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鳳芹(前)與村民一起察看蔬菜長勢。 劉江濤攝
「今天,於寨村安裝了225個壁掛爐,氣代煤工程進展順利,保證在供暖期讓村民用上燃氣取暖!」今年10月26日晚8點,河北唐山市樂亭縣於寨村70歲的村黨支部書記吳鳳芹在微信群裡匯報完工作,趕緊坐下來吃晚飯。一天下來,她協調村裡氣代煤工程的大事小情,忙得像個陀螺,老伴兒做好的晚飯,她吃得格外香甜。
在農村,一位古稀老人能做什麼?吳鳳芹的答案是:能做的事情多著呢!只要鄉親們需要我服務,我就不撂挑子,一直帶領大家奔小康!
鄉親們需要我就上
2009年,吳鳳芹60歲,當選於寨村黨支部書記。此前多年,鎮黨委、村民們就多次動員她參選,都被她婉言拒絕。「年齡越來越大了,還是讓年輕人來幹吧!」但是這次,村民們輪番到她家做思想工作,吳鳳芹實在無法推脫,索性不顧家人反對,把「村支書」這個擔子接了下來。
吳鳳芹1949年出生在於寨村,長大後又嫁到本村。她在鄉親們的眼中「善良、勤勞」。18歲時,吳鳳芹被生產隊選為會計,19歲因工作出色加入中國共產黨。此後幾十年,吳鳳芹在工作中公正細心,從沒出過一筆壞帳、爛帳,深受村民信任。她學得一手好針線活兒,對鄉親們從來都有求必應,不收一點報酬。曾有多少個夜晚,勞累了一天的吳鳳芹夜晚還踩著縫紉機為鄉親做活兒。日子窮苦時,村裡幾乎每家都有人穿過她幫忙做的衣服。
「善良、公正、勤勞」,村民們說,憑這,吳鳳芹就該是村裡的領頭人。
接過村黨支部書記這個重擔,吳鳳芹一連幾天沒睡好覺。村裡的實際情況和村民的訴求她比誰都了解——村集體窮,欠外債12萬元,想幹點啥事都難;村民窮,看鄰村已有不少人開上了轎車,大家卻沒有追趕的勁頭,仍守著農用手扶車安穩度日。
必須先要提起鄉親們的精氣神兒。有了這個念頭,吳鳳芹開始大刀闊斧地幹工作。
分地!吳鳳芹上任後的第一把火燒得村民們有點不敢相信。於寨村共有1695畝土地,其中部分被作為零散地承包給了村民個人。因遺留問題,有些承包費已拖欠多年,多數村民對此積怨在心,甚至不願支持村裡工作。「村裡還有47個孩子沒地,咱不僅要把承包費收回來,還要把零散地收回來分給孩子們。」吳鳳芹說,「傷人的事最難辦,不然怎麼拖到現在」。見村民們置疑,吳鳳芹毫不退縮,先拿自己的親戚開刀,對個別阻撓的村民放出狠話:誰讓你們選我的?選我就得支持我,不然咱就上法院,我吳老太啥也不怕!最終,47個孩子有地了,陳欠也歸公了,鄉親們對吳老太心服口服。
「只要把心擺正,佔得住理,就啥都不怕。」事後,吳鳳芹在筆記本上寫下這句話。憑著這股子剛強正直,吳鳳芹一點點改變著於寨村。
「村幹部就是為村民服務的。我一定不會辜負大家,儘快帶領你們過上好日子。」吳鳳芹的承諾,給了鄉親們信心和希望。
闖出來的致富路
於寨村幾乎家家種桃樹。可村裡的路不好走是出了名的,鮮桃夏季結果,客商大多不願意來村裡收貨。有一年夏天,全村的桃子嚴重滯銷,眼看都要爛在地裡,吳鳳芹急得磨破了嘴,跑斷了腿,硬著頭皮四處求人,終於感動了幾位客商,收走了全村的桃子。從那兒以後,吳鳳芹每年都要幫著村民給鮮桃找銷路,為免除客商勞頓,還經常安排他們在自家吃住。大伙兒過意不去,要按照農產品經紀人的標準給她「提成」,吳鳳芹卻一臉不高興地說:「為大夥辦點事是應該的,我咋能從中撈好處!」
要想富,先修路。上任不久,吳鳳芹提議向村民借款修路。令她感動的是,村民積極響應,僅僅一天時間,就籌集了5.5萬元。這時,吳鳳芹突然犯難了:村裡的外債還沒還完,這修路的錢啥時能還給鄉親們?乾脆去求人!想到這兒,她立即把所有借款退給大家,動身到各個相關部門去「化緣」。一時間,吳鳳芹這個名字著實「火」了一把,很多人自此知道,於寨村有一個「泥腿老太村支書」。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籌來了資金,村民們歡欣鼓舞,爭先恐後地出義務工,共同鋪就幸福路。
