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敲開了土耳其的大門:回族國民黨高官首開中餐館

2020-12-20 澎湃新聞

在全球化的今天,唐人街、中餐館無疑是中國在海外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載體,所謂「舌尖上的中國」,色香味俱全,最容易接觸和體驗。在伊斯坦堡這樣一個華人並不多見的城市,突出的缺陷是沒有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唐人街」;但隨著旅遊業的發展和中土兩國交往日益增多,中餐館少說也有20多家了,「龍」、「長城」、「鳳凰」等成了中餐館名稱的標誌性詞彙。土耳其的第一家、也是經營時間最久的中餐館叫「王」,取自餐館老闆的姓氏,在當地頗有影響。如今,由於市場競爭激烈和其他種種原因,王家餐館在伊斯坦堡已經幾乎找不到蹤跡了,但這個餐館與中土兩國之間的歷史交往頗有淵源,值得一提。

王曾善的兒子王爾紹(左一)和遺孀馬昌玉女士(右一)

從燕京到伊斯坦堡:中國最早的回民留學生

王家餐館的創辦人王曾善(1903-1961)出身於山東臨清的一個回民世家,是中國最早到土耳其留學的兩位學生之一。臨清曾是北方有名的商貿城市,因大運河漕運而迅速興起,回族經濟繁榮。後來漕運衰落,王曾善的父輩遷到北京謀生。父親王葆卿曾擔任北京羊行公會會長、北京東四牌樓清真寺管寺大鄉老等職,在當地回民中頗有影響。

王曾善自幼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後在燕京大學修習語文,同時兼修阿拉伯語和土耳其語。讀書期間,他常常哀嘆於中國回教的狀況,立志「以振興回教為己任」。1922年,他曾與張兆理等人組織了中國清真教學界協進會。大學畢業後,王曾善深受小亞細亞地區民族革命成功的鼓舞,特別欽佩土耳其國父凱末爾的英雄行為,於是自費到伊斯坦堡大學讀書,就讀於歷史系。當時的伊斯坦堡大學剛剛經歷了一場現代改革,新的土耳其共和國將其確立為公立大學。在這裡王曾善有幸得到著名的突厥學專家澤基·託甘(Zeki Velidi Togan, 1890-1970)的指導,翻譯了成吉思汗的傳記。

伊斯坦堡大學正門

曾經,康有為在《突厥削弱記》中將晚清同奧斯曼帝國相類比,民國時期,一反此論調,國民黨人掀起了學習土耳其國父凱末爾的潮流。身為元老的胡漢民就曾在《民報》發表《就土耳其革命告我國軍人》、《土耳其革命》等文章,希望當時身居黨政軍最高職務的蔣介石能效法凱末爾,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1928年,胡漢民、伍朝樞、孫科等到土耳其考察政務,以「宣傳國策」、「敦睦邦交」、「取消不平等條約」為使命。正在土耳其留學的王曾善給代表團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使其「口能言,耳能聞而足能行矣」。此次考察結束之後,王曾善作為非正式代表協助溝通中土通商條約等問題。1934年,中土兩國實現雙邊關係正常化,賀耀祖(1889-1961)成為中華民國首任駐土耳其公使。蔣介石還給土耳其國父凱末爾贈送了一張親筆籤名照,至今仍保留在凱末爾陵墓的博物館裡。

土耳其阿塔圖爾克國父陵墓

新成立的南京國民政府希望了解土耳其共和國建立後的諸項變革。1929年,受國民政府委託,王曾善負責調查土耳其革命後的教育方針和實施狀況,寫了《土耳其的文字革命》一文。他在文中指出,文字革命是土耳其共和國「新政中之最驚天動地引起全世界注意的」,這「並非一種單純問題」,對語言、宗教、文化、及民族心理有很大影響;其強制舉措在土耳其人看來是「魯莽從事」,但中國人卻對其政治手段的堅決頗為欽佩。這成為了當時中國對土耳其共和國最新鮮的報導。

學而優則仕:邊疆政治與國民外交

1931年王曾善自土耳其回國,憑藉學識以及同國民黨要人的聯繫,他很快成了一位社會名流。在20世紀30年代,他同唐柯三、孫繩武一起被譽為「回教三傑」。

王曾善重視教育,認為知識的缺乏是中國回教的一個突出問題。為此,他成立了中國回教青年學會,「以研究學術為主要目的」,並擔任該學會刊物的主編。他翻譯《古蘭經》和先知穆罕默德的傳記,並研究回教國家的歷史和現狀。深厚的學識成就了他在內政外交中的特殊地位和貢獻。

