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
1. 從價格來看,據農業農村部監測:受飼料成本支撐、豬肉消費需求回升等因素影響,豬肉價格跌幅有限,最近兩周(2020年11月30日~12月13日),全國生豬、豬肉、仔豬平均價格均呈再次上漲態勢,剛剛下跌不久的豬肉價格在很多省域開始拐頭上揚。2020年第50周(即:12月7日—12月13日),全國規模以上生豬定點屠宰企業生豬平均收購價格為33.37元/公斤,環比上漲1.7%,較2019年同期下降1.0%。白條肉平均出廠價格為42.51元/公斤,環比上漲2.0%,較2019年同期下降1.6%。
全國500個農村集貿市場仔豬平均價格也自2020年9月6日的108.55元/公斤首降以來,連續跌至11月25日的80.64元/公斤後,再次迎來了上漲,12月9日已漲至81.57元/公斤。
2. 從外貿數據來看:2020年3~9月中國豬肉及豬雜碎進口數量、金額較2019年增幅均在60%以上。目前已累計進口豬肉及豬雜碎432萬噸,較2019年高出93.5%;價值7783971萬元,較2019年高出165.4%。其中3~4月受前期疫情影響,進口規模突增;5~7月因為國內生豬產能尚未完全恢復,進口規模逐月增加;9月因為國慶、中秋等一系列節假日的刺激,進口規模再次季節性增加。
3. 從產能看:截至2020年11月末,全國能繁母豬存欄已連續14個月增長,存欄超過4100萬頭;生豬存欄已連續10個月增長,存欄超過4億頭,生豬產能已恢復到2017年底的90%以上。11月,規模豬場新生仔豬超過3100萬頭,比年初增長94.1%。全國規模豬場比年初增加1.6萬家,散養戶比年初增加228萬戶。
按照6個月的育肥周期,2021年下半年生豬出欄有可能達到正常年份水平,生豬供應將大幅改善。全國生豬出欄已連續9個月增長,11月環比增長16%、較2019年同期增長66.1%,是2019年四季度生豬產能觸底回升以來出欄最多的一個月。全球31家10萬頭母豬企業,中國佔了10家,其中溫氏120萬頭、正大集團80萬頭、牧原股份68萬頭、正邦集團40萬頭位列前10;13家主要上市豬企2020年11月生豬銷量及收入也主要呈增長態勢。
目錄
第一章 價格
1.1 生豬平均收購價較2019年降幅連續縮小
1.2 豬肉價格仍有上漲的可能性
1.3 仔豬平均價格仍高於2019年同期
1.4 分省域:華南高、西北低
第二章 外貿
2.1 3~7月進口規模均在50萬噸以上
2.2 出口價值:活豬(種豬除外) > 豬肉 > 豬肉罐頭
第三章 產能
3.1 豬肉產量
3.1.1 全國:峰值約為5451.8萬噸/年
3.1.2 分省域:四川、湖南、河南年產量超300萬噸
3.1.3 雲南:曲靖市最高
3.2 生豬出欄量
3.2.1 全國:年需求量約7億頭
3.2.2 分省域:四川約0.5億頭居首
3.2.3 雲南:曲靖市、宣威市
3.3 生豬存欄量
3.3.1 全國:產能逐漸恢復
3.3.2 分省域:四川在全國佔比約13.7%
3.3.3 雲南:曲靖最多
3.4 全球10萬頭母豬企業:中國佔了1/3
3.5 主要上市豬企業:生豬銷量呈增長態勢
前言
生豬是中國價值最大的農副產品,生豬產業鏈以生豬養殖業為中心,涉及飼料加工、獸藥疫苗、屠宰、食品加工、物流、零售、餐飲等諸多行業。
中國是全球第一大生豬生產國及豬肉消費國,生豬出欄量及豬肉消費量佔全球的比重均在50%以上。根據農業農村部定點監測環比數據推算,2020年全國生豬出欄已連續9個月增長,11月環比增長16%、同比增長66.1%,是2019年四季度生豬產能觸底回升以來出欄最多的一個月,豬肉供給情況改善明顯。
圖表1:2020年中國生豬存欄量月度走勢圖
(信息整理及製圖:唯恆農業)
2020年11月末,全國能繁母豬存欄超過4100萬頭、生豬存欄超過4億頭,生豬產能已恢復到2017年底的90%以上。11月,規模豬場新生仔豬超過3100萬頭,比年初增長94.1%。全國規模豬場比年初增加1.6萬家,散養戶比年初增加228萬戶。按照6個月的育肥周期,2021年下半年生豬出欄有可能達到正常年份水平,生豬供應將大幅改善。
