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些大學畢業生寧願在家啃老,也不願意去工作?真相有點心酸

2020-12-17 騰訊網

我們進入這個社會,想要獲得更好的物質條件與生活,就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一定的經濟來源。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想要擁有一定的經濟來源,最主要的就是通過工作獲得收入。這也是大多數普通人會走的道路。但是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往往存在這麼一批人,他們有著不錯的學歷,身體健康。明明還很年輕,但是寧願待在家裡打遊戲或者是荒廢時光,也不願意去找工作。儘管父母在家多次苦口婆心地勸說,但是仍然改變不了他們的心意。

我親戚家就有一個孩子,去年從南方某211大學畢業。按理說,名牌大學畢業的學生不可能找不到工作。但是他從畢業後就一直在家裡,每天都在電腦面前打遊戲。到今年也已經有一年的時間了。前一段時間終於被父母叫出去找工作了,但因為疫情的原因,今年的就業環境複雜。大把的待崗人員找工作,所以找工作的過程並不順利。最後也沒能如願找到一份工作,仍然恢復了之前在家打遊戲的狀態。這樣的現象並不是個別的狀態,那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如此多大學畢業生畢業後不找工作的情況呢?

1、如今的時代不一樣了,大部分年輕人的家庭條件都不錯

在以前因為受經濟條件約束,不得不早早的就輟學打工賺錢。有些同學本身自己的學習成績很不錯,如果能夠繼續學業,未來是能夠讀大學讀研的。但是因為家庭太窮困,但是現在的環境不一樣了,大多數家庭的經濟基礎都還不錯。家裡有好幾套房子,父母每個月的薪資也很高。甚至還有不少拆遷戶,每個月僅僅是靠收租都有幾萬幾十萬,在經濟條件富足的情況下,留給孩子們的壓力也就很少。即使畢業後不去工作,也知道父母有能力和條件養自己,所以也不著急工作。在這種情況下,有些畢業生就沒有了想要工作賺錢的動力,與其每個月辛苦的拿著幾千塊不多的薪資,還不如待在家安心當啃老族。

2、部分年輕人有社交恐懼症,不願意跟太多人打交道

有些同學從小學習成績就很優異,但是這不代表他們面對複雜的社會環境能夠遊刃有餘地去處理。這個社會遠比我們想像得要複雜得多,部分同學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導致自己不敢進入社會,害怕和其他人打交道。這種症狀在學生時期就已經表現得很明顯,其實自己從內心來講,他們也想找工作,也想有自己的圈子。但是自己就是很害怕人群,害怕獨自面對社會。所以他們不是不去工作,而是不敢工作。沒有勇氣去面對。

3、一般的企業看不上,大企業又進不去

很多人剛剛從大學畢業時,年少輕狂,自以為自己一定能幹出一番大事業。憑藉著自己的能力未來再怎麼也能有一家自己的公司,達到年入百萬的營業額。等真正進入社會之後才發現自己當初的想法是多麼的天真。在這個社會,想要找到一份心儀的工作都很難。自己覺得條件待遇的大公司,招聘條件太過苛刻,要經過重重面試。自己的能力達不到,自然進不了大公司的大門。而一些能進的小企業,自己又覺得看不上。所以就讓自己陷入了一個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局面。我們剛剛畢業時,沒有任何工作經驗,如果沒有名校與能力加持,想要進入大企業太難。如果一開始就把自己的位置放很高,不虛心學習做事。是很難有大作為的。

在前期我們要把自己放在一個較低的位置,抱著學習的心態去工作。在工作當中積累經驗,只有我們的能力足夠優秀時我們才能有資格去挑選我們想進的公司。而當我們一無所有時,又把自己放在一個高高在上的位置。只會讓自己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局面。所以一定要正確認識自己,切記眼高手低。一般的工作瞧不上,心比天高,這樣只會毀了我們的前途。人生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目標和任務,我們在學生時期任務就是好好學習,而我們畢業後首要的任務就是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至少能夠養活自己,為自己的未來奮鬥。

