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CT時代的IT與ICT轉型

2021-01-07 電信傳媒

第一臺計算機在1946年2 月14日第二次世界大戰期問世,自此造就了60多年的IT行業的輝煌,20世紀60年代網際網路的問世,IT與網際網路技術共同開創了第三、第四次工業革命。IT、ICT、網際網路行業一度成為熱門行業,圍繞這些行業的商業變化也成為大家所討論的熱點,在此作出自己的分析:

一、IT行業的主要商業模式

IT行業是傳統的信息服務模式。IT行業的主要商業模式主要可以分為銷售模式,項目模式,產品模式和運營模式四類,具體說描述如下:

1.1銷售模式

銷售的產品為標準的軟體或硬體,通過客勤關係和專業知識將商品賣給客戶,商業模式是渠道差價。典型的模式是北京的中關村和南京的珠江路。由於這類業務技術含量不高,且網際網路銷售越來越普及,目前這一類型的已經成為了勞動密集型業務,規模在縮小。

1.2項目模式

IT項目模式也俗稱系統集成,這是一種比IT銷售更有技術含量的業務模式,其中也常常會含有軟體、硬體銷售,但同時也會含有綜合布線、系統安裝、系統調試、系統培訓等。但該種項目的技術壁壘不高,競爭比較激烈。

IT系統集成企業往往會針對通用型(如財務、CRM、ECM等)或專業性(交通、醫療、教育等)軟體和硬體,以加強技術實力。IT系統集成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其業務範圍已經擴展到建築智能化、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工廠等。

但項目模式和銷售模式都有一個弊端是客戶永遠在開發過程中,業務穩定性差,俗稱草本業務。(草本業務和木本業務,草到了冬季會枯死,第二年會重新發芽生長;樹木在冬季雖然會落葉,但是第二年會從樹幹長起。草本業務常常被用來形容一次型業務,木本業務常常被形容可持續經營類型業務)

常規系統集成業務

1.3產品模式

產品可分為軟體和硬體產品,當然也包含嵌入式軟硬體一體化產品。軟體常常可以分為通用軟體如財務軟體、辦公軟體(OA)、客戶管理軟體(CRM)、供應鏈管理軟體(ECM)等;行業軟體包括醫療行業(HIS)、建築行業(BIM)、交通行業、電信行業、電力行業等。硬體包括計算處理設備、業務採集設備、安全管理設備等。

產品模式的主要特點是通過一次性開發形成標準化模式,通過規模化銷售形成邊際效應。由於開發成本的一次性投入,後期複製期成本有限,形成規模化後邊際成本降低將成為主要盈利手段。同時軟硬體開發周期長,技術壁壘較高,雖有競爭,但比純產品銷售和項目型服務更有空間。

產品模式中因產品成熟度不同,大型企業通過扶持代理、扶持系統集成商模式;中小型企業主要以自用為主,通過聯合有客勤關係的個人和小企業形成規模。

1.4運營模式

最早的IT運營服務模式出自IT設備租賃,如計算機、印表機、複印機租賃等服務;後有運營商服務的SP模式,能源管理模式等等;特別是在80年代網際網路和雲技術的興起,運營成為更為典型的服務模式。

運營型服務具有持續性的特點,如電力服務、通信服務、醫療服務、水利服務、交通服務等。以前這類服務常常具有強資源依賴性,但是隨著網際網路和雲服務的發展,出現了一些新的業態,如淘寶、京東、摩拜、百度、微信、谷歌、網易等等也通過平臺化形成了運營模式。

運營型業務和產品、項目、銷售模式業務的差異在於持續為一個行業或一類用戶服務,並獲得持續的付費,它比其他模式更穩定,利潤更高。

二、ICT業務的興起

ICT是指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是指IT與CT的融合而形成的一個新的概念和新的技術領域。

2.1ICT是各國的重要國策

ICT不僅僅是IT行業和CT行業間的簡單技術融合,ICT行業對世界各國經濟發展均有重大的影響。根據歐洲的生產函數表明,ICT 資本的回報率高於「 正常值」,ICT 資本每增長10%,企業生產率相應的會提高0.23%,高於理論上提出的0.16%。因此世界各國均把發展ICT作為重要國策:

歐盟:2010 年5 月,歐盟委員會發布了2020「數字戰略」行動計劃。「數位化革命應當首先服務於歐洲公民和企業的利益, 為此應當充分發揮信息通信技術(ICT)的潛力,促進就業、可持續發展和社會融合」。

