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易經》中有很多直接談到男婚女嫁的文字,比如第三十一卦《鹹》卦,上卦兌,象徵少女;下卦艮,象徵少男,為少女配少男之象,卦辭為「亨,利貞,取(娶)女吉」。這個比較好理解,少女配少男,年齡匹配,而且女子在上,女為陰,陰勢必要向下,男在上,男為陽,陽勢必要上去,一上一下,陰陽相交,所以亨通、吉祥。
可是第五十三卦《漸》卦,上卦巽,象徵長女,即大女人;下卦也是艮,象徵少男,是大女人配小男人之象,這本來是很不般配的,但是卦辭卻是:「女歸吉,利貞。」歸,就是出嫁的意思,女子出嫁很吉利。
緊接著下一卦,第五十四卦《歸妺》卦,「歸妺」的意思是少女出嫁。上卦震,象徵長男,就是年齡大的男人,下卦也是兌,象徵少女,大男人配少女之象,在傳統觀念中,這也算是比較匹配的,可是卦辭卻是:「徵兇,無攸往」,意思是前去會大兇,不要去。而且卦中的爻辭還提到,即使少女出嫁了,也只能作側室,即偏房,並且出現一個不吉的意象:女子手裡抱著一個筐,而筐裡卻空無一物;男子以刀屠羊,卻看不見血。
《易經》中還提到過老男人娶少女和老女人的少男的情況,吉兇如何?我們看爻辭怎麼說的。《易經》第二十八卦《大過》,其中第二爻的爻辭說:「枯楊生稊,老夫得其女妻,無不利」。「枯楊生稊」是一個意象,即枯槁的楊樹開出嫩芽新枝,之後引出「老夫得其女妻」,老漢娶了個年少的嬌妻。女,在古文中是指未出嫁的少女,出嫁過的女人稱「婦」,所以女妻,一定是沒有出嫁過的女子,那一定是很年少的女子。爻辭中給出的斷語是:「無不利」,無所不利,很吉利。
前面大男娶少女不吉,老男娶少女卻是「無不利」!真是讓人有點搞不明白。
再看《大過》的第五爻:「枯楊生華,老婦得其士夫,無咎無譽」。「枯楊生華」也是一個意象:「枯槁的楊樹開出新花」,後面引出「老婦得其士夫」,老女人得到一個強壯的丈夫。「士夫」,身體強壯的丈夫,身體強壯,那一定是個年輕的男人,成為老女人的丈夫。最後的斷語是「無咎無譽」,沒有什麼壞處,也不會得到稱讚。基本上是中性的,不太壞也不太好。不過《易經》的《象》詞評論說:「枯楊生華,何可久也?老婦士夫,亦可醜也」,意思是「枯樹開新花,哪能長久呢?老女人與年輕強壯的丈夫在一塊,不太好看呀!」這個也可以理解,老婦(不是大女人,是老女人)配年輕的男人,恐怕過不長久;兩個站在一起,確實不太好看。但是也僅此而已,並沒有什麼大兇。
有人說《易經》提倡男尊女卑,但從這些卦爻辭來看,並沒有打壓婦女的意思。老女人「娶」年輕的男人也沒有什麼不可以。
有人說《易經》的《姤》卦中,明顯是歧視婦女,《姤》的卦辭是:「女壯,勿用娶女」,意思是女子過於強壯,不要娶這個女子。其實這個卦中「女壯」應該指的是這個女子比較淫蕩,而不是身體強壯。因為《姤》卦一陰五陽,象徵一個女子遇到五個男人,「姤」,就是遇的意思,女子如果安分守己,就不會「遇」到五個男人;或者是指女子命硬,克夫,所以說不要娶她。而並不是指女子比男人強壯或其他方面比男人強,就不要娶她。
因此,《易經》在談到男女婚配的時候,還是比較公平的。但是至於大女人配小男人吉,大男人配少女兇,還是讓人無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