已按照政府規定重新開設了30個中心,並計劃在未來幾個月內開設更多中心。但該公司表示,預計某些中心將永久關閉。Cure.fit不得不削減工作崗位和強制休假。但拒絕就受影響的員工人數置評,但報導,過去幾個月至少有800名員工被解僱。
  • 「中國智造」的印度行記
    圖為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後排左8)考察上汽印度公司時與員工們留影 第一家「押注」印度的中國車企 作為新興經濟體代表,印度經濟長期保持增長態勢2018年印度乘用車銷量達到340萬輛左右,同時在超過13億的人口基數下,其汽車市場千人汽車保有量尚不足30輛(中國這一數字為173輛),印度市場潛力巨大。多家車企預測,印度有望在2020年前後,躋身世界第三大汽車市場。 時針回撥到2015年,在國內汽車市場增速逐步放緩的情況下,上汽決心進一步加快國際化步伐,當時印度便進入了上汽視野。
  • 出海領航黃兆華:中企出海頂層邏輯——全球發展與本地融合的關係
    出海領航黃兆華:中企出海十大頂層邏輯——全球發展與本地融合的關係本文發表於2018年5月4日。作者:出海領航創始人、知名國際化業務實戰專家 黃兆華。所謂"區域"是指一個能夠進行多邊經濟合作的地理範圍,這一範圍往往大於一個主權國家的地理範圍。在這個多國經濟區域內,貿易壁壘被削弱或消除,生產要素趨於自由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