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說 | 從「查無此校」到大廠錄取

2021-02-21 西西時間

「TA說」是西西教育推出的學子純文字訪談/記錄欄目,意在讓學長學姐們分享留學生活、海內外求職經驗、行業動態,以往能夠為大家找到專業方向及求職提供一點幫助和啟迪。

【本文共5,088字,預計閱讀時間18分鐘】

TLDR: 一路上四處碰壁,終于于年初在亞麻上岸,預計八月份上班。然而回看過去的經歷,還是覺得心有餘悸。希望我的踩坑經歷能夠幫助大家在上岸途中避開各種坑,更加順利地進入自己心儀的大廠。

相信很多正在準備求職的CS學弟學妹們在看到「亞麻」兩個字的時候會嗤之以鼻:不就是亞麻麼,大家都能進的廠有什麼好炫耀的呢?

的確,一年前的我在看到「亞麻上岸經驗」的時候也是這麼想的。畢竟對北美CS大廠有過一定了解的同學,對幾年前「兩輪OA進亞麻」這件事一定不感到陌生。

注: OA, Online Assessment, 即在線筆試,通常會有簡單的debug以及coding題,部分大廠(比如亞麻)還有被稱為「Behavioral Question」的情景問答選擇題。

當然也有不熟悉這個事件的同學們,這件事是這樣的:2016年秋招期間,網上有大量前輩報告稱自己在僅完成了亞麻發來的兩輪OA的情況下直接收到了來自亞麻的offer郵件,以此直接上了岸。

於是乎,在開始找工作之前的許多同學,包括一年前的我自己,對於亞麻的概念正是「保底,必進的CS大廠」

不僅如此,網上看到的帖子都是師兄師姐們手握各種大廠offer,教人negotiate package的教程層出不窮,仿佛手裡只有一個offer的都是混得不好的,更別提只有亞麻offer的了。

「這難道不是人手一份的嗎?餘裕餘裕」正是開始求職之前的我的心聲。

因此從結果看來,我只是和無數上岸了的師兄師姐一樣,順理成章地拿到了「參與獎」——亞麻offer一枚。

然而現實卻是,僅僅只是我比較僥倖:突如其來的疫情導致各廠大規模縮招,同我一起迎戰秋招的六個小夥伴,學長D已經找了一年工作,現在終於在一個local小公司上岸;同學S和同學F有幸被內推亞麻,然而到現在卻像石投大海渺無音訊;同學N被拒無數,目前還在苦苦面試著local小公司以及各類ICC;而同學W和同學G則全軍覆沒,決定不再打算繼續在北美求職,目前已經回國,正在準備國內秋招。

注: ICC, IT Consulting Firm, IT諮詢外包公司。

這其實和「倖存者偏差」屬於同一個道理。在網上所能看見的大部分消息,都是極少數前輩們成功上岸的經歷,以及極少數願意發聲的前輩們總結的經驗教訓,然而絕大部分求職失敗的經歷是永遠不會被人知道的。

因此,在正式分享自己的上岸經歷之前,我在這裡特別希望準備迎戰的學弟學妹們能夠警惕,上岸永遠比你從網上所聽說的要艱難且殘酷

剛到美國讀研的第一個學期就隱隱約約聽到有同學已經在開始找實習了。當時的我對此還是不以為意:明明才剛剛開始讀書,就要找實習了?

轉眼間一年了,開始準備求職的我才慢慢發現問題的嚴重性——秋招期間,大廠提供的都是下一年的職位!例如,我的主戰場2019年秋招,從2019年8月份開始各個大廠陸續放出招聘名額。然而無論是intern還是new grad,崗位的開始時間都是在2020年夏季!(當然也有冬季實習崗,不過由於寒假時間太短,一般這種實習崗會佔用一點春季學期的時間,比較難騰出時間所以一般不考慮。)

因此假設你讀的是秋季入學的兩年master,如果你準備在第二個學期後的暑假去做暑期實習的話,在你剛剛入學的時候這些崗位已經開放招聘了。而春季入學的同學,由於第一個學期後的這個暑假距離入學未滿一學年(one academic year),一般規定不能在這個時候做實習。因此實習的機會留到了第三個學期後的暑假,即第二個學期時的秋招才是你的主戰場。

