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善如茶

2020-12-24 武義新聞網

       □吳維康

  初夏,王文政和我受好友之約,一起到永康江南洪記農家樂用餐。酒足飯飽,幾人猶在興致不減閒聊之際,洪老闆知悉王文政會書法後,不由心動,懇求其無論如何也要留下一幅好字。不等王文政有所表示,我的好友竟以「經紀人」的身份自居,口氣滿滿地說:「今天好日子,王局給在場的每個人都寫上一幅。」在座的諸位一聽,都興奮地叫了一聲「好」。王文政雖生相儒雅,性情倒也爽朗,當下也不推辭,欣然提筆。

  王文政為人做事都講究個「認真」二字,既是贈字與人,不但精神飽滿精益求精,所書文字內容也因人而異相當有講究,心中總想著要讓人人都滿意為好。輪到為我揮毫之際,洪老闆笑問王文政寫什麼?他也不回答,只是靜動有序,筆下氣勢綿綿不息,書就神韻內蘊的「涵善如茶」四字。

  有人求知慾強,問王文政「涵善如茶」是什麼意思?王文政微笑著答道:「對特定的人,「涵」即涵養,「善」即善良、善心、善意;老子說上善若水,如茶,即如水,又不同於水,有味的,淡然的,含蓄的,非刻意的,甚至不為人所知的,是需要長期品嘗才有多獲。」老闆一聽,就說:「這個有意義!我不是特定的人,但我也要一幅。」旁邊一位呂老闆叫了一聲好,說:「講得好,內涵的善意,最值得品嘗了。」

  我當時就想,涵善如茶,這應該是對好友王文政的人生態度的寫照。

  王文政是義烏人,大學畢業後分配來武義工作。先是當中學教師,中學副校長;後歷任教育局黨委委員、人事科長,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文聯主席;檔案局局長等。他不管任何職,從來沒有架子,永遠是那樣的文質彬彬,書卷氣十足。所任職務,工作都是認真負責,盡力做得更好。以任檔案局長為例,他任期內,檔案局每年都評為省、市先進集體。局內幹部職工,每年都有省、市先進個人。潔身自好,謙遜有禮,又不失人情味,這是大家對王文政先生的中肯評價。

  我感知,學者葉一葦先生對縣內最欣賞的文人之一就是王文政,王文政是武義真正業餘潛心做學問之人。他的第一本書是2001年出版的《人生第四不朽———現代婚戀魔方》。從2002年起的《第四種零食》、《思想蟲》、《呂祖謙與浙東明招文化》到2009年1月出版《湯恩伯年譜》,以及近幾年出版的《千家駒年譜》、《潘薭茲年譜》等專著,無不顯示出他對文學藝術的熱衷和對地方文史研究的鍥而不捨。目前又準備編寫《葉一葦年譜》了。王文政寫書和他一貫做人做事一樣,從不張揚,往往是書已經正式出版了,大家才知道。而且書出版了,也從來不喜歡宣揚並且從不舉行什麼首發式和研討會之類的應景之事。

  正因如此的低調,所以多數人不知王文政之書法,王文政也很少為人留下其墨寶。平時很少公開給人書寫,也沒參加書法協會。我是他的義烏同鄉,更是好友,幾十年過來,當然也得過他所贈的書法。但我卻從未見過他書寫如此大幅的書法之作,更未見過他興致如此之高,今日竟然一口氣寫了每人一幅。

  這次老闆見了王文政的書法後,驚嘆不已,再三懇求,加上我們這些人在邊上起鬨助陣,王文政見推辭不了,給他寫了好幾幅。老闆那個高興勁啊,竟然作勢極端謝情,王文政急忙堅決地阻止。看得我和友人們一個勁的樂。