韓國:抓住2G 的契機,選擇切入吸收創新的模式,培養本土企業,開闢出了韓國的移動通信產業。通過自主創新導向,韓國政府培育了一批諸如三星(Samsung)和LG 等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韓國通信企業。韓國的通過ICT業務發展,帶動相關電子設備的製造,拉動相關相關電子設備製造的出口,造就了包括三星,LG 在終端銷售量猛,使得韓國在電子產業在世界佔據一席之地。

中國:2015年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網際網路+」計劃,以推動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製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網際網路健康發展,引導網際網路企業走向國際市場,「網際網路+」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中國《中國製造2025》提出「三步走」戰略,第一步,到2025年邁入製造強國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國製造業整體達到世界製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我製造業大國地位更加鞏固,綜合實力進入世界製造強國前列。

2.2ICT是各國運營商轉型的重要措施

ICT業務發展是影響國計民生的重大政策,也是世界各國運營商轉型的重要措施:

德國電信:通過收購專業的IT服務廠商(Debis、Gedas)進入企業ICT服務市場,將自身定位於客戶的「業務創新轉型夥伴」, 為客戶提供價值鏈整合、生產流程再造、客戶關懷、採購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延伸的諮詢服務,德國電信成為歐洲汽車製造業信息化服務市場的引領者。

AT&T:提供的ICT服務主要包括客戶網絡的外包管理、客戶應用系統 存貯和託管、數據中心運維管理等。AT&T與微軟等宣布組成IT服務聯盟,主要向企業客戶提供下一代基於IP的網絡通信和企業應用系統融合的服務。 at&t 於2013 年開始啟動Domain2.0 項目,通過SDN/NFV 技術將網絡基礎設施從以硬體為中心向以軟體為中心轉變,實現基於雲架構的開放網絡。目前AT&T已經在ICT業務基礎上大量收購內容企業,轉型向娛樂內容運營商發展。

BT:將ICT服務作為其轉型戰略的重點進行大力發展。並對內部業務架構實行重組,成立了新的BT全球服務部,負責為全球性大客戶提供綜合性信息通信全套解決方案,包括桌面電腦和網際網路的設備及軟體、數據傳輸與網絡連接、電子商務方案、業務流程外包、網絡管理、系統整合、信息諮詢服務等。

西班牙電:Telefonica將自己定位於一個「平臺公司」(Platform Company),它將基於自己的網絡和業務運營系統,構建物理網絡、運營支撐、產品服務和用戶行為知識等4個技術平臺,依託這些平臺,Telefonica一方面向消費者提供數字安全、雲服務、視頻、IoT等消費級產品和服務,同時也可利用這些技術平臺提供的大數據分析和網絡支撐能力,向零售、銀行、交通、旅遊及地方政府等政企合作夥伴開放平臺能力,發展網絡生態系統。

NTT docomo:推出 Value Co-Creation 戰略,通過「+d」計劃,向第三方合作夥伴開放其支付、積分、用戶資料庫等平臺,同時允許合作夥伴使用其財務與營銷渠道,合作涉及災害預防與管理、農林業管理與監控、物流創新、交通共享服務、企業自動翻譯、外國遊客服務等多個新興領域。

中國運營商:2005年中國電信面臨固網轉型,學習國外運營商開展了ICT業務,後網通、聯通跟進,並於2007年前後成立系統集成公司,主要提供的ICT產品包括視訊會議、視頻監控、呼叫中心、信息平臺、電子商務、協同辦公等。

中國移動由於缺少固網,在2006年也啟動了ICT相關業務,打造了包括警務通、菸草通、城管通、校訓通、農信通、旅遊通、財信通、商信通等業務,但規模較小,在2008年三家業務佔比為聯通:電信:移動為:31.9%:54.3%:14.7%,目前中國移動已經直追上來。2015年以來,隨著網際網路、大數據業務發展,各大運營商ICT業務都出現了基於大連接的智慧化、智能化、生態化的特點,並推動自身轉型發展。如中國移動大連接戰略,中國電信三化五圈、智能魔方戰略,中國聯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等。

三、ICT業務的業務模式和變革

3.1國家政策影響ICT業務走向

ICT業務既是運營商業務轉型的必然,也是國家政策推動的結果。比如中國推動的村村通工程、寬帶下鄉工程、3G、4G、5G工程、三網融合工程等都是由國家主導的ICT項目,目前推進網際網路+和中國製造2025也是重要的ICT項目。