註:Academic year, 一般指兩個完整的學期,如秋+春或者春+秋。夏季學期一般不算在內。

你可能會說,為什麼要去找實習崗,畢業的時候直接找全職崗不好嗎?要解答這個疑問,同學們可以考慮以下三個事實:

1️⃣ Intern的招聘標準比new grad低。這一點相信不用說大家也都能理解。就以狗家Google的招聘流程來說,intern的招聘流程僅僅是2-3輪電話面試,之後就可以進入HC流程。而對於new grad則麻煩許多——除了上面提到的電面,通過以後則還需要進行數輪onsite考察,最後才是HC流程。

註:Hiring Committee, 狗家特色。即由數個不認識你的員工組成的委員會,他們會通過你的前幾輪面試的情況來進行討論,並決定最終要不要給offer。

2️⃣ Intern轉正機率非常高。通過Quora以及Reddit上的一些回答,可以發現大部分企業轉正率都有60%以上。雖然具體的轉正與否取決於intern本身的表現,但是從這些數字上足以看出各大企業對於intern的表現是比較寬容的。

註:請參考網址 https://www.quora.com/What-are-intern-conversion-rates-at-top-tech-companies, https://www.reddit.com/r/cscareerquestions/comments/5887n2/intern_conversion_rate_at_big_companies/

3️⃣ 大廠的實習經歷能在求職海投中取得巨大優勢。即使最後沒有拿到心儀的Return Offer,但是簡歷中的大廠標題能夠確保你發出去的簡歷基本都能拿到面試機會。而缺少實習經歷的,比如我,海投了無數簡歷,大部分都石投大海渺無音訊。

其實仔細想一下,通過實習崗實現上岸可以算是是所有上岸方法裡最穩妥且最輕鬆的方法了。然而提前行動是這個方法的核心。

比較遺憾的是,我在讀研一年後才想明白這點。於是秉著亡羊補牢的態度,我在晚了一年的情況下還是投了各個大廠的實習崗,想著倘若能拿到offer,應該還有機會?

準備面試這部分相信大部分同學比我都要清楚了。在讀CS的同學,除了PhD還能夠去專業性更強的崗位(比如深度學習、計算機視覺之類),以及數據科學的同學還可以找更偏向統計的崗位以外,絕大部分同學分的都是SDE這塊大蛋糕。而在SDE面試流程堪稱標準化的今天,LeetCode成為了重中之重,刷題基本已經成為了上岸的必要不充分條件。

註:SDE (Software Development Engineer), 有趣的是不同的企業對此會有不同的簡稱,一般稱作SDE或者SWE。作為準亞麻人,我就簡稱為SDE了。

▲ 我目前為止陸陸續續刷了400多道題,和很多大神相比不值得一提了。

然而要想通過面試,僅僅只靠刷題是不夠的。同學們應該知道的是,LeetCode所記錄的題目都是前輩們上傳的自己曾經遇到過的題目,但這並不意味著你的面試官一定會從這些題目中裡面挑出一道來考你。先不說面試題在許多企業中屬於保密協議中所定義的商業機密,透題這一點本身就已經違反了保密協議;在很多企業的面試中,特別是在狗家,考的題目基本都是面試官自己原創的。即使能夠全文背誦LeetCode中的所有答案也不能保證同學們能夠把題目給解出來。因此前面才說刷題只是上岸的必要不充分條件。

所幸的是,雖然題目各不相同,但其背後所考察的算法卻是有章可循的。因此在刷題的同時,記錄下解題思路並且按照考察點進行進行分類是刷題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特別是記性不好的同學(點名批評我自己),以免做了後面忘前面的悲劇發生。

給出一個數據點:在狗家Intern面試第二輪,我看到題目立刻反應到要用到LIS方法,只可惜忘了應該怎麼寫了。擠了半天牙膏最終也只能給出簡陋的暴力解,然而終究沒有能夠熬到下一輪。

註:LIS, Longest Increasing Subsequence, 參考https://leetcode.com/problems/longest-increasing-subsequence/▲ 做過的題儘量記下解題思路,並及時複習,以免做了後面忘前面的悲劇發生。

除了解題能力溝通能力更是面試中考察的重要一環。因為在面試官眼裡,你不僅僅是一臺無情的做題機器,更是面試官日後將要一起共事的同事。

想像一下,面試官千辛萬苦從LeetCode中挑了一道Hard題,並且費盡心思加以改編,然後作為面試題出給了兩位應聘者。小A看到題目以後一言不發,直接咔咔咔敲出了LeetCode上的同款最優解;小B雖然一開始沒有給出答案,但是卻能和面試官慢慢討論思路,並且在面試官的指引下也把最優解給推導出來了。假如你是面試官,你會分別給兩個應聘者打多少分呢?

