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躍遷:他們做對了這3件事

2020-10-19 紅塵笑笑生

職場躍遷:他們做對了這3件事

文 | 紅塵笑笑生  圖 | pixabay

你肯定看到過這樣的現象,有的人身為普通員工時,能力超強,所向披靡;但被提拔為管理層後,卻變得平庸無比,自己每天累個半死,下屬還不領情。而有的人專業能力稱不上優秀,有機會成為管理層後,你看他每天只是和下屬聊天,重要工作都壓給下屬完成,下班後混各種圈子或拉著下屬吃吃喝喝,看著輕輕鬆鬆,卻在晉升路上絕塵而去。

這是為什麼呢?

朋友李凱就有這樣的困惑,擔任部門經理三個月,第一次感覺到壓力,甚至開始懷疑自己。

他認為自己是好領導:重要工作親自出馬;下屬出了問題,他二話不說,就接手查缺補漏; 每天都加班,卻從不讓下屬作陪;個人業績也是快速增長,讓整個部門業績靚麗。

但下屬似乎並不領情,對他很冷淡,而且越來越喜歡把工作往他身上推;領導對他的能力也產生了質疑,好幾次問他為什麼一個人加班,為什麼重要的工作都是他在做,而不給下屬機會。

他做錯了嗎?

其實,李凱犯的錯是很多人在晉升後都會出現的問題,那就是職場升遷後的錯位,職位提升了,新工作、新環境、新要求,但為人行事、思維方法還處在原來的階段,自然無法勝任新崗位。

01

這三個職場陷阱,你中招了嗎?

能力陷阱

每個人都有心理舒適區,我們習慣於在熟悉的領域內行事,樂於做擅長的事情。這也是我們信心的來源之一。

反映在職場中, 就是我們升職了,卻還是習慣於把精力和時間放在曾經為我們贏得榮譽和認可的事情上,而對新職位的工作重點視而不見。身為普通員工,我們只要做到管好自己,而成為管理層後,任務就變為管理他人,成就他人。沒有意識到這個變化,就會栽跟頭。

李凱就是這樣。他曾是最為出色的業務經理,那時,他的核心就是管理好自己,精進業務能力,做好客戶拓展,創造個人業績。這些為他贏得了認可和晉升的機會。

晉升為部門經理後,工作重點發生了變化,他卻還是習慣於原來的作法,單兵作戰,衝鋒陷陣;在下屬看來,這樣的領導既不傳授經驗,也不給發展機會,根本不值得追隨;而領導呢,則敏銳地發現,他完全沒有擔起團隊管理的職能,團隊成敗繫於他一身,一旦他有個變動,整個團隊都要陷於停頓。而這正是領導特別忌諱的事情。

人際關係陷阱

習慣於呆在心理舒適區,反映在人際交往上,就是多數人習慣於和自己熟悉的的、相似的、認同的人打交道,而不會根據情況的轉變,實際的需要,刻意經營人際關係。在職場上,也是同樣的情形。

擔任業務經理時,李凱的人際關係相對簡單,服務好客戶,拿訂單說話就可以;但成為部門經理後,溝通增加了幾個層級。需要和公司高層溝通,爭取資源和支持;需要和其他部門經理協作,獲取跨部門的配合;需要和下屬打交道,既保持親和力又要樹威信;他還需要通過各種渠道關注行業的發展,為公司業務策略的制定提供建議。

但他卻沒有意識到,仍是按照以前的節奏工作,除了拜訪客戶更勤外,花在其他關係上的時間少之又少。這就使得他和領導、和平級、和下屬的溝通都陷入困境。

真實性陷阱

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我們經常對於擔任領導後,溝通時必須遵循的「潛規則」特別抗拒,認為這是對自己人格的扭曲。我們認為為人就是要正直、真實,有一說一,人前人後都要保持統一的形象。那種「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明明不喜歡這個人,卻還重用他;明明沒有信心,還得給員工畫大餅的做法打心眼裡被我們鄙棄。

正是這個想法,讓很多人擔任領導後,仍然習慣於以前的行事做法,比如只喜歡和自己相似的同事,招聘也傾向於同樣風格的人,而對與自己反差大的下屬很排斥。有時絲毫不顧忌場合和身份,有什麼情緒都掛在臉上。