從價格來看:據農業農村部監測,生豬平均收購價與豬肉平均出廠價相差10元/公斤左右;2020年豬價首降發生在第8周(即:2月17~23日);第42周(即:10月12日~18日)生豬及豬肉價格同比環比雙降,全國規模以上生豬定點屠宰企業生豬平均收購價格為31.89元/公斤,環比下降5.0%,較2019年同期下降10.2%。
白條肉平均出廠價格為40.90元/公斤,環比下降4.7%,較2019年同期下降9.2%。豬價連續下降3個月後, 迎來了強勢反彈,特別是最新一周,反彈非常強勢,一舉超過下跌之前的價格,平均漲幅在2元/公斤左右。
圖表2:2020年中國生豬及豬肉價格走勢圖
(信息整理及製圖:唯恆農業)
第50周(即:12月7日~12月13日),全國規模以上生豬定點屠宰企業生豬平均收購價格為33.37元/公斤,環比上漲1.7%,較2019年同期下降1.0%。白條肉平均出廠價格為42.51元/公斤,環比上漲2.0%,較2019年同期下降1.6%。
全國500個農村集貿市場仔豬平均價格也自2020年9月6日的108.55元/公斤首降以來,連續跌至11月25日的80.64元/公斤後,再次迎來了上漲。12月2日已上漲至80.71元/公斤,漲幅雖僅為0.1%,但仍較2019年同期高出6.6%;12月9日再次上漲至81.57元/公斤,漲幅約為1.1%,較2019年同期高出8%
目前來看,隨著前期新增產能陸續釋放,生豬生產恢復成效超出預期。一大批高水平的規模豬場快速崛起,預計2020年生豬養殖規模化率能夠達到57%左右,比2019年提升4個百分點,大大高於常年2個百分點的速度。生豬期貨也將於2021年1月8日在大連商品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
本文基於農小蜂在運營過程中自國家統計局、農業農村部、中國政府網、海關總署、商務部採集積累的:生豬產業價格、外貿、產能以及主要上市企業數據,為想要了解或投資生豬產業的農業從業者、企業及機構提供參考。
第一章 價格
2020年11月30~12月13日連續兩周,全國生豬、豬肉、仔豬平均價格再次呈上漲態勢。
1.1 生豬平均收購價較2019年降幅連續縮小
據農業農村部監測:2020年第7周(即:2月10~2月16日)以前,全國規模以上生豬定點屠宰企業生豬平均收購價格均呈持續上漲態勢,全國規模以上生豬定點屠宰企業生豬平均收購價格漲至38.86元/公斤,較2019年高出205.5%。
圖表3:2020年全國規模以上生豬定點屠宰企業生豬平均收購價格走勢圖
(信息整理及製圖:唯恆農業)
2020年第8周(即:2月17~23日)豬價首降;第42周(即:10月12日~18日)生豬及豬肉價格同比環比雙降,全國規模以上生豬定點屠宰企業生豬平均收購價格為31.89元/公斤,環比下降5.0%,較2019年同期下降10.2%;第45周與2019年相比跌幅最大,達20.5%;此後的幾個周生豬平均收購價連續下跌,而後又波動上升至11月30日~12月6日的32.81元/公斤、12月7日~12月13日33.37元/公斤,與2019年的差距則逐漸縮小至1%。
1.2 豬肉價格仍有上漲的可能性
據農業農村部監測:2020年全國豬肉平均出廠價格均較生豬平均收購價格高出10元/公斤左右;價格波動趨勢也與生豬平均收購價格同步(即:2月17~23日首降;10月12日~18日同比環比雙降;10月12日~至今均較2019年同期有所回落;11月30日~12月13日再次上漲)。
圖表4:2020年全國豬肉平均出廠價格走勢圖
(信息整理及製圖:唯恆農業)
隨著元旦春節消費旺季的到來,加之南方年底臘腸、臘肉製作等消費需求,未來一段時間內,豬價仍然有上漲的可能性。
1.3 仔豬平均價格仍高於2019年同期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監測預警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500個農村集貿市場仔豬平均價格均高於2019年;9月2日,第1次開始放緩增速達到峰值109.07元/公斤;其後至2020年11月25日,價格逐漸回落至80.64元/公斤;2020年12月2日價格升至80.71元/公斤、12月9日漲至81.57元/公斤,漲幅相對較小,但結合玉米、配合飼料、豆粕價格上漲等價格上漲趨勢,也發出了價格難以下跌的信號。
