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產動漫《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反派一哥申公豹的一句話,戳痛無數人的心「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任你再怎麼努力也無法搬動它。」
2.美國和西方國家對中國的成見之深無出其右。在2019年香港問題上大做文章,在2020年疫情時極力在全球社會黑化中國,攻擊中國共產黨,進一步貿易戰,對中國不遺餘力的攻擊與制裁。
3.時至2020年11月9日,美國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達到1千萬例,累計死亡病例達到24萬多例,均為全球最多。中國新冠病毒確診病例達92242例,現有確診593;死亡病例保持在4748例。
結合材料,自選角度,確定立意,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押題理由:
成見在在文化、宗教、民族、種族、行業等領域無處不在,在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際隨處可見。尤其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走向強大的過程中,來自政治傾向、價值觀與宗教信仰、社會制度等等的成見。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這些成見,並能通過現象看本質,從而更好發展自我。
同類高考題:
今年高考有不少直接間接觸碰涉及到了「成見」這一話題。如2020年全國2卷作文中引用材料:「墨子說『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2020年全國3卷作文「人們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卻無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們需要尋找各種『鏡子』、不斷繪製『自畫像』來審視自我。」2020年江蘇卷「人們總是關注自己喜愛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會被同類信息所環繞、所塑造。」
(一)是什麼
1.成見是遮蔽陽光的有色眼鏡,是思維固化的認識論,是狹隘的價值觀,是毫無主見的人云亦云,成見是人成長的絆腳石,是阻礙人交流的一堵牆,是殺人不見血的刀。
2.成見即定見,是對人或事物所抱固定不變的看法,建立在一定的認識和價值觀基礎上,因為知識僵化才導致成見形成。
3.成見是深扎在心裡的百年老樹,風雨不動,是激流下的鵝卵石,任憑物是人非,海水枯竭。那是從人周身散發出的一種磁場,無色無形,卻凝成一根針直刺向你的骨髓。
4.成見就像一堵高牆,遮住了真實,只把影子和寒冷留給我們。
(二)怎麼辦
成見是個體或者群體對某一特定事物、觀念或他人的較為穩固的認知、情感、行為傾向的刻板印象、歧視偏見。我們要研究產生成見的原因以及如何糾正改變成見的途徑措施。
1. 不迷失自我。
2. 有積極的人生態度。
3. 要有勇氣掙脫。
4. 無懼成見,做好自己;利用成見,激勵自己。
5. 活出自我,不拘束於外物。
6.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7.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
三、片段導寫
由材料展開聯想,來分析成見的危害。如:哪吒的故事讓我們體會到了成見的可怕,在現實世界中,成見也不時地影響著人們。項羽戰敗後,自感無顏面對江東父老,便自刎烏江,一代英才就此殞命。項羽正是因為太過於在乎別人的成見,在成見這座大山前折服,才有所不為。若項羽能打破成見,翻越成見這座山,那必然「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由核心詞來寫戰勝成見的意義,指出措施。如:成見是一座山,越過它,便撥開雲霧,看到前途的路;成見是一道坎,困於它,便永不見天日。90後清華大學畢業生於新辰,他本可讀研,出來後找一份十分得體的工作,平凡度過一生。但於新辰卻選擇孤身一人投入大涼山的航天研究,他打破了那些同學、家長們的成見,堅守了自我。心有所定,志有所立,事有所成,打破成見,翻越高山,行勝於言。中國奇蹟的創造,源於無數像於新辰這樣敢於打破成見不認命的航天人。
由材料聯繫現實,來批判成見。如:美國認為自己是善的,價值體系是至高無上的,並將對方定義為惡的時候,就無法在由其中生成協調與諒解了。也許這就是蓬佩奧之類的「鍵盤俠」們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揮舞著「正義之師」的大旗時心中的那份成見。但其實,執於這種念頭的人,不過是將自己本身加以優越化,將打敗對方並加以支配的願望和行為變得正常化而已。
江蘇省清浦中學 符文成
①楊絳「人各有命,命全不講理。」說:面對不講理的命,電影中的小哪吒驚天一吼「我命由我不由天」,吼出了五十億票房,吼得人血脈僨張,吼得人盪氣迴腸。
②的確,我們太需要這一聲怒吼了,太需要用行動給命運當頭一棒,太需要消除成見了。
③成見,像是在你後背貼上的一紙標籤,你察覺不到,但總有人在你身後評頭品足,說三道四;成見,又像是一把苛刻的標尺,持有者自以為站在上帝的視角指指點點,教你如何才能符合他的標準。但每個人的生活環境、知識習慣是有差異的,別人不應該將自己的喜好投射到我的身上,這無疑讓我們「太難了」。
④我不否認,有時候成見也許是正確的。譬如地球繞著太陽轉,雖然數十億年來如此,但世界是永恆變化的,那麼數十億年之後呢?我們當然是早已化為灰燼,而地球也許真的開始「流浪」。宇宙如此,那麼生命短暫的人們在瞬息萬變的社會中是否更應拋卻成見、不戴有色眼鏡看人?