當然了,這裡並不是說有了溝通能力就能拋棄刷題直接和面試官談笑風生。畢竟最終還是得把題給做出來,不然風生就白談笑了。

說了那麼多準備的工作,有一點希望同學們能夠注意的是,不要因為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埋頭準備而遲遲不把手中的簡歷投出去。因為現實是你永遠沒有準備好的那一天。機會不等人,各個崗位的名額也是見一個少一個。因此假如看見了適合自己的崗位,請不要過度謹慎而錯失良機。

但同學們也切勿魯莽行事。這裡不得不提到各個企業都會有的「冷凍期」制度。簡單來說就是企業為了「在面試失敗以後給你充分的時間繼續提升自己」,在你掛了面試以後(呸呸呸,大吉利是)的半年至一年的時間之內,你向企業投再多簡歷都不會被他們收到。

然而,這一年的「冷凍期」對於短暫的兩年master來說屬實不短,對於應屆生來說這其實可以等同於每個崗位有且僅有一次申請機會了。因此也不要打沒有準備的仗。

說起來,求職就像生炒肉,早出鍋不熟,晚出鍋肉就焦了。

也許是面試我的印度小姐姐手下留情,亞麻爸爸的第一次愛我,出現在了給我intern offer的那一刻。只是此時的我並不明白,僅僅有著intern offer並不意味著已經上岸了。

眾所周知,留學生在美國工作是需要工作許可的。而相當一部分企業(特別是大廠)會要求使用CPT而不是OPT來進行實習。對於大部分學校來說CPT通常是作為一個1-9學分的課程給予的,因此只能於在讀且I-20生效期間申請,且一般只能在入學一個學年後才允許申請。要求使用CPT實習的企業在招聘要求中通常會有如下字樣 ▽

Applicants should have at a minimum one quarter/semester remaining after their internship concludes.

註:我們學校的這門課叫做Practical Work Experience, 不同學校課程的名稱可能不同。在完成CPT實習以後就能拿到相應的學分。

對於秋季入學的兩年制的master來說,第二個學期後的這個暑假是唯一一個可以用來申請CPT的暑假。這也是為什麼前面會強調實習要在第二個學期後的這個暑假進行(春季入學則是第三個學期後的那個暑假)。

因此對於此時的我來說,這個intern offer確實來得太晚了——起始時間定在了2020年六月份,而那時候我早已經畢業了。而畢業即意味著不能夠申請CPT,難道這個得來不易的offer終究只能用來打水漂嗎?

既然正常畢業意味著與這個機會失之交臂,那麼假如能夠延期畢業呢?只要能夠延期哪怕一個學期,那麼就能和春季入學的同學一樣,申請到第二個暑假的CPT,接著無比快樂的實習上岸之旅就能實現了。

說起來也是好笑,多少同學想方設法把每個學期的課都選得滿滿的,只為了能夠早點修夠學分提前畢業,而我卻在想方設法想讓自己能夠再待多一個學期。

經過數輪郵件溝通,學院方面表示非常理解並且已經準備好了延期畢業的表格。然而延期畢業自然會涉及到I-20的延期,正當感覺雨過天晴的時候,學院的院長向我轉發了來自學校DSO的消息 ▽

▲ 黑字為院長給DSO發的郵件,藍字則為DSO的回覆。註:DSO, Designated School Official, 學校委派官員。通常來說你的I-20就是由DSO籤發的。CPT一般是由DSO直接籤發,而對於OPT來說,DSO只負責申請部分。

