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湖四海為知己心存六味八味——中醫外交夥伴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

2020-12-20 環球網

本文轉自【光明日報客戶端】;

新冠肺炎疫情是對世界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重大威脅,也是對世界衛生事業的嚴重挑戰。疫情暴發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部署下,採取得力措施阻止疫情蔓延,目前我國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指出,中國強有力的舉措不僅是在保護中國人民,也是在保護世界人民,為全球疫情防控贏得了時間。

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部署運用中西醫結合開展疫情防治,取得積極有效成果。中醫藥是中西醫結合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疫情防控救治作出了重要貢獻。多項數據表明,從第三至第七版國家診療方案中,中醫藥方案覆蓋新冠肺炎醫學觀察期、輕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恢復期診療全過程,有效降低了發病率、轉重率、病亡率,提高了治癒率,加快了恢復期康復。因此,我國中西醫結合方案不論從安全性、有效性、適用性、經濟性等方面都具備向全球推廣使用的條件。

當前,全球COVID-19疫情肆虐,個別地區面臨疫情大暴發的危險。在中央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倡議下,為促進國際防疫合作,中國民族醫藥學會國際交流與合作分會積極響應,在國內外抗疫物資最為吃緊的時候,由中國民族醫藥學會國際交流與合作分會主導向國家援武漢金銀譚醫院中醫醫療隊、國家援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中醫醫療隊、人民日報前線報導組、光明日報前線報導組、湖北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紅絲帶學校、中國駐日本、曼徹斯特、非盟、南非、衣索比亞、肯亞、馬來西亞、古巴等駐外使館及古中友好協會、日中友好協會、南非衛生部、非盟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9國(或國際組織)相關部門、友好組織分別捐贈了醫用外科口罩12.6萬隻,防護服3000套,醫用外科手套1.5萬副,防護鏡2300個,中藥5.4萬盒,中藥飲片700公斤,總計價值約400萬元的立體防疫物資,幫助以上我國使領館工作人員、家屬、華人華僑、中國留學生和對華友好人士抗擊疫情,為中醫藥傳承發展和走向世界做好輿論和國際友好渠道鋪墊。

近日,中國民族醫藥學會國際交流與合作分會收到了來自多方面的感謝信。

中國駐曼徹斯特總領事館的感謝信中寫到:自3月中旬以來,英國疫情蔓延,我館防疫物資缺口較大。在此緊急關頭,貴會及時伸出援手,向我館捐贈醫用口罩、藥品等防疫物資,對我館做好防疫工作提供了寶貴支持,使我們備感溫暖和鼓舞。

來自中國駐日本國大使館的感謝信中寫到:「在此關頭,你會及時伸出援手,為我館捐贈醫用口罩、藥品等防疫物資,緩解了我館防疫物資不足情況,為我館繼續做好防疫工作提供了寶貴支持。在此,我館謹向中國民族醫藥學會國際交流與合作分會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來自國家援武漢首批中醫醫療隊領隊、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黃璐琦代表國家首批中醫醫療隊發來的感謝信中寫到:「貴學會寄來的醫療物資及老前輩家書收悉。國家首批中醫醫療隊全體隊員感謝貴學會對疫情防治工作的大力丈持!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期,你們送來醫療物資,彌足珍貴。老先生的家書讓我們備受鼓舞,家書中「杏林到處有親人不論生地熟地,江城遍地皆芳意但聞薆香木香」更讓我們覺得親切、溫馨。有了中醫藥大家庭的堅強支撐,疫情何愁不滅!」

