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學科如何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2020-12-12 騰訊網

作者:新風學術網

1. 讓學生敢於質疑

教學民主是形成批判思維的前提。要想激發學生批判性思維, 首先要改變傳統課堂的教學方式。在歷史教學中, 我們也積極實踐, 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積極思考。例如, 學習「對成吉思汗的歷史評價」時, 我讓學生對成吉思汗進行討論。有人認為:「成吉思汗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少數民族領袖, 對國家的統一和對中華民族多民族國家的發展起到重要推動作用。」但也有學生不同意這一論斷, 認為:「成吉思汗對周邊, 尤其是中亞、西亞地區是一種侵略行為。」顯然這兩種認識都是合理的。總之, 只要學生學習的課堂氛圍寬鬆, 學生的思維敏銳性和獨立性也會隨之發展, 批判性思維也會日益增強。

2. 開展研究性學習

歷史研究性學習是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參與體驗和解決問題的全過程的一種教學模式。其實施過程是先由教師或師生共同選定主題, 學生課題小組通過確立研究課題、制訂研究方案、實施研究方案、形成研究成果、成果展示與交流等階段完成。歷史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 可在以下方面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1) 在查找資料, 收集信息過程中, 讓學生要用批判的眼光對待收集的信息, 從而去偽存真, 合理取捨。 (2) 在認真分析相關信息的基礎上鼓勵學生不畏書本, 不畏權威。 (3) 引導學生在解決歷史問題的過程中, 進行討論和辯論, 通過相互質疑, 相互立據反駁, 促進問題的解決。 (4) 反思成果形成的思維過程, 通過查缺補漏, 完善成果。由此可見, 歷史研究性學習是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理想模式。

3. 拓展知識視野

知識的積累越豐富, 思維的敏感性越高, 獨立性越強, 批判性思維意識也會隨之增強。因此, 教師應精心設法組織好課外活動, 開闊學生的眼界。例如, 搜集歷史資料並撰寫歷史小論文、撰寫歷史題材的社會調查報告、圍繞研究課題組織討論等。

總之, 批判性思維的意義是重大而深遠的, 歷史教師有責任也有義務在歷史教學中採取具體的措施和方法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以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

