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歌聲中告別——記臺灣中國統一聯盟原主席王津平追思會

2021-02-07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臺北11月10日電(記者趙博、許雪毅)立冬後的臺北,陽光和煦,微風習習。10日下午,一場題為「春風化雨、愛滿人間」的追思會在仁愛路舉行。300多位親朋好友、同事學生及統派人士會聚一堂,用歌聲送別臺灣中國統一聯盟原主席、中華基金會原董事長王津平先生。

  王津平1946年出生於臺北,曾就讀於淡江大學,1972年赴美留學,期間投身海外保釣運動。1975年,他回到母校淡江大學任教,並參與編纂愛國進步刊物、校園民歌運動、老兵返鄉運動等社會活動,成為當時臺灣愛國青年的重要引路人。

  1988年,王津平參與發起成立臺灣中國統一聯盟,先後三次擔任聯盟主席,發起並組織了多場愛國遊行、兩岸研討會和各類交流活動。他矢志不渝推動祖國統一,堅決反對「臺獨」,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幹涉中國內政,積極追求社會進步和公平正義,為祖國統一和民族復興貢獻了巨大心力。今年9月7日,因病醫治無效,王津平在北京逝世,享年72歲。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10日下午的追思會肅穆而溫馨,會場擺滿了潔白的蝴蝶蘭,循環播放王津平生前最喜愛的歌曲《我的祖國》。人們身著深色服裝,緩步走進會場,為先生默哀致敬,並觀看追思影片。

  追思會歷時近5個小時,分為「悲天憫人愛滿懷」「春風化雨潤無聲」「愛鄉土義無反顧」「愛中華終身不渝」等環節。10餘位王津平生前好友走上舞臺,深情回憶先生教書育人的成績、提攜後輩的善舉以及為統一事業所作的貢獻。

  「津平老師擔任統盟主席的時間最長。他廣結善緣、有教無類,而且個性樂觀。即使在臺灣時局及兩岸關係最艱困的時候,他始終保持樂觀、勇敢、熱情,也因此激勵了許多身邊的人。」臺灣中國統一聯盟現任主席紀欣說。

  新黨主席鬱慕明說,王津平有思想、有主張,且能付諸實踐。他參與保釣運動、推動老兵返鄉等,具有為國家和為民族的大格局。

  親朋好友都知道王津平愛唱歌,通過歌聲表達對祖國的眷戀和對統一事業的信念。追思會上,胡德夫、楊祖珺等人帶頭唱起王津平生前喜愛的歌曲,《老鼓手》《愚公移山》《龍的傳人》……琅琅上口的旋律、質樸動人的詞句,無不傳遞著大家對「溫暖樂觀的王老師」的無限思念。

  「王老師秉持民族大義、胸懷同胞大愛,長期堅持在反『獨』促統運動的戰場,是臺灣統一運動的標杆人物。」追思會籌備委員會主任委員、臺灣勞動黨主席吳榮元說,王津平將個人小我的生命融入民族大我的命運,他的理想不會被人忘記,他堅持的道路,人們會繼續走下去。

  王津平的一雙兒女都積極投身推動兩岸交流。他的兒子、臺灣中華青年發展聯合會理事長王正說,父親愛國、愛民族、愛人民的精神與前輩一脈相承,「他走以後,我們會繼續傳承下去」。

  追思會接近尾聲,與會人士再次高聲齊唱《我的祖國》,以歌聲告慰逝者:「這是美麗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到處都有明媚的陽光……」

