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成見」/文韓靜
所謂成見,指對人與事所形成的看法。漢語詞典解釋:執拗、不變的看法,偏見,囿於成見,又釋有了成見,怎能公正?
我們先看兩例哲理故事。
《晏子春秋﹒外篇》記載,孔子一行到齊國拜見齊景公,而不去造訪晏子。子貢說:「拜見齊君,不去見他的執政大夫,可以嗎?」孔子說:「我聽說晏子侍奉過三位國君,都很順利啊。他為人是否正派?我很懷疑。」 晏子知道後說:「我世代為齊民,不思而行,不識己過,是不能自立的。我一心一意為國為民,輔佐過三位國君都很順利。可我若三心二意去侍奉一位國君,也未必順利!如今,未見我的作為,卻對我的順利進行質疑,孔子妄自議論他人,這猶如湖人非難斧頭,山民非議漁網。開始我見到儒者,覺他們很尊貴,今天我倒覺得他們很值得懷疑。」孔子聽到此言,很後悔,說:「我孤陋寡聞,口不擇言,而微詞他人,這使我幾乎錯識了一位賢人。」於是,叫弟子宰予去向晏子謝罪後,才去拜見了晏子。孔子之誤解晏子,根源在於他對晏子懷有成見。
成見是我們的一種固定思維,是種錯誤。朱自清說:「它足以使我們無視新的經驗,或加以歪曲的解釋。」成見的危害可見一斑,因此我們有必要正視自己形成的成見,並力爭拋開它。
再看一個原江西省副省長胡長清一例。胡被正法以前,其姐姐是位普通百姓,涕淚交流地介紹弟弟事情:胡是個窮孩子,自幼聰明好學,聽話懂事,寫一手好字。後來官越做越大,仍定期回家看望老母親。回了老家,當地官員在賓館給安排豪華客房,可他從不去住,而是在老母親旁邊席地而臥。讓目睹者由衷感佩,他給人們留下口碑,是一個磊落、孝敬的公開形象。當選民投票、上級考察、民意測評時,這些是人們投票的依據,事情沒敗露前,他是一個好官、清官、孝子形象。據他本人自述,自當了副省長後,日進萬金,在南昌有豪華套房,還在廣州花了70多萬買了豪華住宅,金屋藏嬌。案發後,幾乎所有的人都不肯相信這是事實。因他在人們心中已成為一種成見,這樣的人怎可能是位貪官?
由於有了成見,當我們遇到問題時,就自以為是地向身邊親友歪曲事實的訴說,卻不知會貽笑大方,嚴重的是,會以訛傳訛,誤人子弟。一個人的外表,身份,地位不定是真正才幹和能力表現,而人們往往作為評判的重要依據。這是何豈悲哀!馬克吐溫小說《百萬富翁》中。主人翁拿出百萬支票前後。老闆娘前後腔調不同,就是例證。三國梟雄曹操因看不上張松相貌醜陋,而錯失能獲得的西川地圖。《荷塘月色》中寫到夜晚的蟬聲,有人寫信給朱自清說蟬在夜間是不會鳴叫的。朱自清千辛萬苦請了昆蟲專家劉崇樂,得到答案夜間也有蟬聲,之後他又親耳聽到,由此可見,成見的危害是多麼可怕!