來自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張忠德代表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國家援助湖北中醫醫療隊廣東團隊發來的感謝信中寫到:「在防疫物資十分緊張的危急時刻,感謝貴單位伸出援手,不計代價、不講條件、不分晝夜,發動一切資源,向我院及廣東中醫醫療隊無償捐贈防護服1470套以及藥品數箱,極大的支持了我們的救治工作。這點點滴滴,激蕩著萬眾一心的中國精神,匯聚為戰勝疫情的強大力量!再次感謝貴單位高尚的愛心之舉!我們將繼續全力以赴、大力發揚大醫精誠及「珍愛生命、崇尚科學、樂於奉獻、團結進取的醫者精神,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來自臨汾紅絲帶學校發來的感謝信中寫到:「我校已收到貴會捐贈的口罩、匡扶正氣散和貞芪扶正片。貴會捐贈的防護物資讓全校師生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之際得以預防和提高免疫,我校全體師生向貴會表示最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來自中國駐古巴使館發來的感謝信中寫到:「中國同古巴是好朋友、好兄弟、好同志。自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以來,中古兩國相互支持相互幫助,取得了抗疫鬥爭的明顯成效。鑑於古巴防疫物資短缺,為支持我館和留古學生的疫情防控工作,貴會主動伸出援手,及時為我館捐贈了中成藥、口罩等防疫物資,為我館做好留學生工作提供了寶貴支持。有關物資已連同我館自籌「健康包」一併發放給在古留學人員,同學們收到「健康包」後,紛紛對來自祖國的關懷表示珍惜和感謝。在此,謹向中國民族醫藥學會國際交流與合作分會致以衷心的感謝!」

愛心企業、內蒙古自治區人大代表、奧特奇蒙藥董事長向公偉表示:「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我公司一方面抓實抓細公司內部的疫情防控工作,迅速復工復產,確保抗疫藥品的生產供應;另一方面積極響應中國民族醫藥學會國際交流與合作分會的倡議,提供清熱八味膠囊、安神補心六味丸等抗疫物資。為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貢獻醫藥企業的微薄之力,履行好企業社會責任,弘揚蒙藥智慧,服務生命健康。」

中國民族醫藥學會國際交流與合作分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楊凱表示:「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有關抗擊疫情重要指示精神,我分會於1月23日起,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外交部相關部門的指導和支持下,在名譽會長、前外交部部長李肇星及主任委員陳明明大使、副會長黃桂芳大使、趙榮憲大使、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劉景源教授等領導和專家的幫助下迅速投入到抗擊疫情的戰鬥中。我們面向海內外募集抗疫物資,克服重重困難,將防疫物資運往武漢和國際抗疫一線,並多次在人民日報、新華網、光明日報、環球網、中國網等中央媒體為中醫藥、中西醫結合抗擊疫情和關愛武漢前線醫務人員、媒體工作人員、海外留學生、駐外人員多方呼籲。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指導下,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中醫藥力量。」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趙婧)

