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和婚姻是人生永恆的主題,種種世相也最讓人撲朔迷離。有的人能從一而終,有的人半路分道;有的人梅開二度,有的人三婚四嫁,有的人孤獨終老。
一個賢惠的女人兩次遇人不淑,兩次離婚,又毅然選擇了第三次婚嫁。我們從易經命理的角度探討其中的邏輯,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這個問題,不是道德範圍內可以討論明白的事情。一次婚姻不幸,可以說是看走了眼認錯了人,遇到了一個粘花惹草的花心男人,敢把小三帶回家。那麼第二次婚姻應該不會犯重複錯誤了吧?
事實上第二次又掉進了更深的坑,奮鬥十年,勤儉持家,幫助賤夫還欠債,興家立業,反遭淨身出戶的結局。然後選擇了第三次婚姻,她是否能跳出命運的怪圈?
諸如此類現象,以常人之眼光看沒人說得明白,最終只能歸咎於命運。但是用易經的命理觀視之,卻可以清楚明白地告訴你這背後的邏輯,和在支配的規律。
每個人都有各不相同的命理框架,婚姻只是其中的一個表現。命理框架可以描繪出婚姻種種不同實相的表現。反之從一個人現實的婚姻情狀,可以反推出他(她)的命理框架。因為這是一種自然之理,所以可以雙向推導。
易經很複雜,在這裡我只能給大家描述一個框架。易經命理遵循天人合一的法則,把影響人生的所有人、事、物,這些龐雜的大數據,總體分成五個大類,統一納入陰陽五行學說的動態模型。
這五個大類,以「我」為基準點,形成五種作用方向的力量(也稱星神),分別是:
1、同我者,以兄弟類比(簡稱比)
2、生我者,以父母類比(簡稱印)
3、我生者,以子孫類比(簡稱食)
4、克我者,以官煞類比(簡稱官)
5、我克者,以妻財類比(簡稱財)
財,官,印,比,食這五大類象之間存在相生相剋的制化關係。相生為滋助和推動,相剋為約束和控制。
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易經的命理,才是正確看待人生順逆浮沉的寶鏡。下面我們就用易經命理解析這個婚姻實例的種種表現。
1、命理框架必然屬身旺類型,有個性,獨立性強,凡事能自食其力,不依賴別人。所以婚婚遇到危機,能選擇說走就走,敢愛敢恨,不糾結,不回頭,敢拿人生做賭注。
2、命理框架中財星必為喜用之神。此種女人有經濟意識,重現實,勤勞持家,旺男人。所以在幫第二個男人時,充分顯示了這種能力。
3、命理框架中必然官煞星雜居,此種女人一生婚緣多,身邊總離不開男人。責任心強,有擔當,抗壓抗打擊。感情經歷多,磨難多。
4、命理框架中必有財滋煞星的格局。官星(代表丈夫)為忌,原本力量不顯,當家庭積累了一定的財富,則滋助官星,化為煞星,顯示負能量。男人有了積累,翅膀變硬,以為自己長了本事,於是反目成仇,害生於恩。
這個賢惠的女人的三次婚姻背後的命理邏輯,無非就這幾個要點。易經命理是透過現象看本質,是一種類似自然的屬性。
大家會問,這個賢惠的女人能跳出這個命理的怪圈嗎?這個婚姻有「處方」解決嗎?
答案是肯定的。
命理框架是個先天的「能量組合」,僅代表一種可能的趨向,不代表會在現實中完全兌現。人主動的行為方式和選擇,就會改變它的實際發展趨向。
她這個需要弱化財星代表的經濟意識,強化印星代表的精神層面,多做文化方面的事業,追求精神上的事物,不直接從事實體經營類事業,不去為男人做出過多的付出,就能抑制官星走向反面,獲得夫唱婦隨的美滿婚姻。
今天所給大家分享的是《易經》中的婚姻命理。
對於婚姻來說,如果能夠學習易經中的婚姻道理,那麼對於自己的婚姻也是很有幫助的。
《易經》號稱最難懂的一本書,因為它是很形而上的書,也就是談哲學。後世拿它用來談命理,倒也適合。
那麼《易經》為何用來算命會如此準確?
這是因為它揭示了一個人、一個組織發展的基本規律,既然能夠囊括天地宇宙與眾生,作為個體的你,自然也逃脫不了,這種規律無處不在,只不過跟地心引力一樣,大多數人不會刻意去探究。
曾國藩說,《易經》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李嘉誠稱讀《易經》受用終身,易經中「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一直是他的座右銘;
馬雲演講時曾說:做生意無論大小都要多看看《易經》,很有幫助;
我經常聽到身邊看易經的朋友抱怨說古書文言文看不懂。
因此,我總是會向他們推薦自己正在學習的《圖解易經》,在尊重原著內容的基礎上,還原最真實的《易經》。
《易經》六十四卦不再是冰冷冷的符號,而是變成讓我們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大智慧,著實讓我受益無窮。
它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每一個都是能讓你實際運用到職場,生意場和生活中。
所以說呢,我們當代人要好好學習易經,享受古人留下來的易學智慧帶給生活的便利,我們也有必要將這種優秀的傳統易經文化傳承發揚下去,讓更多的人也能體會到這種福慧。
一本僅需要56塊錢,就是一頓飯錢,便能借古人之經驗,少走很多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