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終於收到了京都大學博士考試的結果。在學院網站上公開的合格名單中,我的考試編號正列於其中。同時,我未來的指導老師也發來了郵件,祝賀我通過考試,並且歡迎我加入他們的研究室。至此我終於放下心來,一邊及時關注著留學政策的變化,一邊開始為未來3年的日本留學生活做準備。
我所申請的研究室老師發來的郵件
首先簡單介紹一下自己的情況。我碩士就讀於國內一所一本學校的海洋學專業,這是個相對小眾的專業,因此在決定留學時,供我選擇的學校數量本身就比較少。因此在認真了解過各個大學的官網之後,我把目標定在東京大學以及京都大學兩所學校上。
東京大學針對留學生有著非常完善的政策,分為兩個不同的項目。
第一種是「外國人特別選考」,每一年有兩次報名機會。第一次在秋季10-11月,這一次報名針對第二年秋季入學的申請國費留學,即MEXT獎學金的學生(這一類學生在報名時除了提交出願之外,也要同時提交獎學金的申請材料),以及第二年春季入學的自費留學生。第二次在春季4-5月,針對同一年秋季入學的自費留學生。
東京大學理學院留學生項目的2次申請時間(可能每年有一些差異)
第二種是「外國人特別選考(GSGC)」全稱是「Global Science Graduate Course」項目。這個項目對於學生的要求遠比前一個項目要高,競爭更加激烈。值得一提的是,這是一個自帶獎學金的項目,只要入學考試合格,每個月都可以得到一筆補助。
需要注意的是,東京大學對於英語能力的要求非常高,不僅對於託福成績有要求,部分專業還需要提供GRE General或者Subject的成績。我所要申請的專業——地球科學專業要求提供任意一門GRE Subject的成績。國內的GRE Subject考試每年只有一次,一般在10月,需要去ETS官網上報名。想要報考東京大學的朋友們一定要及時關注,早做準備,避免錯過難得的機會。
東京大學理學院各專業的GRE General 或者Subject 成績要求
出願材料合格之後,就要開始為面試做準備。一般面試流程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畢業論文內容的介紹,第二部分是未來的研究計劃,最後是面試老師們的提問環節。可惜我最終並沒有通過東京大學的考查。總結我的經驗,就是一定要努力學習英語,並且要在仔細地多次修改研究計劃書。這一點可以請你聯繫的導師幫助你提出修改意見。
與此同時,我也開始準備京都大學的申請。
與東京大學完全不同,京都大學並沒有專為外國人留學生設置的申請項目,而是與本國學生一同報名、參加考試。此外,對於中國留學生而言,在與你心儀的老師交流之前,還要完成一個重要的步驟——AAO。
1 AAO
AAO是面向來自中國大陸以及港臺各大學的畢業生的申請手續,在這個過程中,AAO系統將對你的申請材料進行審核,只有審核通過之後才可以與目標導師聯繫,包括之後的出願、參加考試,都要在AAO申請材料審核合格的情況下才能繼續進行。在AAO系統中提交的並不僅是你的畢業證明、成績單,當然也包括了研究計劃書,京都大學的老師們將根據以上的材料判斷你是否具有報考資格。
AAO流程
2 意向郵件
我在去年12月份通過了AAO的審核,然後開始和自己想去的實驗室的老師發郵件。在郵件裡,我大致地介紹了自己的學習經歷和技能等,並附上了自己的簡歷。很快,我就收到了研究室老師的回信,表示了對我的歡迎,並希望我能夠介紹一下目前正在進行的研究。他們將通過我的碩士階段研究成果以及博士研究計劃來決定我是否具有足夠的學習和科研實力。由此可見,比起學校的排名與在校成績,京都大學的老師們更加看重能夠熟練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以及潛力。當時我的碩士畢業論文還未全部完成,我將自己已經完成的部分以及接下來將要完成的內容以及預期的結果寫成了英文的研究報告,通過郵件發給了實驗室的老師們。
3 視頻會議