回國當年,王曾善隨另一位國民黨要人戴季陶宣慰西北,帶了十幾位新疆人到南京的中央軍校、中央政校學習。1935-1946年,因胡漢民的推薦,他成為代表回民的立法委員;期間,他以立法委員的身份到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地考察省縣自治問題。1944年,新疆發生暴亂後,王曾善跟隨張治中將軍赴新疆談判,後任民政廳長。

戴季陶

王曾善對新疆問題有過系統的研究。他認為,「鄰國爭相侵略,乃新疆危機之最大者」。英、日、俄三國雖然方式不同,「侵略之野心,則一無二致」。解決新疆問題的根本辦法在於「立威信,正紀綱,制止紛擾,安撫人心,施行法治,宣示公道」。關於流散在近東回教國家的新疆僑民,他則指出,「均因不明國情多所懷疑,難免有離心離德之表示」。自治被看作是處理新疆問題的關鍵。

1938-1939年的中國回教近東訪問團是王曾善所做的最有影響力的一件事情。

「七七事變」後,中國回教救國會成立。因為日本人陰謀在中國西北地區成立「回回國」,王曾善等人深感有必要在回教國家進行抗日宣傳。在國民黨高級將領白崇禧的支持下,他們成立了中國回教近東訪問團,由王曾善任團長。該團自1938年1月從重慶出發,先到麥加參加了朝聖,後歷經埃及、黎巴嫩、敘利亞、伊拉克、伊朗、印度、土耳其諸國,於1939年1月返回。在麥加他們參加了世界回教年會;後又依次拜訪了各國國王、首相和重要大臣,開啟了中國「國民外交」的先河。

中國回教近東訪問團

對王曾善個人角度來說,此次行程最興奮的莫過於重訪土耳其。另一方面,由於日本和奧斯曼帝國自19世紀以來的友情聯繫,加之,1904年日本戰勝俄國後,土耳其對其十分景仰,於是,土耳其的抗日宣傳顯得尤為必要。時任土耳其外交部長阿拉斯(Rustu Aras)在接待訪問團時指出,兩國非但有「宗教感情」,「實有血統之關聯」。他稱讚「中國之抗戰精神,甚可欽佩」。另外,他還強調「土耳其國家非講泛土耳其民族主義者」;「土耳其始終為東方之民族,始終為亞洲之民族也」。訪問期間,適逢土耳其國父凱末爾去世。訪問團特別到多瑪巴赫切皇宮(Dolmabahçe Sarayı)進行了弔唁,王曾善慨嘆「回教民族失一人,東方民族失一人」。當英法諸強的國家代表都來瞻仰時,這個半官方的中國代表團無疑成為了一個特殊的身影。

王曾善指出,此次出行使近東各國人民消除了之前對中國的「隔閡與鄙視之心理」;各國的新聞界,也得以明辨是非,開始刊載「有利我國之消息」。中國爭取民族自由和獨立的革命,被認為「深合回教之真義」,從而贏得了極大的同情。訪問團結束之後,中國首先在利雅得設立領事館,保護去麥加朝聖的中國穆斯林,首任領事即訪問團的成員之一王世明。曾任副團長的馬天英(1900-1982)則組織了類似的中國回教南洋訪問團,到印尼、馬來西亞等地宣傳中國的抗日戰爭。

王曾善尤其重視中國與土耳其的外交,認為「土耳其是近東國際政治的樞紐」。1939年土耳其首任駐華公使抵達重慶。王曾善認為,這「對於我們抗戰不無小補,對於亞洲和平更有莫大的貢獻」。在陪同第二任公使訪問中國西北地區時,他還建議土耳其政府每年資助10名中國學生到土耳其留學。

從教授到餐館老闆的傳奇人生

1949年,中國政局變革,王曾善沒有留在大陸,也沒有去臺灣,而是輾轉到了巴基斯坦。1955年,在託甘教授的邀請下,他帶領全家15口人再次來到土耳其,成為了伊斯坦堡大學的第一位中文教授,譯述中國典籍上所載有關土耳其民族的歷史,供土耳其學生研究——這也是土耳其歷史學會研究民族歷史的資料來源。美國華盛頓大學的一位教授也曾邀請王曾善研究中國回教問題;然而,王曾善卻回覆:「土耳其足我在世界上的最後一站」。土耳其漢學的奠基性人物艾伯華(Wolfram Eberhard, 1909-1989)也對王曾善「倍為讚譽」。臨終前,王曾善一直在寫一本關於中國回教的著作,可惜書稿在其去世時遺失。

