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狀節理」的大自然的「建築奇蹟」,這些結構難以用語言描述!

2020-12-22 宇宙探索百科

「鱗次櫛比」這個詞經常用來形容那些有規律、有一定規模的東西,如城市整潔的街道、高樓大廈等。但是,如果用它來描述地質中的柱狀節理現象,它會顯得太單薄。柱狀節理是一種神奇的自然景觀,難以用語言來描述。

在地質學上,節理是指巖石在自然條件下形成的裂縫或裂縫,兩側的巖石沒有明顯的位移。所謂柱狀節理,是指巖石呈柱狀或拼接狀,柱體橫截面呈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甚至七邊形,這些柱體緊密排列在一起的地質現象。

柱狀節理分布於世界七大洲。人類探測器也在火星和金星等行星上發現了柱狀節理。一般來說,它們都是火山作用的產物。

巨人之路和魔鬼塔

巨人之路

在英國北愛爾蘭安特裡姆平原的邊緣,在一個玄武巖懸崖下,沿海大約有4萬個巨大的柱子組成了賈恩茨考斯韋角。這些大小均勻的玄武質巖柱聚集成綿延數公裡的堤壩,被譽為世界自然奇蹟。這一奇蹟是由第三紀持續噴發的火山所創造的:一股玄武巖熔巖從地面噴湧而出,冷卻收縮後形成六邊形或四邊形或五邊形稜柱體。

巨人之路,又稱「巨人堤」或「巨人角」,起源於愛爾蘭民間傳說。其中之一是通往巨人的道路是由愛爾蘭巨人芬·麥庫爾建造的。他一個接一個地把柱子搬到海裡,這樣他就可以去蘇格蘭和芬恩蓋爾作戰了。隨著堤道接近完工,麥庫爾決定休息一下。與此同時,他的對手,芬恩蓋爾,正穿越愛爾蘭來估量一下他的對手。結果,芬·蓋爾和睡著的麥庫爾撞到了一起。他被對手的巨大身軀嚇壞了。麥庫爾的妻子騙芬·蓋爾說,熟睡中的巨人其實只是麥庫爾的孩子。聽到這話,芬·麥庫爾更是慌了:麥庫爾的小孩都如此巨大,麥庫爾自己應該是什麼樣的巨人。他匆匆趕回蘇格蘭,沿途摧毀了麥庫爾修建的堤道。這就是為什麼堤道的殘餘物僅限於安特裡姆海岸。

關於巨人之路的另一種說法是,愛爾蘭皇家陸軍司令巨人芬·麥庫爾(FinnMcCulley)曾經在與蘇格蘭巨人的一場戰鬥中撿起一塊石頭朝逃跑的對手扔去。當石頭掉到海裡,它就變成了今天的大島。後來,他愛上了住在內赫布裡底群島的巨人女孩。為了歡迎她,他修建了這樣一條堤道。各種傳說無疑增加了巨人之路的神秘感。

魔鬼塔

在美國西部懷俄明州東北部,在貝爾福斯河附近鬱鬱蔥蔥的山丘上,矗立著一塊巨大的圓柱形巖石,這是美國著名的國家景點之一——魔鬼塔。1906年,美國在這裡建立了第一個國家公園。

魔鬼塔是6500萬年前火山噴發形成的。

還有一個關於這個地方的傳說。在古代,當七個女孩和她們的兄弟在附近玩耍時,男孩突然變成一隻熊,追著女孩。七個女孩躲起來爬上了巖石,巖石開始長得很高。熊想追上他們,於是他爬上巖石,熊在巖石上留下爪痕。女孩站在不斷增高的巖石頂上,最後變成了星星,也就是著名的北鬥七星。

近年來,爬魔鬼塔在美國已成為一項非常流行的運動。魔鬼塔周圍環繞著各種攀巖路線,其中一些路線舉世聞名,極具挑戰性。當地獨特的地質現象也受到影視名人的青睞。美國著名導演史匹柏執導的電影《第三類接觸》曾把魔鬼塔視為外星人的聚集地。