3.2運營商政策影響ICT業務創新

從運營商的角度看ICT項目,在IT技術和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過程中,原有的通話、上網的基礎業務已經很難滿足用戶的需求,需要不斷的開發新的業務提升用戶的滿意度,尤其是電信運營商雖然是寡頭壟斷,但寡頭間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並且網際網路廠商憑藉雄厚的技術實力和靈活的技術服務形式,在IDC、雲服務、新通話、新通信等很多方面都給運營商帶來了巨大壓力。

運營商在借鑑IT企業的行業解決方案過程中,發現了部分應用可以被運營化,且深入系統集成業務後對推進基礎業務更有幫助,因此運營商開始逐漸推進ICT業務。典型的如視頻監控業務,原視頻監控設備和系統均由客戶買單,系統集商出解決方案並提供設備,但是目前運營商介入該市場,提供了天眼系統、看店系統等,很多原需要購買視頻監控設備的客戶可以通過租賃方式以通信服務費繳納,既享受了服務也節約了成本。類似的服務模式隨著ICT業務的擴展而深入到更多的領域。

ICT業務的核心是以通信業務為基礎,選擇可運營型業務,通過系統集成模式切入,並發揮運營商的計費能力和資金實力,而延伸的服務模式。ICT的核心是CT業務,CT業務是重資產、重投資、專屬型業務,該業務中涉及的各類設備、產品和運營服務均是可以應用或複製於其他行業。

3.3行業發展影響ICT業務變革

ICT和IT的模式差異如同系統集成和雲服務的差異,系統集成是草本業務,雲服務是木本業務。當年IBM大力推進雲服務,我們可以臆想是IBM賣硬體賣的累了,希望通過雲服務的模式,只要用戶來租伺服器就可以了,當用戶有眾多系統和數據積累在雲上的時候,換雲也就更難了。君不見,當年每個公司都要建一個機房,今天阿里雲、亞馬遜、天翼雲等都已經替代了原來機房的服務。

阿里雲架構

CT行業所面臨的競爭不緊緊來自IT行業,更多的是來自網際網路行業,網際網路行業以其靈活的應用,快速的反應,花樣迭出的營銷,在原是運營商服務的領域大展身手,如IDC、CDN、IP通話等。網際網路項目的特點本身是帶有運營特性的,來自網際網路的競爭要遠遠強於IT行業。

四、網際網路+情形下的新IT和新ICT

4.1信息服務進入SaaS時代

SaaS是Software-as-a-Service(軟體即服務)的簡稱。在軟體從C/S向B/S過度的過程中,SaaS就逐漸興起,SaaS可以看作是雲應用的一種典型形式。

SaaS部署的價值就在於節省了企業轉型過程中用於投資硬體、軟體、人員的大量成本。這是SaaS對企業的基本價值屬性,因為其對傳統軟體天然的優越性,使得它能夠不斷攻城拔寨,開荒破冰。而隨著各領域的先驅們不斷努力,市場開始甦醒,SaaS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真正成了企業開源節流的價值土壤。

如今的SaaS服務已經不僅僅能降低成本,SaaS將進一步切入渠道和銷售領域,將網際網路運營的方式和方法固化在SaaS軟體中,並幫助客戶極方便的形成與網際網路入口渠道的連接,進而為客戶帶來管理效率提升和銷售提升。這一服務模式逐漸改變了軟體服務的模式,進而影響到IT系統集成和ICT的服務模式。

4.2ICT進入DICT時代

DICT是指在大數據時代DT(Data Technology)與IT、CT的深度融合。DT狹義講是一種數據技術,廣義上講是雲服務下的數據價值創造。網際網路大數據時代,CT、IT、DT深度融合,實現了簡單信息化向智能信息化的發展,並通過行業融合創造了更多的融合型智能應用。

談到DICT,我們首先要談到雲。雲服務是基於網際網路的相關服務的增加、使用和交互模式,通常涉及通過網際網路來提供動態易擴展且經常是虛擬化的資源。雲是網絡、網際網路的一種比喻說法。過去在圖中往往用雲來表示電信網,後來也用來表示網際網路和底層基礎設施的抽象。雲服務指通過網絡以按需、易擴展的方式獲得所需服務。這種服務可以是IT和軟體、網際網路相關,也可是其他服務。它意味著計算能力也可作為一種商品通過網際網路進行流通。

CT業務是最早的雲形態業務,目前雲已經不僅僅是電信運營商的專屬產品了,網際網路公司已經介入雲服務領域,並提供著各種雲服務,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礎設施即服務)、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平臺即服務)、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軟體即服務)、MaaS(M2M(Machine to Machine) As A Service物聯網服務)等,並且正在打造TaaS (everyThing as a Service,泛在服務)。

