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外甥頭,舅家牛;叔嫂房,不同問」,這句話是啥意思?

2020-12-20 羊王

農村很多文化都是歷史的象徵,包括農村的老物件、農村的風俗、農村的俗語等等這些都 是以前農村生活的一些參考,雖然沒有什麼那些名人名句書畫有價值,但是農村的這些文 化也影響一代又一代人,農村的俗語就是通俗又易懂的語言,這些語言包羅萬象,花鳥魚 蟲、做人的道理、封建迷信、甚至房屋建設等等一般所有的事物都會涉及到,現在很多人 接觸了新的文化,並且新文化更直接的讓人去理解,很多俗語也慢慢被淡忘,現在也很少 人再回總結俗語。

在俗語中體現人情世故的也有,「外甥頭,舅家牛;叔嫂房,不同問」,這句話可能從表 面上看只是親情之間的關係,可是這外甥頭和舅家牛什麼意思真的不好理解,這句話其中 的含義肯定是想講述這外甥和舅舅之間關係,至於是什麼我們一起來看看。

「外甥頭,舅家牛」

外甥和舅舅的關係如果說近那是存在血緣關係,如果說遠那兩個人不同姓,一般作為母親 娘家的舅舅來說也是比較重要長輩,這當舅的自然也就不喜愛自己的外甥,很多農村也叫 老娘舅,這舅舅本身就是母親最親近的人,一旦兩家中有什麼事情一般都是這當舅舅會出 面,像外甥結婚,舅舅會在外婆那邊主導一些事情通知一些親戚,所以這當舅和外甥之間 的關係一般都比較親近。

在農村,小孩子抵抗力不強,尤其一些大人可能喜歡摸孩子的頭表示喜歡,但是大人受傷 不衛生可能影響孩子,農村老輩人都說這叫「生賴」,就是摸了就不長個了身體比較弱, 就是是可能被傳染一些疾病,但是唯獨這當舅舅列外,這舅舅摸孩子頭一方面是表示喜歡 ,一方面是一種寓意,這當然算不上什麼迷信只是一種祝願。

農村家家戶戶有牛不是什麼稀罕事,這牛都是用來代替勞動力在農田耕作也有拉車的,所 以以前農民都比較愛護自己的更牛,一般情況下這牛是不能隨意借人的,因為一個考慮自 己家裡還要用一個是擔心出現什麼問題,再有寓意也不好,但是唯有外甥借牛是不會拒絕 ,除了這深層的關係,從長幼文化上講,長輩的東西將來都是孩子,本身就是自家人,所 以也不會擔心把牛借出去外甥會做什麼出格的事情,但是即便牛不歸還,也不會有什麼怨 言,因為這親情是最重要的。

「叔嫂房,不同問」

中國是一個比較注重傳統文化的國家,尤其在禮義廉恥方面做得非常好,所謂男女有別, 這叔嫂之間關係一般也是微妙的,小叔子不能進嫂子的房這是歷來的古訓,兩個沒有血緣 關係的兩個人又是親屬,在平時言談舉止之上都要十分注意,農村不像城市,很多人農閒 時候那些喜歡「扯老婆舌」,會評價村裡其他人的所作所為,如果叔嫂有什麼誤會那可能 就是村裡的話柄。

這家庭倫理的角度去看,這親戚或者親屬之間的相處之道還是有講究的,在農村這樣的事 情也時常發生產生一些誤會,在農村很多兒子都會和父母同住在一個院子裡,其實很多事 情不方便確實存在,所以現在很多人去城市買房有的也是因為同在一個屋簷下許多尷尬的 事情。

現在老百姓生活條件好了,人們看事情看的都比較現實,以前是外甥和舅舅必須親,現在 在去看,這外甥和舅舅鬧矛盾的多的是,更談不上借頭給外甥了,現在很多農民都外出打 工,並且很多人都想辦法申請宅基地自己單住,很多人去城市買房也是有個獨立空間,這 樣就會避免很多尷尬的事情發生,也避免外界說一些鮮花,其實這句話真的是人情冷暖, 「外甥頭,舅家牛;叔嫂房,不同問」這個話含義就是要注意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 做,再有很多事情都是老輩人傳下來的是所以大家應該是追尋。