世界上有許多著名的柱狀節理,包括以色列/敘利亞戈蘭高地的六角形水池、義大利的巨島、韓國濟州島的柱狀節理帶、蘇格蘭斯塔法島的手指洞、亞美尼亞語的甘尼山谷、印度孟買的吉爾伯特山,加利福尼亞的魔鬼石柱樁,冰島的斯卡法菲德國家公園,這些柱狀節理以其規模之大而聞名。

我國的柱狀節理

中國火山資源豐富。吉林省長白山天池火山、雲南騰衝火山、黑龍江省五大連池火山都是著名的活火山;黑龍江省鏡泊湖火山、吉林省龍崗火山、內蒙古阿爾山火山、瓊北火山等

此外,火山巖廣泛分布於我國其他省區,如浙江省、四川省峨眉山地區、福建省漳州等地,地質學家在這些火山巖中還發現了大量柱狀節理。

雲南省騰衝縣龍川河沿岸的玄武巖柱狀節理,被當地人形象地稱為「神柱」。總面積2平方公裡,是迄今為止我國發現的最奇特、保存最完整的柱狀節理群之一,對研究火山巖漿生成和地質構造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騰衝縣雅梧山存在熔融凝灰巖柱狀節理。如果說「神柱」因其規模宏大、氣勢雄偉而聞名於世,那麼雅烏山熔融凝灰巖柱狀節理與其他地方有很大的不同。它們小巧精緻,雕梁畫柱,宛如孔雀開屏。

關於柱狀節理的科學研究

柱狀節理的早期發現歷史尚未完全了解,只能從神話傳說中尋找答案。然而,從現代文字記載中,我們可以發現柱狀節理成因的探索過程。關於柱狀節理最早的科學討論可以追溯到17世紀:巨人之路的報告最早出現在英國皇家學會。從那時起,人們開始探索這個不可思議的,高度自組織和對稱的地質景觀。後來,這種獨特的地質構造在世界各地被發現。

早在18世紀,玄武巖柱狀節理的成因一直存在爭議。1804年,瓦茨提出「熔融巖漿圍繞一系列獨立的中心凝固,形成一個巨大的塑性球體。當這些球體受到擠壓時,它們將形成典型的六邊形對稱。1875年,Marley提出柱狀節理是由冷卻熔巖熱收縮引起的應力引起的,這一觀點很有說服力。此後,地質學家們用各種模型解釋了這種自然現象的成因,形成了兩種主要觀點——冷卻收縮理論和對流理論。

冷卻收縮學說

這一成因觀點是基於玄武巖凝縮過程中巖體的破裂,考慮到物理環境和凝析面的發育。

一般認為理想的柱狀節理來自熔巖流的兩個凝結面:一個是頂部凝結面,另一個是底部凝結面。從柱狀節理的縱剖面分析,熔巖的熱損失是從中心到頂部和底部,而熔巖流的冷卻方向是從頂部和底部到中心。隨著冷卻過程的進行,連續的節理面從頂部和底部形成,指向熔巖流的中心,並在熔巖流的中下部匯合。其次,通過對熔巖流橫截面的分析,發現在熔巖流冷卻過程中,凝結面上會形成許多收縮中心。體積收縮使巖石材料聚集到固定的內部中心,從而產生垂直於等溫線方向的縱向拉伸裂縫。這些裂縫切割巖體,形成多面體圓柱體。巖石內部結構均勻時,收縮中心間距相等,呈等腰三角形排列。因此,通過形成120°相交的接合面來釋放每個方向上的相等拉應力。這些張性節理切割巖體,形成正六面體柱。但在實際的自然環境中,柱狀節理的形成受多種外部因素的影響,巖石內部是非均質的,會導致收縮面與收縮中心之間的距離拉長或縮短,形成不規則的柱狀斷面。

我們知道,泥漿乾燥後形成的泥漿裂縫也是由收縮引起的。許多地質學家將泥裂縫與柱狀節理類比,以了解柱狀節理的形成機理。在冷卻收縮理論的早期,人們試圖比較這兩種現象。這種冷卻收縮理論在玄武巖柱狀節理的形成機制中起主導作用。許多學者通過自己的實踐觀察和實驗對其進行了修正,使之更加完善。