這三種陷阱是職場升遷後最常出現的問題,而做什麼事、交什麼樣的人、用什麼樣的方法恰恰是能否成為一個好的領導者的關鍵。要成為高效的管理者,避開這些陷阱,勢在必行。

02

轉變:從內至外還是從外而內

如何快速完成轉型,傳統的管理學理論主張必須先改變自身觀念,再用觀念指導自身的行為。這聽起來很有道理。但實踐卻大有問題。

首先不是每個人都知道,高效的管理者應該具備什麼樣的觀念,不會意識到觀念成為阻礙自己上升的障礙。也有的人在升職後,因為公司管理風格等等原因,僅憑個人能力也能一帆風順,而不會察覺自己管理理念存在問題。

另外一方面,最難改變的恰恰是觀念。觀念在我們大腦中根深蒂固,是為人處事的行事標準,也很難有客觀的標準去衡量。

而完成轉變的時間長短也必須要考慮,觀念的轉變時間長,難度大,而公司不會給新晉領導太多的機會。

那該怎麼辦呢?

全球50大管理思想家之一埃米尼亞·伊貝拉在《逆向管理》一書中提出了新的觀點,那就是「先行動,再思考」,意思是先做領導者該做的事,在實踐中思考領導者應該具備的觀念,並把它內化為自己工作理念。這樣,能夠幫助新晉主管更快實現轉型。

相對改變觀念而言,定義領導者的工作角色、為他們提供明確的指導更為簡單。而這些都可以在對員工提拔時予以明確,讓他們知道所需要的技能、精力分配。而新晉主管自己如果有這樣的意識,也能夠主動去重新梳理新角色下的工作職責。

具體怎麼做呢?從三件事入手。

03

轉變從這三件事做起

定義新工作

晉升到領導崗位後,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擺脫能力陷阱,將工作重點由管理自己轉變為管理他人。

他需要重新定義自己的工作角色,明確工作重點、工作目標是什麼。而對於領導者而言,成為賦能型領導,為下屬提供工作技能培養和必須的支持,幫助他人成功,遠比個人衝鋒陷陣更為重要。

領導者的職責通常需要包括四部分:

連接類:就是做為橋梁,連接內部與外部,上級與下級,把信息上傳下達,將公司戰略細化為戰術。

展望類:就是他的工作不僅僅局限於眼前的任務,更應該從大局出發,開拓新業務,規謀劃更有遠見的事情,為部門和團隊成員設定目標,明確前進方向。

影響力:就是提升自己的影響力,讓別人信任你、追隨你,為管理團隊、爭取資源和支持奠定基礎。

第四部分就是培訓、帶團隊,分享你的想法和經驗,為團隊成員打雞血、添動力,帶領團隊實現目標。

咱們回到最開始說的例子李凱身上。擔任部門經理後,正確的姿勢應該是怎樣的呢?下屬的成功是他領導能力的證明。他應該把工作重點放在分享經驗、幫助團隊成員成長;他應該根據下屬的特點,為他們安排最能發揮他們潛力的工作;出問題時,對外,他要一力承擔起責任,對內,則需要帶領團隊成員復盤,分析原因,引導他們探尋解決方案。當下屬遇到困難時,他能夠給予足夠的支援。

除了重新定義工作內容外,領導者還需要具備終身學習的理念,把新的工作崗位當作學習平臺,讓自己能夠從更高的格局發現發展趨勢,把握新的機會。

除了深度參與部門當前的工作外,了解行業趨勢變化,接觸專業領域以外的項目,拓展自己的知識邊界;參與外部的一些活動,都是提升領導者戰略能力有效的途徑。

經營新關係

就是要主動突破原來的人際關係舒適區,構建適應新角色的人際關係「盤絲網」。簡單而言,領導者工作上的人際關係圈應該由三類構成:運營關係、個人關係和戰略關係。

運營關係就是能夠在業務上提供幫助和協作,促進業務開展的人際關係。這是因為業務協作而產生的人際關係,放在公司而言,則主要是上級、平行合作部門、下屬、外部合作夥伴。除了平時公對公的交往外,還可以通過午餐會、當面感謝、公開表揚、團隊共建等非正式渠道加深彼此的交往。

個人關係則是指能夠為領導者個人職業發展出謀劃策、提供幫助和機會的人。現實中主要是獵頭、同行精英、各領域專家。他們是你的私人董事會,在面臨重大抉擇時,更能夠給你提供切實的幫助和中肯的建議。

而戰略關係則是能夠與之探討行業發展趨勢、共享行業信息,能夠為其戰略決策提供建議的人際關係,主要有同行精英、專家等。只有具有前瞻性的眼光,才能培養起高管必須具備的戰略性思維。而戰略關係正是你的外部智囊團,為你提供最前沿的信息。

而這些人,在你原來的圈層是比較少存在的,你必須走出舒適區,主動去尋找這三方面能夠幫助你的人,建立連接。你要能夠連接各行各業的資源,能夠隨時找到適合的人尋求幫助;也需要具備連接性,你能夠對各項的人際資源進行統籌整合,讓人際關係的經營發揮最大效應,使得你與他人可實現雙贏;你的人際關係圈也需要根據你的位置變化、周圍環境變化,進行動態地更新,而不要指望一勞永逸。

身為管理層,擁有廣泛的人際關係,能夠幫助你在晉升路上打怪升級更為順利。試想,一個眼界和見識始終停留在當前所做的工作上面,一個具有廣泛的人際圈,對於行業發展趨勢洞察如火,能夠快速調動資源支持公司的新業務,誰更容易被高層欣賞呢?

