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親,夫妻和諧的家庭孩子非常有安全感!

2020-12-23 上海黃裕菊

夫妻關係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

一個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親,父母親的夫妻關係尤為重要,夫妻和諧的家庭孩子非常有安全感,透過看到父母的關係,也會樹立一個正確的婚姻觀。

反之父母經常吵架,夫妻不和諧,孩子就會有擔心,有恐懼,對婚姻也會有一些過濾,或者孩子不想跟爸爸媽媽去交流,膽小,遇見事情會有逃避的想法。

所以今天晚上我會跟大家探討,我們如何給孩子一個幸福開心的環境?

爸爸媽媽的關係如何相處得更加融洽,讓這份融洽的親情成為孩子成長的助力。

在這裡也跟我們更多的家長溝通一下,我在我的認知當中男人的需求,男人的三個需求。

我認為非常重要的三個需求。

第一個是被崇拜。

做老婆的讚嘆他,讓他覺得真的是由衷的去對他的那份讚揚,確實值得我們崇拜。

第二點是男人是需要被依靠的。

那女人用柔情似水去跟他互動,告訴他:你是我生命當中的依靠。

那麼第三個是被認同,被支持。

所以在夫妻關係當中,如果女人能夠給予男人崇拜的狀態,依賴的狀態和認同,當一個男人被老婆崇拜、依靠、認同,他就會充滿力量。在夫妻關係當中,男人的需求被滿足了的話,就會讓家庭當中更加的有力量。

在這裡也同時說一下女人的三個需求。

女人在我這裡邊我有一個觀點:就是女人是需要安全感的;同時她渴望浪漫;希望被寵和被哄。

在夫妻關係更加協調的過程當中,男人去滿足女人的這三大需求,給她足夠的安全感。在生日、節日、結婚紀念日給她一些浪漫的情境。平時的時候男人多給女人一些空間,那就是二人世界的空間,你多去哄哄她、去寵寵她。

如果夫妻關係非常的幸福甜蜜了,親子關係也就更好了。

所以我想說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都需要爸爸的客戶,需要媽媽的關心。爸爸媽媽在一起的每一刻都是在言傳身教。

有的人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也認同這個觀點,因為孩子更多的時間,他的成長都是在爸爸媽媽身邊的,他看到了爸爸媽媽的行為,做人方式,他就會去效仿。

在我很多的課程當中,我都看到了一些孩子,比如說他去表達爸爸的優點,其實他的身上也有,比如爸爸的擔當負責任,比如說他說媽媽的溫柔和慈祥,慈悲,其實在孩子身上也同樣能夠看得到。

但有的爸爸媽媽,小孩子就會說:爸爸媽媽很抱怨,很指責,或者有的時候很挑剔。我們去看這個孩子他的行為當中也有很多的標準:他對於其他孩子跟他的想法不一致;或者是其他孩子的著裝跟他的認知不一致;這個孩子也會投放一些抗拒或者投放一些他不喜歡的部分。

所以我想說父母除了言傳身教之外,你有很大的一種能力,就是我們不斷的學習和超越,不斷地去內看自己,讓自己成為孩子的榜樣,同時給孩子一個正確的指引。並且父母親有一份能力是關於真實的表達自己,讓自己的那份情懷讓孩子收得到。

有的時候我們的爸爸媽媽並不是萬能的,我們也有我們自己的情緒,也有我們的行不通的部分。

所以當我們在孩子面前也勇於說,媽媽這件事情處理得不特別好。請你原諒我!或者爸爸這件事情沒有處理好,希望你原諒我!我覺得孩子是可以接受爸爸媽媽不完美的部分。

我們在青少年訓練營裡邊有一些孩子們就會說:其實爸爸媽媽他們也有做得不夠好的地方,但為什麼他們就不能跟我們示弱?其實我也不想把我媽媽那麼累那麼撐著,或者是他們的工作壓力那麼大,其實我們就渴望爸爸媽媽能多陪陪我們。

