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在讀,大一上績點3.42/4,大二重修一些科目刷績點?

2020-12-08 帥小西De

2020年1月15日,有個大一新生給小西留言:

小西老師,您好!目前我是211院校在讀大一學生,大一上學期平均績點3.42/4,想問問是否有必要在大二重修一些科目刷績點呢?

也許,你們學校「及格重修刷分」的風氣很盛,其他同學也有類似焦慮。同為大學老師,我是想說儘量正常完成課程學習、考試,還是不要將過多精力放在重修刷績點上。

重修刷績點無非是想著推免或出國。通常,出國對績點需求還大一些。單純為推免重修刷績點,排名前列的學生一窩蜂刷績點,單門課程績點4.0,彼此還是拉不開差距。

不清楚你們專業期末考試難度,暫時無法判斷績點3.42在你們同專業幾個班級學生中的排名。但是,正常來講,中等水平還是有的。這個時間點考慮大二重修刷績點太早!

若想保研,1/6(一學期)的成績佔比一部分,第二學期考試之後,結合一學年排名和其他同學選擇再做決定。

不過,作為任課老師,和不少前輩也聊過類似話題。在我們院校取消及格重修之前,老師們非常反感這類及格重修刷分(尤其是大二、三兩次重修)。除非是極為優秀的學生,否則二次給分依然不高。

我的觀點和她們類似,及格重修刷績點真的是浪費教學資源和增加授課老師的工作量。不過,我們心裡也明白,除非是學校教務處層面明確發文制止,否則難以勸阻學生重修刷分,都怕被其他同學比下去。

剛好讓我想起另外一件類似的事。之前其他學院一個開設「XX學導論」的老師,將課程設置為開卷,難度不大。沒想到被幾個尖子生向學校投訴,說老師課程開卷難度低,無法拉開分差,影響她們推免。哎!這門課程之後的掛科率基本在30%左右。

若是你們學校及格重修的學生非常多,你也無法免俗。在重修刷績點這件事上,有2個小細節需要注意:

1.國內985高校為首的許多高校,在《本科生學籍管理規定》中已明確規定禁止課程及格學生參加補考、重修。而且,補考、重修課程成績超過60分,按60分計入成績(用「﹡」標註),即折算成績點1.0。

這也是為何很多學生考研複試中,面試考官看了考生的成績單(資料之一)後,會問「為何之前有掛科」的原因。因為她們學生成績單上「﹡」標註的60分過於顯眼。

注意!你所在211院校的教務處,未來2-3年內有可能發布新的《本科生學籍管理規定》,如對及格重修作出新的規定。「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還算好,無差異、一刀切的事情之前也不是沒幹過。

2.伴隨著及格重修的,還有幾個關鍵詞,如「單獨輔導」、「單獨開班」、「跟班學習」、「免聽」等。

組織單獨輔導(導師輔導,自行組織考核給分)的院校數量不多,任課老師權限過大、公平性不足,過於隨意。就我了解的,很多學校院校早已去掉單獨輔導。

單獨開班也類似,越是好學校,任課老師越是沒時間。你所在的211院校任課老師,她們科研任務更繁重。不是有文件要求,搞科研的教授可能都不想去上本科生課程。

事實上,大部分院校採用的重修模式就是跟班學習,即和低年級同課程的學生一起學習。在跟班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自己面子上不好看,畢竟一個專業間彼此可能認識。

因此,很多學生會主動申請「免聽」,尤其是重修刷分的學生。若是任課老師拒絕免聽的話,一旦缺課1/3,就不得參加考試,取消重修學習資格。

在重修的選擇中,小西建議儘量跟班重修。期間認真完成課後作業、課堂交流等,得到授課老師的青睞。畢竟平均績點3.42,再想要提升,老師的主觀給分就非常重要。

另外,如今想要保研,需要各方面優秀,如社會實踐、競賽獲獎、創新創業課題等。績點就算是滿4.0,僅僅佔比綜合選拔的一部分。重修刷績點的時間,做點其他事情也許效果會更好呢!

最後,小西想說大一時確定好個人目標,合理分配時間精力,為之努力!加油!