⑤然而,我們似乎總是生活在充滿成見的世界裡。「你沒考好就是差生」「你有紋身必是惡徒」「女生學什麼化學」「男生搞什麼文藝」。如此種種,不知毀了多少人的夢想,斷了多少人的前程。於是我們看到,能幹的祥林嫂變成了乞丐,偷竊的阿Q變成了冤魂,就連韓信、龐統之流也差點被埋沒。
⑥成見的確是可怕的,但最可怕的是,把別人的成見看成對自己的認知。電影中的哪吒被別人當作魔,差點就真的以為自己是魔;《射鵰英雄傳》中的郭靖被江南七怪認為很笨,差點就以為學不成降龍十八掌了;《紅樓夢》中的寶玉被認為「愚頑怕讀文章」,還真就不願讀聖賢文章了。
⑦因此,我們不能再讓成見大行其道,毀了一代又一代了。
⑧冰心在《繁星·春水》中借嫩芽對青年說:「發展你自己。」我想,這不失為消除成見的好辦法。生活中,面對成見,有人選擇「忍他讓他避他由他」式的超脫,有人表現為「時運不濟、命途多舛」式的唉嘆。但這個世界不會因為你的超脫就容忍你,不會因為你的唉嘆就放過你。與其超脫與唉嘆,不如像哪吒一樣,用實際行動去證明自己,發展自己。「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自己早不是那個「吳下阿蒙」,鬥天地,奪荊州,何其痛快!
⑨成見還可以用愛心來融化。百姓消除對哪吒的成見,離不開他救陳塘關於水火的大愛之舉;黛玉化解對寶釵的成見,離不開寶釵的雨夜問候與燕窩相送;羅切斯特在失明中接受簡·愛,也因了簡的善良與溫存。的確,人生就似一束鮮花,越有愛心的澆灌,我們越能發現彼此的美好。
⑩莫洛亞在《雨果傳》中寫道:「真理、光明、正義、良心便是上帝。」真正的上帝理應沒有成見,並眷顧著每一顆美好的靈魂。
五、賞析點評
寫文章可以先從模仿開始,提升寫作能力請從品讀體悟範文著手。
符文成老師作為有情懷有才氣的語文老師勇於嘗試,敢於實踐,率先垂範寫下水作文,很有氣場,可嘉可賞,當為榜樣,為吾等鈍愚之人心馳神往。
品讀符老師的文章如「風行水上,自然成文」,一氣呵成,一揮而就,氣貫神注,鞭辟入裡,縱橫捭闔,是名『符』其實的語文人。
希望同學們認真拜讀,圈劃批註,體悟精妙之餘,能像愛因斯坦對待自己的小板凳一樣,不斷進步,努力向上。
下面試著從批閱高考作文幾個維度,來談談此文可供借鑑之處。
1.我們要學習此文的題目擬定
「題好一半文」。此文題目漂亮精彩,有個性有觀點,讓人耳目一新。題目事實上是間接從材料中獲取,有來歷出處,此語頗得小哪吒的神韻,於逼真傳神中,對待成見的態度已不言而喻。此種擬題方法可模仿,如《做搬動成見的愚公》《翻越成見這座山》《成見固頑,請待之以寬容》《推倒成見這堵牆》《撥開成見的烏雲,做陽光的自己》等。
2.我們要學習此文的結構安排
全文共10節,合乎800左右的文章的審美心理。節次太少,在電腦屏幕上閱讀費勁,「掃描」吃力;節次太多,又顯得支離破碎,破壞全局。
綜觀高考高分作文,大都在10節左右。此文1000多字。我們希望並要求優秀者的作文要在900—1000字,給閱讀老師以訓練有素的高手之感。
3.我們要學習此文的概念界定
第③節中對成見的概念界定,是用自己的話來說,既形象生動,如「標籤」「標尺」;又獨到深刻,如「評頭論足」「上帝視角」。提醒我們作議論文,必須要對核心關鍵詞做出自己的解讀,不能打包概念,一味地說「成見」二字,就不說「成見」究竟為何物。
如果原文再加一句,構成排比,造成氣勢,把成見講深講透講到位,表達效果會更好。
4.我們要學習此文的論證嚴密
體現在文脈清晰,起承轉合。如②「的確」,⑤「然而」 ,⑦「因此」,並以「哪吒」一以貫之。