王曾善在土耳其遇到的一個最大挑戰即生計問題。伊斯坦堡大學提供的微薄薪水,遠不足以養活15口人的大家庭。於是,王曾善萌生了開中餐館的想法。1955年,他先跟一個土耳其人合夥,但不想餐館在一周之內即關閉。之後,他又有過一些努力,但也不幸短暫夭折。時間比較持久的是1957-1960年他開設於塔克西姆廣場(Taksim)附近的中國飯店。

20世紀50-60年代,大部分的土耳其人還好奇於中國人細長的眼睛和不那麼高聳的鼻子,要開一個中餐館可謂困難重重。各種審批程序,不但複雜,還需要通過各種人際關係來疏通。一個事情要往返幾次,常常找到辦公室找不到人,找了一家又要到下一家。一個普通的布標也要折騰多次,或者被公家沒收,或者被私人偷去。最麻煩的還是人的問題。店裡的跑堂總是因為一些小的問題突然不來上班,辭職了又想回來,家裡的親戚也會因為工資等而鬧矛盾。為了生計,畢業於名牌大學又曾身居政府要員的王曾善甚至不得不屈尊做跑堂,而他的語言能力竟然諷刺性地成為了一個「優勢」。

一方面有大學裡的辛苦工作,一方面又忙於各種迎來送往。一個小小的中餐館,暫時貼補了家人的生計,王曾善卻也幾乎被各種瑣碎事情耗盡了他的精力。他在日記中寫道:「知感主餘能忍受各種壓迫,但此已達極度。真主試驗餘之忍耐力,餘覺已受夠了。再增加壓迫,受不了了。」短短數語,道盡了個中辛酸。

1961年1月,王曾善在伊斯坦堡大學上課時突然暈倒,醫治無效去世,一位在中土交往史上的傑出人物就此早早地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同為回民的白崇禧將軍在給他的悼詞中寫道:「緊維先生、為時之英、篤信宗教、愛國忠貞、從政任教、中外蜚聲、順明歸真、永揚盛名」。這可謂是對其一生的精闢概括。

王曾善墓碑

王家的餐館成就了伊斯坦堡一代居民對於中國的最初印象。作為伊斯坦堡最早的中國留學生和教授,同時也是土耳其第一家中餐館的創始人,王曾善見證了中國和土耳其在近代以來最親密、最深層的接觸。在政治的風雲際會下,他離鄉背井,堅守民族大義;他的信仰、知識及人格都成為了中土歷史交往中美麗的符號。

