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館翻譯的英文菜名很嚇人

2020-12-11 騰訊網

中國人吃的名堂特別多,早期的華僑在海外,開中餐館是很重要的謀生手段,在國外開餐館,都要把菜的名字翻譯成因為,有些可以直接用拼音,有些要解釋其含義:

聽過一個笑話:一個在國外中餐館打工的小夥子,每次上菜時都會用英文給老外報菜名。那天中餐館的老闆創了一個新菜,名字很長,直譯過來是:「老闆娘的手藝烹製的特色田雞腿兒。」小夥子剛來美國不久,語言本來就不靈,上菜時一緊張就報成:「田雞的手藝烹製的特色老闆娘腿兒。」這種就是解釋的含義。

↑童子雞

現在中國有很多老外,所以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的很多餐館推出了中英文雙語菜單:

「童子雞」按照其意思該怎樣翻譯?「還沒有性生活的雞」(Chicken Without Sexual Life )?

想來咱們老祖宗發明這道菜的本意,也只是要標榜材料的鮮嫩爽滑而已,沒有誰要打聽雞先生的私生活。

有一個網友更好玩,他說:「童子雞翻譯成『還沒有性生活的雞』,這還不夠準確,應該是『還沒有性生活的公雞』,要是母雞的話應該是『處女雞』了。」

「四喜丸子」被翻譯成「四個高興的肉團」(Four glad meatballs);

「紅燒獅子頭」被譯成「燒紅了的獅子頭」(Red burned lion head);