相關焦點

  • 為什麼2020屆大學生畢業,寧願在家啃老也不願意找工作上班?
    既使能夠找到工作,大多數都是從事一些簡單操作性的工作,與大學所學專業聯繫不大,工資待遇和工作環境也不太理想。因此上,很多學生畢業以後比較猶豫和徘徊,一部分孩子寧可選擇暫時性回家,也不要這樣的工作。這樣,就出現了不少大學畢業生暫時滯留在家的現象。
  • 為何現在的年輕人,寧可在家啃老,也不願意去做低於兩千的工作?
    為何現在的年輕人,寧可在家啃老,也不願意去做低於兩千的工作?現在的社會,就是一個賺錢容易又不容易,花錢卻如流水一般一樣快的時代。人們的消費水平一直都在上升,但是人均工資,卻沒有得到什麼大進展。很多的年輕人,找不到自己滿意的工作,就寧願選擇在家啃老。聽到那些低薪低於兩千的工作,但是容易找的工作,就更不願意去了。因為對於他們來說,低於兩千低薪的工作,一般都是提成的收入非常高,但是提成收入往往都是伴隨著不穩定性的存在。誰也無法保證你的收入,能夠滿足你的支出,有時候,你的支出反而會比你的收入還要多,你還倒貼錢出去。
  • 為什麼有的大學生畢業,寧願在家啃老也不願去找工作?
    這個時代最不缺的就是大學生。不要高估自己,也不要高看自己,就踏踏實實的從最底層最基層做起,一步一個腳印的朝前走。不管幹什麼樣的工作,不管在什麼樣的崗位,只要肯吃苦,肯用心,就一定能夠幹出來屬於自己的一番事業。父母養你們不容易,終於把你們供養到大學畢業,然而你們卻宅在家裡啃老,你們就是這樣回報父母告慰自己嗎?
  • 「寧願孩子在家啃老,也不願孩子出遠門」,原因讓人無法反駁
    現在很多人都發現,有的孩子早已經成人甚至已經30多了,每天還待在家裡面不願外出,活脫脫的在家啃老。其實除了與孩子自身有關之外,很多時候與父母也有很大關係,就像張先生所說的那樣,自己寧願孩子在家裡面啃老,也不希望孩子出遠門,聽上去似乎讓人捉摸不透,張先生道出了其中的原因,令人唏噓不已,甚至不知道該如何反駁。
  • 有多少大學生畢業了找不到工作在家「啃老」?真相讓人很痛心
    文 | 慧子又是一年畢業季,許多大學生畢業後由於找不到心儀的工作,成為「家裡蹲」,有的甚至成為「啃老族」,這讓許多家長覺得非常鬱悶。若是在20或30年前是一名擁有大學文憑的大學生,即使是一名專生也會成為許多用人單位搶著要的「香餑餑」,但現在許多大學生卻遭此冷遇原因是什麼?
  • 「女兒畢業於名校,卻不工作在家啃老!」母親的抱怨,扎心又無奈
    前些天與一位剛畢業的大學生家長聊天,她抱怨道「自己女兒畢業於名校,卻不工作在家啃老!很痛心」。據這位母親介紹,女兒學習成績一直比較優秀,從小學到中學,基本都屬於班上的佼佼者。為了讓女兒能安心學習,她在女兒上高中的時候辭掉了工作,專心陪女兒讀書。女兒很爭氣,高考以較高的成績被一所211大學錄取。可是,今年畢業的女兒,卻在家待著,沒有出去工作。
  • 很多大學生畢業後在家啃老,找不到工作又不願做底層工作,怪誰?
    拿他身邊人為例,他表姐的兒子大學畢業兩年,一直在家啃老;他堂哥的小女兒剛剛大學畢業,也不出去找工作。而除了他們,他的同事中也有不少人的孩子大學畢業後閒賦在家。於是他問我:「如何看待這些現象?很多大學生找不到理想工作又不願做底層工作,這怪父母們對孩子太溺愛嗎?」
  • 大學畢業後,為什麼有些人只能在家「啃老」?原因與5點有關
    大學畢業後,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拿著心儀公司的offer去上班,有這麼一部分人,因為找不到工作,只能長期在家「啃老」。這是為什麼呢?與5點原因有關:
  • 70歲老人自述:人到晚年,寧願請保姆照顧也不去兒子家被啃老
    所以有老人說,人到晚年,寧願請保姆也不願意和兒子一起住,不想被他們啃老。01我和妻子都是教師,有一個兒子,我們對他的管家也比較嚴格,也許就是因為我們太過嚴苛,再加上男孩子比較叛逆,所以他從小就頑皮,雖然學習上尚可,卻總喜歡和我們對著幹,怎麼都說不聽,後來上了大學之後更是找不著人,每天都不知道在幹什麼。
  • 為什麼有些大學生畢業後就在家「啃老」?看完我沉默了
    也就是說大學生畢業了之後,肯定是去工作吧,但是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有一些大學生在畢業後不去工作而是呆在家裡面「啃老」,這個是為什麼呢?讓小編在這裡告訴大家原因。相信大家聽了這些原因,可能都會沉默吧。據小編所知,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很難找到工作。
  • 33歲女大學生不找工作,在家啃老十年,啃老理由令人無語
