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美式教育十分重視學生持續閱讀的能力,美國高中教學大綱中,閱讀和寫作通常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大量的課內外閱讀不但豐富了美國中學生的單詞量,同時還訓練了他們看問題的視角,從而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為日後的獨立研究性學習做好了充分準備。
對於就讀國際高中的學生來說,利用充裕的暑假時間閱讀課外書籍,將使你多方面受益:
1. 提升英語閱讀能力,SAT、託福等考試輕鬆提分;
2. 提升文章分析、做報告能力,為大學學習打下基礎;
3. 發展學術興趣,提升大學入學面試錄取機率;
4. 增加人文素養,開闊視野,培養良好人格。
那麼如何在茫茫書海中選擇適合自己閱讀的書目呢?
小編參考了美國大學理事會(College Board)曾經推薦的準大學生101本必讀書目,整理了一份高中各年級課外閱讀書單,大家根據喜好和需求自由選讀,生成屬於自己的個性化書單吧!
Jane Eyre《簡·愛》
作者:Charlotte Brontë
概要:以真切感人的情節和細膩傳神的筆法,塑造了一位對愛情、生活、社會都採取獨立自主、積極進取態度,敢於鬥爭、敢於爭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
Wuthering Heights《呼嘯山莊》
作者:Emily Brontë
概要:通過一個愛情悲劇,向人們展示了一幅畸形社會的生活畫面,勾勒了被這個畸形社會扭曲了的人性及其造成的種種恐怖的事件。
Les Trois Mousquetaires《三個火槍手》
作者:Alexandre Dumas
概要:以法蘭西國王路易十三朝代和紅衣主教黎塞留掌權這一時期的歷史事實為背景,描寫三個火槍手如何忠於國王,與黎塞留鬥爭,從而反映出統治階級內部勾心鬥角的種種情況。
Lord of the Flies《蠅王》
作者:William Golding
概要:將抽象的哲理命題具體化,借小孩的天真來探討人性的惡這一嚴肅主題,讓讀者通過閱讀引人入勝的故事和激動人心的爭鬥場面加以體悟。
A Farewell to Arms《永別了,武器》
作者:Ernest Hemingway
概要:通過描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期,一位美國青年志願者與英國籍護士的愛情,揭示了戰爭的荒唐和殘酷,反映了戰爭中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殘殺以及戰爭對人的精神和情感的毀滅。
Brave New World《美麗新世界》
作者:Aldous Huxley
概要:公元26世紀左右的未來世界,物質生活十分豐富,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然而在機械文明的社會中,人與人之間根本不存在真實的情感,人性在機器的碾磨下灰飛煙滅。
To Kill a Mocking Bird《殺死一隻知更鳥》
作者:Harper Lee
概要:通過一個單純孩子的視角,寫了發生在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時期美國南部一個小鎮上的故事,雖然黑奴制度已廢除,但是這座落後的小鎮仍舊存在嚴重的種族歧視。
The Catcher in the Rye《麥田裡的守望者》
作者:J.D.Salinger
概要:講述了16歲的中學生霍爾頓·考爾菲德從離開學校到紐約遊蕩三天時間的經歷,借鑑了意識流天馬行空的寫作方法,充分探索了一個十幾歲少年的內心世界。
Pride and Prejudice《傲慢與偏見》
作者:Jane Austen
概要:女主人公伊莉莎白在舞會上認識了達西,但是耳聞他為人傲慢,一直對他心生排斥,經歷一番周折,伊莉莎白解除了對達西的偏見,達西也放下傲慢,有情人終成眷屬。
Catch-22《第22條軍規》
作者:Joseph Heller
概要: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背景,通過駐紮在地中海一個虛構小島上的美國空軍飛行大隊所發生的一系列事件,揭示了一個非理性的、無秩序的、夢魘似的荒誕世界。
The Great Gatsby《了不起的蓋茨比》
作者:F. Scott Fitzgerald
