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張冰清
一個月前,疫情下的「國民寶寶」小湯圓從浙大兒院出院,今天是他出院「滿月」的日子。
這一個月裡,小湯圓胖了多少?結束隔離的爸爸媽媽像大多數人一樣復工了嗎?錢報記者撥通了小湯圓爸爸陳先生的電話。
接通後,電話那頭先傳來了一陣嬰兒「咿咿呀呀」的叫聲。正好是飯點,妻子在廚房給一家人做飯,他在床邊哄小湯圓。
大寶說:喜歡弟弟,弟弟乖
陳先生夫婦和小湯圓分別在2月19日和2月24日出院,但直到他們結束14天的隔離,一家人才終於團圓。
一家人去接小湯圓出院
3月5日,陳先生和妻子把小湯圓從海寧市中心醫院接回家。妻子在浙大一院生產時,他在其他醫院接受治療,沒有陪在身邊,所以這是他第一次親眼見到兒子。
他抱著這個小小的嬰兒,再次為人父的感覺才真切起來。小湯圓生得可愛,見過的人無不誇讚,「我覺得像媽媽,也有人說像我,其實小孩那麼小還看不出像誰。」
小湯圓回家後,最興奮的是2歲多的姐姐。摸摸這,碰碰那,手足間的情誼就自然而然建立起來了。大人逗她:喜歡弟弟嗎?她眨巴眨巴眼睛,篤定地回答:喜歡!弟弟乖!
陳先生說,大寶是母乳餵養大的,但小湯圓一出生就離開媽媽,妻子現在沒有奶水,只能吃奶粉。但他胃口很好,一天吃8、9頓,一次能喝140多毫升,現在比出院時又胖了不少。
小湯圓又長胖了
「他白天不哭不鬧,吃了睡、醒了吃,哭了抱兩下就好了。晚上有點鬧,不怎麼睡。但兩個人一起弄就還好。」
沒有復工,欠了房東幾個月房租
帶娃的間隙,陳先生會打開手機裡的理髮教學視頻,學習一些時下流行的新髮型。他是一家理髮店的理髮師,幹了十幾年,手藝一時半會忘不了。但停工多日,他手有點癢,心也有點慌。
妻子一直在家帶孩子,沒有收入,他是全家唯一的經濟來源。疫情以來,他已經2個月多沒有工作,至今還沒有回去上班。停工後,他交不出房租,只能和房東商量先欠著,等復工之後再慢慢還。現在家裡又添了一口人,他感到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不過,焦慮歸焦慮,他並沒有表現出任何不滿和抱怨。正如他解釋小湯圓大名「陳佑一」時說的:一既代表著救治他們夫婦的浙大一院,也象徵著一切的開始,「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以前,陳先生是全家的Tony老師,妻子和女兒的頭髮都是他剪的。但因為家裡沒有工具,他還沒給小湯圓理過發。再過幾天,他就會回理髮店上班,到時候就可以拾掇一下兒子一頭亂糟糟的頭髮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