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圈| 某影院復工首日僅收入16塊5毛錢:很高興觀眾沒有拋棄我們

2020-12-17 騰訊網

復工的消息傳來,有人恭喜劉建峰,說得去買個鞭炮放一放。他笑笑,鞭炮就算了。但他想好了,要四處宣傳,公眾號發一發,各種群裡發一發,員工們發一發,他的朋友圈也要發——7月初,因為復工遙遙無期,他幹起了微商,賣水果,滿朋友圈都是水果。他還打算到各大單位走動走動,跑跑業務。據說工會給每個人分了200元看電影的錢。很多單位不知道有這筆費用,他得拿著文件四處遊說去。

訪 | 郝琪 郝繼

文 | 郝琪

編輯 | 露冷

7月16日中午,一條被等待了很久的消息終於傳來——電影局發布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全國影院將從7月20日開始,有序恢復營業。這意味著停工178天的內地影院,即將重新開門迎客。

與想像中的興奮相比,許多從業者對這個消息的第一反應是平靜,外加半信半疑。比如劉建峰。他所在的影院在一個常住人口80萬的縣級市,60個廳、720個座位。得知消息時,他正在出租屋裡睡覺。微信上,老闆發了張電影局的通知截圖,平靜地告訴他可以復工了。

擺在劉建峰面前的是一攤亟待收拾的混亂場面。影院要開業了,要把幾個回老家的人叫回來,要請廣告公司做防疫宣傳標語,要在地上貼好間隔線,在各個位置貼上購票二維碼,要購買消毒物資,還要重新盤點貨品,把過期的扔了,催經銷商趕緊上新貨。 「總之一個字, 亂。」劉建峰告訴《貴圈》,照現在的進度,20日肯定開不了業。這兩天又趕上周末,相關部門也不上班,各種資料都無法送審,25日能開業不錯了。

7月17日17點40分,成都和平電影院售出影院復工後全國第一張電影票——《哪吒之魔童降世》。在沒有任何宣傳的情況下,該影城放出20日的165張票,當晚全部售完。儘管影城當天全部收入僅為16.5元——網絡售票每張3.1元,其中3元為售票平臺收取的服務費,影院實收0.1元——但影院負責人還是為「觀眾沒有拋棄我們」感到高興。

這場未曾事先張揚的自發行動是人們這些天情緒的寫照。無論是電影行業從業者,還是更多的喜歡電影的觀眾,大家等待這一刻已經太久了。

1

從6月起,劉建峰就很少出現在影院了。

疫情剛開始時,他還時常獨守商場五樓的影院前臺,告知偶然經過的人們影院暫停營業。6月,氣溫上升,也沒人在影院附近逗留了。他每周去一次影院,到各個影廳將放映機打開空轉一下。剛開始還能放片子,後來片子密鑰也沒了,就只能放廣告,按下暫停鍵,晾一下午,避免設備因長時間閒置而損壞。其餘時間,劉建峰在家睡覺,用撲克牌疊紙盒、看短視頻網站上的討好型人格分析視頻自我反省。

樓下商鋪的人偶爾跑上來問他,影院何時開業。他總是回答:「快了快了。」他真是這麼想的。4月他就預測過,影院大概會在7月恢復營業。理由很簡單,「國家不能讓影院的暑期檔斷了嘛」。他所在的影院,春節檔佔全年票房50%,暑期檔佔30%。這麼大的份額要是沒了,「那就真沒幾家影院扛得住了」。

後來疫情來來回回,影院什麼時候恢復營業這事,劉建峰自己也不太確定了。「快了」成為不知如何應答時保全面子的敷衍。復工日子一拖再拖,期待早就拖沒了。影院不再進行日常維護,每個月20日前,他把七八個員工叫回來搞搞衛生。搞衛生是次要的,主要是確認這些人還沒辭職,給大伙兒發點生活補貼。其他的,也就不再操心了。

復工的消息突如其來, 從接到通知到恢復營業只有不到兩個工作日,多數影院來不及準備。《貴圈》聯繫了十幾家已開票的影院,不少都表示忽然被通知開業,特別忙,沒時間接受採訪。

同樣措手不及的,還有一首網絡上熱傳的名為《我想陪你看電影》的歌曲——它表達了普通人對去影院看電影的期待,也將因疫情延期的電影片名都寫進歌裡。因為《通知》來得突然,製作方來不及邀請專業歌手演唱,乾脆把demo版發了出來。