(作者系上海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土耳其海峽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民進黨追殺國民黨退休高官的兩面性與虛偽性
    臺媒報導指出,依照綠營主導通過的「黨職並公職條例」,曾任李登輝副手的連戰須繳返983.1萬,然而,曾任國民黨主席的臺灣地區前領導人李登輝卻不受影響。針對李登輝的情況,有「知情人士」解釋,李登輝的主要經歷是臺灣地區領導人,在黨內並無主席之外的黨職,因此並不適用此條例,因為「黨職並公職」的追討對象,主要是國民黨黨工。
  • 又一高官「叛逃」?民進黨空手套白狼,國民黨「跳船潮」來了!
    國民黨「跳船潮」似乎已經無法阻擋!曾被國民黨寄予厚望並徵詢能否參加高雄市長補選的前臺東縣長黃健庭,要當民進黨的高官了!黃健庭擔任過兩屆臺東縣長,任內多次蟬聯雜誌民意調查5星縣長,是國民黨政治明星。但這顆明星卻一直不太安分,去年一度被鴻海集團創辦人郭臺銘角逐2020大選時延攬為其副手,但郭臺銘精算得失後未參選,黃健庭也失去了「副總統」之夢。正因為黃健庭曾經想背離國民黨,投靠郭臺銘,因此國民黨小懲大誡,未將黃健庭列入本屆不分區立委名單內。
  • 土耳其一氣之下關閉大門!歐美國家徹底急了:希望中國接收難民!
    本著誰製造誰負責的原則,只有歐洲個別國家願意為難民敞開大門,這並不是因為這些國家有多善良,而是因為他們需要廉價勞動力,也想通過收留難民來提高自己的國際地位!但畢竟他們不是聖母,所以在接收一定的難民後,就開始關閉了大門,但為了維持自己的善良形象,歐洲各國一直在號召其他國家引進難民,最先被他們盯上的就是土耳其,作為中東的老鄰居,土耳其其實並不想接收難民,但在歐盟的金錢誘惑下,果斷表示會安置好一部分難民,在收到歐洲的好處後,土耳其又想在中東戰場上撈好處,於是希望歐洲各國能支持一下自己!
  • 這回蔡英文美夢粉碎,國民黨高官說了句大實話,「臺獨」幻想破滅
    就在臺海局勢日漸升溫之際,日前國民黨高官說了句大實話,打碎「臺獨」幻想。據環球網10月23日援引香港中評社報導,22日,臺灣防務部門負責人嚴德發到臺立法機構報告「臺軍提升後備戰力」,並接受質詢。對此,國民黨馬祖選區高官陳雪生質詢提到,大陸目前在馬祖東引對面部署戰艦,有媒體拍到東引對面有潛水艇出現。
  • 聯邦調查局女翻譯揭露:美腐敗高官偷賣核武機密
    誰幫巴基斯坦造出了原子彈?誰讓卡扎菲差點擁有核武器?誰在支持以色列的核武器計劃?按西方國家的一貫指責,是蘇聯、俄羅斯和中國「擴散核技術的結果」。然而,令西方國家尷尬的是,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前女翻譯西貝爾·埃德蒙茲1月6日在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揭露說,正是美國國務院和五角大樓的腐敗高官大賣核武器機密,結果才讓其他國家擁有了核武器。
  • 蔡英文對美國騷亂沉默 國民黨高官:怎麼還有臉說港警
    蔡英文對美國騷亂沉默 國民黨高官:怎麼還有臉說港警 2020-06-03 09:09:27參與互動   蔡英文面對美國騷亂一聲不吭,國民黨高官
  • 大衛斯特恩的傳奇人生:寒風中敲開中國市場大門,堅決抵制博彩
    寒風中敲開中國市場的大門90年代以前,中國球迷對NBA一無所知,當年斯特恩來到中國推廣,希望可以和央視合作轉播NBA。他手拿錄像帶,在寒風中等待了一個小時,終於見到了央視領導,他一遍一遍的解釋什麼是NBA,並且表示可以不收費的轉播。央視同意轉播之後,斯特恩每周都會寄錄像帶到中國,並且自費請央視團隊現場直播全明星賽和總決賽,成功敲開了中國市場的大門。
  • VH留學|麻省理工學院清華學長教你如何敲開MIT, 伯克利ME PhD大門
    準備申請美國高校的你像揭開美國知名高校,想了解敲開MIT,Berkeley大門的秘密方法?
  • 小七萬聖節裝扮非常酷,貝克漢姆帶著孩子們,敲開了賈斯汀家大門
    讓人意外的是,貝克漢姆居然帶著自己的孩子們,敲開了他們位於比佛利山莊鄰居家的大門。而貝克漢姆的這位特殊鄰居,正是大名鼎鼎的賈斯丁.比伯和他妻子海莉。顯然,出現在家門口的貝克漢姆一家,讓比伯大為吃驚。看著身穿奇裝異服的4位客人,賈斯汀夫婦當場愣在了原地,當他們緩過神來後,這兩個友好家庭成員互相擁抱在了一起。
  • 蔡英文對美國騷亂沉默 國民黨高官:怎麼有臉說港警
    (原標題:蔡英文面對美國騷亂一聲不吭,國民黨高官:怎麼還有臉去說香港警察)【環球時報】美國因非裔男子遭惡警暴力執法致死,爆發大規模抗議活動。5月31日,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在臉書提醒美國說,「若無法從自身落實人權自由,何以建立威信與說服力?」同一天,蔡英文在臉書兩度發文,內容卻是「敦南誠品熄燈」和「辣臺派入黨」,不僅沒說「和美國民眾站一起」,更不敢對美國、川普置喙一字。6月1日,綠營總算有人說話了。