    父母對孩子都有美好的期望,內心都想孩子長大後可以出人頭地,能有一番作為,即便沒有大作為,踏實努力去找一份工作,照顧自己應該是最起碼的。可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孩子,非但沒有朝著父母期望的方向努力,反而理直氣壯在家啃老十年,這讓年邁的父母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了,自己的孩子,不養又有什麼辦法呢?
  • 大學生找不到工作,直言啃老也不進工廠當普工,你怎麼看?
    現在每年都有幾百萬的大學畢業生出來找工作,但是這年頭大學生已經是越來越不值錢了,很多大學生還是自命不凡,一些低端的工作都是看不上的,這也導致不少的大學生都找不到工作。那麼如果沒有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當白領都沒人要,你會不會跑進工廠當普工呢?
  • 福州:兒子長期啃老不工作,8旬老父親有點絕望:退休金不夠用
    兒子長期啃老不工作,8旬老父親有點絕望:退休金不夠用有些家庭在教育方面做挺得不到位,在孩子小的時候各種寵著,長大從學校畢業也不管他的工作,就算長期待在家裡也不管,還會提供錢給他當作日常花銷,以為孩子還年輕,等他再長大一些就會懂事出去找工作,然而抱有此類想法的父母
  • 四成畢業生啃老 大學生起薪咋越來越低?
    ,但對大多數大學畢業生而言,這份工資有點「薄」。由北京大學市場與媒介研究中心最近發布的一份名為《90後畢業生飯碗報告》的調查——這份來自35萬餘份有效問卷的報告顯示,今年應屆畢業生平均起薪每月2443元,僅夠買半部蘋果手機,並且有四成過著「啃老」的生活。
  • 為何很多博士生畢業寧願進高校任職,也不去企業工作?
    文 | 慧子現如今,在我們身邊有很多博士畢業生選擇去高校工作,其中有部分人是衝著高校教師崗位才去讀博的。也主要是因為目前很多高校的教師門檻越來越高,大多非博士不可。有資料顯示,大多博士畢業生的就業方向順序是:高校任教、科研院所、政府機構、央企、外企、博士後。由此可見,高校對博士的就業吸引力還是非常大的。為何很多博士寧願去高校任教,也不去企業工作,可能有如下考慮。
  • 大學畢業後依然成了啃老族,造成這樣的情況到底怪誰?
    事實上,現在大學畢業生賦閒在家的不少,完全靠父母養活,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啃老族,那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現在的啃老一族?有些學生直到上大學還不會自己洗衣服,這樣的生活自理能力怎麼可能適應社會的發展。加上父母捨不得讓孩子吃苦,畢業後寧願養在家裡面,也不願孩子進入複雜的職場。孩子無法適應複雜的社會,家長也不願意把孩子推進複雜的社會,久而久之,就只能啃老。對於這一類型的啃老,問題就是出在家庭教育上。父母永遠都是大包大攬,根本就沒給孩子成長的機會。孩子了自然也就心安理得地啃老。
  • 為何男生寧願宅在家看動漫,也不願意花費時間追妹子?原因很簡單
    導讀:遇到一個特別現實的問題,現在很多男生都不願意將時間花費在「談戀愛」上,他們幾乎不會主動出擊追妹子。詢問了身邊的一些朋友,他們寧願宅在家中看動漫、寧願打遊戲也不願意追妹子,這究竟是因為什麼呢?我詢問他們,為什麼有這麼寬裕的時間,不願意在自己身邊找一個女朋友呢?他們說自己不願意花費時間追妹子,有這些時間還不如宅在家看動漫。為什麼會產生這種動漫和現實混淆的現象?其實原因很簡單。我用現實中喜歡二次元的一些朋友做例子,看看他們為什麼更喜歡將時間放在動漫上。
  • 為何三本的大學生很少願意選擇考研?這些原因聽著讓人心酸!
    為何考研成功的三本大學生那麼少?讀研的過來人道出了其中真相!雖然如今大部分的省份已經取消或者合併了三本批次,但在部分省份至今仍然可以填報三本批次志願。即使如此,不少三本學校的同學為了緩解就業壓力,尋求一個光明的未來,也不得不選擇考研。
  • 發現了沒,越來越多大學畢業生在家待業,真的是就業難的原因?
    隨著全國高校的不斷擴招,每年大學畢業生的數量呈上升趨勢,就業壓力隨之增大。很多大學畢業生希望能找到一份與自己專業對口,薪資待遇優厚的理想工作。進入社會職場後,才發現現實是殘酷的,專業不對口、與期望薪資存在差距、工作地點不合適等原因,找到自己心儀的工作真的太難了。
  • 心理學:為什麼有些人寧願在家窩著,也不願意出去嘗試新的機會?
    抱怨日子難熬,寧願窩在家裡,也不願出去嘗試新的機會,主要涉及三個心理學原理——即舒適區、自我實現預言、風險感知。而窩在家裡就是人們的舒適區,可以讓我們在此休息療傷,暫時躲避困難和不可預測的風險。經常能聽到別人這樣說「惹不起,我躲還不行嗎!」而我們通常會躲在令我們感到安全、不被打擾的舒適區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