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堂如何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2020-09-05 塵緣學語

語文核心素養中明確提出的一項就是&34;。思維方式有很多種,批判性思維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種。

批判性思維可以借用美國學者杜威(J.Dewey)提出的&34;的概念,即可以主觀、持續和認真地思考任意準則或被假定的知識形式。批判性思維是一種科學的思維方法,是探索世界的一種重要方法,更是進行創新的催化劑。其基本的表現方式是推理(論證、反駁),同時,它作為一種邏輯思維又相對獨立於包括邏輯專門知識在內的各種知識,不同主體間進行批判性思維的程度不同,與他們對知識(包括邏輯知識)掌握的差異,並沒有太大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綜合能力是有差異的,但是這種不同,本質不在於他們已有知識的多少,而在於他們思維能力的不同。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就是在教學生思考問題的方法,讓學生通過這些思考方法運用到所學的一切知識,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解決一切問題。

在語文課堂中若要培養學生的批判思維能力,首先就要創設良好的探究氣氛和融洽的師生關係。只有師生關係融洽了,學生的思維活動才能夠活躍起來,批判性思維才可能被點燃,學生思維活動的世界才能夠被教師充分感知,然後教師才可以更進一步地引領學生進入到更深的世界,或者糾正學生錯誤的思維走向。

其次,多種方式引導和訓練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1.提供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有一定的碰撞性的觀點,讓學生自主思考,做出自我的判斷。在形成自我判斷之前的過程中,就是學生比較、推理,訓練批判性思維的過程。

2.提供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或者比較熟悉的話題,引導學生多多探究,勇敢地表達自我的觀點。

3.教師故意示錯或示弱,引導學生不懼權威,自主思考,形成批判性思維。

4.在閱讀、學習課文、做練習等活動中,引導學生依據邏輯推理,發現其中不合理或者就是錯誤之處,讓學生意識到&34;的道理,培養自己的批判性思維。

本人最近的教學實例如下:

部編教材八年級下冊《馬說》一文明確注釋出來的是&34;中的&34;同&34;,作&34;之意,下文的&34;&34;中的&34;的讀音和意思均與之相同,但是&34;中&34;在教材中只是注釋為&34;,其讀音應該是&34;還是&34; ?我和學生們進行了討論:按照教材中&34;的注釋是&34;,那麼&34;就是動詞&34;的意思。按照古漢語詞典上的注釋&34;的意思是&34;時,其讀音是&34;;若意思是&34;時,其讀音是&34;。根據《馬說》的上下文意,可知千裡馬需要依靠食馬者的餵養生存,所以教材中注釋的&34;中的&34;應該是&34;的意思,所以,&34;中的&34;應該讀作&34;。可是如果將&34;的翻譯理解為&34;就應該讀作&34;。因為根據《馬說》作者韓愈的上下文意,&34;這句話應該是側重於突出千裡馬一頓飯的食量,依據《核舟記》中所學古漢語數詞與名詞搭配習慣,重視強調之處往往落在後面,所以,&34;若是突出食量,應該讀作&34;。我和學生在課堂上最終討論結果是兩種理解都可以,兩種讀音也都可以。

這樣討論的過程就是在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告訴學生教材中也可能有疏漏之處,對文言文字的理解也可以多樣化,只要合理地推斷,在思考、搜尋信息的過程中,我們鍛鍊了自己的思維方式,就是最好的收穫。

在八年級下冊江蘇省統一的免費練習《補充習題》中《唐詩三首》中也有一道題的參考答案是明顯錯誤的,我並不告訴學生,而是讓學生在做題的過程中,多思考,自然會多發現,進而多收穫。這樣的教學過程,應該就是鍛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重要方式吧。