  • 聽說玄彬孫藝珍撒糖後,我敲開了成都韓國城的東大門
    聽說玄彬孫藝珍撒糖後,我敲開了成都韓國城的東大門 2021-01-05 19: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小螺絲撬動大市場 看定海這家企業如何敲開知名車企市場大門
    舟山市7412工廠憑藉一顆小小的螺絲,敲開了北京奔馳、上汽通用、一汽大眾等知名車企的市場大門。「可別小看這一顆顆螺絲,這些高溫連接緊固件裝配在汽車發動機排氣歧管、渦輪增壓器和三元催化器等部位,要確保在650℃以上長期高溫環境下保持正常運轉。」
  • 「工地搬磚娃」高考676分,敲開清華大門
    一個平凡的日子,銀川的工地還是像往常一樣炎熱,單小龍還是在扛著鋼管往樓上走,一位快遞員大聲喊他的名字:「誰是單小龍?你的錄取通知書到了!」單小龍放下鋼管,拍了拍手上的灰,對快遞員說了聲謝謝。誰說歹竹不能出好筍?單小龍用676分的成績,敲開了清華的大門,成為了全國最高學府中的一員。但很少有人知道,單小龍的父親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嚴父教子單小龍在採訪回憶中說到,自己最感激的就是父親。
  • 媒體:蔡英文當局想為兩岸交流設障礙,但大門說關就能關上嗎
    這兩天,臺行政部門又以所謂「維護『國家』尊嚴」為由,提案修改「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以及「機密保護法」嚴管離任高官退役將領赴大陸活動。民進黨當局的這些做法,無異於封堵兩岸交流的大門。制定新的黨政軍條例,有針對性地控制離任高官特別是軍隊退將赴大陸交流,它所設定的前提就是大陸是一個敵對的政權。重新修訂相關條款,制訂更嚴苛的規定,就表示現在對這個政權敵意升高。大陸人員來是「統戰」「分化」的,臺灣的高官們去大陸,要麼會洩密,要麼會有失尊嚴。修法的過程就是一個仇視大陸的宣傳過程,新法實施了,臺灣社會對大陸的敵對情緒也就調動起來了。
  • 臺當局查封國民黨不動產遇阻 欲強開大門遭兩鎖匠拒絕
    臺當局「行政執行署」今天下午查封國民黨松山區黨部辦公室時,遭國民黨發動二道人牆阻擋失利。國民黨提出3項清償計劃,用以繳付臺當局「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追徵的新臺幣8.6億元,遭「法務部行政執行署」臺北分署拒絕。「行政執行署」臺北分署下午由執行官黃有文帶隊,前往國民黨臺北市松山區黨部,以及國民黨位於南京東路五段、嘉興街的黨工宿舍等四處地點準備查封。「執行署」欲查封國民黨臺北市松山信義區黨部受阻。
  • 國民黨改革!將在年前初步建成,蔡英文怕了嗎?
    筆者認為,國民黨所謂的改革傳統已經由來已久,畢竟每次選舉失敗之後國民黨都會進行所謂的改革,但是從歷次改革我們可以看出國民黨幾乎沒有任何大的動作,通常只是雷聲大雨點小,這也使得每一次聲勢浩大的改革最終都不了了之,甚至改革還不如不改。
  • 土耳其反華示威右翼勢力襲韓國人 我使館發旅遊警告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數以百計土耳其示威者4日在伊斯坦堡老城發起針對中國的抗議,卻錯將韓國遊客當成中國人,襲擊了這批韓國遊客。一名知情人士5日對《環球時報》說,當天有示威者拿著砍刀揮向在場民眾,也有中國遊客受傷。針對近日土耳其頻發針對中國政府的遊行示威活動,中國駐土耳其大使館5日發出旅遊警告。
  • 中餐館翻譯的英文菜名很嚇人
    中國人吃的名堂特別多,早期的華僑在海外,開中餐館是很重要的謀生手段,在國外開餐館,都要把菜的名字翻譯成因為,有些可以直接用拼音,有些要解釋其含義:聽過一個笑話:一個在國外中餐館打工的小夥子,每次上菜時都會用英文給老外報菜名
  • 蔡英文阻國民黨參加「海峽論壇」 臺媒:民間交流大門被關上
    國民黨主席吳敦義指派副主席曾永權正式組團與會,並向「總統府」遞件提出申請。但有臺媒披露稱,蔡英文已駁回曾永權的登陸申請案,「難道蔡政府此舉是鐵了心要和對岸硬幹到底嗎?」國民黨登陸案傳遭駁回據臺灣《中國時報》20日報導,國民黨主席吳敦義19日透露,6月初大陸「海峽論壇」,他原本請副主席曾永權出席,依「國家機密保護法」要列管,要得到「總統府」同意,「但據說總統府沒有同意,考慮再安排適當人選代表國民黨出席」。
  • 在中國讀A Level,如何才能敲開英國牛劍或其它G5大學的大門?
    本文的原始問題是來自於一位正在中國境內就讀國際A Level課程的學生,原始問題是這樣的: 「在大陸讀A Level,如何才能敲開英國牛津劍橋或其他G5大學的社會科學學院大門?」 實際上不管是想要報考任何專業,想要用實力敲開英國頂級院校的大門,是同我們平時做的一些努力分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