相關焦點

  • 如何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
    批判性思維在基礎教育中很重要,學校應該如何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相關課程又該如何設計和實施?首先,學校需要釐清目標。其次,在課程安排上,學校應該開設單獨的批判性思維通用課程,教師集中講解批判性思維的原則和方法,同時在日常教學中滲透批判性思維精神和教學法,從而給學生一個導引和工具集合。以語文學科為例,包含有批判性思維教育的語文教學應該是「大語文」,教師不僅教語言文字知識,還要兼顧文字和思維、知識和素質、品德和技能、傳統和當下、現實和未來、課堂和實踐等內容。
  • 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樞紐:教師和教學法
    教師是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樞紐,但在現實中,能擔此重任的教師卻不多。這與教師自身不具有批判性思維有關,但更多與教師的教學技能和意識相關。比如在語文學科的議論文寫作教學中,有的教師更重視「文採、氣勢和技法」,偏愛「審美趣味與藝術品位」,而忽視了說理的重要性,使學生在創造知識、合理思考等方面沒有得到足夠的練習。現實中,不少人對批判性思維存在誤解或不了解。誤解多來自望文生義,覺得批判性思維就是負面的批判。
  • 陳剛:如何培養學生邏輯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性思維
    本期,江蘇省邳州市新城中學陳剛老師將分享自己在教學實踐中對「思維品質」的思考與感悟。《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版》(下稱課標)把學生思維品質列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之一,並要求在英語教學中貫徹課標的精神實質,立德樹人,把培養學生思維品質作為教學重點,提升其學科核心素養,凸顯了英語學科對發展學生智力的促進作用。
  • 徐飛|批判性思維與學科教學融合
    中小學是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重要階段,將批判性思維融入學科教學的教學方法中,是有效培養學生合理推理判斷和理性分析問題能力的重要途徑。南京中華中學徐飛校長,在高中語文批判性思維教學探索過程中,聚焦「會質疑」「重實證」「講邏輯」三個要點,為高中語文學科教學改革提供了借鑑。徐飛,南京市中華中學校長。江蘇省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全國統編高中教材政治、語文兩科編寫組成員。
  • 夏谷鳴|學生批判性思維與閱讀能力的培養
    就高中生的智力水平而言,有一些英語當中所謂的批判性思維,學生們是可以達到這樣的高度的。Q:對於中學生的閱讀來說,不是所有文章都適合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這樣的理解是否正確?A:當然正確,如前所述,有些東西沒有必要進行批判性思維。Q:學科核心素養背景下的閱讀課應該怎樣更好的進行?
  • 如何培養孩子的批判性思維?
    在網際網路時代,信息的交換變得非常的迅速,孩子處於這樣一個信息飛速發展的時代究竟該如何去處理他們每天通過網絡,社交媒體,電視廣告等等接收到的大量信息呢?其實這與我們一些家長經常有所耳聞但又不清楚具體是什麼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有很大的關係。那麼批判性思維到底是什麼,我們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批判性思維呢?批判性思維是什麼?
  • 語文課堂如何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就是在教學生思考問題的方法,讓學生通過這些思考方法運用到所學的一切知識,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解決一切問題。 在語文課堂中若要培養學生的批判思維能力,首先就要創設良好的探究氣氛和融洽的師生關係。
  • 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如何培養?如何與閱讀相結合起來培養?
    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應該說是有教育眼光的家長和老師都希望做到的,要做到這一點,我們需要從什麼是批判性思維開始說起。批判性思維是什麼?批判性思維是西方學者提出來的,就是通過一定的標準評價思維,進而改善思維,是合理的、反思性的思維,既是思維技能,也是思維傾向。
  • 什麼是批判性思維?如何培養自己的批判性思維?
    什麼是批判性思維?批判性思維是指對他人或自己的觀點、做法或思維過程進行評價、質疑、矯正,並通過分析、比較、綜合,進而達到對事物本質更為準確和全面認識的一種思維活動。人是很容易受暗示,受誘惑的一種生物,沒有批判性思維的人,會任憑各種誘惑的擺布,輕易受情感、貪慾、無關考慮、愚蠢偏見等的幹擾。而有批判性思維的人善於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尋找解答方法,形成自己的意見、做出決定、形成結論。如何培養自己的批判性思維?
  • 新高考下,如何培養高中生批判性思維?聽聽他們怎麼說
    11 月 17 日,國家社科基金課題、江蘇省課程基地普通高中學生批判性思維培養研究成果報告會在南京市中華中學舉行。省內百餘名教育大咖齊聚,探討新高考大背景下,高中生如何養成批判性思維。
  • 如何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孩子的批判性思維?
    ,是思維存在和表達的形式,兩者的密切關係說明,閱讀教學在批判性思維培養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另外,小學階段是學生思維發展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對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不僅有利於提升學生整體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也順應了時代對人才培養的要求。伴隨課程標準而變化的閱讀課堂更加關注思維領域的發展,批判性思維開始在閱讀課堂上受到關注。
  • 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
    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文本,對其深入解讀,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本周,三好教師聯盟為老師們推薦一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的文章。重點梳理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一、高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必要性《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課標》)把思維品質列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 批判性思維與語言教學相融合
    此標準面向美國從幼兒園到高中畢業(k-12)的學生,包括「數學」和「英語通識」兩個基礎學科的課程標準體系,旨在讓所有學生在高中畢業時都能為升學或就業做好準備,從而提升美國的競爭力。對批判性思維的培養滲透到了這一標準體系的各個方面,例如在「英語語言藝術標準」(English Language Arts Standards,以下簡稱「標準」)中,批判性思維培養和語言課程的開展就得到了較好的融合。
  • 錢穎一:不讓學生具備「批判性思維」,他們何以創造?
    中國的學生,多知識的積累,卻缺少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這是個存在已久的古老命題。而殊不知,中國學生長期缺少的這兩種思維基因,其實是可訓練、可測試的。錢穎一為教育改革提出了幾點建議,其中包括:把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列為大學教育的必要環節;增加學生跨學科、跨領域的知識積累,比如寫作、溝通、邏輯、統計、倫理、道德課程等以邏輯學為背景的學科;等等。
  • 【精轉12教師】批判性思維與學科教學融合——以高中語文為例
    批判性思維和影響學生終身發展的認知性或認知高相關性素養——如尊重差異、崇尚真知、理性思維、勇於探究、勤於反思、批判質疑、問題解決[4]——直接相關。運用批判性思維必定調動和統合相關素養,進行批判性思維的培養同時也是在進行相關素養的培養。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理應成為學校教育的重要課題。
  • 美國大學注重的批判性思維,究竟是如何培養出來的?
    批判性思維發展史批判性思維最早可追溯到蘇格拉底的思想和討論方式,即蘇格拉底問答法。蘇格拉底問答法:採用對話討論和啟發的教育方式,通過激勵學生向對方提問,然後辯論,逐漸發現和揭露對方在回答當中的矛盾之處以及推理的缺陷,從而引發雙方更為深入的一個思考。
  • 家長應如何培養孩子的批判性思維?
    正是因為擁有的批判性思維讓他敢於去質疑社會對待殘障人士的方式,最終走向了創業的道路。批判性思維作為全球勝任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孩子走向成功之路的必備能力之一。美國學者理察·保羅認為,批判性思維就是對思維的再思考,這種思考是理性的、獨立的。批判性思維首先是認識自己的思維,通過對多種可能性的視角進行邏輯分析、理論和評估,然後不斷改善,提高思維質量。
  • 課堂教學呼喚批判性思維
    同樣,如果把學科教學過程比作一個家具製作過程,那麼批判性思維就是其中的一種工具而已,批判性思維的訓練過程也就是這個工具的應用過程。一節課結束了,學生不僅收穫了學科知識,同時批判性思維能力也得到了訓練和提高。那麼,批判性思維與學科教學該如何結合?
  • 批判性思維是需要有意識培養的
    起源於西方文化背景的批判性思維運動要在中國文化背景下發展,存在一定的文化障礙是必然的。但是,這並不是說批判性思維運動只是對西方適用的,它不可能與中國文化相兼容,而只說明在中國推動批判性思維運動的發展,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需要人們付出更大的努力。批判性思維作為一種思維形式,在我國歷史上古已有之。
  • 席酉民:學生成長與批判性思維
    我當時好奇的問:你們怎樣安排學生的培養方案?那位校長回答說,他們的教育主要著力於三個方面:第一,什麼是人;第二,什麼是社會;第三,什麼是世界。然後要讓學生知道,怎樣為人,人怎樣與群體、社會和世界相處,從幼兒園開始,課程就是這樣設計的。他說這幾年又加了IT技術這門課,因為小孩子從小接觸智慧型手機等,他們會告訴孩子,IT如何影響人及其與社會相處,如何影響人和世界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