致富門路是闖出來的。在吳鳳芹的帶領下,於寨村的變化何止是道路——寬敞明亮的村室建起來了,向村民和莊稼供水的幾眼深水井打出來了,村裡的健身器材安裝好了……吳鳳芹召開村民代表大會,把靠種大棚韭菜致富的鄰村李莊當成樣板,向大家發出「農業轉型」的建議,她懇請鄉親們:「別光守著幾畝露天桃樹,咱們也學著種棚菜,一年四季都有收成。」自此,到先進村學習經驗,勸黨員帶頭建大棚,請技術員來村裡講課……吳鳳芹忙得不亦樂乎。如今,於寨村早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大棚村,棚裡的韭菜、甜瓜、鮮桃、西紅柿等長年不斷,家家戶戶都成了種植大棚果蔬的行家裡手。
村民們終於富起來了。2018年,於寨村人均純收入達17660元,是2009年人均純收入7456元的2.37倍。如今,村民們家家蓋新房,麵包車、轎車也滿村跑起來。於寨村成了周邊村莊學習的榜樣。此時,吳鳳芹想卸任養老,村民們卻依然反對:「我們需要你!」聽到這話,她又妥協了。
夕陽美更燦爛
2017年4月14日上午,正忙著調解一樁村民糾紛時,吳鳳芹突然倒地不省人事。送縣醫院搶救、觀察了一天一夜,診斷結果是「因過度疲勞突發急性胃出血」。
「村裡有啥事兒沒有?」這是吳鳳芹睜開眼睛說的第一句話。
「能有啥事?你都這樣了,還管那些雞毛蒜皮!」老伴生氣地說。吳鳳芹的兒子則偷偷找到鎮黨委,懇請別讓吳鳳芹再繼續任職。吳鳳芹也萌生了退意,儘管在她心裡「雞毛蒜皮」的事都是她心中的大事,可自己的身體有點扛不住了。
出院後,鄉親們陸續前來探望:「你一定要快點好起來,大家都等著你呢!」「你是咱村的主心骨,可千萬別甩手不幹啊!」聽著聽著,吳鳳芹感覺自己的勁頭又足了。鄉鎮領導來探望時,她迫不及待地表態:「放心,我是個黨員,為人民服務不能撂挑子!」
有多大勁兒使多大勁兒,能幹多久幹多久。有了這個信念作支撐,吳鳳芹很快又上崗了。大病初癒,她只能喝小米粥,儘管如此,一旦有鄉親來找她,她又精神抖擻。「多為村民做點事,才能治好你媽的病!」老伴兒無奈地勸兒子說。實在拗不過她,鎮上開會前,老伴兒不得不騎上電動三輪,載著她去鎮上參會。「不能請假,不能耽誤事兒。」吳鳳芹對自己要求很高。
有一次,胡坨鎮組織各村黨支部書記去鄰縣考察鄉村生態治理情況,吳鳳芹執意參加。回來後,吳鳳芹在村街道兩旁,種了1000餘株海棠和3000餘株國槐。「這樣既美化環境又能帶來效益。」吳鳳芹驕傲地說,自己也許看不到樹木成材,但能看到村子美好的未來。
為了省錢,吳鳳芹動員兩個和她年齡相仿的老太太,結伴騎自行車到十幾公裡外的公園去採集花籽,回來親手種在各戶門口。3位老太太的年齡加起來200多歲,她們忙碌的身影,成為村裡最美的風景。如今的於寨村,林木茂盛,鮮花盛開。為了感謝吳鳳芹等3人的付出,村民們把這些鮮花統稱為「二百花」。
在吳鳳芹的保險柜裡,深藏著20多個榮譽證書。在她心裡,這些證書的分量遠不及鄉親們的口碑重要。「我是個小人物,但我要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做好每一件小事。」「不能忘了初心。只要鄉親需要,我就不撂挑子!」吳鳳芹把這些話寫在本上,記在心裡。(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宋美倩)
(責任編輯:馬常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