↑紅燒獅子頭

相關焦點

  • 菜名翻譯無釐頭嚇壞老外
    ●最白開水的翻譯   廣東名菜「佛跳牆」在很多星級菜館都被翻譯成「鮑魚、魚翅和魚肚」,這種白開水式的翻譯讓很多愛好美食的人士覺得痛惜。「有些菜名本身就是根據材料起的,為求簡單明了,翻譯成英文時直接取材料名,比如青椒雞蛋等,這是無可厚非的。可是像『佛跳牆』這類具有深厚民間歷史典故的菜名,直接按材料翻譯出來就索然無味了,未免可惜。」
  • 中餐菜名英文翻譯
    餐飲專業英語主要包括日常會話用語、烹飪技術用語和中餐英文菜單等等,而這其中尤以中餐英文菜單用得最為普遍。要將中餐菜單翻譯成英文,就先得了解中餐菜名的構成及命名方法。中餐菜名通常由原料名稱,烹製方法、菜餚的色香味形器、菜餚的創始人或發源地等構成。
  • 奧運菜餚取了英文名 禁現翻譯不準菜名嚇跑人現象
    中文菜單需要合理而準確的英文譯名,否則就會鬧大笑話。  ■ 本報記者 白志標  「Burn Spring Chicken」、「Sharp Chili in Tiger Skin」、「Rolling Donkey」,當你看到這一串串英文的時候,有沒有想過這些都是能吃進肚子的東西呢?
  • 海外中餐館的菜單翻譯:如何解釋我們的美味佳餚
    ·中國菜名英文譯法初稿完成 "叫化雞"翻成"乞丐雞" 國內餐館「四喜丸子」英文譯成「四個高興的肉團北京市旅遊局在網絡上公布了《中文菜單英文譯法》的討論稿,從本月23日到9月1日對菜單的英文譯法徵求市民的建議。有網友建議徵求一下海外中餐館對菜品譯名的意見。海外中餐館的菜單翻譯,使用標準的當地語言,更加容易被外國人接受和理解,所以只要去粗取精,確實不失為一種有益的借鑑。
  • 海外中餐館菜單翻譯有講究
    北京市旅遊局在網絡上公布了《中文菜單英文譯法》的討論稿,從本月23日到9月1日對菜單的英文譯法徵求市民的建議。有網友建議徵求一下海外中餐館對菜品譯名的意見。海外中餐館的菜單翻譯,使用標準的當地語言,更加容易被外國人接受和理解,所以只要去粗取精,確實不失為一種有益的借鑑。
  • 趣味:傳統中文菜名有趣英文翻譯
    想當年的魯迅先生,雖然文才了得,但在翻譯這上頭,也做了個不尷不尬。可見翻譯絕非易事啊。  中國的飲食文化堪稱一絕,許多烹飪方法與食材都是外國人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所以在菜名的翻譯上,常常有笑話產生。前幾年稱北京旅遊局對外發布了一個<中文菜名英文譯法>,將大部分的中文菜名英文譯法統一起來,在各大飯店推廣,以便外國遊客能真的看懂看全。這也算一件好事。
  • 簡單粗暴菜名翻譯讓人啼笑皆非 亂譯菜名不只是出「洋相」
    「童子雞」譯成Chicken Without Sex(沒有性別的雞)、 「夫妻肺片」譯成Husband and Wife’s Lung Slice(丈夫和妻子的肺切片)……這種簡單粗暴的菜名翻譯,讓人啼笑皆非,出盡「洋相」。
  • 中餐菜名英文翻譯規則詳解
    根據北京市外辦和市民講外語辦公室聯合出版的《美食譯苑——中文菜單英文譯法》,中餐菜名翻譯成英文是有一定的規則的,只要掌握規則,你也可以給自己的創新菜
  • 中餐館菜譜英譯名字太怪 不少老外被嚇壞(組圖)
    中國菜究竟該怎麼翻譯?隨著市民講外語活動辦公室近日就一批中國菜名統一翻譯在網絡上徵集意見,中國菜的翻譯一時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記者調查  菜名英譯「四大最」  最無釐頭的翻譯  最無釐頭的菜名翻譯當屬「童子雞」了。
  • 中餐報菜名 外國吃慣口
    因此英國中餐館多是提供常規的中餐。菜名翻譯起來也相對容易。魚香肉絲沒了「魚」菜名乾脆用中文而在其他國家,菜名的翻譯則相對比較「隨性」。美國中餐協會秘書長龔權偉告訴法晚記者,在美國,即使你隨便給菜重新起個名字也可以。正是由於這個原因,現在,「魚香」「宮保」「麻婆豆腐」「混沌」「餃子」等飯菜名已經在英語中非常普遍。
  • 菜名英譯搞怪 童子雞被譯成"沒有性生活的雞"
    ●最白開水的翻譯     廣東名菜「佛跳牆」在很多星級菜館都被翻譯成「鮑魚、魚翅和魚肚」,這種白開水式的翻譯讓很多愛好美食的人士覺得痛惜。「有些菜名本身就是根據材料起的,為求簡單明了,翻譯成英文時直接取材料名,比如青椒雞蛋等,這是無可厚非的。
  • 被中國菜的英文翻譯名嚇到了,外國人懵逼道:我是誰?我在哪?
