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北上祭祖食窯雞

2020-12-19 大公資訊

  廚師將佐料均勻塗抹到雞身上。大公網記者石華攝

  文|大公網記者石華

  張長妹,深圳南澳半天雲村人,同時也是南天閣海域酒店的老闆娘。

  半天雲,名字很有詩意,其坐落在南澳拋狗嶺半山腰上123米的地方,2006被評為廣東最美的自然生態村落之一,也是深圳海拔最高的古村落。據了解,該村落居民大多已經遷移到外邊居住,其中80多戶遷往香港生活。每年春節,不少港人都會回村祭祖,品嘗家鄉特色美食窯雞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程序。

  張長妹經營餐飲行業已經20多年了,窯雞店裡主打特色菜之一,旺季最多的時候一天可以賣出1000多隻。「窯雞的做法大家都是一樣的,關鍵在於取材,其次是配方。」張長妹告訴記者,窯雞隻有選擇走地雞才有鮮味,店裡的走地雞多是從惠東一帶運來。配方上也做了很多嘗試,才創出了「鵬城窯雞」的品牌。

  入窯是製作窯雞重要的工序之一。大公網記者石華攝

  每到假期,大鵬新區道路擁擠,在路上堵兩個小時也是習以為常,於是公路兩側就會有「走鬼檔」售賣窯雞,每隔5到10米就有一個攤點。但是這些攤點的質量很難保證,甚至用冷凍雞充當走地雞。

  談及這種現象,張長妹也是無奈,她擔心這種特色美食被砸掉牌子。「好在近幾年政府也開始重視,要做窯雞必須有一定的資質,目前在大鵬有資質做窯雞的不到10家,在源頭上掌控。」

  包上錫紙,放入窯中烤半小時,味道甚好。大公網記者石華攝

  經營餐飲20多年的張長妹,也吸引了很多香港回頭客。「香港客人一般都是從沙頭角口岸入境,坐直達大鵬的巴士40分鐘就可以到這邊。」張長妹表示,前幾年旅行社組織港人來吃窯雞居多,近幾年,不少港人都是自駕形式前來。