IT業務面臨著ICT業務、和DICT業務的競爭,同樣,運營商的ICT業務的競爭者從原有的IT業務競爭,現在新增了網際網路公司的競爭。IT和ICT業務都面臨著轉型,特別是這幾年出現的軟體定義網絡(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SDN )新型通信架構模式下,未來IT和ICT向DICT將成為一種必然趨勢。

4.3DICT時代的平臺生態化

GE前任董事長兼CEO傑克韋爾奇這樣描述平臺化組織模式的理念:「無邊界公司應該將各個職能部門之間的障礙全部消除,工程、生產、營銷以及其他部門之間能夠完全自由流通,完全透明……一個無邊界公司將外部的圍牆推倒,讓供應商和用戶成為一個單一過程的組成部分」。

網際網路信息技術尤其是數據分析技術的發展推動大數據的廣泛應用,企業管理逐步實現數位化轉型,使信息透明,協作便利。這使得原有的IT解決方案必須適應客戶的平臺化的轉型,進而使得IT化解決方案也逐漸平臺化。IT化的方案不僅要考慮客戶的成本,更要考慮如何創造銷售機會,在費用中獲得一杯羹。因為客戶的成本都是有限的,但是為了增加銷售收入,任何費用上的投資都是客戶所願意的。

IT、ICT面向DICT的轉型的關鍵思維方式轉化方式是成本思維(節約)向投入思維(開源)的轉化,相關的解決方案應更加注重客戶的銷售渠道、服務模式和供應鏈生態的建設。相關解決方案所帶給客戶的不僅是一套系統,而且更應該是一種面向網際網路+的營銷模式,一種可以幫助用戶方便融入其他流量型平臺(微信、百度、阿里……)的強大工具,而且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更新。這就需要原有IT和ICT廠商不僅要專注在技術,更要圍繞客戶營造生態,最終使得自身也成為平臺化的小生態並嵌入相關的大生態。

金山軟體生態化戰略

五、總結

信息化是驅動國家競爭力提升的重要手段,並已經被相關發達國家所證明。在未來,各國都會不遺餘力的加強ICT投入和指導,相關行業的發展將既面臨機會也面臨挑戰:

1、ICT投入將大幅度增加,符合大趨勢的行業將面臨發展契機。

2、IT及ICT向DICT轉型將成為必然,SaaS化、雲化將成為一種趨勢,運營服務將成為主要合作方式。

3、客戶在IT及ICT項目上將從成本支出型思維轉變為投入型思維,相關方案商應從僅關注客戶的成本轉化為關注用戶的業務,能幫助客戶實現平臺化、生態化的解決方案將會更容易且更持久獲得預算。