簡單來說就是,只有因為學業或者病情原因才能作為I-20延期的理由,而僅僅為了做暑期實習而延期是行不通的。因此我只能按照原先的進度在2020年夏季畢業。

思前想後了數天,惋惜之餘還是最終放棄了通過實習崗上岸的想法。我的慘痛經歷再一次提醒著大家,求職之路請務必提前規劃。除了面試的準備以外,對於學業的規劃以及學校相應規章制度都需要被考慮在內。千萬不要像我這樣臨時抱佛腳,等撞了南牆才意識到要回頭。

既然最後決定放棄通過實習崗上岸了,前面的掙扎也耗費了大半個學期,那麼只好趕緊抓住秋招的小尾巴,重新開始刷題海投的求職模式。

重新備戰的心理壓力可以說是非常之大了——一是臨近秋招尾聲,許多大廠都已經滿員停招了;二是重新拾起題庫刷題,感覺自己和高考落榜生重新備考的心情出奇一致。

造成壓力的還有一個原因是,和大多數一起求職的同學相比,我的背景是比較吃虧的——作為雙非本科的物理系轉專業學生,就連在國內也是毫無相關實習經驗。甚至由於就讀Master的大學並不出名而被微軟的招聘系統「區別對待」了一番,自然這個投遞也是石投大海,至今沒有任何消息。

▲ 看到school not in the list選項不由之心頭一緊。雖然之前就有聽說微軟有名校情結,但是會做得這麼露骨也是沒有想到的。

儘管如此,亞麻爸爸還是一視同仁地再次提供了寶貴的面試機會。於是非常幸運地再一次通過了亞麻面試,終於在2020年初收到了full-time offer正式上岸。

這次九死一生的經歷至今回想起來也是感慨萬分。一路上由於缺乏規劃,踩了許許多多的坑,也做了許多無用功,最終能夠上岸也是十分僥倖了。因此也希望同學們可以從中體會到,上岸是一項需要提前規劃多個方面的系統工程,而絕非僅僅只是準備好面試就可以了這麼簡單。

到此,我的上岸記算是暫告一段落了。然而同學們,上岸僅僅只是一個開始。還有更多的煎熬,比如申請OPT、抽籤H1-B、租房搬家、以及即將到來的特殊時期的遠程入職,在不遠的將來等著大家。如果還想看的話我就把他們再整理出來,估計又可以整出一篇上岸後的踩坑記了。