我想說親愛的爸爸媽媽們,其實孩子在某種程度上他們要的也非常的簡單,他們希望你們開心,希望你們幸福,希望你們能夠有機會有時間多陪陪他們,甚至有一些孩子們對於爸爸媽媽的婚姻出現狀況或者單親的情況,他們也非常的理解。有的時候他們會跟我們一起表達,說只要爸爸媽媽開心就好。

所以真的邀請我們所有的家長們真的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勇於面對自己。

當我們也有脆弱的時候,如果孩子已經長大,你也可以跟孩子自己的表達。如果你覺得跟孩子表達不是那麼通透,你就跟你的愛人去溝通,夫妻關係是很重要的。在我們夫妻關係和諧的情況下,就會有好多美好的事情發生。

今天我想傳遞給大家的夫妻關係,他有和諧的關係給孩子創造的一種結果;還有一種是爭執,叫對錯給孩子創造的另外一種結果。

我這裡又強調了一下,如果是單親或者是異地,再或者是隔代的陪伴,爸爸媽媽依然要投放優質的愛給到孩子。

其實夫妻之間也好,跟孩子之間也好,有一些爭執或者有一些衝突。我們真實地表達,進而進行一些解決,會讓我們的關係更加融洽。我們也不必要逃避衝突,或者我們他增值我們就不溝通,這樣子也不是最好的處理方式。