    被中國菜的英文翻譯名嚇到了,外國人懵逼道:我是誰?我在哪?如今中國菜已經不單在中國受歡迎了,很多老外在吃到美味的中國才之後也是欲罷不能,中國菜的國外也是掀起了一股美食的熱潮。事實上不僅是在中國有大量的老外會去中餐館吃中餐,在國外也是有大量的中餐館的,一些喜歡吃中餐的老外經常會去到這些中餐館裡面吃飯。在這些中餐館裡面,聰明的商家也會給自己家裡的菜取一個英文名字,這樣就能夠更好的讓老外記著這些菜,能夠吸引到更多的顧客。不過不得不說的是,這些菜在被翻譯成英文之後不僅老外是處於懵逼狀態的,我們中國人自己能夠看懂都成問題。
  • 菜名譯得無釐頭嚇壞老外(組圖)
    中國菜究竟該怎麼翻譯?隨著市民講外語活動辦公室近日就一批中國菜名統一翻譯在網絡上徵集意見,中國菜的翻譯一時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記者調查:菜名英譯「四大最」  最無釐頭的翻譯  最無釐頭的菜名翻譯當屬「童子雞」了。網友「餐廚經理」說,看到有的餐館將「童子雞」翻譯成「還沒有性生活的雞(ChickenWithoutSexualLife)」。
  • 為留學生看得懂菜譜 研究生翻譯962個英文菜名
    上學期,她發現班上有一名加拿大女生,每次去食堂的「沙縣小吃」窗口都只點炒年糕,因為在近30道菜中,她只知道炒年糕,其他的菜名認不出也讀不出。經調查,華師大中山北路校區有多個食堂,除去設有英文翻譯菜單的mana韓國餐廳和華菁園是留學生最愛去的餐廳之外,河西食堂和麗娃食堂相對來說品種更為繁多,也更具有中國特色。
  • 菜名翻譯絕非小事
    宮保雞丁,就是「花生、辣椒、蔥炒雞肉」;過橋米線就是「加雞肉的雞湯粉絲」,這些是為了迎接2008年奧運會而正在進行的《北京市餐飲業菜單英文譯法》討論稿中的部分內容。中國的烹飪藝術源遠流長,各種菜系流派爭奇鬥豔,就菜名而言,更是五花八門,數不勝數,而且多有地方和傳統特色,有些菜名的背後甚至就是一段典故,如「貴妃雞」、「東坡肉」等等。就我們常見的菜名而言,有些菜的菜名往往比較直白,如小雞燉蘑菇、酸菜白肉、紅白豆腐等等;而有些菜的菜名則相對複雜,甚至會在第一次接觸時看菜名而不知所云,如遊龍戲鳳、花好月圓、龍虎鬥等。
  • 海外中餐館菜單譯法多 四喜丸子變高興肉團(圖)
    北京市旅遊局在網絡上公布了《中文菜單英文譯法》的討論稿,從本月23日到9月1日對菜單的英文譯法徵求市民的建議。有網友建議徵求一下海外中餐館對菜品譯名的意見。海外中餐館的菜單翻譯,使用標準的當地語言,更加容易被外國人接受和理解,所以只要去粗取精,確實不失為一種有益的借鑑。
  • 中國菜單稀奇古怪的英文譯法
    中餐館菜單上嚇人的錯誤,讓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國人覺得好笑。誰會忘記吃過「火烤獅子的頭」(burnt lion's head,即紅燒獅子頭)這道菜?部分菜名的規範譯法:麻婆豆腐Mapo Tofu (stir-fried tofu in hot sauce)舊譯:Pock-marked old woman's bean curd(滿臉麻子的老太婆的豆腐)拌雙耳Tossed black and white
  • 《中文菜單英文譯法》出臺 奧運菜餚取了英文名
    「這個中文菜單的翻譯工作共耗時兩年多,在翻譯過程中,我們收集和借鑑了來自世界各國中餐館的菜名譯法,而且為了使得翻譯更為準確,國內一級大廚親自講解和演示菜品的做法。」北京市外辦專家、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陳琳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透露,他參與了北京《中文菜單英文譯法》翻譯、校對的全過程,「這個中英文對照的菜單除了將發放給北京市3星級以上酒店外,還會在北京奧運會期間的奧運村的餐廳使用。」
  • 中餐西譯——細數那些老外百思不得其解的菜名
    中華美食許多外國城市的中餐館永遠都是門庭若市,擠滿了前來大快朵頤的外國朋友。老蔡早些年也曾常出國門,在外也經常出入中餐館,每每點菜之時也會發現有中英文兩行菜名,一般習慣性的看中文點菜,對因為譯名基本沒看。直到最近有一位外國朋友發來幾道英文菜名來請教老蔡,老蔡想了好久才恍然。由於文化的不同,各種千奇百怪的中餐譯文出現在各大中餐館,讓前來點菜的外國朋友百思不得其解。
  • 當中國菜菜名被翻譯成英文,外國人表示受到驚嚇,中國人也懵了
    每個國家的文字語言和風土人情都不一樣,中國菜出現在外國餐廳,當中國菜菜名被翻譯成英文,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呢?外國人表示受到了驚嚇?中國人也是一臉懵。京醬肉絲是一道美味的中國菜,但外國人卻很少吃。不是因為不好吃,而是因為它的名字讓人感覺噁心,甚至會感到驚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