在今年5月收到了回復,希望進行一場視頻會議,進一步對我的意願等方面進行了解。這個時候我已經收到了東京大學的拒信,因此我開始專心地把全部精力放在京都大學這邊。現在回憶起來,我與京都大學的交流就像經歷一輪又一輪的面試一樣。從第一步的AAO審核,到後來的提交科研成果,視頻會議上的交流,直到最後正式的出願和面試,我仿佛小遊戲裡不斷闖關的勇士,每當我闖過一關,就能離最終的目標更近一些,對自己的信心也更加重組一些。
在那次視頻會議中,我們主要交流了一些生活方面的話題,包括了我個人的興趣愛好、為什麼選擇京都大學、對留學期間以及留學結束之後的安排和計劃等。在這之前,我和老師們的郵件交流都使用英語,而視頻會議中,我是用日語和老師們交流的。因為在博士階段,除了學校的學習、研究任務,參加學術會議也將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流利的英語和日語的運用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同時也是一個極大的優勢。
4 準備相關文件
之後,距離7月初出願的時間也越來越近了。於是接下來我的主要任務有兩個:
一是準備出願材料,準備好的材料可以提前掃描或者提交電子版給所在學院的事務室,這樣一來申請表中或者材料中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可以及時補充,以免正式出願時材料不合格;
二是修改研究計劃。在修改研究計劃的過程中,我非常感謝我的老師給予我很耐心的幫助。他前前後後幫助我修改過很多次,也提供了很多最新的研究成果供我參考。一般情況下研究計劃只有1-2頁,一定要語言精煉、邏輯清晰。
以我最終修改完成的研究計劃為例,整體的思路分為3部分:
1)第一部分是研究目的,在這一部分可以簡單說明為什麼選擇這個方向,以及完成這項研究具有怎樣的科學、社會意義;
2)第二部分是對研究現狀的綜述,寫過論文的同學大概都對這部分比較熟練了,儘可能多參考最新的結果,更有利於自己的研究內容;
3)第三部分是最為重要的,對於自己研究的具體計劃,包括具體要研究的問題,使用的研究方法,以及獨創性,並且要對留學期間的時間規劃做出一個大致的安排,比如第一年要上課、閱讀文獻,第二年要做什麼、第三年要做什麼。
5 最終考試
出願之後,就要等待最終的考試。不同專業的考試安排不同,我所在的專業只需要進行專業以及英語的面試,當然也有一些專業也有筆試的要求。面試全程用英語進行,與東京大學的面試過程類似,有畢業論文、研究計劃的發表和提問環節,前後大概需要1個小時左右。由於今年的疫情原因,我的面試是通過網絡視頻完成的。
我所在的地球科學的考試要求
京都大學部分專業(如物理學專業)的考試要求
6 等待結果
面試結束後不久,研究室的老師們就發來郵件,說我的面試成績不錯,接下來就看學校對我的綜合評價是否合格。但是已經度過了最重要的一關,我也覺得放心不少,接下來就是等待考試結果的正式發布了。
現在我已經收到了合格通知,接下來正在準備申請在留等入學手續。總結自己獨立申請日本留學的這一年經歷,我認為以下幾個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1. 你的個人能力。包括專業能力和語言能力,如果參與過科研項目或者在期刊上發表過文章,這些都是一個很大的優勢。
2. 積極交流。遇到問題時與老師、與學校都要主動交流,特別是與老師一定要定期聯繫,交流你目前做了些什麼,讓老師對你有充分且全面的印象在申請到考核的過程中是非常有利的。
3. 耐心。因為比起歐美國家留學,日本的大學申請包括合格都相對較晚,看著周圍同學們一個個曬出自己的offer,我也一度很難過,這時一定要不急不躁,專心為自己做準備。
最後,希望我的個人經歷能夠給希望去日本讀書的朋友們一些有用的參考,祝願大家都能考上理想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