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詩詞走進歷史課堂

2020-09-07 山東教育新聞網

當下,傳統文化教育備受關注。央視節目《中國詩詞大會》的播出,引發了人們對傳統文化的關注和熱議。作為一名歷史教師,我積極將詩詞這一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引入歷史課堂,開闢了一條傳統文化進課堂的新路徑。

詩詞開篇 導入新課

用詩詞導入教學能在短時間內穩定學生情緒,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思維的齒輪運轉起來。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我經常用詩詞導入新課,使整堂課有個良好的開端。一首詩,有時就是一節課背景或過程的寫照。如在講《安史之亂》時,可以引用杜牧、白居易的詩句「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來引出安史之亂的原因和背景。

詩詞巧用 突破難點

在教授新課過程中,巧用詩詞能調動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參與歷史教學活動,突破重難點。例如,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反映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行的情況。統治階級為鞏固統治地位,利用佛教欺騙和麻痺廣大人民。當時,許多皇帝、王公貴族和大臣大力推崇佛教,因此出現了佛寺遍布的情況,給勞動人民帶來了沉重的負擔。「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則以典型的視角描繪了開元盛世的景象。「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反映了南宋統治者不思進取、苟安江南的情況。「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是對項羽的評價。李清照用項羽至死不肯過江東的英雄骨氣,來諷刺南宋統治階級偏安江南一隅、醉生夢死、歌舞不休、不思進取的行徑,但她沒有看到項羽敗亡的必然性。可見,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適當運用詩詞,可以培養學生的歷史領悟能力和歷史探究能力,從而達到寓教於樂、輕鬆學習歷史的目的。

詩詞小結 簡潔有力

詩詞內涵豐富,意境深遠,語言精練,朗朗上口。在課堂小結中加以巧妙利用,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深入理解教材。如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毛澤東開闢井岡山道路》一課小結時,我指出,毛主席的詩詞是一部中國革命的壯麗史詩。從「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的少年立志,到「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的青年抱負;從「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豪情壯志,到「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英雄氣概,毛澤東詩詞記錄著中國革命的足跡,也記錄著中國共產黨的成長曆程,毛澤東詩詞和中國革命是中華民族精神的不朽豐碑。最後,我用多媒體展示《沁園春•雪》:「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妝素裹,分外妖嬈。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採;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這樣,學生通過感受《沁園春•雪》的恢宏氣勢,從整體上感受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輝煌,最後用「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來回答中國革命「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總之,把古代詩詞巧妙適時地引入歷史教學中,效果明顯。但在具體運用時,要注意精心挑選難度適宜、同歷史知識聯繫緊密的詩歌,不可生搬硬套、牽強附會。結合教學實踐,有如下幾點反思。

思想指引要明確。引入教學的古典詩歌必須有較高的思想性,同情勞動人民,反對、抨擊社會罪惡和不公平。那些嚴重歪曲歷史事實、思想反動的詩歌,是堅決不能用於教學的。

史料印證要正確。歷史學科本身的特點,要求引入的詩歌能較客觀地反映當時的社會現實,與課本教材相互印證。杜甫的「三吏」「三別」等「詩史」及白居易的新樂府詩,便是寫實的代表作。

