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閱讀理解為什麼錯?很可能缺乏整體觀念,未聯繫上下文

2020-09-14 讀寫升級

語文的閱讀理解一定要有整體觀念,一定聯繫上下文,才能夠做出正確的解讀。

九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是詩歌。其中,名著要求閱讀的名著是《艾青詩選》。在閱讀《艾青詩選時候,我要求學生對艾青的一些名作進行解讀。在同學們讀到艾青的《礁石》的時候,有同學對最後一句詩做出了這樣的解讀:礁石熱愛大海,對大海充滿著深情。

如果不看前文,就單純的從詩句本身來看。含著微笑,看著海洋,的確有滿面笑容,深情款款的意味。但是聯繫上文一一一個浪,一個浪,無休止地撲過來。我們知道大海是浪的發源地,所以大海在這首詩中是作為礁石的對立面而存在的,礁石微笑地看著它,不是因為深情款款,而是面帶挑戰,滿含譏諷的意味。這個微笑展現的是礁石的倔強,頑強以及樂觀的品性。當然,它是有象徵意味的,歌頌的是像礁石一樣的人。

語言是一個有聯繫的整體。一定要在語言環境中去理解語言,如果就單獨的某一句話來說,它可能會有多種的解釋和意味。但是落實到具體的語言環境中,他可能只有唯一的一種意思。而我們閱讀理解就是要把這唯一的表達準確的加以解釋。
聯繫上下文去解釋詩歌,這是閱讀理解不二的法寶。同學們一定要好好掌握。

關於閱讀理解的更多知識與技能,請關注下面專欄,五種文體的閱讀方法與典型題型:

我是讀寫升級,專注於分享中學生讀寫方面的知識,關於閱讀理解,你有什麼經驗?又有什麼困惑?