豆瓣「探訪曾經常去的電影院」話題下,網友「某S」發布了自己製作的視頻《我帶上幾張舊電影票根去了趟電影院》。視頻拖拖拉拉做了一個多星期,她常想,「會不會在這過程中電影院就開門了,我就不用做了」。7月15日,視頻發上網,第二天復工消息傳來,她覺得自己像只報喜鳥。

2

電影《第一次的離別》也經歷了這樣的「突如其來」。 7月13日,大象點映創始人吳飛躍發出公開信,表示為解決復業後無新片上映、影院將面臨更大經營壓力的問題,決定「用自己最為珍視的作品——《第一次的離別》,力挺影院復業,為中國電影業的復甦貢獻一份力量。」

電影《第一次的離別》講述了新疆男孩艾薩和好友的童年故事,以及他對母親感人至深的子愛之情

公開信發出後,很快,上海聯和電影院線、太平洋影城、星軼影城、四川峨影影業等知名院線和影管聯繫了出品方。三天後,復工消息不期而至。作為發行方的大象點映「狂捶鍵盤喜欲狂」,加班加點進行母盤製作、硬碟複製、秘鑰製作,準備發行通知,聯繫最快的快遞,將電影拷貝在7月20日前寄給各大影院。

去年3月30日,在香港國際電影節上,水泥看過《第一次的離別》。映後交流活動上,他問主創是否會在內地公映。製片人告訴他,順利的話會在暑假看到。他挺喜歡這部電影,特意找導演王麗娜要了籤名。

如今發現它成了影院復工後的首部定檔新片,水泥情緒複雜。一方面,他知道這不是一個「純犧牲」的決定,這類文藝片註定在正常運作的院線市場中拿不到多少排片。但在眼下尚不明朗的境況中,此舉是「赤誠的」,「對這個行業有真誠的願望」。

水泥今年26歲,在廣東順德生活,自稱不及格影迷。票根顯示,他日常看電影的場所,順德與香港各佔一半。在順德,他常去的電影院在一棟獨立建築物的三層,人們觀影的社交屬性更濃烈,觀影時交談是常有的事,為此,他沒少在觀影中途憤而離場。

疫情到來前,每個月至少一次,他從順德出發,坐三小時大巴去香港。在油尖旺下車,那裡有一家百老匯影城,他是會員。抵達通常在上午,油尖旺尚未甦醒,通往影院的900多米路,他最常遇到的是中年搬運工和長者,以及密集分布的24小時便利店。他會在百老匯看一整天電影,最多時一天五場,再搭19點30分最後一班大巴回順德。

上一次看電影,他搭清晨的大巴車去了廣州。那是1月18日,周六,電影《蕃薯澆米》,順德的影院沒有排片,離他最近的有排片的影院在廣州,僅有一家影院上映一場,上午10點開始。

他怎麼也沒想到,這之後,有接近200天,他再也沒有進入影院。

這是所有熱愛電影的人,都感到無所適從的一段日子。7月初,北京影迷某S去望京吃冷麵,順道去常去的影院看了一眼,伸手在前臺一摸,一層厚厚的灰。

後來她帶上這些年攢下來的票根,去對應的電影院,拍下一支視頻做紀念。她去了中國電影資料館,影院大門緊閉,只有植被探出圍牆;她去美嘉歡樂影城中關村店,發現影城招牌已被拆毀;多數影院保留著賀歲檔的宣傳物料,熱鬧的紅色蒙了灰,她覺得時間凝固了,在喜氣洋洋的氛圍裡停滯不前,「心裡挺複雜、心酸的」。

4月18日,停擺的山東某電影院,還保留著賀歲檔的宣傳物料(圖源:視覺中國)

在MOMA百老匯影城,某S看到大廳的牆上寫著「我在時間盡頭等你」,後來她才知道,那是一部同名電影的宣傳物料。但在當時,她覺得這句話真「衰」,「像被說中了一樣,電影院關閉沒有盡頭。你根本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回來,我在哪裡,它在哪裡等我。」

3

劉總經常懷念2002年的冬天。那年冬天,電影《英雄》上映,影院人山人海,他們幾個工作人員在影院忙了半個月沒出門。那是她入行的第一年,很快,非典就來了。2019年,她從那家影院辭職,開始經營位於北京順義區的那家影院,第二年,新冠疫情來襲,她感慨「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

