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 10 月 18 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全面深化改革動員大會正式召開,在會上,包括確定改革「三步走」路線、組建五大業務群、成立三大委員會等一系列頗吸引人眼球的改革舉措都被相繼提了出來。根據方案要求,到 2025 年,航天一院將在事業單位改制全部完成、理順產權關係、院本級和院屬單位實現公司制運行的基礎上,加快資產證券化,支撐世界一流航天企業集團建設。
(來源:CGTN)
根據了解,航天一院的改革調整將分三步走推進:
2018 年~2019 年實現一院本級實體化,建立適應高質量保軍強軍的科研生產管理新模式。其最主要特徵是完成從「行政管理機關的院本部」到「業務經營實體的院本級」的轉變。 2019 年~2020 年結合事業單位轉制,實現全院公司化運營,基本建成「小核心、大配套、大協作」開放融合的科研生產新體系,建立健全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 2021 年~2025 年在事業單位改制全部完成、理順產權關係、院本級和院屬單位實現公司制運行的基礎上,基本實現一院「雙一流」國際化發展,推進主業技術產品升級換代,支撐世界一流軍隊建設;提高運營質量,加快資產證券化,支撐世界一流航天企業集團建設。
圖丨一院產品(來源: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
除此以外,航天一院還將在原有組織架構的基礎之上組建五大業務群:研究發展業務群、系統工程業務群、產業發展業務群、職能管理服務業務群和能力提升業務群。同時,設立軍品科研生產管理委員會、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委員會、全面能力提升管理委員會。三大委員會對五大業務群和院屬單位實施統籌管理、分類指導,推動重大事項落地。
組建職能管理服務業務群:推動職能部門由行政機關向管理服務的組織轉型,實現從強化管理到規範管理、再到卓越管理的管理轉型,實現從型號成功到組織成功的發展轉型; 組建研究發展業務群:提升創新引領能力; 組建系統工程業務群:提升工程任務能力; 組建產業發展業務群:提升軍民融合發展能力; 組建能力提升業務群:實現組織基業長青。
對此,航天一院官方將五大業務群的改革措施稱為「一體兩翼」架構。「一體」,即通過組建研究發展業務群、系統工程業務群、產業發展業務群,做強「研發、工程、產業」三大主業;「兩翼」,即通過組建職能管理服務業務群和能力提升業務群,更好地為主業發展提供推力。
(來源:CGTN)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即廣為大眾所熟知的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其最早脫胎於 1957 年 11 月 16 日成立的國防部五院一分院,1989 年 2 月更名為「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直到 1999 年 7 月,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被拆分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和中國航天機電集團公司(後改為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研究院隨即改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一研究院。
作為中國航天事業的發祥地,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是我國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飛彈武器和運載火箭研製、試驗和生產基地。研究院成功研製了 12 種長徵系列運載火箭,具備發射近地軌道、太陽同步軌道、地球靜止軌道等多種軌道載荷的能力。成功實施了以載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北鬥工程等為代表的國家重大工程的運載火箭發射任務,為實現中國航天三大裡程碑跨越做出了突出貢獻。
早在今年 8 月 30 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七次工作會議上就發布了航天強國建設路線圖,彰顯了該集團的發展雄心:
第一階段,從 2020 年到 2030 年,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航天企業集團,支撐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推動中國躋身世界航天強國前列; 第二階段,從 2030 年到 2045 年,在全面建成高質量發展的世界一流航天企業集團基礎上,有效支撐世界一流軍隊建設,推動中國全面建成世界航天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