在歌聲中告別——記臺灣中國統一聯盟原主席王津平追思會-新華網

0100200303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5214923

相關焦點

  • 臺灣統盟紀念七七抗戰 高喊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臺灣「中國統一聯盟」舉辦「紀念七七抗戰與胡秋原先生演講會」。 圖片來源:統盟提供【環球網綜合報導】7日是日本發動蘆溝橋事變「七七抗戰」紀念日,臺灣「中國統一聯盟」舉辦「紀念七七抗戰與胡秋原先生演講會」,臺灣統盟主席王津平等全體200多位與會者一起高喊「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口號。
  • 國臺辦評新黨公布其「一國兩制臺灣方案」
    新華社北京9月11日電(記者石龍洪 李寒芳)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11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應詢表示,我們願與包括新黨在內的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反對「臺獨」的臺灣各黨派、團體和人士就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有關問題開展對話溝通。
  • 臺灣》二二八73周年 受難人團體辦陳明忠追思會
    他一生認同社會主義、追求兩岸和解,前總統馬英九在追思會上說,「他沒有生錯時代,是時代錯待了他。」二二八當日,政治受難者團體舉行陳明忠追思會。出獄後他持續從事社會運動和統一運動,成立「臺灣政治受難人互助會」及「中國統一聯盟」。2005年促成連戰兩岸「破冰之旅」。2019年11月21日逝世,享壽90歲。
  • 臺灣民間唱響抗戰歌曲 學者籲「不容青史盡成灰」
    中新社臺北7月7日電 (記者 劉舒凌 路梅)臺灣民間團體中國統一聯盟、新黨青年軍、臺北市松竹梅文化基金會等7日在臺北分別舉辦抗戰紀念活動。《黃河大合唱》、艾青《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等抗戰時期悲壯的歌曲與詩詞,伴隨參與的民眾一同回顧抗戰史。  今年臺灣民間舉行的各項七七抗戰紀念活動,傳唱昔日愛國歌曲成為共通點。
  • 「無悔的鬥士——陳明忠先生追思紀念會」在臺北舉行
    新華社臺北2月28日電(記者查文曄、吳濟海)「愛國家愛鄉土,社會主義的忠實信徒;反殖民反壓迫,中國人民的英勇戰士」。「無悔的鬥士——陳明忠先生追思紀念會」28日在臺北舉行。新黨榮譽主席鬱慕明表示,臺灣社會需要更多的像陳明忠先生一樣無悔的鬥士,傳承愛國家愛鄉土的精神。希望像陳明忠先生期待的那樣,早日實現祖國和平統一。中華統一促進黨總裁張安樂表示,陳明忠先生坐牢21年,仍舊不改其志,我們應該追隨他的腳步,為了兩岸統一奮鬥到底。
  • 統「獨」對峙日殖民工程師「追思會」
    「獨派」團體「自由臺灣黨」主席蔡丁貴則從臺北糾集四五十人來到現場。警方組成人牆將雙方人馬隔開。這邊蔡丁貴高喊八田與一是「民族英雄」以及「臺灣、中國,一邊一國」等口號,另一邊統派人士高唱《梅花》並高呼「日本人滾回去」。他們批評民進黨籍臺南市長賴清德處理銅像被破壞事件的標準不一,過度媚日。聯合新聞網稱,經溝通後反日代表來到烏山頭水庫附近的蔣介石銅像前致意。
  • 聖嚴法師:我們早就統一了,統一在中國佛教
    2月15日,臺灣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追思法會暨植存在法鼓山舉行。圖為參加追思法會暨植存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蕭萬長隨眾僧和信眾送聖嚴法師舍利函前往植存區。中新社發 陳立宇 攝  2月15日,臺灣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追思法會暨植存在法鼓山舉行。圖為參加追思法會後,法鼓山眾僧與信眾及馬英九、蕭萬長等送聖嚴法師舍利函前往植存區植存。
  • 臺灣新北市汐止彌勒內院舉行寬裕長老告別追思暨荼毗佛事
    寬裕長老臺灣新北市汐止彌勒內院寬裕長老告別追思暨荼毗佛事追思現場佛教在線臺灣訊  寬裕長老於2016年4月15日圓寂,世壽九十二載,僧臘八十四秋,戒臘七十四夏。一九四八年中壢圓光禪寺妙果長老興辦「臺灣佛學院」,並從新加坡禮聘慈航大師來主持院務,包括寬裕法師在內,共招收八十多名僧青年,成為僧侶參學駐錫之地,法務盛極於一時,不過「臺灣佛學院」僅試辦半年就宣告結束,後來慈航大師帶著寬裕法師轉學到新竹靈隱寺佛學院。
  • 妙天語中評:和平統一 臺灣前途在大陸
    針對兩岸關係,「國會政黨聯盟」(簡稱:「國會黨」)主席悟覺妙天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他主張和平統一,兩岸「憲法」都是「一個中國」,大陸曾說可以平等協商
  • 哲人日已遠 古道照顏色——深切緬懷為兩岸統一、民族復興不懈奮鬥...