溝通、協調、整合工作對於管理者來說是如此重要,也必然決定了管理者必須花很大的精力用於新關係的經營。如此,才能天時地利人和。

尋求新方法

在身份發生變化後,要更好地發揮角色賦予的職能,需要規避真實性陷阱。

作為管理者,發現每個人的長處,安排在合適的位置,遠比用非黑即白的邏輯去評判他人或自己更有意義。

如何克服心理上的這種衝突?一個有效的辦法就是你把這當作一種身份認知的遊戲。你要升級打怪,必然要利用現有資源,團結所有可以團結的人,充分發揮每個人的長處和潛力,而不是以個人好惡來評價他人。也許有的人的風格你很不喜歡,但很有可能正好是他,和你形成了互補,能夠去完成你不願出面的事情。

在向高效領導者轉變的過程中,你會不斷面臨考驗:可能在一開始按照重新定義的角色去做事時,很多工作與以前的大不一樣,會讓你感到壓力;這個時候要堅決執行「只加不減」的原則,就是把新角色賦予的新職能添加進去,和原來慣行的工作並行,等逐步上手後,再把沒必要親自處理的工作逐步分離出去。這個過程中可能會很困難,但一定要堅持下去。當你慢慢通過行動,開始對新的角色有了深刻理解後,就可以從觀念上重新設定自我概念,並最終把它內在化,讓自己由假裝是一個經驗豐富的領導,真正成長為觀念上也實現煥新的高效管理者。

李凱後來怎麼樣了呢?他只是做了一些小小的調整:再出去談客戶時,前期都會帶上下屬一塊去;談完,再回來給大家復盤;後期就嘗試著讓下屬獨擋一面;遇到特別緊急的項目,就讓團隊成員主動請纓,組建項目組攻關,他只是在關鍵時點撥,把握最後的成果;也經常主動和領導溝通自己在團隊管理方面的想法和困惑,反而得到了上級的肯定。貌似,他站到了後臺,前面都是部門新人出人頭地,但在公司高層,卻已經把他當作人才梯隊的高潛力高效能的領導重點培養。

這個方法只適用於領導者嗎?

絕對不是,它適用於任何想要發生改變的人。

簡而言之,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就去了解這樣的人每天都做哪些事情,和哪些人打交道,他們有哪些成功之道可以借鑑。了解了,那就把自已當作已經實現這個目標的人,去做同樣的事,去經營相關的人際關係圈,去學習別人的成功之道。裝著很牛B,有一天你就真的會很牛B。

借用行動派的口號與大家共勉,敢行動,夢想才生動!一起向自己的夢想邁進吧。

END

揭群

粵籍在京湘妹子(湖南人,求學武漢落戶廣州漂在北京)

