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古稱「興化」,又稱「莆陽」、「莆仙」。莆田市歷史底蘊深厚,素有「海濱鄒魯」、「文獻名邦」之美稱。莆田被列為第一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及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示範城市 。2019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595.39億元,比上年增長6.6%。
莆田僅有兩所高校:莆田學院、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
01莆田學院
莆田學院(Putian University)是經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教育部、衛生部第一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單位。由福建省政府領導和管理,實行省市共建、以市為主的辦學體制。
學校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898年創辦的興化聖教醫院附設護士訓練班。學校由原莆田高等專科學校、原福建醫科大學莆田分校、原莆田華僑體育師範學校合併組建而成。2013年10月,仙遊師範學校併入莆田學院。2018年1月,學校新增為福建省2018-2020年碩士學位授予培育單位立項建設名單。
學校位於海上「和平女神」媽祖故鄉、著名僑鄉——莆田市區。校園佔地面積1666.8畝,規劃建設中的新校區佔地2970畝,校舍建築面積52.85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達2.55億元,館藏圖書(含電子圖書)410多萬冊;學校下設16個二級學院,52個本科專業;有教職工1309人,全日制在校生近1.6萬人。
02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
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面向全國招生的公辦專科層次全日制工科類高職院校,始建於1985年,2004年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為高職院校。
多年來,學院牢固樹立「服務地方發展、服務學生發展」的辦學理念,秉承「學為成人」的校訓,先後獲評福建省示範性現代職業院校A類2018年培育院校、教育部高職高專人才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院校、首批「1+X」證書制度試點院校、全國「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實驗校」、全國現代學徒制試點院校、全國五好基層關工委「先進集體」、教育部全國十所高職院校關心下一代工作聯繫點、全國教育網絡系統示範單位、福建省第一屆文明校園、福建省高校就業工作評估優秀院校、福建省高校安全穩定先進院校等榮譽稱號。
學院現有兩個校區,莆田城區規劃建設新校區2000畝,一期投資24億元、建設900多畝,2019年秋季實現主體搬遷,舊校區佔地面積400多畝,建築面積15.5萬平方米。設有機械工程系、自動化工程系、化學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工商管理系、工藝美術系、建築工程系、醫學健康系、學前教育系等10個教學單位。同時,學院還轄屬莆田衛生學校、莆田市高級技工學校、湄洲灣職業技術學校三個中專校。現有教職工453人,專任教師245人,雙師素質教師157人,大中專在校生1.5萬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