對流學說

1912年,索斯曼提出這些柱狀體的成因是六邊形對流單元系統的產物。他還用蠟或油脂在平板上做實驗。19世紀70年代,雙擴散對流假說誕生:當液體內部溫度不均勻且存在溫度梯度、成分不均勻且存在濃度梯度時,這兩種擴散機制(熱擴散和溶質擴散)將導致雙對流擴散現象。在熔融玄武巖巖漿中,熱是一種擴散機制,化學成分也是一種擴散機制。1981年,坎塔提出了柱狀節理「雙擴散對流」的成因機制,並以魔鬼徑柱狀節理的巖石化學分析數據為佐證,提出了「熔巖指」的概念並加以闡述。這一假設表明,熔融玄武巖內部的化學成分存在微小差異,從而導致許多「熔巖指」的形成。指狀流是一種複雜的流變現象。在熔巖不斷冷卻的過程中,「熔巖指」之間形成應力狀態,從而形成我們看到的柱狀節理。

在家「創造」柱狀節理

事實上,柱狀節理並不神秘。在你自己的廚房裡,你可以「創造」柱狀關節。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非線性實驗小組將玉米澱粉和水的比例為50:50的混合物放入咖啡杯中,並將混合物長時間暴露在強光下(這可能需要持續暴露長達一周),直到它變幹。在這個實驗中,水起到了供熱的作用。當實驗者小心地打破杯中的物質時,一個奇蹟出現在核心:一個減少了1000倍的「澱粉板」柱狀關節誕生了!實驗結果與玄武巖柱狀節理形態非常相似。實驗室宣布他們發現了玄武巖中柱狀節理的成因。當然,這一結果與真實的玄武巖柱狀節理仍有差距,但這已經足夠令人興奮了。

在上面,我們參觀了地球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柱狀節理的壯麗景觀,了解了柱狀節理形成過程的相關科學原理,甚至人工「再現」了這些奇蹟。然而,科學探索無止境,柱狀節理還有許多謎團有待解開。