  記者了解到,目前一隻窯雞的價格為88元人民幣,春節期間價格不會變動。每隻雞的重量在2斤到2斤3兩左右。如今,鵬城窯雞也有熱包裝的一種,但只限於當天食用。

相關焦點

  • 大灣區教育,港人未來或可以北上內地任教!
    本港教育工作者對教師北上發展所面對的問題,點出兩大關鍵阻力:現時兩地薪酬差距大,以及未有具體配套措施幫助教師北上就業。教育界期望政府推出相應措施,支援香港準教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他們的事業發展提供更大的空間。
  • 新地郭炳聯提優化跨境匯款及按揭 便利港人北上置業
    來源:經濟通全國政協會議將於今日閉幕,全國政協委員、新鴻基地產(00016)主席兼董事總經理郭炳聯提案,建議優化跨境匯款、按揭、港人開設銀行帳戶等方面,以進一步便利港人北上置業。郭炳聯表示,大灣區內地9市放開港澳居民購房限制,為港人置業提供多一項,但目前港人赴大灣區置業面臨三個問題,一是香港居民向內地匯款存在實際困難;二是內地按揭政策不一且門檻較高;三是香港居民只能在港開設級別較低的內地銀行帳戶。
  • 專訪香港KOL:港人北上玩樂已成潮流
    帶你認識一個真實的香港   近年,隨著愈來愈來多「網紅」餐飲在內地興起,不少港人都會選擇北上消遣玩樂,因交通便利、物價便宜,吸引了不少年輕人的追捧,以分享深圳旅遊攻略而聲名鵲起的香港YouTuber(社交媒體YouTube的影片創作者)「西DorSi」坦言,「上深圳」已經成為港人周末休閒活動的一股熱潮
  • 高鐵帶動香港北上置業潮 沿線房地產升值潛力大
    中新網8月9日電據香港文匯報報導,備受關注的廣深港高鐵廣深段將於近期正式開通,珠三角1小時生活圈將成現實,港人北上神州的出行方式也將出現根本改變。雖然香港段最快要到2015年始建成,但有早著先機的港人已悄然將置業目標向高鐵沿線靠攏。深圳中原地產董事總經理李耀智預計,到今年年底,在深圳口岸附近置業的港人中有3成將落戶深圳北站附近。
  • 香港青少年北上嫖妓泛濫 年齡最小僅14歲
    人民網10月29日電香港青少年北上消遣早成「氣候」,近年來更呈現嫖妓與濫藥「相混」尋樂成風之勢。廣東警方人士接受香港《大公報》專訪時透露,目前港人跨境嫖妓已出現多樣化、低齡化的明顯趨勢。
  • 因北上大陸發展而被港人抨擊的劉卓輝和Beyond三子
    當時他正跟Beyond 同行北上開演唱會。他們是第一隊在中國大陸開自己演唱會的香港樂隊。1988 年10 月15 日,是「香港超越樂隊」首場演唱會的大日子。北京首都體育館內座無虛席,擠了足足18,000 人。Beyond 成員普通話不靈光,所以上半場他們主要用廣東話唱樂隊首本名曲。
  • 「港車北上」不限額!可在內地停留180天!首站珠海準備好了嗎?
    港車北上不限額!經港珠澳大橋首站就是珠海! 對港人來說,珠海房子就是妥妥的「白菜價」,一年有一半的時間往返珠海,去掉油費、磨損費都划算,畢竟差價那麼大。 至於時間,半個小時真不算個事兒。
  • 日常祭祖拜神時,為什麼都要用到雞?
    在傳統文化中,逢年過節便會有祭祖拜神的傳統。現在隨著時代的進步,祭祀的步驟與規矩正逐漸簡化。此三牲指豬、魚、雞。 」因此,後也有以豬、雞、魚為三牲的,稱之為小三牲。無論是怎樣的形式,都離不開雞的身影。而祭祀中用到雞,可以追溯到東漢時期,在1958年新疆尼雅遺址中出土的座東漢夫妻合葬墓中,便有雞鳴枕,上面刻有延年益壽宜子孫的銘文。在《周禮·春官·司尊彝》中也記載了「春祠夏禴,祼用雞彝、鳥彝,皆有舟。」
  • 港生北上升學拓新路 港人需加強了解內地高校
    國家教育部港澳臺事務辦公室常務副主任趙雲山表示,去年內地各高校合共招收了1188名港生,較2012年增長了22%,北上升學勢頭見好。  不過,香港中文中學聯會(中中聯會)主席、香港浸信會永隆中學校長譚日旭則認為,港人對內地及內地高校認識不足,不少資深老師對北上升學都有保留,導致很多合資格的同學與這條升學路失之交臂。
  • 八天內近2萬港人北上「避疫」,深圳如何防控輸入性疫情?
    新冠疫情防控至今,深圳灣僅是港人北上的途徑之一。在此期間,其他如港珠澳大橋(每日約兩三百人)及香港機場,香港居民(及內地訪客)的離境人數亦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因按日公布相關數字的香港入境處並不列出經機場出境的具體目的地,故而有多少港人是乘飛機到達國內其他城市後進行落地隔離,目前並未有公開數據可供查詢。