  平時看王文政文質彬彬、即使相聚也不喜多言,就有人以為他不是很好打交道。其實,相處久了熟悉他了,大家就會知道,王文政也是個性情中人。

  盡忠盡職,低調做人,嚴謹作文;與人為善,待人以誠,助人為樂;大智若愚,厚積薄發,涵善如茶。我的好友王君,值得品味啊。

  涵善如茶,含蓄如斯,感人如斯。

相關焦點

  • 茶如人生、人生如茶——體味聞道之茶
    2.「敬」。「敬」是人與人之間互相敬重、互懷敬意、相敬如賓的友好關係。「客來敬茶」,是中華傳統禮法禮俗中最為普遍和常見的禮儀之道。贈茶、敬茶正是睦鄰友好情誼的重要載體。泡茶、飲茶、敬茶、贈茶,既是口舌之需,也是禮節,更是禮儀。「敬」是人所應該具有的敬祖尊老的敬愛之情。當今,敬祖尊老、和睦相親、長幼有序等生活禮儀更應當發揚光大。敬德是清廉的本質。
  • 歲月如歌,人生如茶
    人生如茶,有的人喜歡淡茶,淡淡清香,甘甜生津;有的人喜歡濃茶,苦苦澀澀,茶之本味;但誰又天生喜歡苦澀呢?若能扶搖而上九萬裡,誰又願意去經歷波折,崎嶇呢?若能一生甜蜜幸福,誰又願意去經受痛苦挫折呢?喜茶並不是因為茶的苦澀、甘甜,而是茶如人生,茶有兩種姿勢沉、浮,人亦如此,一生浮浮沉沉,起起落落,品茶不是在品味,而是在品人生,人生恰似茶中味,苦澀香甘品自明。我剛開始接觸茶葉時,每每和朋友長輩品茶,總是聽到很多道理,很多的感悟,卻從未聽到過重複的,對此甚是奇怪。是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不一樣的還是每一次的茶都不一樣呢?
  • 茶道:君子如水淡如茶
    茶之字,自李唐而始出於紀史,陸羽始撰《茶經》,去「荼」一畫而出茶。茶之始其已蓋不可考,陸羽云:「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即可知,自上古先賢之時,茶蓋為飲品而長流於世。《詩》曰:「採荼薪樗,食我農夫」。即可知在先周及春秋的時候,茶便進入了普通民眾的生活。
  • 人生如茶,甘苦自知
    人的一生國具特色,猶如識茶,甘苦自知。有的人如紅茶,經萎凋、揉捻、發酵、乾燥始成精品,香氣濃鬱高長,滋味香甜醇和。有的人如綠茶 ,無需萎凋,只要殺青、曬乾便可衝泡。老樹古茶有的人出生富貴之家,有如西湖龍井;有的人家境較好也似洞庭碧螺;有的人窮苦出身亦如高山古茶。不管來自何地,制茶人憑各自手藝造就不同人生,人生如茶,茶味不同而已。
  • 茶裡春秋|有女如茶
    茶與女人相遇相知相識,這緣分是與生俱來的。茶仿佛是為女人而生的,女人因為茶而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佳人嘉木,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相得益彰,剪不斷理還亂。這樣一來,茶就具備了飲用解乏和藥用療疾的雙重功能。在民間,茶葉與雞蛋同炒,可以治痢疾和腹瀉,與姜蔥豆豉加水同熬,可以治傷風感冒。至於茶何時入食譜,成為食材之一種,款待親友賓朋,讓滿座笑逐顏開,一飽二醉,時至今日還沒有一個權威和公認的時間段。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以茶作為食材製作的精美食品,一定與女人的心靈手巧息息相關。
  • 茶如人生,意味深長
    當我們經歷了一天的煩躁和疲憊,放下手中的瑣事,緩緩地坐下沏一杯茶,該是多麼的愜意。 茶,帶給人的總是內心的寧靜。茶的味道,開始會帶有微微的苦澀,而過後卻是沁人心脾的甘甜,令人回味無窮。 「茶如人生」這句話說的一點都不錯,茶在水中的起伏沉落,就如同我們人的一生,總是要經歷一些磨難和挫折的。
  • 人生如茶(深度好文)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早安晚安語錄,ID:zaowanyulu】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這一輩子,人生如茶,其實一切的一切,終將都是一場緣分,終將是一場淡然,一切終將都會過去。1 青春如茶,苦澀回味在青春年少的時候,如最初的茶香一般,苦澀卻值得回味。儘管茶水最開始的時候,其實並不會品出任何的味道。
  • 男人如茶,女人如煮茶的水,沸騰了女人心,卻沒煮熟這冬日一碗茶
    沏一壺暖茶,思緒飛揚的冬日裡,卻不見了少年的模樣,而立之年,無論對於男人還是女人來說,都是一道躲不過的流光。有人說,男人如茶,女人如泡茶的水,而那溫暖的日子,就如同燒茶的水,沸騰了女人,也煮熟了茶,留下的是那一抹沁人心脾的清香。其實,我要說,懂得品茶的人,最能把握住這婚姻愛情的火候。
  • 人生如茶,淡定從容,靜心以對