相關焦點

  • 玄武巖柱狀結構 不可思議的大自然傑作
    柱狀玄武巖結構是由噴湧而出的熔巖冷卻並沿著確定的角度晶化和開裂形成的地質奇蹟,面對這些宏偉的對稱性柱形結構,我們很難相信它們是大自然的作品,而更願意相信它們是超自然的產物。美國懷俄明州的惡魔塔一個講述熊追趕7名少女的傳說曾提到這個天然結構。當地面升起並將她們送到熊夠不到的高度,熊開始瘋狂地用爪子抓這塊大石頭,最後筋疲力盡而死。隨著1977年影片《第三類接觸》的上映,惡魔塔在現代流行文化中也佔據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影片中的惡魔塔最初只是一個廚房,後來成為人類與更為先進的外星人的一個聯繫點。
  • 濟州島的柱狀節理帶,大自然千百年來所形成的奇觀!
    所謂柱狀節理指的是出現於玄武巖質熔巖裡的垂直節理,大部分是多角形(一般為五、六角形)。它是巖漿從火山口噴出,流入西歸浦沿岸,遇海水急速冷卻,發生收縮作用的結果。
  • 人類模仿大自然的「設計」——建築中的大自然仿生學
    世間萬物千姿百態,都是經過漫長的、優勝劣汰的競爭和千辛萬苦的進化,致使在結構、形態和功能三方面達到最優設計而流傳於世。所以,大自然的精妙建築確是人類建築師和設計師的最好老師。我們可以發現,人類的創造不管多麼精巧,幾乎都能在大自然的創造物中找到對應的影子。
  • 解讀《大自然的語言》
    固然說,一篇文章由語言和結構組成。但是,語言和結構應該只是作者內心想法的一部分,它們只是一個載體。恰當揣度作者內心想法,就是抓住了文章的主旨。抓住文章的主旨,才能真正體現作者的思想和觀點。   我曾想試著把這篇文章自己照著敲一遍,把自己想像成作者,去揣摩一字一詞一段之間,作者思緒的跳躍和內心情感的遊動。但是,耗時太久。
  • 大自然的奇蹟——看上百萬螢火蟲在眼前飛舞(一)
    小時候看到幾隻螢火蟲都興奮不已,而這裡卻有上百萬隻,這真是大自然的無價之寶。建議大家去越南旅遊優先去看螢火蟲,因為這是大自然的奇蹟,在人類的破壞下,奇蹟總難以維持太久。這裡是越南菊芳國家森林公園(cuc phuong national park HQ,可導航,這裡在谷歌地圖裡用英文導航可得到更詳細的結果,包括林中小路都有顯示),在越南首都河內南面120公裡,面積25000公頃,橫跨寧平、和平、清化三省,是越南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動植物群系非常豐富且多樣。除了螢火蟲,白天還可以看蝴蝶。
  • 世界七大奇蹟中的金字塔,為何幾千年不倒?內部結構是空心且特別
    在中國古代各個國家的人民,憑藉著難以想像的聰明才智,創造了難以置信的奇蹟,其中名聲最大的當屬古代建築七大奇蹟當中的胡夫金字塔。雖然這七處建築物分別始建於公元前3世紀左右,全部是由西方人建造。像是七大奇蹟當中的空中花園,宙斯神像,亞歷山大燈塔,太陽神巨像,到最後都被摧毀殆盡,直到目前七大奇蹟當中,唯獨有金字塔依舊存在。金字塔建造於公元前2560年,整個建築物的高度為146米,在當時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當然後來在1889年艾菲爾鐵塔落成之前,他都是第一名。
  • 建築裝飾語言屬性分析
    這些既發揮了建築材料的性能特點,滿足了實用功能,而且其形體、色彩、肌理與質感也同時符合審美的要求,這是一種自發的、無意識性的,因此具有「原發性」.各種符合功利和材料結構性能的建築語言裝飾作為一種「信息」儲存在人們的腦際中,久而久之,便產生了對「美觀」房屋的意象,這必然導致人們對建築語言裝飾由自發走向自覺追求,仍然用建築手法對建築實體元素進行有意識地造型或組織安排,因此它同時又具有「繼發性」.
  • 《大自然的語言》教學設計
    《大自然的語言》教學設計在教師招聘的考試中常常會涉及到一些說明文的考查,旨在考查考生對說明文的說明方法以及說明性語言的理解,其中事物說明文較多,事理說明文相對較少。我今天選取的《大自然的語言》這篇課文,這是我國著名地理及氣象學家竺可楨的一篇事理說明文,用邏輯性強又簡潔直白的語言描述了物候學的相關知識,行文深入淺出,便於理解。
  • 愛丁堡建築博士 臺北新店母親河畔創奇蹟
    (原標題:愛丁堡建築博士 臺北新店母親河畔創奇蹟) 精通文學、影視
  • 建築結構丨陳紹蕃:工程結構名詞不應背離傳統文化
    「連續倒塌」用於框架結構已經不夠確切,用於大跨度屋蓋結構更令人難以接受。屋蓋結構橫臥於屋頂而不是豎立於地面,不存在「倒」的問題。因此,兩種結構應分別用「逐步倒塌」和「逐步塌落」。如果用統一的名詞,則可稱為「逐步損毀」。另一個名詞是「魯棒性」,完全不符合中文名詞精細且精確的要求。人們在工程結構的文章中第一次看到它時必然是百思不得其解。魯棒二字很容易使人聯想到「魯莽」,魯莽棍棒的特性?