雙子A型武大畢業

2000年起,就一直在無線增值、無線營銷和無線廣告行業

在這裡會和大家分享職場智慧,也會交流個人成長心得

我的微信號是632970,歡迎報暗號「公眾號」勾搭咯

公眾號:紅塵笑笑生

公眾號ID:hcxxs8

得到、新世相籤約說書作者

摸爬滾打18年,原創職場乾貨分享

相關焦點

  • 老油條在職場從不輕易做這3件事,你做過沒
    老油條之所以在職場中可以過得那麼輕鬆自在,是因為他們掌握著一套屬於自己的潛規則。而這套潛規則裡面,有三件事情是他們在職場中絕不輕易去做的。如果你想知道這三件事是哪三件事,就要好好看看我們今天為大家分享的小知識啦。千萬不要小瞧這三件事情,可能目前你正不知深淺的做著,而危害也正慢慢的在向你靠攏。
  • 職場中,這3件事,高層次的人從來不做
    職場中,有很多雜事需要我們處理,有的人疲於奔命,到頭來憂鬱寡歡;而有的人珍惜時間,努力提升自我。職場中,高層次的人,從來不做這3件事1. 空閒時手機閒聊很多職場人,以為上班的時間屬於企業,公司沒活便閒聊。其實,所有的時間無論是上班還是下班,都屬於我們自己。如果任由自己浪費時間,無異於層次越來越低。
  • 職場中這4件事,做了是作死,不做是智慧!
    職場中你做過讓自己令自己難堪的事情嗎?2. 職場中有哪些事情是做了難堪(作死),不做就是智慧呢?【閒聊】工作是做不好,就會變成下力不討好、惹人厭令自己難堪(也就是作死)的行為。職場中跟工作息息相關的事情不少,所以只要我們能分辨出哪些事做了會令自己難堪(作死)就好了。
  • 職場中,做這3件事很容易讓自己頹廢!想成功的人要儘量避免
    很多人都渴望自己能夠在職場中飛黃騰達,於是每天都很努力勤奮,提升自己的能力。雖然說想法和行動是好的,但是有的人卻忽略了某些「致命」的小細節。這些小細節看似不起眼,然而卻往往會造成很大的危害。職場中,做這3件事很容易讓自己頹廢!想成功的人要儘量避免。
  • 職場潛規則:與同事關係再好,這3件事也請別做,早知早受益
    職場潛規則:與同事關係再好,這3件事也請別做,早知早受益職場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同事,你會與其他的同事做朋友,當你和他們關係變得更加好的時候也會一起談論各種八卦或者是一起討論彼此的興趣愛好和工資等。
  • 「好心沒好報」:在職場,這3件事別再做了,別人不會感激你的
    「好心沒好報」:在職場,這3件事別再做了,別人不會感激你的每個人對待職場上的態度不同,在為人處事上也就不盡相同,有些員工覺得職場就是一個「名利場」,在公司裡面沒有純友誼,只有利益和前途,當他們和同事、領導接觸的時候,
  • 人際關係中的這3件事,遇見了請趕緊處理,小心吃虧
    反正我是遇到過好幾件,而且能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以下三件事,不知道大家在職場中有沒有經歷過。回想起來,這三件事沒有一件不讓,我在當時特別發瘋無語的。但在當時,除了默默的忍受,我別無他法。但現在不一樣了,你可以提前對這三件事做出防備,真的在工作上遇到了,就可以做得更加細緻周密了:一、錯了還不承認---讓你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死皮不要臉:明明是對方做錯了,他還在你這裡死不承認,甚至一定會把錯誤推到你身上,如果是工作以外的事情,你還可以忍受得了,但偏偏又是工作上的事情。
  • 職場中做這幾件事的領導,得不到人心
    我們在職場中,都想當領導,因為領導可以管人,而且工資待遇也高,可是怎麼樣當好一個領導呢,這裡面學問也是很大,如果領導常做這幾件事,那也得不到人心。領導要想讓員工服你,光吼光罵是不行的,我們需要去引導,去管理他,讓他們心裡服你,這樣他才能聽你的話,你也才是一個好的領導。
  • 領導突然讓你做這3件事,是想把你趕走嗎?職場老手把原因說透了
    領導突然讓你做這3件事,是想把你趕走嗎?職場老手把原因說透了在職場可謂是瞬息萬變,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有好有壞,說不定哪天領導就提拔了你,當然,可以提拔你,也有可能辭退你,這些東西都是說不定的事,所以自己要學會看待每一件事情的眼光,以便於自己不會再這上面吃虧。
  • 職場禁忌:打死也不能做的3件事,除非你不想繼續幹了
    能在職場上混得好的人,可以說都算得上是「人精」,因為職場上有太多的「潛規則」了,每一個混得好的人,都是非常小心謹慎的人。可以這麼說,如果你想在職場上讓自己有所發展,那麼就一定要「圓滑」。職場禁忌:打死也不能做的3件事,除非你不想繼續幹了。一、做「牆頭草」。
  • 領導說:職場最聰明的活法,是堅持做這3件事