相關焦點

  • 如何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
    批判性思維在基礎教育中很重要,學校應該如何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相關課程又該如何設計和實施?首先,學校需要釐清目標。批判性思維是培育學生的開放理性精神,所以在中小學開展批判性思維教育要以理智的品德為主、技能為輔,注重培育學生基本習性(理智美德)和辨析能力。
  • 如何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孩子的批判性思維?
    ,是思維存在和表達的形式,兩者的密切關係說明,閱讀教學在批判性思維培養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另外,小學階段是學生思維發展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對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不僅有利於提升學生整體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也順應了時代對人才培養的要求。伴隨課程標準而變化的閱讀課堂更加關注思維領域的發展,批判性思維開始在閱讀課堂上受到關注。
  • 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樞紐:教師和教學法
    比如在語文學科的議論文寫作教學中,有的教師更重視「文採、氣勢和技法」,偏愛「審美趣味與藝術品位」,而忽視了說理的重要性,使學生在創造知識、合理思考等方面沒有得到足夠的練習。現實中,不少人對批判性思維存在誤解或不了解。誤解多來自望文生義,覺得批判性思維就是負面的批判。
  • 歷史學科如何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讓學生敢於質疑 教學民主是形成批判思維的前提。要想激發學生批判性思維, 首先要改變傳統課堂的教學方式。在歷史教學中, 我們也積極實踐, 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積極思考。例如, 學習「對成吉思汗的歷史評價」時, 我讓學生對成吉思汗進行討論。有人認為:「成吉思汗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少數民族領袖, 對國家的統一和對中華民族多民族國家的發展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 如何培養孩子的批判性思維?
    在網際網路時代,信息的交換變得非常的迅速,孩子處於這樣一個信息飛速發展的時代究竟該如何去處理他們每天通過網絡,社交媒體,電視廣告等等接收到的大量信息呢?其實這與我們一些家長經常有所耳聞但又不清楚具體是什麼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有很大的關係。那麼批判性思維到底是什麼,我們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批判性思維呢?批判性思維是什麼?
  • 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輸入式、填充式、死記硬背式等教學方法,似乎也能使學生較好地掌握一些語文知識,但這絕非成功的教學。新時期的語文課堂教學,必須構建科學的素質教育的模式,強化創造性思維的介入。本文作者提出了四大策略,解答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問題。
  • 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新時期的語文課堂教學,必須構建科學的素質教育的模式,強化創造性思維的介入。本文作者提出了四大策略,解答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問題。語文課堂教學中,輸入式、填充式、死記硬背式等教學方法,似乎也能使學生較好地掌握一些語文知識,但這絕非成功的教學,若果長期使用,必然削弱對學生智能的開發和能力的培養,大為不利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和創造性人才的全力打造。
  • 夏谷鳴|學生批判性思維與閱讀能力的培養
    Q:如何在外語課堂教學中平衡語言要素學習和批判性內容學習?A:在實際教學中,因為對一篇文章的學識有限,應該如何分配針對語言要素和批判性思維,這兩個部分並不是割裂的。質疑和求證的過程本身就用到語言本身了。在教學過程中,也並不是說對任何事物都要進行批判性教學,而是要對有意義的事物進行關注。
  • 如何在語文課堂上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更是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課題。要讓語文課堂成為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基地,關鍵是處理好課堂上每一個教學環節。就這樣,課堂一開始,學生便藉助直觀性教育,積極地展開思維,了解了本文的主題,收到了理想的教學效果。 二、反覆誦讀、產生共鳴、調動創造性思維。朗讀是語文教學中的組成部分,課堂上充分發揮朗讀的作用能更好調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我在教學中把朗讀分為三個環節。第一是感受性閱讀。通過粗讀課文讓學生獨立感知文章內容,這樣能培養學生獨立感知和概括能力。第二是理解性閱讀。
  • 課堂教學呼喚批判性思維
    同樣,如果把學科教學過程比作一個家具製作過程,那麼批判性思維就是其中的一種工具而已,批判性思維的訓練過程也就是這個工具的應用過程。一節課結束了,學生不僅收穫了學科知識,同時批判性思維能力也得到了訓練和提高。那麼,批判性思維與學科教學該如何結合?