相關焦點

  • 中醫藥戰「疫」經驗走向世界 助力全球抗疫
    專家表示,為擴大影響力,中醫藥要傳承精華,守正創新,抓住機遇進一步走向世界、增強國際化。中醫藥治癒國際政要今年8月23日,烏克蘭前總理季莫申科確診感染新冠病毒且病情嚴重,24日晚,她接受了呼吸機治療。面對這一緊急情況,在中國駐烏使館幫助下,季莫申科的醫療團隊與中國中醫專家取得聯繫。
  • 仝小林:解決中醫基礎理論問題 推動中醫藥現代化和產業化
    武漢戰疫期間,他根據疫情形勢,提出將防線前移至社區並擬定「寒溼疫方」,降低了高危人群發病率,遏制了輕症患者病情的進一步加重,為醫療系統恢復運轉爭取了寶貴時間。   中醫藥在這次疫情中大顯身手給我們哪些啟示?面對新發突發傳染病時,中醫藥哪些防治理念值得借鑑?中醫藥今後如何更廣泛地走向世界……針對這些問題,人民網強國論壇記者近日對仝小林院士進行了專訪。
  • 治癒國際政要,助力全球抗疫……中醫藥戰「疫」經驗走向世界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中,中醫藥彰顯了獨特優勢。當疫情在全球蔓延時,中醫藥戰「疫」經驗走出國門,助力全球抗疫。國際上一些知名人士使用中醫藥治癒了新冠肺炎,成為中醫藥有效應對危急重症、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有力佐證。專家表示,為擴大影響力,中醫藥要傳承精華,守正創新,抓住機遇進一步走向世界、增強國際化。
  • 千年藥鄉走向國際舞臺——第二屆中國(甘肅)中醫藥產業博覽會開幕...
    8月23日,第二屆中國(甘肅)中醫藥產業博覽會在隴西縣盛大開幕,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十多個國家和臺灣地區的2000多名醫藥界嘉賓歡聚一堂,共同追尋五千年岐黃之術的仁德濟世之路,共謀中醫藥產業發展良策,共商中醫藥產業振興大計。 與首屆藥博會相比,本屆藥博會透露出的「國際」氣息更濃,國際化程度更高,「千年藥鄉」正以昂揚的姿態走向世界舞臺。
  • 六味地黃丸補腎壯陽 非人人都適合
    六味地黃丸是常見的一味中成藥,對於六味地黃丸的功效,我們最熟悉的就是補腎壯陽,所以很多中老年的男性朋友是不分體質的服用六味地黃丸,但是有時候的效果卻不太明顯,甚至出現了越補越虛的症狀,中醫介紹,六味地黃丸服用要分清體質,濫服會危害身體健康。
  • 「中醫藥走向世界 經方國際化傳播之路」高端論壇圓滿收官
    (通訊員:左娟)6月25日,2020南京創新周玄武分場活動——「中醫藥走向世界 經方國際化傳播之路」高端論壇在徐莊管委會成功舉行。此次活動主題為「傳承精華·守正創新」,旨在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與發展,提升中醫藥文化國際影響力,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活動特別邀請到南京中醫藥大學國際經方學院院長黃煌、國家教育部中藥炮製工程中心主任陸兔林兩位重磅大咖來到現場為大家做了主題演講。同時,通過視頻連線,匯聚海內外中醫名家,集聚創新能量,會場氣氛熱烈,嘉賓們的精彩演講引起了陣陣掌聲。
  • 健全中醫藥管理體制 讓世界了解「中醫文化樹」 | 建言中國020
    提案建議,應儘快建立健全符合中醫藥特點的適應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求的管理體制,進一步加強中西醫結合,對中醫藥科學發展模式和評價機制進行改革創新;針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召開中醫藥博覽會,讓優秀中醫文化和中醫哲學思想及精湛的中醫臨床技術走向世界。  《建言中國》欄目是中國網政協頻道、中國網議庫平臺原創欄目,轉載請註明出處。
  • 讓優秀中醫藥文化走向全球
    本報訊 (記者金鑫)近日,《中醫藥文化(英文)》新刊發布暨國際發展研討會在上海中醫藥大學舉行。  《中醫藥文化(英文)》雜誌2020年7月由國家新聞出版署批准出版,該刊由上海市教委主管,上海中醫藥大學、中華中醫藥學會共同主辦,上海中醫藥大學校長徐建光擔任主編。
  • 專家學者談中醫藥法:為國粹走向全球提供更佳契機
    專家學者談中醫藥法:為國粹走向全球提供更佳契機 2017-07-01多位中醫藥專家學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經過30多年的努力,國粹寫入國法的夙願終於達成,中醫立法也將促進這一傳統文化瑰寶,更好地走向世界。  「國粹有國法保障,一直是中醫藥人的夙願。」南京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陳滌平教授告訴記者,自1983年,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董建華提出要制定《中醫藥法》起,30多年來,幾代中醫藥人為之付出了不懈努力。
  • 楊俊耀傳承中醫藥事業走向世界
    會議旨在貫徹落實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堅持中西醫並重,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的重要精神;以實際行動為《「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獻計獻策、發揮作用;科學探討中醫專家楊俊耀先生中醫學術思想與觀點,在中醫臨床治療中所發揮的作用。
  • 中醫藥走向國際,這門語言少不了