相關焦點

  • 現在大一績點3.42,大二要不要通過重修刷績點?
    大一上績點3.42/4這個成績已經不低了,至於能否保研還很難說,這取決於你們學校的保研率和考試難度的大小。能看得出你的焦慮,但如果方法不當結果反而會適得其反。我的建議堅決不贊成大二重修,原因有三。第一點,保研看的是前三年的成績,三年也就是6個學期,你現在才大一上,想要提高績點以後有的是機會,沒有必要通過重修的方式。在我們學校除非掛科,否則是不可以通過重修刷績點的,如果你們學校可以,還面臨另外一個問題:重修未必可以幫你漲績點!
  • 回答——大學是否要重修刷績點
    其實還真的沒必要,我自己也是大學生,就感覺現在的幾點不算是特別重要,而且你當前的幾點已經很高了,再往上提基本上就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所以我覺得是沒有任何必要去刷績點的!2.大二課程會相對來說多一點我們學校是這麼安排的,大一課程相對來說少一點,但是到了大二,課程就是相當多的了,我們這邊是這樣的。基本上全國的大學都這麼安排,但有特例就忽略!
  • 大一第一學期績點低,以後保研就沒希望了?
    大一上學期績點低,保研還是有希望的,因為保研不只有績點這一條路。另外保研參考的是大一、大二和大三三年的總績點,才一個學期的績點並不能說保研無望,只要肯努力有方法,績點肯定能提高。大一績點低對以後的保研確實會有影響,但是這個影響可大可小。
  • 大一績點不高還有機會保研嗎?為什麼說保研競爭從大一就開始了?
    大學裡面的課程確實不多,一天只有2到3節課,但是班主任沒有告訴你們的是大學裡面的一節課就有兩個小時,也就是上午兩節、下午兩節。除此之外,很多學校晚上甚至周六都有課。大學會給你最大的自由度,簡單的說就是你可以不學習,但是也要承擔起不學習所帶來的後果。
  • 大二績點3.2,能否通過努力獲得保研資格?
    一邊準備保研,一邊準備考研的好處就是,一旦保研不成功,還要留一條考研的退路,但是如果你等到保研不成功的時候再準備考研,時間上就來不及了。漲績點最容易的時候是大一,越往後越難,而且目前你已經大二了,雖然說績點3.2還算一個比較不錯的成績,但是你要想保研還是差一點。
  • 英國留學均分和績點,你更看重哪個?
    出國留學,去往英國留學,英國留學均分和績點,你更看重哪個?大家在英國大學的碩士申請條件裡,通常會看到平均分要求多少,績點又要求多少。其實,你所在的國內大學本身就會為你出具成績單,這個成績單可能是以平均分的形式展現的也可能是以學校自有的一些形式展現的。下面讓我們一起看一下詳情吧!
  • 大學績點有什麼用處?績點代表了什麼,過來人告訴你這幾點
    在上大學之前,相信多數學生對於績點這一詞語是特別陌生的,甚至由於家長和高中老師的「勸誡」,誤以為大學就不需要學習了;畢竟很多老師和家長對孩子說得最多的就是「到了大學就輕鬆了,大學裡你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 掛科、出國留學學分績點低 暑修班變「刷分」利器受捧
    這一次他表示比上一年認真許多,不光是自己,老師也非常盡責。9天的暑修課程任課老師點了6次名,而且經常會布置作業來檢查同學的進度。  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等科目在每所大學掛科率都高居不下。大部分同學談高數線代色變。20門暑修課程中大多是數學理工類別的課程且均是100人次的大班。但仍無法滿足選課需求,如高等數學I開設了兩個大班才能容納。
  • 大學績點重要嗎?績點高和低的差別到底在哪兒?
    曾經,大學是個「60分萬歲」的地方,因為科目只要及格,你的學分就能拿到,而學分則是一個學生畢業的重要標準,逐漸就開始關注起績點的重要性了。大學畢業時,你與別人的差距不是體現在那本畢業證上,而是在你與別人的績點上。
  • 英國大學均分GPA績點如何算?你的均分能配得上你的夢想院校嗎?
    GPA,Grade Point Average,意思就是平均成績點數(平均分數、平均績點)。 GPA是申請英國留學的硬性條件之一,大部分的英國學校,通常會要求學生達到2.1甚至更高的成績。
  • 大一上學期掛科了,對大二有什麼影響?掛科的孩子看過來