輔助功能要明確。歷史課堂要以歷史教學為主,切忌上成語文課或者詩詞賞析課,那樣做有喧賓奪主之嫌。

相關焦點

  • 有溫度的詩詞講讀——走進劉磊老師的詩意課堂
    但有一點是學生們的共識——劉磊老師有一種「磁力」,能夠吸引各色人等,來到她的課堂,圍聚在她身邊,跟著她走進古典詩詞那靈動的情境。的確,劉磊老師的詩詞品讀課是「靈動」的。這種「靈動」擺脫了掌故知識講解這一傳統思路,卻又不是脫口秀化的。傳統型的學者強調文學解讀要「知人論世」,這無疑是正確的,是文本解讀的「硬道理」。
  • 「詩詞有音樂」走進清華大學:傳承經典
    初秋之季,「文化古城」北京迎來了一場詩詞文化盛宴。8月19日,以「2019《詩詞有音樂》清華大學教育高峰論壇」為主題的《詩詞有音樂》走進清華大學暨首發儀式在北京盛大啟幕。《詩詞有音樂》走進清華大學暨首發儀式現場,高朋滿座,星光熠熠,可謂是大型國際研學現場!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崔延傑主任、清華大學1911學堂張陽主任、國家留學基金委東方國教中心遊學修學辦公室張建真主任、經濟.中國文化金融商學院執行院長曲莎莎、阿里研究院政府市長班特聘講師陳凱文、河南省一校一品及河南9頻道張斌主任等嘉賓出席本次活動!
  • 心中有詩,就有遠方,中國好課堂·第二屆中國詩詞教學大會在長沙...
    由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未來教育研究專委會聯合中國教育報刊社人民教育家研究院主辦、長沙諾貝爾搖籃教育集團承辦、北京好課堂研究院和怡雅中學等支持的「中國好課堂·第二屆中國詩詞教學大會」,唐江澎、王崧舟、餘映潮、孫紹振、趙謙翔、王海興、陳琴、司有和、段心儀、陳國安、戴建榮、梁爾源、王德宸等中國中小學語文大師、詩詞名家雲集,他們將在為期3天的大會上,就中小學新增加內容中的教學和學難道和重點展開展古詩詞教學
  • 廣東廣播電視臺《賞詩詞 尋文化》教育節目組走進五邑碧桂園中英文學校
    4月5日下午,廣東廣播電視臺《賞詩詞 尋文化》大型文化教育節目攝製組走進江門市,來到五邑碧桂園中英文學校進行節目素材的現場採集和拍攝。首先,節目組拍攝了我校富有校本特色的書法課堂教學、葫蘆絲教學、毽球操活動、午讀、晚書。接著,錄製了我校的國學吟誦節目《五子登科》、舞蹈《學軍》和「每日金句」課間展示。
  • 番禺區校園充滿詩詞香
    學校供圖  大石富麗小學9月11日,番禺區中小學生詩詞大會節目組走進大石富麗小學,開展「走進詩詞大會」活動,宣講比賽規則,傳播書香校園的魅力。  根據大賽指定景區設計節目第四屆番禺區中小學生詩詞大會設有詩詞知識競賽、詩詞設計大賽、詩詞創作大賽。本次「走進詩詞大會分享會」活動中,主持人姜卉詳細給同學們介紹規則、亮點、答題系統,同學們都坐直腰板聽講,積極參與互動答題。
  • 走進詩詞 致敬經典一一九重二中師生收看淅川縣中小學生詩詞大會
    朗誦經典詩詞,涵養道德品質,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九重二中德育教育的亮點之一。以積極參與我縣一年一屆的中小學生詩詞大會和我校&34;社團為載體,在校園內外掀起了一股全民誦讀詩詞、品位傳統文化的浪潮。二中教師在校多功能廳收看淅川縣第二屆中小學生詩詞大會
  • 歷史是大樹 詩詞就是樹上結的花和果
    這種「常規」套路如今被一位老師顛覆,他就是央視《中國詩詞大會》第一季擂主、中學語文教師夏昆。在他的新作《張小飛詩詞大冒險》系列中,嘗試將古詩詞題材寫成兒童冒險小說,讓孩子不用背,讀完古詩自然會。「我希望讓孩子明白一點,就是詩詞並不只是在書上,是白紙黑字的那些東西,也不是拿來讓我們背誦弄得孩子苦不堪言的惡魔。
  • 詩詞宣教!濱州市關工委搭建「暑期第二課堂」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今夏,為助力創城,關愛未成年人,市關工委開展了詩詞宣教進校園、進社區活動,形式多樣、創意十足,共計6個班、累計17天,參加的中小學生達543人次,成為典雅的「暑期第二課堂」,讓書香滿溢這個假期
  • 周口市詩詞學會組織詩人走進太康舉行「六村共建」示範村採風活動
    周口市詩詞學會組織骨幹詩人走進太康舉行「六村共建」示範村大型採風活動秋陽高照,丹桂飄香,8月31日上午,周口市詩詞學會骨幹詩人走進太康縣,參加「六村共建」示範村暨太康縣文聯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走基層大型採風活動。
  • 詩詞課堂|詩詞創作有關知識淺議|楊衍忠