    本文轉自【北京市臺灣同胞聯誼會】;8月14日下午,王曉波先生追思會在北京臺灣會館召開。北京市臺聯召集王曉波先生摯友同仁等30餘人,齊聚北京臺灣會館,共同追思、緬懷王曉波先生,追憶他生前為促進海峽兩岸交流交往、和平發展所做的工作和貢獻,以表達哀思並激勵後人。追思會由北京市臺聯副會長王慧主持。 王曉波先生於1943年1月生於江西,1949年隨家人赴臺,其母上世紀50年代犧牲於臺灣「白色恐怖」時期。
  • 昨日國臺辦悼念的他,是「臺灣統派旗幟」
    來源:環球網臺灣統派代表人物、長期反對李登輝時期以來教科書「皇民化」與「去中國化」的前臺大哲學系教授王曉波30日凌晨在家中去世,終年77歲。此前「中國統一聯盟」前主席毛鑄倫於28日去世。家屬傾向不舉辦公祭,海峽評論社將舉辦追思會。資料顯示,王曉波1943年1月出生在江西,1949年隨父親到臺灣,但其母章麗曼留在上海,章之後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臺灣省工作委員會成員。1950年,章麗曼經香港到臺灣,暗中進行情報工作。1953年因有人叛變,王曉波父母遭憲兵逮捕,母親被槍決,父親以「知匪不報」的罪名被判刑7年。
  • 陳光耀老師追思告別會悼詞
    陳老師教書育人幾十年,桃李滿天下,深受學生愛戴,許多學生專程從外地趕來送別恩師,因事無法參加的校友也大都發去弔唁詩文,各地校友會和陳老師教過的一些班級敬送了花圈,表達沉痛的哀悼之情。追思會上,原桂林地區高中(現桂林十八中)民二班的楊通學校友代表學生致悼詞,發至肺腑、感人至深的悼詞,帶我們回顧了桂林地高創校初期的艱苦歲月,重溫陳老師夫婦對學生們的關愛,讀之令人無比痛惜、潸然淚下。
  • 告別於學術黃金期:追思2016早逝的學者
    告別於學術黃金期:追思2016早逝的學者 普芮 2016-12-31 08:58 來源:澎湃新聞
  • 知名愛國臺胞陳明忠先生追思會在臺北舉行
    中新社臺北2月28日電 「無悔的鬥士:陳明忠先生追思會」28日在臺北舉行。臺灣愛國統一陣營的傑出領袖和革命家、理論家、社會運動家陳明忠先生,因病於2019年11月21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1歲。出生於臺灣高雄的他,曾因追求祖國統一和社會進步,兩度被臺灣當局監禁,前後服刑長達21年。2月28日是陳明忠先生逝世百日,適逢「二·二八事件」紀念日。出席追思會的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表示,陳明忠先生是「二·二八事件」和白色恐怖時期的雙重受害者,即使長期遭遇磨難,也絲毫未損其對自己理念的堅持。他是大時代的勇者,是滄桑歷史的見證者。
  • 李登輝今日告別禮拜,蔡追思文鼓吹「讓臺灣成為臺灣人的臺灣」
    7月30日病亡的前臺灣地區領導人李登輝,追思告別禮拜將於9月19日上午於新北真理大學舉行。包括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美國國務次卿克拉奇、前日本首相森喜朗等政要皆會出席。臺媒大肆報導稱,這將是「美日臺」同框的歷史畫面。
  • 臺灣「經營之神」王永慶告別式在臺北舉行(圖)
    11月8日,臺灣經營之神、臺塑關係企業創辦人王永慶追思告別儀式在臺北縣林口的長庚大學活動中心舉行。臺塑另一創辦人、86歲的王永在在儀式上哭泣親念祭文,除感念兄長王永慶外,也期勉臺塑企業持續秉持創辦人「勤勞樸實」的精神,以創造企業良好佳績,告慰王永慶在天之靈。
  • 中國焦點面對面 | 他在臺灣曾被判死刑,卻仍高舉統一大旗
    中新社「中國焦點面對面」專訪臺灣勞動黨主席吳榮元。 中新社記者 田雨昊 攝 中新社記者:最近臺灣新冠疫情也牽動大陸同胞的心。我們看到臺灣勞動黨在臺灣疫情暴發的第一時間發表聲明,要求臺當局儘快接受大陸援助,保障臺灣民眾生命健康,引起兩岸民眾與媒體關注。這份聲明站在臺灣勞動者的角度發聲,很重要也很及時。可否請您介紹一下臺灣勞動黨的理念?
  • 應明皓先生追思會在京舉行 各方代表深切悼念
    中國圍棋協會主席林建超、陳毅元帥子女、韓國棋院代表曹薰鉉九段和李昌鎬九段、亞奧理事會體育運動委員會主席魏紀中、中國圍棋協會原主席王汝南、北京圍棋基金會理事長華以剛、世界大學生圍棋聯合會副會長劉思明、應明皓先生的親朋好友等出席追思會,共同緬懷應明皓先生一生對世界圍棋作出的突出貢獻。
  • 為死亡設計儀式的年輕人:將追思會設計成「同學會」
    現實中的她,走完了50年的人生,在儀式之前已被火化。裝有骨灰的盒子靜靜地躺在一個花籃中,周圍裝點著粉色玫瑰,一層白紗罩在上方。  「尊敬的各位親友、各位來賓,『匆匆那年』,上海Lady袁曉嵐追思暨安葬儀式現在開始。」
  • 應明皓先生追思會北京舉行 林建超:貢獻永載史冊
    4月25日下午,「應明皓先生追思會」在北京市豐臺區豐葆路世界公園158號舉行。中國圍棋協會主席林建超、陳毅元帥子女等出席。林建超表示,中國圍棋協會將與應氏圍棋教育基金會一起,遵從應明皓先生遺志,把圍棋事業繼續推廣發揚下去,作出新貢獻,告慰應昌期、應明皓先生在天之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