    ISO是世界上最大、最具權威的非政府性國際標準化組織。其認證的標準對加強產品的質量安全、打破技術壁壘、促進國際貿易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而負責為中醫藥制定國際標準的就是編號為249的技術委員會。這個由包括中國在內45個成員體的專家組成的團隊,為起源於古代的中醫制定「現代語言」,從中藥原材料和傳統炮製質量與安全、中藥製成品質量與安全、針灸針的質量與針灸安全使用、針灸針以外醫療器械的質量與安全、術語和信息學等領域開展工作,幫助中醫藥在全球範圍安全、高質量發展。而這一國際組織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工作由中國承擔,就設在上海中醫藥大學。
  • 六味地黃丸的自述,這4類人不適合用,別再亂補了
    一、身份之謎我的身世可以追溯到漢代,我的親生父親可是大名鼎鼎的醫聖張仲景,他的《金匱要略》中的崔氏八珍丸就是我的前身哦,其中的有八味成分:幹地黃、山茱萸、山藥、澤瀉、茯苓、牡丹皮、桂枝、附子。也有人稱為金匱腎氣丸、八味腎氣丸。時間的車輪滾滾前行,一直到了宋代,有一個著名的兒科醫生錢乙,他因為治好了太子的頑疾,而被封為太醫。他收養了我,讓我有了更深的造化。他將「八味腎氣丸」中的八味藥物,減去了桂枝、附子兩味藥,治癒了很多兒科疾病。
  • 前外交部部長李肇星、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院士、清華大學...
    為服務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響應中央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同國際社會分享抗疫經驗的號召,4月16日下午,在古巴駐中國大使館內,舉行了一場面向國際的中醫藥捐贈活動。他說,當前世界和古巴的疫情形勢不容樂觀,但古巴在政府治理體系和衛生體系嚴陣以待,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感謝中國民族醫藥學會國際交流與合作分會在此關鍵時刻及時送來稀缺的防疫物資、中藥和寶貴的經驗——《面向國際的中西醫結合防治新型冠狀病毒傳染病(COVID-19)診療建議方案(1.0)》。古方將充分借鑑中國中西醫結合的防疫經驗。
  • 三味本草篤行世界 上海中醫藥大學920名學生今天畢業
    「當初我放棄了劍橋求學的機會來到上海學中醫,能成為中醫的傳承者和傳播者我很自豪!」今天上午,上海中醫藥大學920名2019屆本專科學生迎來畢業典禮。他們從世界各地五湖四海來到這裡求學,與母校揮別的這一刻,他們帶著傳播中醫文化的使命自信前行。
  • 針灸麻醉讓中醫走向世界,其中盡然有她……
    活著的,富人典當金銀,窮人賣兒鬻女,平民都被逼到極處,只為掙扎圖存。這場旱災引發的大饑荒,最終導致近南粵地區三百萬人餓死或逃荒,造成了廣東省有記載的死人最多的一次自然災害。這場大旱災連同一九四二年河南省的大旱災,一併被稱作二十世紀中國十大災難之一。
  • 國際民族藥理學會主席:交流是疫情後中醫藥走向世界的關鍵
    圖為中國抗疫醫療專家與新冠肺炎患者交流。新華社發  宋坪:作為此次研討會的推動者和主持人,我很高興您對會議高度評價。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西醫結合、中西藥並用,是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點,也是中醫藥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生動實踐。這次會議是中國中醫科學院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的重要舉措。
  • 中醫抗疫獨特優勢凸顯,無限極助力推動中醫藥健康文化發展
    12月16日,由人民健康、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無限極協辦的「2020健康責任論壇暨2020年全民中醫健康指數研究報告發布」活動在京舉行,與會嘉賓共同為中醫藥傳承發展創新建言獻策。從《2020年全民中醫健康指數研究報告》來看,2020年的健康指數基本持平,特別是對於老年群體的健康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
  • 中醫走向世界受阻 五臟六腑譯為5個倉庫6個宮殿
    中醫走向世界受阻 五臟六腑譯為5個倉庫6個宮殿 >  中譯英並不難,但把中醫的「生氣」(生命力)譯為「發怒」,把「帶下醫」(婦科醫生)翻譯為「躲在裙帶下的醫生」,諸如此類的翻譯難免讓外國人鬧不明白「中醫究竟是怎麼回事」。
  • 《讓中醫插上翅膀,飛向全國走向世界》
    《讓中醫插上翅膀,飛向全國走向世界》 文/悠然自得 2020年2月23日 2020年1月23日,是我們回家過年的第三天。一場突如其來的瘟疫,如暴風雨般從湖北武漢襲來,搞得人們一頭霧水。
  • 浙江開展新「浙八味」中藥材遴選 覆盆子等八味入選
    浙江開展新「浙八味」中藥材遴選 覆盆子等八味入選 2018-05-  據悉,為進一步鞏固「浙八味」品牌,推進中藥產業傳承,浙江省經信委、浙江省衛生計生委中醫藥管理局等部門發布《關於公布新「浙八味」中藥材培育品種名單的通知》,提出在維持「浙八味」傳統優勢同時,遴選新「浙八味」,以鞏固和擴大浙產中藥品牌影響力。  會上,淳安縣、磐安縣、常山縣、天台縣等進行交流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