圖表5:2020年全國500個農村集貿市場仔豬平均價格走勢圖
(信息整理及製圖:唯恆農業)
1.4 分省域:華南高、西北低
根據全國500個縣集貿市場和採集點的定點監測數據,12月份第2周(採集日為12月9日)生豬、玉米、配合飼料價格上漲。全國活豬平均價格32.56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漲3.9%,與去年同期相比(以下簡稱同比)下降2.5%。全國30個監測省份活豬價格上漲。
圖表6:2020年12月16日全國各省域生豬價格對比圖(單位:元/公斤)
(信息整理及製圖:唯恆農業)
華南地區活豬平均價格較高,為33.41元/公斤;西北地區較低,為31.14元/公斤。全國豬肉平均價格48.87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漲3.3%,同比下降4.6%。北京、山東、河北、安徽、天津等29個省份豬肉價格上漲,青海價格下降。華南地區豬肉平均價格較高,為50.67元/公斤;東北地區較低,為45.43元/公斤。全國仔豬平均價格81.57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漲1.1%,同比上漲8.0%。新疆、海南、河北、黑龍江、山東等22個省份仔豬價格上漲,吉林、上海、湖南、青海、貴州等6個省份價格下降,天津價格持平。
第二章 外貿
海關數據顯示:2020年3~9月中國豬肉及豬雜碎進口數量、金額較2019年增幅均在60%以上。目前已累計進口豬肉及豬雜碎432萬噸,較2019年高出93.5%;價值7783971萬元,較2019年高出165.4%。
2.1 3~7月進口規模均在50萬噸以上
2020年1~9月,中國豬肉及豬雜碎進口金額基本與進口量同步變化,說明進口金額差異不大。其中3~4月進口規模突增主要是受疫情影響,1、2月份基本沒有大規模進口;5~7月進口規模逐月增加主要是因為國內生豬產能尚未完全恢復;9月規模再次季節性增加主要是因為國慶、中秋等一系列節假日的刺激。
圖表7:2020年中國豬肉及豬雜碎進口規模走勢圖
(信息整理及製圖:唯恆農業)
2.2 出口價值:活豬(種豬除外) > 豬肉 > 豬肉罐頭
2014~2019年,中國涉豬商品主要以:活豬(種豬除外)、豬肉、豬肉罐頭3種形式活躍於出口市場。除豬肉罐頭在2018年創下出口數量及金額新高外,其餘涉豬商品出口規模均逐年減少。
從出口價值來看:活豬(種豬除外) > 豬肉 > 豬肉罐頭。以2019年為例:1~12月累計出口活豬(種豬除外) 95萬頭,價值273609萬元;出口豬肉26860噸,價值98975萬元;出口豬肉罐頭29013噸,價值63358萬元。
圖表8:2014~2019年中國涉豬商品出口價值分布圖
(信息整理及製圖:唯恆農業)
第三章 產能
2020年11月末,全國能繁母豬存欄超過4100萬頭、生豬存欄超過4億頭,生豬產能已恢復到2017年底的90%以上。
2019年底,
從豬肉產量來看:四川、湖南、河南、雲南等省域規模較大;
從生豬出欄量來看:四川、湖北、江西相對較高;
從存欄量來看:四川、湖南、湖北、雲南相對較多;
從母豬數量來看:史密斯菲爾食品公司(美國)、溫氏、正大集團、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優勢比較明顯
圖表9:生豬產業產能熱點詞雲圖
(信息整理及製圖:唯恆農業)
3.1 豬肉產量
3.1.1 全國:峰值約為5451.8萬噸/年
2012~2019年以來,全國豬肉產量有增有減,整體處于波動減少態勢。2014到2016年中國豬肉產量的下降,主要是由於消費需求的減少。
圖表10:全國豬肉產量年度走勢圖