還有任何問題,歡迎諮詢Vera ▽

· END ·

Edit /   WENYI

Design / WENYI

· 美 研 申 請 專 家 ·

西    西    教    育

SEED Education

相關焦點

  • 懂ta就送給ta:尤勒斯無葉高速吹風機
    而對於男生來講,什麼價位有什麼功能的吹風機其實都無所謂,但是如果你正在為該送給ta什麼禮物而煩惱的話,那接下來你應該多了解下優秀的ta:ULESM尤勒斯無葉高速吹風機。開箱外觀ULESM尤勒斯是一個「為美麗而生」的品牌,無刷電機技術是當家科技,這款吹風機作為尤勒斯品牌的第一款產品,用料足,功能強:高濃度負離子、強勁無刷電機、冷熱風一鍵轉換和超靜音技術。
  • 你的高考錄取通知書到哪了?官方查詢通道在這!速查
    @臨泉高考生想知道你的錄取通知書到哪了麼快來,教你一招一鍵追蹤錄取通知書!↓01寄遞郵我 保駕護航EMS高考錄取通知書寄遞每年高考季EMS快遞小哥都會擔任「夢想護衛隊」的角色將一封封珍重無比的錄取通知書派送到全國各地的學子手中
  • 2021捷報 | 香港中文大學「企業傳播」碩士錄取來了!
    2021申請季,畢達在香港中文大學的申請上也是收穫頗豐,此前收穫的港中文錄取還包括:《2021捷報 | 第5枚香港中文大學「金融」碩士錄取來了!》《2021捷報 | 第4枚香港中文大學「金融」碩士錄取來了!》《2021捷報 | 再添一枚香港中文大學「金融」碩士錄取》《2021捷報 | 2枚!
  • 矽谷大廠也看「名校學歷」?Reddit小哥靈魂拷問引起熱議
    Offer對於很多程式設計師還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而今年的機器學習(ML)相關崗位又是其中的「香餑餑」。這位發帖國外小哥說: 「我已經被美國一所OKish學院的計算機專業的碩士項目錄取。 這一「靈魂發問」,的的確確問到了很多人心裡,這不,在短短一天的時間裡,這個話題就引起了大家的激烈討論:名校給你帶來的不僅僅是「牌子」,迂迴戰術或許更有用其中一位叫EastMight的網友的回答得到了高贊: 「即使現在有很多在線資源,我認為一流的大學也會幫助你變得更有能力。
  • 2021捷報 | 第5枚香港中文大學「金融」碩士錄取來了!
    2021申請季,畢達在香港中文大學的申請上也是收穫頗豐,此前收穫的港中文錄取還包括:《2021捷報 | 第4枚香港中文大學「金融」碩士錄取來了!》《2021捷報 | 再添一枚香港中文大學「金融」碩士錄取》《2021捷報 | 2枚!
  • 一封「假清華錄取通知書」引發的風波
    而近日在廣東雷州就那麼一個關於「錄取通知書」的事件,引發了一場不小的風波。據知情人士表示,曹某其實是一名復讀生,由於自己家長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學習情況,他平時就是騙家長說自己復讀成績很好,但是高考成績出來後,他擔心真相被父母知道被責罵,由此想出了這一「妙招」。據說,曹某真實分數其實只有235分,而他那份偽造的清華錄取通知書其實是花了3000元找別人做的。
  • 網際網路大廠的女人們|百家故事
    之前她老公抱怨跳舞時鏡頭給她太少,等領獎時,攝影師一個大特寫打在她臉上,老公大笑,「Play girl獲獎了,這個鏡頭牛。」聊起這些高光時刻,席月嵐想起剛來阿里時,專業是計算機的她其實只會一項特定的技術,「相當於在一個醫院,我可能只懂扎針。」HR通知她被錄取了,但態度十分勉強,安排她做網際網路末尾的工種——售後。
  • 「媽媽必學」天熱寶寶多腹瀉?都是ta們在搗蛋
    而如果只是寶寶出現了以下幾種情況的-腹-瀉-,那就可以試試用以下方法擺平這些「搗蛋鬼」,跟ta們say byebye:1、嚇到拉褲子了,嗚嗚嗚!!!必要時也可到小-兒-科進行及時的檢-查。 一般來說,寶寶一天噗噗4-5次是正常的,無需過度緊張,到了10次左右,才可稱之為大便增多。 而且隨著年歲的增長及寶寶腸-胃的快速發育,這種情況會得改善。 只要寶寶精神是好的,無發shao-症-狀,媽媽們可以適度地調整好寶寶的飲食,護-理好寶寶,並且在每次排便後,及時使用溫水對屁屁周圍進行清洗,並及時使用柔軟的毛巾擦拭乾淨就好了。
  • 2021捷報 | 香港中文大學「金融科技」碩士錄取來了!
    2021申請季,畢達在香港中文大學的申請上也是收穫頗豐,此前收穫的港中文錄取還包括:《2021捷報 | 第5枚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碩士錄取來了!》《2021捷報 | 再入2枚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碩士錄取!》《2021捷報 | 2枚!