    網友一: 首先,大一的寒假你要為開學補考做準備,也就是說,沒有掛科的學生可以在假期無憂無慮的玩耍,而你要學習掛掉的科目,開學補考時候,如果過去了,分數大多也不會太高,如果沒過去,就要進行重修,要交給學校重修費,無形之中增添了經濟負擔。
  • 高校現刷分族為保研重修已考過科目
    有這樣一些大學生,他們不停地重修已經考過的科目,不是為了獲取更多的知識,卻是為了取得更高的分數,從而在保研、出國、找工作的路上走得更加順暢。這種行為被稱為「刷分」。最近,四川大學藍色星空BBS上有網友對「刷分」行為提出強烈抗議,稱其為大學的「毒瘤」。
  • 如何提升績點?大一就要開始努力,否則大四直接失去保研資格
    ​對於很多有自己想要達成的學習方面的目標,可又不懂得績點方面知識的同學來說,如何能讓自己的績點得到提升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畢竟大家一來對績點並不了解,二來可能會因為自己的理解在這方面陷入誤區。所以接下來的相關知識是非常重要的。
  • 萌新特輯 | 績點、綜測......這些大學專有名詞你知道嗎?
    其與課程考核成績的換算方法如下:此外,學分績點依據課程績點和課程學分計算,在各課程學分績點基礎上計算平均學分績點(GPA),公式如下:(1)課程成績及格以上的,成績績點=該課程成績÷10–5。(2)某門課程的學分績點=該門課程的學分×該門課程的成績績點。
  • 大一上學期績點低,將來還有希望保研麼
    對於大一的同學來說,由於還處於適應期,部分成績不理想也屬正常現象,有同學就擔心因為這次考試不理想,會不會影響今後保研,畢竟現在考研的形勢太過嚴峻,能爭取到保研的資格自然最理想。對此,我想說的是,大學保研看的是前三年總的績點,也會看個人的綜合素質。一個學期成績不理想,會對保研有影響,但不能說就已經決定了未來。
  • 保研須知:學分、績點、平均績點有哪些區別
    進入到大三、大四後,無論是找工作,還是考研,我們常常會聽到學分、績點、平均績點等,可很多同學對這些內容的含義和重要性,還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就來說說,學分、績點、平均績點,都代表了什麼!至於績點,也是大學期間,評估學生學習成績的重要方法,國內一般計算的方法是分數/10-5,90分以上按90分計算,那麼我們會發現績點的最高分數只可能是4.0。那麼什麼又是學分績點,看見這個詞,我們也應該想到,應該是把學分和績點結合起來,來了解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沒錯,就是這個意思。
  • 大學掛科、出國留學但學分績點低怎麼辦?
    其中,進行暑修的還包括不少準備出國留學想通過考試提高績點的學生。據了解,今年,該校的暑修課程受歡迎度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年。  現象一掛科:高數線代是永遠的痛  「上一年上暑修微積分,我天天玩手機不聽課,結果考得比之前還慘」。這位來自經濟學院的男生吸取了去年的慘痛教訓,今年他再戰暑修,報了線性代數。這一次他表示比上一年認真許多,不光是自己,老師也非常盡責。
  • 績點、綜測……這些大學專有名詞你知道嗎?
    其與課程考核成績的換算方法如下: 此外,學分績點依據課程績點和課程學分計算,在各課程學分績點基礎上計算平均學分績點(GPA),公式如下: (1)課程成績及格以上的,成績績點=該課程成績÷10–5。
  • 上了大學之後,績點1.0和績點4.0的差別到底在哪
    不管你來自哪個城市、哪個重點高中、考上了985、211、還是普通的一本二本三本專科,大學可以大致籠統地分出四類人: 一類是天天泡圖書館領獎學金的學霸; 一類是輾轉於各個社團學生會或者大膽創業早早賺到人生第一桶金的實踐者; 一類是平平淡淡按部就班地完成學業,
  • 2021保研須知:學分、績點、平均績點有哪些區別
    進入到大三、大四後,無論是找工作,還是考研,我們常常會聽到學分、績點、平均績點等,可很多同學對這些內容的含義和重要性,還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就來說說,學分、績點、平均績點,都代表了什麼! 總的來說,學分、績點、平均績點,都是考量咱們學生大學期間的學習情況的,只是各有不同的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