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看眼神就知道,用不著等他長大
隨著孩子慢慢的長大,他們開始步入學堂,學習一些新知識。對於家長來講,學習對孩子的未來影響很大,因而,他們一直致力於讓孩子有一個好成績。很多家長每天都會花費大量的時間教導孩子學習,陪伴孩子做作業,促進孩子進步。
但相信大家都知道,督促孩子寫作業是一件非常費神的事情,很多家長在這個過程中總會生一肚子的氣。孩子不好好寫作業,總是走神;孩子簡單的題不會,只會瞎摳扯;教孩子孩子不聽,還總是哭,家長們勞心勞神,卻也萬分氣憤。
閨蜜琪琪的兒子剛剛上小學,學習成績不怎麼好。閨蜜經常跟我抱怨,孩子一天天太不聽話了,回家寫一篇作業恨不得寫到第二天早晨。就連她在一旁看著,孩子也總是走神、玩玩這個,動動那個,就是不好好寫作業。
她還說,老師也覺得孩子太過鬧騰,上課注意力也不集中,一會兒玩玩手指,一會兒向其他同學扔橡皮。好不容易注意力集中了,過了不到五分鐘,又會神遊太空,老師也很無奈。
聽完閨蜜的描述,我想到了李玫瑾教授說的話:太活躍的孩子,學習都不會太好。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孩子如果一直都很活躍,那就表示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受到其他食物的幹擾,進而無法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注意力不集中,書本知識眼前過,腦子不思考,成績自然也不會太好。
注意力對孩子學習的影響是很大的,可以這麼說,通過看孩子的眼神以及注意力,就可以很清楚地分辨出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為了讓孩子可以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培養:
首先,家長不要幹擾孩子。現在的家長總是對孩子過度關心,孩子自己玩遊戲,就想去打擾他,跟他說話,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寫作業,總會時不時問問他餓不餓,渴不渴,不給孩子留下獨自思考的空間。家長的幹擾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長時間下來,孩子的專注力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其次,通過一些活動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孩子的注意力也是需要培養的,家長可以通過類似於拼圖、繪畫等常規性的活動鍛鍊孩子的專注力。在孩子投入心思之後,家長要適當遠離孩子的世界,讓孩子自由發揮,專注玩耍。
總而言之,專注力對於孩子的學習影響還是很大的,家長應該在生活中注意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進而讓孩子在課堂上能夠集中注意力,仔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