    要想在職場中活得輕鬆自在一些,並不是大家夢想中的一勞永逸,衣食無憂,而是開開心心的工作,快快樂樂的拿高工資,那麼你需要堅持以下三件事情:一、睜隻眼閉隻眼---不是所有的事你都能管:不要那麼好心,因為你的好心會被別人當成壞意,特別是在利益額外重要的職場之中,或許你是為了幫助別人,或許你是工作職責所在,但有些時候
  • 職場中與同事相處,這幾件事不能做
    我們在職場中,就需要與同事打交道,有很多工作還需要和同事共同完成,所以,我們要與同事相處好,這樣我們才能把工作做好。對於與同事相處,我們不能做這幾件事,不然,你會吃虧。職場中,你要是太好說話了,別人就會欺負你,就會瓜分你的利益。所以,我們在職場中,要與同事把握這個度,遇到原則的問題,不能讓步,不能太好說話了,要堅持自己應該得到利益。
  • 資深老油條:職場常做這4件事,就等著被懟吧!
    你在職場中有沒有因為一件事情做的不夠好,而被冷落、孤立的經歷?2. 職場中有哪些事一旦做了,就會給自己帶來不可挽回的結果呢?【閒聊】職場既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難,更沒有我們以為中的那麼簡單。千萬不能因為不在乎、不注意,而做一些低級沒有價值的事情。
  • 職場上特別忌諱的3件事,如果你做了,領導馬上就會收拾你!
    職場上特別忌諱的3件事,如果你做了,領導馬上就會收拾你!職場也算得上是一個不動聲色的戰場,在你看不見的背後或許充斥著許多的紛爭。但是無論你是處於什麼工作崗位,亦或者什麼角色,都一定要謹記公司裡面的3點忌諱,如果你不小心做了這麼一些事情,那麼領導或許馬上就會收拾你,讓你離開這個公司。1.上班態度不端正有一些在公司渾水摸魚的人是領導很討厭的一類人,因為他們上班的態度不端正,總是用一種完成任務的敷衍態度面對工作。
  • 職場中,就算和領導關係再好,也不要做這3件事,不然害了自己
    職場中,就算和領導關係再好,也不要做這3件事,不然害了自己人在職場中有很多都要注意的地方,因為很多事情並不是我們所想像中的那個樣子,對於很多人來說,職場中有很多事情第一自己並不是非常了解,第二自己也不想得罪人,所以很多時候,大家在職場中都不會太過張揚,都會把重心放在自己的工作上。
  • 職場中這3件事不能幫同事,否則害了自己,還給別人做了「嫁衣」
    然而,並不是面對所有的事情我們都要去幫助別人,尤其是職場上,有些事情你不能幫,因為他們不僅不會讓你感到快樂,說不定還會侵犯你的利益,讓你痛苦。職場中這3件事不能幫同事,否則害了自己,還給別人做了「嫁衣」。一、幫人幹活。
  • 職場中的運氣如何,看這3件事就行了
    想知道自己在職場上的運氣到底如何,其實可以通過以下三件事就能看得出來。不要總是跟別人比較,因為我們每個人所經歷的情況不一樣,所處的環境也不一樣。一味的看重別人的運氣,就會讓自己的運氣顯得特別不起眼。也許還會讓你僅存的運氣被你給浪費掉,所以不要去跟別人比運氣,真的想知道自己的運氣在職場上如何的話,就從以下三件事情上來做一個判斷吧:一、精神狀態如何---最能反映一個人的實際情況:讓自己去判斷自己的精神狀態,是不是好多人都沒有判斷過?可是當我們去判斷別人的精神狀態的時候,總能說得頭頭是道煞有介事。
  • 和同事相處,做好這3件事,輕鬆解決職場關係
    和同事相處,做好這3件事,輕鬆解決職場關係在職場中,與同事的交往,大多數是因為利益而推動的。職場與生活不同,生活中,我們可以與好友推心置腹,但是在職場中,不能這樣與同事交往。同事之間,有著太多的利益糾纏,所以,在職場中與同事的交往,要時刻小心謹慎,多個心眼,多一份防備。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來一起看看,在與同事的交往之中,要做到哪3件事情呢。三不插手1、調解之事不插手在工作中,難免有同事因為一些小事而爭執起來。
  • 職場中工資低的人,要是做這幾件事,工資會更低
    我們在職場中都想讓自己的工資高高的,可是現實中工資高的人並不多,大部分人工資都差不多。雖然,我們工資低,但是,大家還是想讓自己的工資有所提高。這就需要我們找對方法,如果,你在職場中做這幾件事了,那麼,你的工資會更低。
  • 在職場上,寧可冒犯同事也不能做的3件事,否則會被當做出頭鳥
    在職場上,寧可冒犯同事也不能做的3件事,否則會被當做出頭鳥導語:職場上的每一個公司,都是一個小小的江湖,各有各的的規矩,各有各的利益。每個員工在這裡面,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需要避免做的事情。今天小編在此給大家說的是:在職場上,寧可冒犯同事,也不要做的3件事情,否則容易被當做出頭鳥,吃虧的只能是自己。1、領導私下交代,但是未公布的事情,不要張揚。小梁在公司工作了一年,因業務能力突出,領導對其非常的信任,因而在公司當中,也組建了自己的圈子。每次吃飯,或者下班,他們幾個都是三五成群的一起離開,頗有一番架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