頭兩個月,劉總覺得,在家躺著就是為疫情作貢獻。但躺的時間越長,負擔就越來越重,她既焦急又麻木。三四月份,她一度以為影院要復工了,到了6月她又猜測,那麼多地方病例清零,總該開業了。

在二線城市的電影院工作的吳妍珠發現,3月復工傳言流出時,有影院申請了影盤,後來被叫停,只好又把盤寄了回去。她所在的影院沒有參與那一撥申請。一度,她正常上班,與同事輪流值班,將各個影廳兩邊的大門打開通風。影廳漆黑一片,她一個人打著手電筒,只敢打開進場門,站在通道往裡看,像電影《閃靈》中的場景。

3月28日,位於北京市朝陽區望京地區的一家電影院仍處於閉門歇業的狀態(圖源:視覺中國)

剛開始,她還編輯、發布影院的公眾號文章。可5月開始,公司停發工資。她問總經理:「公眾號還要發嗎?」得到的回覆是,「誰讓你發,你就讓誰給你發工資。」

一切陷入靜止。直到7月16日消息傳出,影迷群裡像「魚塘炸了」一樣,重新恢復生機。也有人潑冷水,語重心長地奉勸眾人切莫高興得太早,多數影院不會在此時開門,因為缺少熱門影片的拉動,開業就意味著虧本。但也有常來觀影的觀眾力挺:「只要開門,不管放什麼,我一定會去看。」

劉建峰感動於觀眾的熱情,他說影迷們對復工的興奮,甚至比他們這些行業內的人都高——那天消息傳來,他的反應是「哦」,觀眾們的反應是「哇」。

無所事事的這178天,他始終沒有想過辭職。熱愛之外,也因為老闆還堅持著,「除非老闆都扛不住了,那就沒辦法了」。況且,疫情之下,工作太難找了。這裡地方小,但有人情味,影院的房租欠著,每個月7萬多塊錢,物業只催過一次,他說沒錢,對方就再沒催過。

那天復工的消息傳來,有人恭喜劉建峰,說得去買個鞭炮放一放。他笑笑,鞭炮就算了。但他想好了,要四處宣傳,公眾號發一發,各種群裡發一發,員工們發一發,他的朋友圈也要發——7月初,因為復工遙遙無期,他幹起了微商,賣水果,滿朋友圈都是水果。

他還打算到各大單位走動走動,跑跑業務。據說工會給每個人分了200元看電影的錢。很多單位不知道有這筆費用,他得拿著文件四處遊說去。

貨品也得賣。雖然《通知》裡說觀影期間必須全程佩戴口罩、原則上不允許在觀影過程中飲食,可「不賣零食真的沒有開影院的必要了」。小地方想靠便宜的電影票獲得營收太難了。他打算買爆米花送電影票,充值送電影票,趕緊把庫存清出去,把現金流搞起來。

要度過眼下的困境還很難,「還得要新片,要好片子來救市,沒個好片子還是沒用。」7月20日復工首日,全國影院共排片6259場。第一批上映的電影大多為復映影片,如《誤殺》《超時空同居》《戰狼2》《美人魚》《哪吒之魔童降世》《捉妖記》《夏洛特煩惱》等。此外,《通知》發布當日有多部影片確定定檔——《致命復活》和動畫電影《妙先生》《呆瓜兄弟》定檔7月31日上映;《我在時間盡頭等你》《蕎麥瘋長》兩部愛情片,定檔8月25日七夕情人節上映。

貓眼專業版顯示,復工第一天,全國院線排片上座率最高的影片是《誤殺》,為10.4%;場均人次最高的是《尋夢環遊記》,15人。為了對小地方的影院表示支持,水泥決定,影院復工後,他的首場電影要在順德看。最好再看一次《第一次的離別》,「我需要讓影院們知道,這種片子確實是會有人來買票的。在這個時候,需要讓他們知道這一點。」