(信息整理及製圖:唯恆農業)
近5年來的最高產量為2017年底的5451.8萬噸;2018年回落至5403.7萬噸,減幅約-0.9%;2019年受到非洲豬瘟及各地盲目拆建的影響,豬肉產量大幅下降至4255萬噸,降幅高達21.3%。
3.1.2 分省域:四川、湖南、河南年產量超300萬噸
2019年底,四川省豬肉產量達353.4萬噸,在全國排名第1;湖南以348.5萬噸排名第2,河南以344.4萬噸排名第3;其餘省域均不到300萬噸;一線城市上海、北京自產規模不到10萬噸;寧夏、青海、西藏等以牛羊為優勢的省域自產規模也不到10萬噸。
圖表11:2019年底全國各省域豬肉產量排名
(信息整理及製圖:唯恆農業)
3.1.3 雲南:曲靖市最高
2019年底,雲南省豬肉產量達254.7萬噸,在全國排名第4。在雲南省16個地級行政區劃單位中,曲靖市以74.4142萬噸的產量遙遙領先其它省域。
圖表12:2019年底雲南省各州市豬肉產量排名
(信息整理及製圖:唯恆農業)
細化到縣域,統計口徑相對一致的2010年底雲南省各縣域豬肉產量數據顯示:豬肉產量最多的前6個縣域均來自曲靖市。具體數據依次是:宣威市357005噸、會澤縣188001噸、陸良縣136955噸、富源縣128376噸、羅平縣106083噸、麒麟區99605噸。
第7名則是紅河州的建水縣96254噸;第8名依舊是來自曲靖市的霑益縣94339噸;第9名是來自保山市的隆陽區83451噸;第10名還是曲靖市的師宗縣76753噸;第11名則是昭通市的鎮雄76716噸。
產量較少(不到3000噸)的縣域主要為:普洱市的西盟縣2155噸,昆明市的盤龍區2137噸、呈貢206噸,迪慶州的德欽縣1526噸,怒江州的貢山縣1377噸。
圖表13:2010年底雲南省各縣域豬肉產量排名
(信息整理及製圖:唯恆農業)
3.2 生豬出欄量
3.2.1 全國:年需求量約7億頭
2012~2019年,全國生豬出欄量基本隨豬肉產量同步波動,整體呈減少趨勢。2018年以前全國生豬出欄量均在7億頭以上,結合豬肉進口規模數據,推測全國生豬年需求量約7億頭左右。
圖表14:全國生豬出欄量年度走勢圖
(信息整理及製圖:唯恆農業)
3.2.2 分省域:四川約0.5億頭居首
分省域來看:2019年底生豬出欄量最高的省域依舊是四川省,規模達4852.6萬頭(約0.5億頭),其次是雲南省3850.51萬頭,然後是湖北省3189.24萬頭。
圖表15:2019年底全國各省域生豬出欄量排名
(信息整理及製圖:唯恆農業)
3.2.3 雲南:曲靖市、宣威市
從2010年底雲南省16個州市生豬出欄量排名推測:2019年雲南省生豬出欄量依舊主要來自曲靖市,然後是紅河州。
圖表16:2010年底雲南省各州市生豬出欄量排名
(信息整理及製圖:唯恆農業)
從2010年底雲南省129個縣域生豬出欄量分布來看:雲南省生豬出欄量最高的縣域主要為曲靖市下轄的宣威市、會澤縣、陸良縣、富源縣、羅平縣,2010年出欄量便已分別達19.0121萬頭、187.0003萬頭、136.4576萬頭、135.9989萬頭、110.3472,5個縣域佔比合計達18.66%,第6名開始才是曲靖市以外的縣域,說明曲靖市生豬產業在雲南規模化程度相對較高。
圖表17:2010年底雲南省各縣域生豬出欄量排名
(信息整理及製圖:唯恆農業)
3.3 生豬存欄量
3.3.1 全國:產能逐漸恢復
2012到2018年中國生豬存欄量的持續下降,主要是由於消費需求的減少,2019年減幅高至27.5%,主要是因為非洲豬瘟及各地盲目拆建的影響。
2020年,隨著全國規模豬場、散養戶的增加,新增產能陸續釋放,截至11月末,全國能繁母豬存欄已連續14個月增長,生豬存欄已連續10個月增長。11月末全國能繁母豬存欄超過4100萬頭、生豬存欄超過4億頭,生豬產能已恢復到2017年底的90%以上。11月,規模豬場新生仔豬超過3100萬頭,比年初增長94.1%。
圖表18:中國生豬存欄量年度走勢圖
(信息整理及製圖:唯恆農業)
3.3.2 分省域:四川在全國佔比約13.7%