    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山東省詩詞學會會員、泰安市詩詞學會副會長、泰安市楹聯藝術家協會副會長、肥城市詩詞學會會長,系釣月詩派創始人。曾策劃並贊助出版《藏書勝地陶南別墅》一書,個人著作有詩集《桃源釣月》《眉園韻》等。
  • 國際學校擇校必讀:走近明誠 走進課堂
    為了展示學校課程特色和教師授課水平,深化家長對學校課程設置的理解,5月15日,北京明誠外國語學校開展了主題為「走近明誠 走進課堂」的探校活動。本次主題探校活動以公開課形式開展,分為小學課程展示和中學課程展示兩個部分。中學課程主要展示了科學和雅思兩門課程,小學課程則展示了英語和國學兩門課程。
  • 快樂的歷史課堂
    本學期我教國際班的歷史課,一個學年下來,課堂上發生了很多快樂的事。
  • 敏捷杯「我愛詩詞」—第四屆番禺區中小學生詩詞詩詞大會,今天有去你的學校嗎?
    「詩香詞韻 文脈禺城」敏捷杯「我愛詩詞」第四屆番禺區中小學生詩詞大會,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一致好評。歷史不會忘記,人民不會忘記。祈福英語實驗小學同學們表演的經典誦讀節目毛主席詩詞《七律 長徵》和《沁園春 雪》。
  • 浙江:沉浸式互動體驗走進思政課堂
    讓沉浸式互動體驗走進思政課堂,實現教學相長,是浙江公安在構建現代警務模式中堅持政治建警全面從嚴治警並首次針對政治輪訓做出的創新型探索實踐。為了更好地提升公安機關優秀年輕幹部的政治能力、管理創新能力、決策能力和駕馭複雜局面能力等,浙江省公安機關優秀年輕幹部培訓班開班,首批53位學員將在5個階段裡經歷紅色鍛鍊、基層調研、專題輔導等集中培訓。
  • 《數學史 走進小學數學課堂:案例與剖析》讀書筆記
    其中《數學史 走進小學數學課堂:案例與剖析》這本書留給了我深刻的印象,讓我對數學史和小學數學課堂有了些新的想法。 數學是一門歷史性或者說積累性很強的學科,重大的數學理論總是在繼承和發展原有理論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它們不僅不會推翻原有理論,而且總是包容原先的理論。所以說數學是歷史最悠久的人類知識領域之一。
  • 中學生研學「下揚州」景區課堂感受傳統文化
    安青網訊(安青網、安徽青年報記者 傅軍 特約記者 王宗保)5月9日,合肥市第五十五中學700多名師生走進江蘇省揚州市何園和瘦西湖,進行為期兩天研學旅行的首日「景區課堂」感受傳統文化。據悉,此次研學旅行涉及文學、科技、考古學、歷史、傳統文化、藝術等學科,學生通過參觀揚州瘦西湖,走進亭臺樓閣,品味歷代文人墨客的詩畫墨寶;參觀有「晚清第一園」美譽的私家園林何園,在山石中追尋白公的履痕,花木中尋訪不朽的詩魂,體會中國歷史的發展歷程,感受中國詩詞文化的繁榮。
  • 汝州市晚晴詩詞協會走進牛角嶺村助力脫貧
    晚晴詩詞助力脫貧汝州牛角嶺村近日,汝州市晚晴詩詞協會走進牛角嶺村,尋找詩詞靈感,積累創作素材,把握鄉村振興時代脈搏,助力鄉村旅遊產業發展。牛角嶺村位於汝州市南部山區,曾經是山高路陡,缺水少地的深度貧困村。
  • 老狼課堂「寓教於樂」 品冠用音樂講詩詞《同一堂課》讓語文更動聽
    節目中,老狼用歌聲作為突破口,帶來了豐富有趣的語文課堂;品冠則發起音樂與童年的隔空對話,探尋音樂與文學間密不可分的聯繫。節目播出後,有不少網友留言感慨:「音樂讓語文課變得更動聽。」老狼帶樂隊進小學《同一堂課》雪地教學樂趣多在本期節目中,《同一堂課》邀請到了歌手老狼走進中國最北邊的小學——北紅村小學,在那裡為當地的孩子們帶來了平常課堂上體驗不到的趣味教學。
  • 跟著詩詞去旅行,「江南三大名樓之一」黃鶴樓,感受悠久的歷史文化
    小編很喜歡去古遺址,小時候從書裡看到的詩詞和畫作總帶有一抹神秘色彩。今天小編將帶大家走進詩詞,登上黃鶴樓。歷史上有太多文人墨客曾留下與它相關的詩詞,這是一座歷史樓閣,更是一座文化名樓。一個地方總會被寄予各樣的感情,古人通過寫詩來抒發當時的心境,後人通過讀詩去找尋這個地方的歷史文化,亦通過親身參觀去深切理解詩中的感情,這個地方便是連接古今的紐帶了。今天,我們登上黃鶴樓,不僅僅因為它是景點,更因為它是文化的傳承。
  • 白城師範學院校長:走進課堂 走上講臺 走到學生中間
    未來網高校頻道8月25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馮嬌紅 張健軍)為科學精準做好校園新冠疫情防控下的教學運行工作,有效開展「返校復學第一課」系列教育活動,白城師範學院校長陳權心系返校學子的安危,他走進基層,走進課堂,走上講臺,走到學生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