  • 用數學邏輯之美揭示語言結構之妙
    語言結構中所蘊藏的數學規律,成了馬爾可夫創造性思想的源泉。《歐根·奧涅金》是普希金的長篇敘事詩,講的是一個哀婉的愛情故事,我們讀《歐根·奧涅金》,欣賞的是它的故事情節或者獨特的詩歌節律,而馬爾可夫卻獨具慧眼,從中發現了隱藏在字裡行間的數學規律。  1935年,美國語文學家齊夫提出了齊夫定律,用數學方法描述頻率詞典中單詞的序號與頻率的分布規律。
  • 被稱為建築奇蹟及人間奇蹟——水晶大教堂
    這座建築由美國著名的建築師、金牌優勝者菲利普詹森與他的夥伴約翰·布爾吉(Burgee)設計。教堂長122m,寬61m,高36m,體量超過著名的巴黎聖母院。外殼全部為銀色玻璃,晶瑩透亮,由此得名。坐落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佳登格勒佛(GardenGrove)的水晶大教堂即是一個建築奇蹟,也是一個人間奇蹟。
  • 這裡的景色是多麼美啊,用語言難以形容,令人驚嘆
    高處不勝寒,從高處往下看的時候,會發現很多的雲彩就在你的周圍,這裡的景色是多麼美啊,仿佛是天然雕刻而成,很讓人喜歡,很多景色,它們不僅僅非常美,並且還蘊含著一些道理,很多人喜歡旅行,正是想要領略這樣的景色中所呈現出來的東西,趕快行動起來,走出家門,用心去領略這些自然美景的特色和氣質吧!
  • 7個詞描述葡萄酒中難以描述的風味
    信息 7個詞描述葡萄酒中難以描述的風味 2016-08參與互動    摘要:葡萄酒中的風味多種多樣,想要準確地描述這些風味並不容易
  • 《大自然的語言》中考題精練
    2015重慶5.花香鳥語、草長鶯飛……這些大自然的語言會在我們心中喚起不同的感受。請從聲音、形態、氣味三個角度中選擇一個,參照示例寫句子,要求具體形象,句式不限。杏花開了,就好像大自然在傳語要趕快耕地;桃花開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趕快種穀子。布穀鳥開始唱歌,勞動人民懂得它在唱什麼:「阿公阿婆,割麥插禾。」這樣看來,花香鳥語,草長鶯飛,都是大自然的語言。③這些自然現象,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稱它為物候。物候知識在我國起源很早。古代流傳下來的許多..農諺就包含了豐富的物候知識。
  • 美國西海岸的10個現代主義建築奇蹟
    華盛頓州,俄勒岡州和加利福尼亞州的西部各州都是美國的一部分,可以說是世界上現代主義建築的最佳典範。特別是加利福尼亞州成為擁有中世紀風格的建築師建造的大量豪宅的代名詞。如果你必須選擇10個,那麼你絕對必須去看看這些。
  • 景色用語言難以形容,眼前所見之景,特別讓人著迷
    這景色用語言難以形容,就像是本一頁一頁慢慢翻開的畫冊,幾乎每個著名景點都有故事,面前的景色沒有故事也很動人,它是如此的璀璨奪目,讓人難以忽視,真的是太特別了,美景或許會千變萬化,但我們總會有所收穫的,心情也會愉悅!黃色的花朵看起來非常張揚又很有活力,中間的花芯也很別致。
  • 世界七大奇蹟,為什麼僅金字塔保存良好?其它的建築如何消失的?
    這位旅行家在當時遊歷了羅馬、希臘、埃及和巴比倫後看到了胡夫金字塔、空中花園、宙斯神像、阿爾忒彌斯神廟、摩索拉斯王陵墓、羅德島太陽神巨像以及亞歷山大燈塔後,驚嘆的高呼這些人類創造的奇蹟。所以說如果當時昂迪帕克旅行到中國看到長城,他也會把中國奇蹟記錄在自己的小本上面,高呼第八大奇蹟。關於世界七大奇蹟,所留下的資料很少,因為這些建築在經歷的戰火、自然災害後一個個都消失在歷史中,現在只有埃及的金字塔得以保留。
  • 世界10大自然人文奇蹟,中國有三處上榜!你都去過嗎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與世界各地的人文景觀相輔相成,熠熠生輝。一起來看看這讓人嘆為觀止的十大自然人文奇蹟吧。 1、維多利亞瀑布 4、印度的泰姬陵 印度的泰姬陵是一座為愛而生的建築。
  • 城市新地標系列 |世界十大建築奇蹟的傷痕修復之旅
    在這些標杆之作中,日立電梯作為不可或缺的幹線動脈,為智慧樓宇、建築空間的延展和互動提供了實現的可能,並不斷描繪和創造著更多關於城市、建築和人類生活空間的想像。對上海的描述,日本作家村松梢風曾經在《魔都》中這樣說:這是一座可以改命的城市。印證著這句話的,尤屬上海佘山世茂洲際酒店最為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