歡迎留言溝通,點讚關注。

相關焦點

  • DDD - 識別限界上下文以及理解上下文映射
    通過對以上業務流程進行分析,結合在各個流程環節中需要的知識以及參與角色的不同,可以劃分如下業務場景:閱讀作品創作作品支付社交消息通知註冊與登錄可以看到,業務流程是一個由多個用戶角色參與的動態過程,而業務場景則是這些用戶角色執行業務活動的靜態上下文。從業務流程中抽象出來的業務場景可能是交叉重疊的,例如在讀者閱讀作品流程與作者創作流程中,都牽涉到支付場景的相關業務。
  • KET/PET閱讀理解看懂文章,但答不對問題是為什麼?
    今天在後臺收到一位媽媽的諮詢,說孩子做閱讀題,明明看懂文章說的是什麼,但是做題時還是錯了很多,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其實孩子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並不少見,通篇文章翻譯得出來,但是一到做題就錯了一大半。很多家長以為只是孩子粗心大意,卻沒有想過根本的原因是為什麼?孩子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學習問題,主要原因是因為缺乏邏輯思維能力。
  • 孩子閱讀理解能力差怎麼辦?
    閱讀佔了試卷的半壁江山,小學生閱讀理解差的話,成績就容易被拖後腿,相信不少家長都因此苦惱過。那麼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應該怎麼做呢?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或許可以幫到你。理解詞語     詞語理解是提高小學生閱讀和表達能力的一個先決條件,只有理解了詞語的意思,才能讀懂句子、片段和整篇文章。
  • 小學階段:閱讀理解能力差?3個方法助你提升閱讀理解能力!
    其次,小學教育的幼小銜接則會從這些方面去提高孩子的能力,為孩子上小學的知識先打下基礎。比如會先從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開始提高,口語表達能看出孩子對事件表述和概括的能力。他們會經常組織學生進行仿編句子、看圖說話等活動,為了讓孩子提高閱讀能力。每個學生的情況不同,有些學生是缺乏概括能力,有些學生是分析能力不強。了解清楚孩子的具體問題後,再對症下藥。
  • 孩子閱讀理解能力差怎麼辦?這位老師的做法亮了!
    作為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這位老師的建議,可以幫到你。 但學習一定是有法可依的,理解句子的基本方法我們可以歸納為下面這些: 聯繫上下文讀讀、想想來理解 有些句子單獨理解較難明白,如果聯繫上下文就容易理解了。 如《金色的草地》,課文中有這樣一句話:「多麼可愛的草地!
  • 響象智能繪本館:如何培養小學低年級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
    最新智能書櫃還具有圖書專用消毒殺菌功能(非紫外線)閱讀理解是考試中常見的題型,在中、高考更是佔了不少的比重,可以說是備受重視啊!但部分小學生遇到閱讀理解題就像碰到了攔路虎,不知道如何作答,一到考試更犯難,丟了不少分,這該怎麼辦好呢?作為家長,如何在平時的學習中培養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呢?快快往下看!理解詞語很重要,這是閱讀理解的基礎。
  • 學生為什麼要大量閱讀,家長怎樣提升孩子閱讀理解能力呢?
    讀完之後又可以選擇其他主題閱讀,一本書不一定非要全部看完,找到感興趣的地方閱讀也是一種進步。既然是孩子感興趣的章節,等孩子看完後,父母是不是要跟孩子討論一下精彩的內容呢?從討論過程中,父母可以埋下伏筆,把一些孩子還沒看過的部分,做一個誘引,孩子為了滿足好奇心,可能又拿起書本來看,閱讀的勁頭就調動起來了!當然,父母要事先看過這本書,否則也無從談起。
  • 如何培養小學低年級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家長們不妨學學這幾點!
    作為家長,如何在平時的學習中培養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呢?快快往下看!理解詞語很重要,這是閱讀理解的基礎。只有理解了詞語的意思,才能讀懂句子、片段和整篇文章。因此,培養小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要從理解詞語入手。
  • 如何提高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
    現在再看文言文的時候,就算不看譯文,孩子也能夠憑著印象,自己說出該篇文言文的主要內容。講得更簡單一點,孩子通過不斷的學習,有了一定的詞語積累,那麼在閱讀文章的時候也可以憑藉語感,知道文章講了什麼。那為什麼還要講:沒有閱讀基礎的孩子,別想在語文上拿高分?
  • 聯繫上下文解釋詞語的意思:有3個方法
    基礎知識、閱讀與作文是語文考試的三大塊,其中閱讀理解佔比很大,也很容易丟分。做好閱讀理解題,可以幫助孩子在語文考試中保持出色的成績,與其他考生拉開差距。閱讀理解的答題很有技巧,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學吧!
  • 語文基礎|孩子閱讀理解能力差怎麼辦?這位老師的做法亮了!
    每次考試,很多家長說孩子的試卷光閱讀理解就扣掉了很多分,歸其原因為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不好。
  • 孩子閱讀理解能力差,誰的錯?
    你的孩子是否出現下面情況:閱讀理解題目答非所問甚至一片空白、讀不懂題目、看過的書不知道講的什麼、不愛讀書……這些,都是閱讀理解能力差引起的!閱讀理解能力是什麼?是看懂作者表達的意思,還是看懂作者想要表達的感情?是不是多看幾遍就可以?都不是!
  • 閱讀理解與背景知識
    文化背景知識在閱讀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傳授文化背景知識是閱讀理解教學的重要內容, 同時也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必然要求。1. 背景知識與閱讀理解的關係pearson and johnson(1978)把閱讀理解定義為「聯繫新舊知識的橋梁」,強調了背景知識的重要性。
  • 大家好,關於英語閱讀理解你們可能有所誤會……
    臨近考試,最近好多家長在跟我溝通孩子的英語學習情況時,說的比較多的問題就是:我家孩子閱讀理解不好怎麼辦?是不是要多背單詞?關於這個問題,我也回答過好多次了,我想說的是:這位家長,你可能對閱讀理解有所誤解!
  • 閱讀與翻譯必備!上下文理解老是出問題?這4個妙招有奇效
    大家不用太擔心,二水醬現在的情況穩定,堂堂會和二水醬保持聯繫,有任何情況會跟大家說的!話說回來,今天這篇文章給大家分享一下如何處理那些查了詞典也解決不了的上下文理解問題。看到生詞就忍不住想查?找不到理解文章含義的方法?因為理解出錯導致閱讀和翻譯失分?不妨看看Ida分享的妙招!
  • 巧方法,解決三年級「閱讀理解」這道坎
    進入三年級,很多家長和孩子一下子懵圈了:閱讀理解題這麼難,怎麼做?的確,低年級時,做閱讀理解題,答案基本就在文章裡,孩子找一找,抄一抄,還是比較簡單的。進入三年級,對課外閱讀題的理解,需要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還需要自己組織好語言,寫成一段通順、符合題意的話。
  • 成語「目無全牛」是用來形容技藝運用自如還是缺乏整體觀念
    成語「目無全牛」是用來形容技藝運用自如還是缺乏整體觀念時間:2020-12-27 00:18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來答題呀!成語目無全牛是用來形容技藝運用自如還是缺乏整體觀念 成語目無全牛是用來形容?這是螞蟻莊園小課堂12月27日的問題,答對可以領取每天一份的180g小雞寶寶飼料作為獎勵。
  • 孩子學習成績差?缺乏「邏輯思維」,影響孩子知識點的聯繫
    總是讓孩子死記硬背、不斷的刷題、苦讀,用錯了方法,不僅孩子的成績不見提高,反而孩子學得又苦又累,慢慢出現了厭學的情緒,缺少學習的積極性,讓孩子越發不喜歡學習,同時成績也會越來越差。這就需要家長們注意孩子「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讓孩子對所學的知識有所聯繫和加深,才能讓孩子在學習上更加輕鬆。
  • 幼兒閱讀力訓練之124個幼兒園閱讀理解小短文練習紙
    >為什麼要培養「閱讀的素養」?三個關鍵,分別是閱讀理解力、閱讀後的表達力、閱讀後的聯想力,知識死背及大量寫評量的時代應該過去,新教育應該重視孩子學習如何學以致用。孩子讀完後,有沒有讀懂,別以為這些理解及表達,等到小學之後再開始,我認為孩子到3歲半,就可以逐漸講出對一本書的看法了。理解詞語很重要,這是閱讀理解的基礎。只有理解了詞語的意思,才能讀懂句子、片段和整篇文章。
  • 知識及其上下文,理解後的記憶、形成表徵、框架、組塊!最後思考
    溫馨提醒,這篇文章重點是從知識的應用的視角來談知識的記憶,知識要能應用起來,一定要搞清楚它的上下文,即然知識只能擱置在上下文之中,才會創造出一個整體的情境,一旦題目出現相應的情境,自己就能從上下文之中關聯到相應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