在夫妻關係也好,親子關係也好,只要把我們的態度表明各自的觀點,然後最終我們創造一個共同的結果,這樣子就ok得了。

本篇內容引自-郝導《20200219夫妻關係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

相關焦點

  • 父母關係和諧讓孩子健康成長。分享家庭關係中,夫妻相處的上中下
    一個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親,父母親的夫妻關係尤為重要,夫妻和諧的家庭孩子非常有安全感,透過看到父母的關係,也會樹立一個正確的婚姻觀。反之父母經常吵架,夫妻不和諧,孩子就會有擔心,有恐懼,對婚姻也會有一些過濾,或者孩子不想跟爸爸媽媽去交流,膽小,遇見事情會有逃避的想法。分享一下家庭關係當中,夫妻相處上、中、下三策。第一個是下策。夫妻兩個人共處的一個結果。你是錯的,我是對的。
  • 父母親離婚了該怎麼告訴孩子?
    離婚這個消息要在父母親都在場的時間告訴孩子,孩子最在意的是父母親是不是還是自己的父親母親。很多夫妻離婚最大的問題是其中一個搬出去,可能還有他自己新家庭。有時候離婚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兩個人會利用孩子作為工具。
  • 如何培養孩子的安全感?
    所謂的安全感,就是渴望穩定安全的心理需求。它是一種信念,一種相信,只要你信任這個世界,包括信任你自己,你便有了安全感。二 如何培養孩子的安全感安全感,是母嬰關係中一項重要的發展任務。孩子缺乏安全感的形成原因有很多。
  • 父母親當著孩子的面吵架有什麼影響?
    西方有一個理論叫做依戀理論,依戀理論講的是孩子和父母親是以什麼方式連接的?兒童對父母親的依戀有安全性的依戀和不安全的依戀。不安全的依戀有矛盾性的依戀和迴避型的依戀。這個讓孩子就矛盾,他搞不清楚父母親是喜歡我還是不喜歡我?因為很小的孩子,他並不能理解為什麼母親會發火。他只是把發火的母親看成是另外一個母親,因此他就有兩個媽媽,一個是好媽媽,一個是壞媽媽。發火的這個母親他是不認識的,他是討厭,他是竭力想把她推出去的,這就是形成了矛盾型的吵架的父母親。這樣會導致孩子呆在不安全的依戀關係中,很多時候夫妻的吵架床頭吵床尾合。
  •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讓孩子在愛裡成長,最重要
    ①孩子會擁有良好的心態如果孩子在一個和諧的原生家庭中成長,在這種溫馨和睦的環境中,孩子會養成良好的心態,擁有健康的心理。他對比生活在惡劣原生家庭中的孩子來說,會更加的自信、樂觀,積極向上。這種良好的心態決定了孩子看待事物的角度,即使遇到困難孩子也不會因此而感到悲觀絕望。
  •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讓孩子在愛裡成長,最重要
    ①孩子缺失安全感當孩子身處在一個惡劣的原生家庭中,父母之間的爭吵和打鬧,都會讓孩子的安全感慢慢減少。①孩子會擁有良好的心態如果孩子在一個和諧的原生家庭中成長,在這種溫馨和睦的環境中,孩子會養成良好的心態,擁有健康的心理。
  • 和睦的家庭氛圍是孩子成長的養分,4招改善夫妻關係,讓家充滿愛
    很多夫妻想給孩子完整的家庭而選擇將就,於是親子關係成為了家庭的第一關係,其實這給了孩子很大的心理壓力,孩子懷揣內疚、自責、壓抑,甚至最後選擇了逃避家庭,還記得《人民的名義》中高育良的女兒芳芳嗎,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所以,對孩子能否健康成長起決定作用的不是單親還是完整的家庭形式,而是這個家庭中父母之間是否充滿愛,家庭中是否有和睦的家庭氛圍,這才是孩子成長的養分。
  • 破壞孩子的安全感比打孩子還可怕,你家孩子有安全感嗎?
    大家都知道,安全感這種東西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和自身從小所處的環境有關。如果孩子從小生活在一個和諧的家庭環境中,受父母的呵護和寵愛一路長大,那麼他的安全感肯定是發自內心的,到哪裡都有安全感伴隨。相反的,如果父母在家愛吵架並且毫不避諱的在孩子面前吵鬧甚至扔東西,孩子內心必定是非常缺乏安全感的,而且童年的這種缺失,有可能會影響一生,這比挨打更可怕。看看父母是怎麼破壞孩子的安全感的?夫妻之間不和諧孩子放學回家等來的不是香噴噴的飯菜而是爸爸媽媽歇斯底裡的吵鬧,而孩子還小,只會被父母嚇到。
  • 《熱鍋上的家庭》|每一個問題孩子背後,都有一個問題家庭
    學生跳樓、小學生作業問題、青春期孩子叛逆……一直困擾著無數的家庭。父母把矛頭直指孩子,但是他們不明白,其實每一個問題孩子背後,都有一個問題家庭。而《熱鍋上的家庭》一書,正是幫助我們找出問題,並利用家庭治療的方式解決問題。
  • 「爸爸媽媽老是吵架,我不想回家」,如何給孩子一個和諧的家?
    這不禁讓人反思,家庭是孩子的避風港,父母是孩子的各自半邊天,然而孩子為何屢屢成為父母吵架的受害者?長期生活在一個不和諧的家庭裡,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1.孩子性格存在缺陷不和諧的原生家庭環境,會讓孩子形成自卑、敏感,甚至暴躁、極端的性格。
  • 事實證明: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是孩子積極進取,健康成長的原動力