4、IT和ICT解決方案商應注重於自身的平臺化和生態化建立,應該應用DICT的思維將自身服務客戶組成生態體系,並從項目型服務中尋找運營型服務的契機。

相關焦點

  • Python dict字典詳解
    字典類型很像學生時代常用的新華字典。我們知道,通過新華字典中的音節表,可以快速找到想要查找的漢字。其中,字典裡的音節表就相當於字典類型中的鍵,而鍵對應的漢字則相當於值。總的來說,字典類型所具有的主要特徵如表 1 所示。表 1 Python 字典特徵主要特徵解釋通過鍵而不是通過索引來讀取元素字典類型有時也稱為關聯數組或者散列表(hash)。
  • Python的dict和set
    dictPython內置了字典即dict的支持,在其他語言中也稱為map,使用鍵-值(key-value)存儲,具有極快的查找速度。用dict實現一個「名字」-「成績」的對照表,直接根據名字查找成績,無論這個表有多大,查找速度都不會變慢。
  • 會議|「網際網路+時代下的基礎教育教研與管理」與「STEAM背景下的課程統整」研討會邀請函
    「網際網路+」時代下的基礎教育教研與管理研討會日程   主管單位
  • list 和 dict 的複製
    因為整體複製針對 list 和 dict 都可以使用,所以我分成兩部分進行講解,先看 list 的整體複製,再看 dict 的整體複製。我們假設有一個 list 的實例 a,要把它複製給 b,我們能不能直接寫 b = a 呢?其實是不行的,不信的話可以看一下下面的示例。
  • Python數據類型之字典dict
    # 字典是一種可變容器類型,可存儲任意類型對象# 字典以鍵值對存儲數據,key-value形式,鍵值之間使用冒號:分隔,每個鍵值中間用逗號,分隔# 字典包含在大括號,花括號{}中# python中鍵必須是不可變的,但值可取任何數據類型# 元組可以作為 dict 的 key,但列表不能作為元組的 key,dict 要求
  • Python——dict字典和set集合
    Python內置了字典:dict的支持,dict全稱dictionary,在其他語言中也稱為map,使用鍵-值(key-value)存儲,具有極快的查找速度。如果用dict實現,只需要一個「名字」-「成績」的對照表,直接根據名字查找成績,無論這個表有多大,查找速度都不會變慢。
  • Redis 內部數據結構詳解(1):dict
    dict的數據結構定義為了實現增量式重哈希(incremental rehashing),dict的數據結構裡包含兩個哈希表。在重哈希期間,數據從第一個哈希表向第二個哈希表遷移。dict的C代碼定義如下(出自Redis源碼dict.h):為了能更清楚地展示dict的數據結構定義,我們用一張結構圖來表示它。
  • 使用defaultdict的一個小例子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defaultdictdef is_permutation(str1, str2): if str1 is None or str2 is None: return False if len(str1) !
  • Python - dict 字典的多種遍歷方式
    前置知識for 循環詳解:https://www.cnblogs.com/poloyy/p/15087053.html 使用 for key in dict 遍歷字典可以使用 for key in dict 遍歷字典中所有的鍵x = {'
  • 理解Python中__dict__是怎樣一種體驗
    __dict__可以得到結果:{'name': 'zhang'}{'age': 10, 'name': 'zhang'}10不難看出,在運行期和類定義期所定義的實例對象屬性放在該對象的 __dict__屬性中,接下來在a=A()後面加上幾行代碼:A.country = "China"print a.countryprint a.
  • python中字典dict的操作技巧匯總
    上述字典用dict函數創建的代碼如下>>> a = dict((('one',1), ('tow',2), ('three',3)))>>> a{'one': 1, 'tow': 2, 'three': 3}>>>>>> a = dict(zip(['one', 'tow', '
  • Python之有序字典(OrderedDict)與 普通字典(dict)
    .]}}'), ('prop_status', 1), ('create_time', '2021-10-12T18:45:50'), ('update_time', '2021-10-12T18:45:50'), ('memo', None)])]下面簡單看下OrderedDict和dict的區別:Python 的基礎數據類型中的字典類型分為:無序字典 與 有序字典
  • Python 入門系列 —— 22. dict 的基本操作詳解
    當然除了中括號,還可以使用 get() 方法來訪問,如下代碼所示:x = thisdict.get("model")獲取字典中的所有 keys 要想獲取字典中的所有 keys,可以直接調用 dict 的 keys() 方法即可。
  • Python中字典(dict)的基本講解
    一:字典(dict)字典和前面講的列表與元組不太一樣,列表和元組都是一個有序的序列,但是字典是一個無序的可變的序列,並且字典中的元素以「鍵值對」的形式存在,可以方便快捷的進行查找元素。二:字典(dict)的創建字典使用花括號 { } 表示,花括號中的每個鍵值對使用冒號 :分割,然後每個對之間用逗號 , 分割,具體格式寫成下面的形式,dict={key1:value1,key2:value2,key3:value3}舉例如下:在字典的定義中,字典的鍵(key)可是是數字、字符串或是元組,字典的鍵(key)是唯一且不可變的
  • 英文單詞記憶法:詞根dict的用法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詞彙指導>正文英文單詞記憶法:詞根dict的用法 2016-01-15 15:51 來源:北京新東方 作者:林莉涵
  • Python的dict實現原理及與Java的比較探究
    這種結構,在對象屬性dict就是一個字典,所以對其效率要求很高。dict採用了哈希表,最低能在 O(1)時間內完成搜索。同樣的java的HashMap也是採用了哈希表實現,不同是dict在發生哈希衝突的時候採用了開放尋址法,而HashMap採用了連結法。
  • 走進python數據類型的世界---dict
    python語言的數據類型與其他程式語言相比還是有很大差別的,在python中經常用且重要的數據類型有list(列表)、dict
  • python語言基本數據類型-字典(dict)
    >(1, 2, 3): (1, 2, 3),'k3': {'k2': 'v2','k4': 'v9','k5': {}},}print('a的數據類型是:', type(a))print('b的數據類型是:', type(b))結果:a的數據類型是: <class 'dict
  • 盤點Python編程中dict和set常用用法
    Python內置了字典:dict的支持,dict全稱dictionary,在其他語言中也稱為map,使用鍵-值(key-value)存儲,具有極快的查找速度。為什麼dict查找速度這麼快?dict就是在字典的索引表裡(比如部首表)查這個字對應的頁碼,然後直接翻到該頁,找到這個字。無論找哪個字,這種查找速度都非常快,不會隨著字典大小的增加而變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