概要:以20世紀20年代的紐約及長島為背景,借貧窮的農家子弟追求夢想的始末告訴讀者,如果夢想只是對物質和成為大人物的渴望,而缺乏對生命意義的思考,終究只是海市蜃樓。
A Tale of Two Cities《雙城記》
作者:Charles Dickens
概要:以法國大革命為背景,將巴黎、倫敦兩個大城市連結起來,描寫了貴族如何敗壞、如何殘害百姓,人們心中積壓對貴族的刻骨仇恨,導致了不可避免的法國大革命。
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一個青年藝術家的畫像》
作者:James Joyce
概要:描寫了一位都柏林青年如何試圖擺脫妨礙他發展的各種影響:家庭束縛、宗教傳統和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去追求藝術與美的真諦。
Animal Farm《動物莊園》
作者:George Orwell
概要:農場的動物成功地進行了一場「革命」,將壓榨他們的人類趕出農場,建立起平等的動物社會。然而動物領袖最終卻篡奪了革命的果實,成為比人類更加獨裁和極權的統治者。
Slaughterhouse-Five《第五號屠宰場》
作者:Kurt Vonnegut
概要:以二戰為背景,描述一名凡人做了一個內容複雜多變的惡夢,夢中經歷了納粹集中營與未來星球世界的生活,他想到了很多問題,並在過去和未來的世界裡去找尋答案。
The Glass Menagerie《玻璃動物園》
作者:Tennessee Williams
概要:講述了在大蕭條時期,聖路易斯的一個普通家庭如何逃離殘酷的現實,以及如何逃離一直籠罩著他們的痛苦回憶的故事。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苔絲》
作者:Thomas Hardy
概要:描繪了新興的工業化和都市文明給古老、鄉土的威塞克斯地區帶來了衝擊,揭露了禁錮眾思想、強調貞潔、壓抑婦女社會地位的虛偽道德。
The Metamorphoses《變形記》
作者:Franz Kafka
概要:以主人公變為甲蟲這一荒誕故事反映了世人唯利是圖、對金錢頂禮膜拜、對真情人性不屑一顧,最終被社會擠壓變形的現實,展現了資本主義制度下真實的社會生活。
Cien años de soledad《百年孤獨》
作者: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概要:描寫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鎮馬孔多的百年興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個世紀以來風雲變幻的歷史。
Gulliver's Travels《格列弗遊記》
作者:Jonathan Swift
概要:以格列弗船長的口氣敘述週遊四國的經歷,反映了18世紀前半期英國統治階級的腐敗和罪惡,同時歌頌了殖民地人民反抗統治者的英勇鬥爭。
Vanity Fair《名利場》
作者:W.M .Thackeray
概要:描繪了十九世紀英國貴族資產階級上層驕奢淫逸、勾心鬥角的生活圖景,揭露了封建貴族荒淫無恥、腐朽墮落的本質和資產階級追名逐利、爾虞我詐的虛偽面目。
Walden《瓦爾登湖》
作者:Henry David Thoreau
概要:由18篇散文組成,在四季循環更替的過程中,詳細記錄了作者內心的渴望、衝突、失望和自我調整,以及調整過後再次渴望的複雜的心路歷程,幾經循環,直到最終實現為止。
War and Peace《戰爭與和平》
作者:Leo Tolstoy
概要:以1812年的衛國戰爭為中心,反映從1805到1820年間的重大歷史事件,將「戰爭」與「和平」的兩種生活、兩條線索交叉描寫,構成一部百科全書式的壯闊史詩。
The Scarlet Letter《紅字》
作者:Nathaniel Hawthorne
概要:以兩百多年前的殖民地時代的美洲為題材,揭露19世紀資本主義發展時代美利堅合眾國社會典法的殘酷、宗教的欺騙和道德的虛偽。
美國大學理事會(College Board)是美國最大的非政府性教育組織,其宗旨是改進中學教育,幫助學生更好地準備進入高等教育階段的學習並獲得成功。SAT、AP等考試是由其開展的。
以上所列書籍僅供參考哦,你還讀過哪些很有價值的書籍?歡迎推薦!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養成良好的持續閱讀習慣,做一個勤於思考、善於思考的人,萬千書籍自會帶你乘風破浪、披荊斬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