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題目,因其所求的答案有多種,用算式不容易表示,需要採用一 一列舉的方法解決。這種根據題目的要求,通過一 一列舉各種情況,最終達到解答整個問題的方法叫作列舉法。
用列舉法解題時需要掌握以下三點:
(1)列舉時應注意有條理的列舉,不能雜亂無章地羅列;
(2)根據題意,按範圍和各種情況分類考慮,做到不重不漏;
(3)排除不符合條件的情況,不斷縮小列舉的範圍。
精講1:有2張10元、4張5元、7張2元的人民幣,從中拿出24元,有幾種拿法?
分析:①10×2+2×2=24,2張10元,2張2元;
②10+5×2+2×2=24,1張10元,2張5元,2張2元;
③5×4+2×2=24,4張5元,2張2元;
④10×1+2×7=24,1張10元,7張2元;
⑤5×2+2×7=24;2張5元,7張2元。
答:有5種不同的拿法。
精講2:在一張圓形紙片中用剪刀剪8次,最多能把它剪成多少塊?
分析:0條直線所分塊數是1塊,1條直線所分塊數是(1+1)塊,2條直線所分塊數是(1+1+2)塊,3條直線所分塊數是(1+1+2+3)塊,以此推理n條直線所分塊數為(1+1+2+3+4+…+n)塊。
解:1+1+2+3+…+8=37(塊)
答:最多能把它分成37塊。
精講3:從1到500的自然數中,數字「3」出現了多少次?
解: 在1到500這500個數中,「3」可能出現在個位、十位或百位上。
(1)「3」在個位上:3, 13 ,…,93;103,113,…,193;203,213,…,293;303,313,…,393;403,413,…,493。共10×5=50(次)。
(2)「3」在十位上:30,31,…,39;130,131,…,139;230,231,…,239;330,331,…,339;430,431,…,439。共10×5=50(次)。
(3)「3」在百位上:從300到399共100次。
10×5+10×5+100=200(次)
答:數字「3」出現了200次。
精講4:汪奶奶要開闢一塊周長是40米的長方形菜地,且長和寬都是整數。問:怎麼才能使菜地的面積最大,最大是多少平方米?
分析:根據長方形周長公式:(長+寬)×2=周長,可知,長+寬=20(米)。要使菜地面積最大,長和寬越接近,面積越大。當長和寬都相等時面積最大。即長為10米,寬為10米。
解:10×10=100(平方米)
答:當長和寬都是10米時面積最大,最大是100平方米。
精講5:1×2×3×…×90,這90個數乘積的末尾有幾個連續的0?
分析:積的尾數0的個數取決於有多少個因數2和多少個因數5,因為2×5=10,而且90以內2的因數要多於5的因數的個數。所以現在只看看有多少個因數5。
解:看質因數5的個數,是5的倍數的有90÷5=18(個),是25的倍數的有90÷25=3(個)……15, 一共有:18+3=21(個)
答:這90個數乘積的末尾有21個連續的0。
小結:列舉法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基礎方法。學生們在做數學題的時候有時會用到,但是用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列舉法解應用題時,往往把題中的條件以列表的形式排列起來,必要時需要畫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