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人習慣了無現金出行,一部手機就已經能夠應付如今幾乎99%的出行支付場景,你也無需為去超市不找幾分的零錢而耿耿於懷,收破爛的大爺也開始使用掃碼給你支付錢了。
行動支付極大地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也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如今,遍布大街小巷的微信和支付寶二維碼,成了判斷一個地方經濟與年輕人是否活躍與發達的晴雨表。僅在個別偏遠山區的農村集市上,還保留著必須現金交易的傳統。
不過,兩家科技公司壟斷了全國99%行動支付市場的局面很快就要被打破了,因為,它們最強大的對手來了。央行早在幾年前就宣布要發布數字貨幣,並在幾年前在個別地區進行了封閉性實驗。待實驗完畢進行升級改進後,就會大規模推廣了。
目前,就有網友表示已經開通了建行的數字貨幣錢包。
數字貨幣錢包可以實現付款、收款、掃一掃、轉款等功能,付款可通過二維碼掃碼、NFC「碰一碰」付款。
央行數字貨幣到底是什麼?
所謂數字貨幣,是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法定貨幣,用以逐步取代現有的紙質和金屬貨幣。今年「雙12」期間,央行將向符合條件的蘇州當地人民發放2000萬的數字貨幣,全部以紅包的方式發放,數量10萬個,平均每人可以獲得200元。
這個其實和之前很多朋友羨慕的「北京消費券」是一個類型的東西,有使用有效期,有限定使用範圍,超過有效期不消費的話將自動失效。
有人可能還不明白央行數字貨幣與支付寶、微信錢包的區別,其實三者有共同點,也有區別。共同點就是都可以歸為支付工具,區別就是央行數字貨幣還是法定貨幣,也是人民幣的一種,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
央行數字貨幣能改變什麼?
現在所有的掃碼支付都是第三方的支付工具,要經過騰訊、阿里巴巴背後的複雜算法與內部風險審核,才能完成支付程序,一切都在毫釐之間。而央行數字貨幣只需一個數字錢包,即可通過多種方式直接支付,轉帳,且有央行的強大背書。換句話說,第三方支付工具都是過路財神,連接著個人用戶和銀行,提取和轉帳還要收一筆手續費,而央行數字貨幣繞開了第三方,直接服務於個人用戶,提取和轉帳都更加方便,前期也不收取服務費。
它能改變的,是從根本上杜絕了第三方支付工具被盜用的風險,也讓金融風險大大提高。逐步取代了原本的支付寶和微信錢包之後,也會讓那些被迫以貸養貸和寅吃卯糧的人儘早地脫離絕境。
當數字貨幣全面發行之日,支付寶和微信也將成為過去時,你準備好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