體現在表達嚴謹精當。如④「我不否認,有時候成見也許是正確的。」⑤「我們似乎總是生活在充滿成見的世界裡。」
體現在多問幾個為什麼,說理透徹。在④ ⑥等等中。在9節中羅切斯特的事例再提及一下成見會更好。
體現在邏輯安排。開頭引出話題,提出觀點,到⑤節聯繫現實,講危害,再到⑧節想對策。擺現象、列危害、挖根源、提措施,遵循認知規律。
5.我們要學習此文的開頭結尾
寫文章可以單刀直入,開門見山。更可以預熱藥引,巧設由頭。開頭一二節與結尾,會讓閱卷老師印象直觀,非常重要。此文由由頭見電影,三吼見氣勢,三斧定乾坤。第二節「的確」二字勾連,觀點天成,旗幟鮮明。開頭楊絳語如是有關「成見」效果會更好。「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面對難以搬動的成見這座大山而俯首稱臣時,小哪吒驚天一吼……」
結尾處有味道。如能再呼應一下開頭,表達會好些。
6.我們要學習此文的書生氣息
此文既時代氣息感強,又信息量廣。有古有今,有中有外,有人物傳記、有武俠小說、有散文詩集、有文學名著、有靈活化用教材、有熱播影視作品,有書生氣、有書卷味。
這個時代,喜歡讀書的人還是少的,而讓閱卷老師知道你不僅關注時代,更喜歡讀書,是個熱愛學習、熱愛生活、熱愛閱讀,有情趣的儒雅有為青年。那麼無形中喜愛之情,獎掖之心已悄然垂顧於你,不亦幸哉。
予不揣陋鄙,狗尾續貂,姑妄言之。望諸位妙筆生花,也如符老師風行水上,自然成文,指日可待,諸君勉乎哉!
六、佳作呈現
古人云:「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一脈相承,即使在當代這種憑官位看人的成見也是屢見不鮮。暗自思忖才知,這是深入靈魂深處的固步自封。
不僅思索,何為成見?成見是美國總統川普面對本國新冠疫情死亡20多萬無力措施,卻對中國疫情「特不靠譜」的指責,成見是一種壟斷,是一個足以使我們無視新的方法與經驗的認識僵化。成見,高大的如一座令人望而卻步的大山,深厚的如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
成見這道鴻溝,使申公豹永遠於其中掙扎,到不了彼岸,跨越不了這座山。成見的背後,是帶著面具的漠然。帶著成見為人處世,頗有安娜死之前「萬物皆著我之色彩「的虛偽與狂妄。
成見這條鴻溝的產生,絕非一日之寒,它是習俗使然。開始只是小小的偏見,隨著時間的推移,便轉化為了成見,盤踞在心,巋然不動安如山。
不僅如此,成見也來自於當今時代大多數人對物質價值的關心而失卻精神家園的窘境。在成見的鴻溝中,他們一味的嚮往紙醉金迷,麻木與成見的擠壓與幹擾。譬如那網絡暴力,原先只是小問題,在成見的不斷放大下逐漸爆發,最後成為不可挽回的悲劇。箇中緣由,便是個體的所謂成見,於己利害切近時就美其名曰關切,遠乎時代潮流則無關痛癢,成為沉默的大多數。
魯迅先生曾冷笑到:「從來如此,便對嗎?」著實,大多數人選擇對傳統和習俗深信不疑,殊不知有時成見恰恰來自於此。傳統固然博大精深,但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應是面對習俗的更好方法嗎?學會辨別傳統中的美醜,就像是擁有了一艘小舟,有了逾越鴻溝的先決條件。
康德曾指出,成見來自模仿。誠如斯言,想要逾越成見的鴻溝,我們理應嘗試去做一個特立獨行的人,堅守自己心中的靈魂信仰,不人云亦云。如此,或許才能體悟到陽明先生所言的「吾心光明,夫復何言?」的豁達吧。這樣以後,申公豹或許也可如哪吒一樣,在世人予以成見時大聲吶喊:「我命由我不由天!」