*劉建峰、吳妍珠、水泥、某S為化名

*部分圖片源自網絡

相關焦點

  • 河南電影院復工首日 鄭州暫無影院營業
    7 月 20 日,不是任何節日,卻成為備受市民矚目的一天——國家電影局「官宣」,低風險地區電影院可在這天恢復開放營業。那麼,鄭州電影院能否開門?觀眾何時能真正走進電影院,與久違的光影重逢?通過某購票平臺,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鄭州116家電影院均未復工,具體復工時間需等待官方下一步通知。
  • 復工首日菏澤暫無影院營業!低價過渡、虧本運營 影院人直呼「開局...
    7月20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走訪菏澤市區多家影院,發現復工首日,市區影院無一家營業。在走訪中,不少業內人士對復工前期的電影市場並不樂觀。不少從業者表示,因疫情防控,上座率不能超過30%,場次減半,且復映影片,票價不高,吸引力不足,影院基本虧本運營;此外,禁止售賣零食飲料,影廳內禁食等規定,也影響了影院的收益。
  • 復工首日!全國僅約8%影城開門,你去看電影了嗎?
    此前有多位業內人士預測,復業首日能開門的影院可能只有20%-30%,從實際情況來看,要比這一預期更低——7月20日全國排片總場次9000多場,可看到營業數據的影城五六百家(燈塔給出的最新復工影院數據是835家),總觀影人次11.2萬。疫情後按全國還有一萬家影城粗略估算,復工率大概只有8%。票房多產自幾個復工進度較快的省份,以南方省份居多。老片票價普遍很低,主要為吸引觀眾回歸。
  • CGV影城復工首日多場次售罄:「感謝觀眾沒有忘記我們」
    CGV影城復工首日多場次售罄:「感謝觀眾沒有忘記我們」金羊網  作者:胡廣欣  2020-07-20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胡廣欣 實習生 張曉芬7月20
  • 獨家探訪丨北京影院復工首日:影院爆滿,自主檢票,建議提前買水
    文/南風7月24日,北京市電影院正式復工,22日開始,陸續有影院通過防疫檢測開始售票。首批覆工的影院有首都電影院西單店、保利國際影城北京天安門店和珠影耳東傳奇影城藍色港灣店三家,其中耳東傳奇影城是第一家正式對外售票的影院。
  • 電影票價5元起 深圳影院復工首日打出低價牌
    從業9年來,孟凡第一次碰到影院停業6個月的情況。「有期待也有擔憂。終於等到(影院)復業開門,期待恢復影院昔日的熱鬧。但又有點擔憂近期影片不夠『硬』,觀影熱情不夠。」7月20日,影院復工首日,深圳市龍崗區某影院經理孟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達了她複雜的心情。
  • 成都和平電影院賣出電影院復工第一張票
    今日來自淘票票的數據統計,7月17日17點40分,成都和平電影院售出復工後的第一張電影票,影片為《哪吒之魔童降世》。和平電影院經理柏翮透露,淘票票已經向影院方面確認了全國第一張票出自該影院,正在聯繫這個超級幸運的觀眾給他送大禮包。但目前還沒有聯繫上這位幸運的影迷,希望這位影迷能在周一電影放映時出現。
  • 影院復工後 全國第一張電影票在成都賣出啦!
    「他們正在聯繫這個超級幸運的觀眾給他送超級大禮包。」和平電影院的柏翮經理告訴封面新聞記者。成都和平電影院17日下午5點40分19秒,成都影迷搶到全國影院復工首張電影票7月18日,柏經理在接受封面新聞記者採訪時說:「我是昨天17:20分左右開的預售。
  • [網連中國]影院復工首個周末:排片不是事兒,不讓賣零食挺愁的
    在被按下「暫停鍵」100多天後,國家電影局7月16日下發通知,低風險地區影院可於7月20日有序復工。如今,影院「重啟」已近一周,據燈塔專業版統計數據顯示,截至7月25日,全國共有4970家影院復工,復工率為45.4%;截至7月25日,本周全國累計票房(不含服務費)為6372.25萬。
  • 一張票只賺一毛錢,電影院開業後還是很難……
    可一紙「復工令」真就過年了嘛?或許沒這麼樂觀。 國家電影局7月16日發布的恢復開放通知裡,對於開放條件十分嚴格。 影院一旦運營,不論觀影人數多少,房租、水電、人員工資等運營成本就會回歸正常水平,但收入卻因為限流限時大打折扣,極大可能入不敷出。 成都售出全國第一張電影票的影院,首場收入16.5元,表示很開心。
  • 溫州影院復工「滿月」強勁回暖:逾八成重啟