    人生如茶,頭道水、二道茶、三道茶水最精華、四道清甜韻味暇。人的少年時期是頭道茶,茶水渾濁,應該屏棄泡沫,衝洗茶具,才能讓後敘的茶湯清澈見底,韻味有神!人的青壯年時期是第二道茶,因為二道茶才開始飲用,而二道茶水含茶鹼和茶多酚最多,同時還並夾有或多或少的其它雜味,所以喝起來有帶有較濃的青澀苦味,所以用二道茶水的青澀苦味,來形容人生青壯時的打拼艱辛期。
  • 人生如茶,你品,你細品!
    我呷了一口清香的茶,再次凝視杯中的茶葉,令我思緒萬千,不禁陷入了沉思:人生——亦如這茶一般。我爺爺極愛喝茶,是他給了我關於茶的印象。小時候,常常看見爺爺泡茶,待茶葉滿屋飄香時,爺爺就會笑著問我,「要喝嗎?」
  • 中國人的生活美學:清淡如水,溫暖如茶
    在製成一杯茶的過程中,需要的是耐心、條理和悠閒的心。如果不能忍受泡茶之前的種種工序,那就等不來一杯好茶。茶,不能豪飲。太華麗的裝飾與茶的苦澀也會不相容。現在很多年輕人沒有喝茶的習慣。對她們來說,等一杯茶的功夫不如買一杯冰爽甜膩的飲料。
  • 《天涯明月刀手遊》如魚水茶葉品種詳解 如魚水是什麼茶
    ,那麼如魚水到底是什麼茶呢?想必很多小夥伴對其都比較好奇吧,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關於明月刀中如魚水的... 天涯明月刀中有各種各樣的茶類需要大家知道是什麼品種,其中鶴沖天、望海潮、如魚水都是比較有名的茶類,那麼如魚水到底是什麼茶呢?
  • 《天涯明月刀》手遊如魚水茶葉品種介紹 如魚水是什麼茶
    導 讀 天涯明月刀手遊中不僅僅有著絢麗的世界觀,其中的茶葉品種也是不可勝數,其中如魚水就是屬於比較有名的茶類
  • 秋天的第一杯茶,敬給如茶般的老師
    遠離功名利祿良師如茶,清香、營養卻又苦澀正如老師的傳道、授業與解惑教育我們學識端正我們品行誨人不倦如同當年老師放在講桌上的那杯茶一年四季,或冷或熱每一片茶都歷經冷暖卻不改初心都承受過歸零的淬鍊卻愈發清香
  • 人心若能如茶,便清和靜雅
    人生的幸福如茶,當生活中、工作中或事業中取得了收穫和成績時,就如一杯剛衝好的濃釅的茶,翻滾著、蒸騰著,是那麼的耀眼、那麼的誘人,遠遠地就能感受到他那份熱情和不平凡,讓人羨慕、讓人垂涎;但這一切總歸會要歸於平淡,如一杯綠茶,衝了三遍,慢慢地變得不再濃釅,最後變成了一杯白開水;亦如乾陵前武則天的無字碑
  • 直通貓:人生如茶,需用心品。茶類入駐天貓,應如何做?
    茶是中國人的驕傲,與咖啡齊名,銷往全球。小小一杯茶,其中所蘊含的人生哲理和歷史文化道之不盡。 三毛說,人生有如三道茶,第一道苦如生命,第二道甜似愛情,第三道淡如微風。林清玄也說過,人生如茶,三起三落,方有味道。
  • 「心情散文」茶如人生
    [心情散文]茶如人生吾愛飲茶,特別是在戒菸後,最大的嗜好便是飲茶。不管閒忙,都要用玻璃杯沏上一杯清茶。然後坐在一旁,靜神寧氣觀看杯中那沉浮的茶葉,嫋嫋上升的水霧。便在不知不覺中會陷入一種無際的遐思。茶入水便如人入世,生死之間從此有了說不完的故事。茶葉不會因為溶入清水不為人在意而無奈,照樣只留清香在人間;人也不必因為融入社會不被人關注而沮喪。當你成就了他人,幫助了社會,貢獻了自己,陶冶了人生之後,你還要在意什麼呢?茶葉的價值就在於溶入水中成為茶水。
  • 人生如茶,不爭,才是至境!
    人生如茶, 不過一起一落, 起時不驕不傲, 落時不怨不惱, 浮浮沉沉,潮起潮落, 得失之間,感悟人生。世事有喜有悲, 生活有苦有樂, 輝煌得意之時,不盛氣凌人, 失敗落魄之時,不一蹶不振。恬和、安寧,如一泓秋水,映著明月。寧靜,不是平淡,更非平庸,而是一種充滿內涵的幽遠,於靜中觸景,於「於無聲處聽驚雷」。靜能養生,靜能開悟,靜能生慧,靜能明道……要想大智大慧,大徹大悟,必須由靜做起。人生如茶, 不過一拿一放, 拿得起是一種勇氣, 放得下是一種智慧, 拿不起,就會一事無成, 放不下,就會自尋煩惱, 責任,勇敢去擔當, 煩惱,選擇去放下。
  • 馮群星,茶如人生,請於流光中慢斟細酌
    一杯清茶,百味人生,人生猶如手中這杯茶一樣,或苦或澀或甘或甜,用心品嘗,讓生活更加舒心。喝茶,喝進去的是茶,得到的是一種淡然的心境。偷得浮生半日閒,於閒閒的晨或暖暖的午後,沏上一壺茶,聽一曲樂曲或翻看一本書,此時此刻,心靈仿佛超越紅塵之外,遊歷山水之間,一份心的淡然與寧靜,在這美好時光裡輕輕瀰漫。手執香茗,任幽香衝去了浮塵,於這喧囂的塵世尋一隅安靜,沉澱了思緒,優雅而舒心的生活也不就是如此?
  • 歲月凝垢往事如茶
    四哥每次給我們倒茶的時候都說:不要嫌棄杯子的茶垢啊!這個杯子的茶垢,好東西,有它才是真正的喝茶……我們都心照不宣,端起茶就喝,再吃一塊糯米粉做的白糖糕。一個結著茶垢的杯子,一杯清香的糯米香茶,一塊糯米白糖糕,和幾個說著陳年舊事,世俗瑣事的老同事,便是那時候的流年故事。四哥算是一個有見識的農村人,十分健談而且風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