  • 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如何培養?如何與閱讀相結合起來培養?
    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應該說是有教育眼光的家長和老師都希望做到的,要做到這一點,我們需要從什麼是批判性思維開始說起。批判性思維是什麼?批判性思維是西方學者提出來的,就是通過一定的標準評價思維,進而改善思維,是合理的、反思性的思維,既是思維技能,也是思維傾向。
  • 如何在閱讀教學中運用批判性思維
    「在接觸批判性思維之前,我是靠經驗進行教學;接觸批判性思維之後,我覺得批判性思維給了我一個理性的支點,讓我可以撬動課堂教學,抓著『理解—思考—超越』這根線,讓語文核心素養和課標落地,從此,我的教學從自發走向自覺,從經驗走向理性
  • 趙春利: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語文課堂教學中,輸入式、填充式、死記硬背式等教學方法,似乎也能使學生較好地掌握一些語文知識,但這絕非成功的教學,若果長期使用,必然削弱對學生智能的開發和能力的培養,大為不利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和創造性人才的全力打造。因此,新時期的語文課堂教學,必須構建科學的素質教育的模式,強化創造性思維的介入。
  • 什麼是批判性思維?如何培養自己的批判性思維?
    什麼是批判性思維?批判性思維是指對他人或自己的觀點、做法或思維過程進行評價、質疑、矯正,並通過分析、比較、綜合,進而達到對事物本質更為準確和全面認識的一種思維活動。人是很容易受暗示,受誘惑的一種生物,沒有批判性思維的人,會任憑各種誘惑的擺布,輕易受情感、貪慾、無關考慮、愚蠢偏見等的幹擾。而有批判性思維的人善於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尋找解答方法,形成自己的意見、做出決定、形成結論。如何培養自己的批判性思維?
  • 批判性思維:教師應具備的專業素養
    身邊的語文教師有時會一臉疑惑地說「批判性思維會導致對原來文本解讀的故意顛覆,走到誤讀的一面去」或「語文有語文的任務(指的是語言文字方面的培育),強調了批判性思維,語文本身的學習會不會受影響」。顯然這個教師並不了解批判性思維的批判,把批判等同於推翻和否定,而且又把批判性思維的培養當成了語文學習以外的事情。
  • 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
    導語:《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強調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閱讀教學是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重要環節,也是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重要途徑。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文本,對其深入解讀,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本周,三好教師聯盟為老師們推薦一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的文章。
  • 陳剛:如何培養學生邏輯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性思維
    因此,我們在英語教學中,要把培養學生的邏輯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性思維等滲透其中,訓練並促進學生英語語言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發展他們的文化意識和思維品質,幫助培養他們的核心素養。一、思維品質是構成學生英語四項核心素養之一教育部《關於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2014年)首次提出「核心素養體系」概念。
  • 徐飛|批判性思維與學科教學融合
    中小學是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重要階段,將批判性思維融入學科教學的教學方法中,是有效培養學生合理推理判斷和理性分析問題能力的重要途徑。南京中華中學徐飛校長,在高中語文批判性思維教學探索過程中,聚焦「會質疑」「重實證」「講邏輯」三個要點,為高中語文學科教學改革提供了借鑑。徐飛,南京市中華中學校長。江蘇省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全國統編高中教材政治、語文兩科編寫組成員。
  • 批判性思維可以幫助學生寫好高考作文
    為此,我是一直主張用「思考力」來替代「批判性思維」一說的,也在中國教育學會下申立了一個課題,就叫「中學語文思考力培養」,只是這個課題的主持工作目前是交給湖北省的同仁去做了,我帶領著重慶沙坪垻區高中語文教師在不懈地探索。
  • 如何運用批判性思維改進教學
    本文載於《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教育通訊》第50期,作者用三個教學實例演示了如何在批判性思維理論的指導下實現語文核心素養培養,並落實課標要求。王天紅,女,北京市第十九中學語文教師,一級教師,北京師範大學比較教育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批判性思維、跨學科教育、閱讀教學、比較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