    8月16日至8月20日,溫州眾多影院紛紛安排《八佰》點映場次,點燃了影迷壓抑已久的觀影熱情,掀起了影院復工後的又一波觀影高潮。位於瑞安吾悅廣場的星軼STARX影城復工「滿月」成績不俗,共吸引了1.7萬餘人次觀影,票房排在溫州影院首位。該影城相關負責人說,在嚴格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的情況下,觀眾逐日增多,影城越來越熱鬧。
  • 影院復工首日,貓眼和燈塔票房數據卻差了100萬!誰的數據準確?
    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7月20日17時50分,全國影院復工首日的實時票房達328.5萬(含服務費),總出票達12.7萬張,場次人均13,平均票價22.8元。據某第三方購票平臺數據,今日,至少已有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等超過120個城市,600多家電影院排映了觀影場次。
  • 「網連中國」影院復工首個周末:排片不是事兒,不讓賣零食挺愁的
    「終於等到周末了,影院重開後一直沒時間『打卡』,今天準備和閨蜜看場電影。」7月25日,周六,上海浦東百麗宮影城LCM店門口,市民葉女士正排隊進行觀影前的測溫登記。在被按下「暫停鍵」100多天後,國家電影局7月16日下發通知,低風險地區影院可於7月20日有序復工。
  • 影院復工首日:全國票房二百萬 北京仍未開工回血路途漫漫
    該店一位工作人員稱,他們從17號便開始做復工前的準備,包括打掃衛生和給員工做核酸檢測等,現在在等豐臺區有關部門允許復工的通知。 2020年7月20日,北京華誼兄弟影院洋橋店,幾名影院員工正在打掃影廳。電影院的相關從業者得知將要復工的消息,源於7月16日國家電影局下發的一則通知。通知稱,低風險地區將在防疫措施做到位的前提下,在7月20日有序恢復營業。
  • 復工首日票房358萬,影院重現往日活力道阻且長
    不過由於準備時間倉促,加上部分影城對於復工後行情的不看好,真正在第一時間復工的影城只有八百餘家,加上疫情防控要求減少排映時段及場次,7月20日當天的排片場次數僅有1萬出頭,尚不及去年同期的三十分之一。根據燈塔專業版票房數據,復工首日共產出358.63萬票房,雖然尚不足常態情況下工作日票房的十分之一,但因為排片有限,實際上座率並不算太低,而且至少比部分悲觀的影城從業者預估的百萬票房高出不少。相信隨著更多影城正式投入到復工行列,票房數據會逐步好轉。
  • 艱難復工的影院:全國日票房3.2萬,放老片、賣預售券自救
    3月16日起,全國多地影院陸續復甦,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3月23日全國有528家影院復工,全國復工率4.65%,當日全國票房共2.08萬。其中,各地影院票房最高的五個地區為:新疆、四川、內蒙古、吉林、青海。
  • 13小時全景直播 成龍、趙薇、黃曉明等見證影院復工首日
    得知影院有序復工的消息,導演陳凱歌向著即將再度起飛的中國電影深情寄語。  對於中國電影而言,2020年7月20日註定永不平凡。在這一天,苦等180天的電影院終於迎來有序恢復開放,而電影頻道「加油!中國電影」融媒體直播則以13小時的一線直擊,全天、全網、全程、全景帶領中國觀眾溫暖共度影院復工第一天。  影院有序復業,不僅是影院人的狂歡,更是全行業的盛舉。
  • 搶到電影院復映後全國第一張電影票的觀眾出現了!|影院復工直擊
    7月17日,成都市和平電影院先於全國其他影院,在當日下午5時開啟網絡預售,賣出復工後全國前三張票。7月20日(今天)起,在各項防控措施落實到位的前提下,影院有序復業了!7月20日下午,紅星新聞記者來到和平電影院。
  • 116家影院「均無場次」!影院經理:在等省裡...
    「活動主題是『@身邊重要的人,看疫情後的第一場電影』,觀眾在朋友圈曬出照片或視頻等,發送到我們公眾號後臺,就有機會免費獲得兩張復映影票和零食等禮包,這個主題也是我們的心聲。」「結合影院情況,考慮到準備密鑰、聯繫放映硬碟等工作,我們預計要8月初或中旬才能復工。」
  • 國家電影局喊停影院復工,528家復工影院面臨再次關停
    此前,自3月16日起,新疆、青海、內蒙古、甘肅、福建等地部分影院自陸續復工營業,四川、山東等地也已經收到了可在低風險區內防控措施下開放電影院的相關通知。不過隨著電影局的一聲令下,復工影院又將進入「冬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