堅守內心來逾越成見的鴻溝,卻並非固步自封,將自己桎梏於困頓的內心。它更要求我們學會包容,美美與共方可天下大同。這樣,才能使自己的人生百花齊放。
「腦癱詩人」餘秀華就乘著小舟,帶著自我的堅守與包容,逾越了成見的鴻溝。她也曾迷茫於自己的身體狀況無法支撐詩歌的夢想,但她選擇堅持靈魂深處的詩人夢,並微笑地看待世人對她的評價。「但你還是你,有我一喊就心顫的名字」她的詩兼雅並俗,毫不避諱生活本身的苦難。這或許就是逾越了成見的鴻溝後,再回頭看走過的苦難輝煌時的超脫吧。
成見的鴻溝自古便是存在著的。的確,逾越它很難,但雖千萬人,吾往矣。以堅守內心笑慰平生,以包容萬千之劍前行,我們終將逾越鴻溝,到達內心的彼岸。
七、備用素材
魯迅:「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
盧梭有言:「人類的真正感情,最不應該讓成見給束縛了。」
胡適在與友人談治學時曾說,要「心平氣和,虛心體察,平心考查一切不合己的事實與證據,拋開成見,跟著證據走,服從證據,捨己從人。」這一方法如果用於為人處事,倒是可以幫助我們拋開有色眼鏡,剷除心中成見的荊棘。
物理學家德布羅意,靠自己的研究發現了實物粒子的波動性,儘管這一發現違反了當時的物理學常識,儘管提出這一理論後被同行們嘲笑挖苦,儘管被稱為「沒有科學特徵的狂想曲」,但德布羅意卻能翻越成見這座大山,撥開雲霧見到真理。當他的理論被證實後,那些成見便消散,並變為仰慕。
法國上世紀七十年代,巴黎城被劃分為西南、東北兩塊。西南代表富人區,而東北則成了「睡覺城」,兩塊地區不斷產生摩擦。推究原因,還是富人區對貧民窟抱有不屑、鄙視的成見,窮人對富人心懷怨恨的成見。
日本,釜崎因落後被稱為大阪之差,官方甚至下架了關於他的紀錄片。這就是一個人,一個國家對貧窮、落後的成見,甚至愈演愈烈,成為一種植入骨髓的偏見。
END
江家華, 江蘇省淮陰區人,教育碩士, 高級教師,任教江蘇省清浦中學。20多年來一直擔任班主任、高中語文教學,帶過12屆高三 。系中國教育學會會員、淮安市中小學教師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淮陰師範學院文學院兼職教授、淮陰師範學院大學生實踐指導導師、清江浦區教師發展中心高中語文兼職研訓員。
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第三層次培養對象、江蘇省優秀青年教師、淮安市第一、二期「533英才工程」拔尖人才培養對象、市第一、二、三、四批高中語文學科帶頭人、市第三屆哲社科優秀工作者、市師德標兵、市教育系統崗位標兵、市高考優秀指導老師、市高中教學先進個人。
上課曾獲部級優課2次、百度優課1次、省級4次、市級優課10次,主持研究課題13項(其中省級6項,市級7項),研究成果曾獲淮安市哲社科優秀成果獎6次。
開發校本課程教材3部,1部獲省二等獎、市十佳;2部獲市優;論文教案獲獎50多篇,領銜命制高一至高三和蘇北四市語文統測試題10多次。應邀參加擔任多項評委工作。
近年來,致力於提升學生學習力的研究,探索「我來」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學生「我來」—學-問-議-講-練;教師「我來」— 分析學情-設計教學-指導學習-啟發點撥-賞識評價),學生「願學—會學—樂學」,教師「愛教—善教—樂教」,提升了學生學習力與語文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