生活中的人們往往會戴著有色眼鏡看人,成見隨處存在,筆者有一文友,陽光健康向上,年輕充滿活力,積極加班寫稿常至凌晨,付出多,見報也多。俗話說:初升的牛犢不怕虎!加上思維:作者寫文本是給大家看的,非自己私藏。所開始三天一分享到圈裡,文友點讚如潮,漸漸地發現有些思想狹窄,見不得人好者,因嫉妒開始背後散布不利團結話。努力寫稿的成員,學會活動亦不通知,他挺鬱悶,覺自己辛苦寫稿,招誰惹誰了?有位長輩告訴:你的陽光太亮了,遮住了別人。聞聽頓悟:啊!忌才妒賢,是人的劣根性。有人是享受型的,寫的少,自然發表的少,也沒刊登文可分享。於是就製造複雜,見別人有成績。不顧全大局,不與人為善,不給點掌聲!反施以冷嘲熱諷!歪曲事實,講環話。現發表作品在家排隊從三天分享到七天,甚至一個月才分享回,因失望,也不怎看朋友圈了。這樣的不良環境,令人壓抑,久之打擊了寫文與分享的積極性,試想:若大家都罷手不寫,也不分享了,學生課本從哪裡來?各報刊,各群,各網站還有作品與信息嗎?是否天下一片漆黑呢?筆者不敢想了……可見對社會危害大焉。據文友講:發表作品現在家排隊,即時偶分享次,仍有無聊者盯著。這是心靈扭曲,是病態。暴露了一些人的自私,狹隘,妒賢的本性,這就是成見。成見的歪曲,誤導,黑的說成白的,其危害顯而易見。所以,要拋棄成見!正直善良人,不道聽途說,凡事要親身實踐領略。像朱自清,哥白尼等,如果他們只聽不實踐,或只說不做,斷不可能成功。而我們今天,也許仍然生活在愚昧與無知中,被成見控制著。「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改之,善莫大焉。」成見也一樣,其本身並不可怕,關鍵是敢於不認死理,拋開它,社會日新月移,人在不斷進步與變化,我們對人與物的認知,若執迷不悟,仍停留在老眼光,老觀念上,勢必在歧途上越走越遠,到頭來,害人害己。
因而,筆者大聲呼籲:人啊!要與人為善,摘下自己的有色眼鏡,讓自以為是的偏見、成見,遠離吧!積極營造,與人與己,輕鬆和諧的氛圍。用愛和信任對待身邊的人,用自己的努力,讓社會每天向善向美!
作者簡介
韓靜,女,筆名吉祥鳥。黨員,本科。曾在合肥「未來作家文學院」和「江蘇大眾文學院」學習。做過:播音員、教師。現中英合資金融公司部門經理。北京豐臺、北京朝陽作協會員。北京市雜文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中國純文學網站優秀會員。世界作家協會會員。作品多次被全國新媒體推薦,受到師友的好評。新媒體記者。專欄作家。雜文家。
迄今已在全國各大報刊發表:評論、雜文、散文、小說,近七百篇,詩歌數十首。作品散見《中國教育報》《中國紀檢報》《中國文化報》《光明日報》《北京日報》《江蘇教育報》《江蘇工人報》《南京日報》《松原日報》《阜陽日報》《潁州晚報》《鹽阜大眾》《甘肅工人報》《上海法制報》《陝西工人報》《北京雜文》《浦東雜文》《徐州雜文》《江西雜文》《湖北雜文》《重慶雜文》《當代雜文》《浙江雜文界》《文史縱橫》《北國風》《燕都》《盧溝月》《漁陽文藝》《芳草地》《中華風》《清秋》《詩中國》《稻香湖》(詩刊)《清潁》《鄉土·漢風》《寫作》《前線》《經典雜文》《澳門雜文》《跨世紀》《參花》《齊魯文學》《中國草根》《芳草》《中外企業文化》《中國志願》《東方散文》《北京文學》《今晚報》等全國報刊。已出版純文學,雜文集《回爐再造》,散文集《愛,是不同的》兩部專集。(各省不識師友發百元,慕名陸續訂靜兩正能量書,短時僅微信已達上千冊。閱後留言交流,成為沒見面的好友)師友評價:陽光健康向上!天使!淑女!——這是對靜的鼓勵!仍需努力!(個性耿直簡單,尤喜:文明文雅,藍天白雲,鮮花綠樹。文字尤喜:有激情,有感情的語言)
在江蘇南京舉辦徵文大賽中,《依法治校》榮獲南京市二等獎。雜文《人的公園,狗的廁所》「我們·純文學」點閱率60多萬。《敬老院慰問金,被扣為哪般》被「火種文學」評為精華作品。《女性,請自重》被收入《新世北京雜文選粹》結集出版。《我重要嗎?》入選《中國雜文年選》。散文《東圖,我的良師益友》參賽北京東城第一圖書館建館60周年全國大賽,榮獲二等獎(第一名)。詩歌《思念父親》在首屆「冰潔杯·全國十大詩人評選」活動中,榮獲「全國十大優秀詩人」獎,還入選2017年度《中國實力詩人詩選》。《爸爸,您現在好嗎》入選2018年度《中國實力詩人詩選》。微小說《醒悟》入圍「駿馬杯」全國徵文獎,還被選入《唯美精短選卷》。小說《原來如此》入選第五屆「光輝杯」世界華文小說大賽精品選《天網恢恢》書。作品先後十餘次榮獲全國大賽獎。
近榮幸地被大型純文學《齊魯文學》期刊聘為編委。還被京郊駐京部隊邀請講座:軍嫂走進綠色的軍營——主講「人生的追問」和艱辛的創作經歷,受到官兵的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