  • 「個稅修正案」波及港人?如何避免雙重繳稅了解一下
    同時,也有不少港人北上內地學習、工作和生活,並且從今年的9月1日開始,他們可以申請一張名為居住證的證件,未來在內地生活更有保障,更為便利。港人居住證下來了,意味著要交更多稅嗎?然而修改以後情況的情況變成了下面這樣↓新稅法的影響看起來是沒得避了,但仍有不少細節需要進一步澄清;只要中央與特區政府抱有誠意,仍可通過不同方法提供稅務優惠,鼓勵港人北上發展
  • 兩地考牌做全能律師 香港律師北上前景看好
    兩地考牌做全能律師 香港律師北上前景看好 2014-10-15 10:58:24責任編輯:溫雅瓊   中新網10月15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在CEPA框架協議下,內地開放了香港律所進駐,越來越多的香港律師北上拓展業務
  • 香港人大規模北上「避疫」 迫使港府緊急調撥疫苗
    連接深港兩地的深圳灣口岸在過去一周十分繁忙,香港疫情持續未見緩解之下,不少人紛紛北上「避疫」,數據顯示,自深圳入境的香港居民,較11月同期大增近4.5倍,網上流傳了口岸大批民眾排隊等候過關的照片,這無疑給深圳防疫帶來了很大的考驗。不過,港府日前緊急調撥疫苗,宣布首批新冠疫苗將下個月抵港,這是否會為香港的疫情帶來好消息,拭目以待。
  • 老成都的敬神與祭祖
    萬蘊芳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成都人敬神與祭祖儀式是很隆重的。      那時我家住在成都市東府街10號,是一座兩進四合院,人稱「萬公館。」萬公館坐北朝南,後院正中是堂屋,堂屋用來敬神和祭祖,兩側廂房住人。
  • 港深口岸出現北上避疫潮
    【環球時報記者 楊偉民】香港已有多天出現上百確診病例,不少人紛紛北上「避疫」,近日深圳灣口岸更出現大排長龍的場景。香港中小學2日起停止線下課程,許多跨境家長便帶著子女返回內地避疫。在香港和深圳開晶片設計公司的胡先生5日下午5時帶著讀小學的兒子過關回到深圳,在深圳灣口岸他看到大量旅客排長龍。
  • 冬至祭祀習俗:祭天與祭祖
    冬至祭天祭神演進到唐宋時代,在民間逐漸演為祭祖的活動,叫「祭冬」或「拜冬」,並成為祭祖的節日,久之則演為傳統民俗。冬至祭祖的形式分兩種:一種是室外祭奠,另一種是室內祭奠。室外祭奠,在祖先墓地舉行。俗傳冬至動土百無禁忌,而其它的日子則不宜隨便「動土」因此,人們多選擇在冬至這天給祖墳添土或豎碑,傳說是給祖先整修居所。
  • 香港政府官員幫港人尋火車票自助售票機 拍圖知會在京港人
    大公網訊(記者凱雷、江鑫嫻 實習記者左瑞帥 北京報導)近期中央推出多項措施便利港人在內地生活、就業,其中發通知要求做好港生內地就業服務、港澳臺人士火車自助購票等均引起港人關注。然而有不少在京港人反映,在火車站找不到港人高鐵自助售票機。
  • 祭祖習俗(鳳陽宗祠祭典)
    鳳陽宗祠祭典依舊例,每年春、秋舉行祭祖活動,故有「春秋二祭」和「春祀秋嘗」之說。春祭只祭掃祖墓,時間多為清明前後。秋祭為祠祭,時間為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或十六日。秋祭是家族重大活動,祭期臨近,族長召集各房家長共同商議祭典事宜,並成立陳氏宗親會負責籌備工作,包括確定祭典時間(單春祭需要)、張貼公告通知族人、確定祭祀及執事人員、製作貢品等。
  • 北上逃疫,深圳灣出境排長龍!港人:隔離21天才可返家鄉過年……
    近日北上人數反彈至每日3000人 翻查入境處12月1日至1月2日的數據,12月初到內地人流突然增加,最高的一日為 北上婆婆:香港疫情嚴重 一個月死40幾個 張婆婆與倪婆婆於早上11時多便到巴士站乘車到深圳灣口岸過關。
  • 清明祭祖倍思親 文明祭掃寄哀思
    清明插細柳,祭祖倍思親。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按照以往,家家戶戶都會去拜山祭祖。但今年因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很多人都放棄了掃墓祭祖,通過網絡文明祭掃,同樣也是一種對先人的緬懷。不僅是清明節,祭祖一直以來都是惠州民間一項重要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