    冷漠而不和諧的家庭裡,培養出來的孩子會內向,缺乏對人的信賴,少了一些陽光,缺乏積極向上的原動力。有一次說起來,他們一家出去吃飯的時候,被一個溫馨的場面感動了。家裡的最小的一個男孩剛剛3歲,在飯桌上的時候,她和姐姐一起點了一份最喜愛的美食,這個孩子沒有自私的表現,而是和姐姐一起分享,在分享的過程,還不忘爸爸、媽媽。我這位同事看了這樣一個場景,愣怔住了,感動了,非常享受這溫馨而美好的時光。這就是溫馨和諧家庭的一個氛圍,一個縮影。
  • 孩子將來能否有出息,與媽媽的家庭地位有關,父母不妨多留意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陪伴,更離開和睦、融洽的生活環境,正如美國教育家史蒂芬說過「家庭如同一片沃土,只有充分耕耘,寶寶才會快樂的成長」,在耕耘家庭這片沃土時,媽媽往往扮演著更加重要的角色,通常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媽媽的陪伴時間更久一些,同時母愛在孩子的內心有著特殊的地位,在家庭中,媽媽的地位如何直接決定著孩子的未來。
  • 為形成子女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夫妻不要輕易在孩子面前貶低對方
    安全感和信任感最初來源於父母,夫妻當中,相互或單方在孩子面前貶低對方,極容易導致孩子安全感和信任感的缺失,直接影響孩子健康成長。在孩子最初的成長過程中,一般孩子對父母都很祟拜、敬畏、甚至有一種神秘感,父母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會成為孩子仿效的榜樣。
  • 有儀式感的家庭,會增強孩子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家有孩子的這樣做
    ,也是營造儀式感家庭氛圍的基礎,父母有儀式感,孩子才會有儀式感。實踐證明,有儀式感的家庭,家庭氛圍更加和諧溫馨,孩子的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強,而沒有儀式感的家庭,很難培養出幸福感的孩子。所以,父母千萬不要忽視家庭的儀式感。
  • 親子遊泳,為孩子的安全感建設提供一個優質條件
    一個人安全感的形成,跟小時候父母親或是主要照顧者的相處模式有很大的關係,在幼兒時期多陪伴孩子、多了解孩子走進其內心世界,親子之間更好、更親密的相處,營造一個溫馨幸福的家庭氛圍,能很大限度的增強孩子的幸福感,讓孩子心理成長的更全面。
  • 孩子的安全感怎麼培養
    孩子缺乏安全感比較明顯的一個特徵是特別粘人,尤其是黏母親。母親是嬰孩出生後第一個接觸的人,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會自動關閉除母親以外的人的情感通道,因此往往表現出來特別黏人。心理學家埃裡克森在研究兒童人格發展的一個內容:安全感並不是天生的,安全感建立在孩子幼年時期,特別是孩子3歲前。孩子小時候就建立起來的安全感,會陪伴孩子一生,成為他們成長路上的幸福籌碼。既然早期安全感的建立對於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那我們應該如何建立呢?
  • 高考狀元來自這樣的家庭,和諧的家庭對孩子的成長到底有多重要。
    ,培養一個學生高考取得高分已經不容易,兩個很難,三個是非常罕見的事情。杭州來女士因與丈夫發生家庭矛盾糾紛,被丈夫慘無人道地分屍殺害,令人毛骨悚然。據報導,這位兇手之前就用死亡威脅過前妻,這樣烏雲密布的家庭無論如何也培養不出一個優秀的孩子。一個孩子要取得好的成績,尤其是考得高分,他的家庭中父母的婚姻是和諧的。一位清華大學教授曾分析過高考狀元的家庭情況,其中之一就是孩子的家庭和睦。
  • 很多家庭孩子行為叛逆、夫妻關係冷淡,其實都離不開這個心理原因
    在我的印象中,我的家庭非常的小,可能是人際關係並不是很多的緣故,但是這一點也不影響一個家的完整性。而正當我面對父母催婚的困擾時,我重新審視了一下婚姻是什麼,大多數算是搭夥過日子,而我身邊鮮見相濡以沫的故事。 就在我百無聊賴的沉浸在如何應付爸媽的喋喋不休時,有一句話吸引我的眼球:原生家庭問題背後的心理真相。
  • 單親家庭孩子怎麼教育 單親家庭孩子教育方法
    這樣,你才能坦然地面對孩子,告訴他你們將要開始一種新的生活。  7、這種生活和原來相比會有一些不同,你們需要做一些調整來適應;你們還會遇到一些困難、需要你們共同努力去克服。但無論出現什麼問題,爸爸媽媽都像以前一樣愛你,這一點是永遠不變的。  8、給孩子安全感,不要把孩子做為報復對方的武器。父母離婚對孩子最大的打擊就是失去安全感。
  • 夫妻感情對孩子心理成長的影響,其原因不簡單
    和傳統中國家庭不同,安娜和劉燁毫不掩飾在孩子面前」秀恩愛」,安娜甚至說:「如果劉燁太寵諾一我會吃醋的」。也許正是因此,兩個孩子熱情真誠,直白表達關心和愛,爸媽恩愛才是孩子最好的教育!在無數次公開和非公開場合劉燁都直抒胸臆妻子安娜就是心裡最美的女人,善良、美麗大方、智慧、賢良淑德,是自己離不開的依賴,而在安娜眼裡,劉燁也是一個可愛,幽默,敏感需要關懷的「小孩」,總之,什麼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