2019年底,中國豬肉產量、生豬出欄量、生豬存欄量最多的均為四川,其中存欄量規模約為4258.47萬頭,在全國佔比達13.7%;湖南以3822萬頭排第2,佔比約12.3%;湖北2521.8萬頭排第3,佔比約8.1%;雲南省2342.4849萬頭,佔比約7.5%。
圖表19:2019年中國各省域生豬存欄量對比圖
(信息整理及製圖:唯恆農業)
3.3.3 雲南:曲靖最多
剖析雲南省16個州市129個縣域的數據,生豬存欄量最多的依舊是曲靖市,然後依次是:曲靖市、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昭通市、保山市、臨滄市、大理白族自治州、普洱市、昆明市、楚雄彝族自治州、玉溪市、麗江市、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迪慶藏族自治州。
圖表20:2010年底雲南省各州市生豬存欄量排名
(信息整理及製圖:唯恆農業)
細化到縣域,2010年生豬存欄量排名前10的縣域依次是:曲靖市下轄的宣威市187.27萬頭,曲靖市下轄的會澤縣116.41萬頭,曲靖市下轄的富源縣79.79萬頭,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下轄的廣南縣78.90萬頭,保山市下轄的隆陽區77.48萬頭,曲靖市下轄的羅平縣71.10萬頭,曲靖市下轄的陸良縣69.82萬頭,保山市下轄的昌寧縣66.82萬頭,昭通市下轄的鎮雄縣64.17萬頭,保山市下轄的騰衝縣59.95萬頭。
圖表21:2010年底雲南省各縣域生豬存欄量排名
(信息整理及製圖:唯恆農業)
3.4 全球10萬頭母豬企業:中國佔了1/3
2019全球養豬企業實力榜數據顯示:全球31家10萬頭母豬企業,中國佔了10家,其中4家位列前10。
從全球來看,2019年母豬數量最多的是美國的史密斯菲爾食品公司124.10萬頭;然後是中國的溫氏120萬頭、正大集團80萬頭、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68萬頭,分別位列全球2~4名;第5名是美國的勝利食品48.72萬頭;第6名是中國的正邦集團40.00萬頭;第7名是巴西的BRF 40.00萬頭;第8名是美國的Seaboard Foods34.00萬頭;第9名是法國的科普利信25.10萬頭;第10、11名依次是美國的派斯通體系25.10萬頭、Lowa Select Farms24.25萬頭。
圖表22:2019全球養豬企業實力榜(母豬數量排名)
(信息整理及製圖:唯恆農業)
從中國來看,上榜「2019全球養豬企業實力榜」的10家企業母豬數量依次是:溫氏120萬頭、正大集團80萬頭、牧原股份68萬頭、正邦集團40萬頭、天邦股份20萬頭、雛鷹農牧20萬頭、中糧集團18萬頭、新希望集團16萬頭、襄大集團10.5萬頭、揚翔集團10萬頭。
圖表23:中國10萬頭母豬企業規模排名
(信息整理及製圖:唯恆農業)
3.5 主要上市豬企業:生豬銷量呈增長態勢
2020年11月,由於2020年生豬產能釋放,中國13家上市豬企生豬銷售數量和銷售收入同比增幅較大。
其中正邦科技2020年11月銷售生豬105.52萬頭(其中仔豬12.40萬頭,商品豬93.12萬頭),環比下降14.73%,同比增長197.03%;銷售收入38.30億元,環比下降13.23%,同比增長266.88%。商品豬(扣除仔豬後)銷售均價28.65元/公斤,較上月下降5.23%;均重139.55公斤/頭,較上月增長0.38%。2020年1-11月,公司累計銷售生豬821.76萬頭,同比上升59.08%;累計銷售收入309.51億元,同比增長224.83%。
圖表24:2020年11月中國主要上市豬企生豬銷量排名及增幅
(信息整理及製圖:唯恆農業)
從2020年11月生豬銷量排名來看,牧原股份207.6萬頭居首,新希望138.52萬頭居其次,正邦科技105.52萬頭排名第3。
明細動態可參考連結:主要上市豬企11月銷售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