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5日,有個大一新生給小西留言:
小西老師,您好!目前我是211院校在讀大一學生,大一上學期平均績點3.42/4,想問問是否有必要在大二重修一些科目刷績點呢?
也許,你們學校「及格重修刷分」的風氣很盛,其他同學也有類似焦慮。同為大學老師,我是想說儘量正常完成課程學習、考試,還是不要將過多精力放在重修刷績點上。
重修刷績點無非是想著推免或出國。通常,出國對績點需求還大一些。單純為推免重修刷績點,排名前列的學生一窩蜂刷績點,單門課程績點4.0,彼此還是拉不開差距。
不清楚你們專業期末考試難度,暫時無法判斷績點3.42在你們同專業幾個班級學生中的排名。但是,正常來講,中等水平還是有的。這個時間點考慮大二重修刷績點太早!
若想保研,1/6(一學期)的成績佔比一部分,第二學期考試之後,結合一學年排名和其他同學選擇再做決定。
不過,作為任課老師,和不少前輩也聊過類似話題。在我們院校取消及格重修之前,老師們非常反感這類及格重修刷分(尤其是大二、三兩次重修)。除非是極為優秀的學生,否則二次給分依然不高。
我的觀點和她們類似,及格重修刷績點真的是浪費教學資源和增加授課老師的工作量。不過,我們心裡也明白,除非是學校教務處層面明確發文制止,否則難以勸阻學生重修刷分,都怕被其他同學比下去。
剛好讓我想起另外一件類似的事。之前其他學院一個開設「XX學導論」的老師,將課程設置為開卷,難度不大。沒想到被幾個尖子生向學校投訴,說老師課程開卷難度低,無法拉開分差,影響她們推免。哎!這門課程之後的掛科率基本在30%左右。
若是你們學校及格重修的學生非常多,你也無法免俗。在重修刷績點這件事上,有2個小細節需要注意:
1.國內985高校為首的許多高校,在《本科生學籍管理規定》中已明確規定禁止課程及格學生參加補考、重修。而且,補考、重修課程成績超過60分,按60分計入成績(用「﹡」標註),即折算成績點1.0。
這也是為何很多學生考研複試中,面試考官看了考生的成績單(資料之一)後,會問「為何之前有掛科」的原因。因為她們學生成績單上「﹡」標註的60分過於顯眼。
注意!你所在211院校的教務處,未來2-3年內有可能發布新的《本科生學籍管理規定》,如對及格重修作出新的規定。「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還算好,無差異、一刀切的事情之前也不是沒幹過。
2.伴隨著及格重修的,還有幾個關鍵詞,如「單獨輔導」、「單獨開班」、「跟班學習」、「免聽」等。
組織單獨輔導(導師輔導,自行組織考核給分)的院校數量不多,任課老師權限過大、公平性不足,過於隨意。就我了解的,很多學校院校早已去掉單獨輔導。
單獨開班也類似,越是好學校,任課老師越是沒時間。你所在的211院校任課老師,她們科研任務更繁重。不是有文件要求,搞科研的教授可能都不想去上本科生課程。
事實上,大部分院校採用的重修模式就是跟班學習,即和低年級同課程的學生一起學習。在跟班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自己面子上不好看,畢竟一個專業間彼此可能認識。
因此,很多學生會主動申請「免聽」,尤其是重修刷分的學生。若是任課老師拒絕免聽的話,一旦缺課1/3,就不得參加考試,取消重修學習資格。
在重修的選擇中,小西建議儘量跟班重修。期間認真完成課後作業、課堂交流等,得到授課老師的青睞。畢竟平均績點3.42,再想要提升,老師的主觀給分就非常重要。
另外,如今想要保研,需要各方面優秀,如社會實踐、競賽獲獎、創新創業課題等。績點就算是滿4.0,僅僅佔比綜合選拔的一部分。重修刷績點的時間,做點其他事情也許效果會更好呢!
最後,小西想說大一時確定好個人目標,合理分配時間精力,為之努力!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