  • 阿里、海康、網易等大廠組「HR 聯盟」引發熱議 官方...
    阿里、海康、網易等大廠組「HR 聯盟」引發熱議,官方回應也來了   如何評價杭州阿里、海康、網易等組成   大多數網友們認為,大廠 HR 們要聯合起來,簡直就是圍殺打工人的一種做法,所謂的「人力資源共享賦能平臺」相當於 HR 黑名單,甚至聯盟還可能會共享員工信息,侵犯隱私。   對此,昨晚釘釘官方在微博表示:   不信謠,不傳謠。
  • 清北碩博生,也難逃「內卷」......
    文章來源:青塔(ID:cingta-com)萬物皆可卷,一夜之間,「內卷」 這個詞遍地開花。但沒有什麼東西是平地起波瀾毫無預兆的,水面總有漣漪。隨著我國博士生招生總規模達到 10 萬人,留校門檻還在繼續提高,海歸博士和本土博士被區分對待,篩選標準甚至能嚴格到 「學歷查三代」,本科不是重點大學即與高校無緣。是時代發展,社會對學歷的要求提高了嗎?未必。
  • 網際網路大廠的廁所難題
    如廁難的問題,可以說是壓在拼多多和快手員工頭上共同的大山。快手的行政部門,在一間廁所頂部額外加裝了一個計時器,黑色的屏幕可以精確到秒,以顯示裡面的人究竟蹲了多久。有人開玩笑,快手成了「快解手」。就連一些快手員工也覺得意外。林濤是快手的軟體工程師,起初還不信,專門跑過去看了才信。「看上去就像是一個示眾的牌子,這下大家都知道了你拉個屎要多長時間。」
  • 不怕大廠「耍流氓」,想保護隱私的你可以這樣管理 Android 權限
    除了「電話」類權限,我們還經常見到應用會申請「信息」和「通訊錄」的讀取,一些社交通訊軟體會讀取通訊錄藉助手機號碼來查找已註冊的好友,而在登錄時又會藉助「信息」權限接收驗證碼簡訊自動填寫,免去了手動輸入的麻煩。
  • 五月天怪獸 x 吉他大廠Gibson再合作 推華人首位「全球唯一」專屬籤名木吉他
    就愛Gibson樸實、有搖滾力道又細膩甜美五月天怪獸:跟我一樣有很多面向「華人第一天團」五月天的音樂深植人心,看中其影響力,國際知名吉他大廠「Gibson」在2012年底就邀請五月天吉他手怪獸親自到美國納許維爾的Gibson Custom Shop工廠,打造怪獸第一支限量版Gibson Custom,也是Gibson首次為華語吉他手製作特別版籤名電吉他。
  • 這個「不捆綁無廣告」的垃圾清理軟體,99%的人都說好用!
    所需工具:360清理大師獨立版獲取辦法:後臺私信回復「361」====要說一個學霸君討厭的電腦軟體,360安全衛士必須榜上有名!但是學霸君最近發現360「變了」,居然推出了簡約無廣告不捆綁版的360清理大師!Amazing!!!!!活久見啊!以流氓出名的360,居然自家出了一個不流氓的打臉軟體!
  • 每個孕媽媽都要查「HCG」和「孕酮」嗎?數值低,是胚胎有問題嗎
    導語:在剛懷孕後,孕媽媽比較關心「HCG」和「孕酮」,因為這倆的數值可能關係到胚胎是否健康。懷孕後有些孕媽媽會到醫院檢查下「HCG」和「孕酮」的數值,有的是想看看自己是否懷孕了,有的是因為有陰道出血的情況,還有的是因為單純的想看看胚胎是否健康。
  • FB 的盛衰史,成也「點讚」、敗也「點讚」
    到 2005 年,B3ta 社區規模已經相當大,簡單的平臺式頁面難以承載,Manuel 需要一種能準確找到好內容的方法。事實上,這是 2000 年初各個網絡社區都在嘗試解決的問題。2000 年上線的神秘的 FilePile 社區,運用了「+」「-」排名的方式,用戶可以把內容頂上去或者拉下來。
  • 無印良品的中國學徒,和他們的「製造力」夥伴
    在「消費升級」和「新零售」的語境下,網際網路公司和一批創業者開始通過全新品牌和 ODM 的方式,從毛巾、拖鞋、床品到沙發、茶几,「包圓」新消費階級的生活方式——但它們必須攻下的,則是它們並不熟悉,又暗礁遍布的中國製造業。
  • .| 大廠緊抓不放,創業者紛紛入局,「雲原生」到底有什麼魔力?
    在這一賽道內,跑在前面的「時速雲」、「靈雀雲」、「道客雲 」 成立自2014年和2015年初,核心團隊均來自第一代主流公有雲服務商。靈雀雲核心團隊來自微軟 Windows Azure 核心技術團隊、道客雲則來自 EMC 和 VMware 核心技術團隊;時速雲的核心團隊則來自 IBM Bluemix 和阿里雲盾核心技術團隊的。稍晚成立的「諧雲」核心團隊則來自浙江大學SEL實驗室。
  • 從《金剛經》、《圓覺經》、《涅槃經》中看「無我」與「我相」
    有趣的是,《涅槃經》卻處處說有我。當然,這個「我」的意義,在層次上是完全不同的。筆者從諸經中找出有關細節,試從這個「我相」的角度,鋪陳這種表面上看似不一致,卻貫徹中觀的義理。「無我」的要義佛說無我,基本說來就是「三法印」中的「諸法無我」,包括人無我與法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