相關焦點

  • 民間俗語:「外甥頭,舅家牛;叔嫂房,不同問」,啥意思?
    作為漢語成員之一的俗語,雖然通俗易懂,低調內斂,但其同樣包羅萬象,其中有講民俗民風的、修身齊家的、為人處世的等等。時至今日,俗語依舊指導著我們的生活,就比如這句俗語「外甥頭,舅家牛;叔嫂房,不同問」,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咱們一起看一下。
  • 農村俗語」外甥頭,舅家牛,叔嫂房,不通問「什麼意思
    農村的俗語是對當今生活現象的一種總結,警醒子孫後代在為人處世中要有所講究,見人說話也要有規矩才行,這些俗語在過去的多年裡一直被老農視為道德的準則
  • 老農常說:「外甥頭,舅家牛」,這句話是要表達什麼含義?
    農村俗語是我國農村廣泛流傳的一種文化現象,這些農村俗語都是老農時常向後輩人講起的經典老話,幾乎是包含了農村生活的方方面面,種類也比較繁多。過去的老農雖然沒有特別高的文化水平,但是卻有豐富的人生閱歷和勞作經驗,而這些俗語中所蘊含的深刻道理也是值得我們借鑑的。
  • 農村人說「姑家女伸手取,舅家要隔河叫」啥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之所以被人們牢記。一個重要的原因,俗語的魅力和力量已經深深熔鑄在每個人的心裡。俗語不僅通俗易懂,朗朗上口。重要的是這些生動的俗語,多還沒有記載於書籍,人們能從其中學習到不一樣的知識!其中有闡述生活經驗總結的,有關於講訴人情事故的,有關褒貶諷刺的,也有批駁揭露的,可謂是保羅萬象,這些俗語更是我國豐富藝術語言的寶庫。其中最被人們津津樂道就是關於民俗之間的老話,因為這些和農民的生活息息相關,每當飯後,就常聽到老人說到一句老話「姑家女伸手取,舅家要隔河叫」,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門前墳,房後水,家敗人散子不歸」,這是啥意思?
    為此,在農村地區也流傳著許多俗語,比如「寧丟錢財萬貫,不舍房屋向南」,是說即便不要萬貫家財,房屋也要向南,這是考慮到天氣原因。當然了,關於房屋建造的俗語不再少數,比如「門前墳,房後水,家敗人散子不歸」,僅僅從字面上的意思就可以看出,是說我們的門前有墳地或者房子後方有水,就會出現家敗人散子不歸的現象。
  • 農村有句俗語:「大口對小口,家敗人財散」,這話是啥意思呢?
    而俗語這東西雖然往往被人們稱「俗」,但其實它們一點也不「俗」,不論是從句式的優美程度以及對仗工整程度方面,亦或是不少俗語本身所凝練出來的誨人道理,我們甚至可以稱之為「精」,也不為過之。好了,說了這麼多,今天筆者要為大家講述的農村俗語是「大口對小口,家敗人財散」,這句農村老話兒給人的第一感覺常讓人有點摸不到頭腦,啥又是「大口、小口」呢?為什麼會「家敗人財散」呢?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困惑感覺呢?那麼帶著這些疑問,接下來筆者就為你講解一下,賣弄一下剛剛學來的知識!嘿嘿。
  • 農村俗語:「家現4喜出能人,宅有5實人富貴」,啥意思?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農村俗語:「家現4喜出能人,宅有5實人富貴」,啥意思?村民們坐在一起,聊聊近日發生了什麼大事的時候,總是會出現朗朗上口的俗語,尤其是在講關於房屋話題時,出來的俗語就更多,「家現4喜出能人,宅有5實人富貴」這句俗話,聽過的人應該不少,不過大家知不知道4喜和5實究竟是什麼東西呢?還清楚的就跟隨小編的步伐,了解一番。先來說說所謂的「4喜出能人」,這4喜包括的就是狗、燕子、枯木發芽和喜鵲。
  • 農村俗語:「舅家風,三代傳」,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生活在農村,常聽到長輩們說一些口頭禪,其實這就是大家常說的俗語,而民間的這些俗語,雖說聽起來比較糙,但是細細品味的話,會有頗多的感受。記得多年前,回鄉下摸不到路了,就問到旁邊幹活的老伯怎麼走,當時由於著急,語氣稍微有點重,老伯直接說上了一句俗語,「問路不施禮,多走五十裡」,雖然是簡短的一句俗語,但是卻告訴了我一些道理,至此以後,但凡出門在外,我都以禮相待,語氣謙卑。其實俗語雖叫俗語,但是一點也不俗,只有我們細揣摩,深領悟才能深知之中的道理。比如下面的這則俗語,農村俗語:「舅家風,三代傳」,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 農村俗語「大門若朝西,寒夏受人欺」,啥意思?這句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蓋房子是一件大事,除了結婚嫁娶之外,最大的喜事就是喬遷新房了。因此,蓋房子的風水也就成為了農村老一輩人最重視的事。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農村俗語,就是跟蓋房子有關:「大門若朝西,寒夏受人欺」,下面一起來看看這句話是啥意思吧!
  • 在農村,老人常說「舅父家的牛,外甥家的頭」,啥意思?
    在農村口傳著許許多多的農村老話,這些老話是先輩們在長久的實踐生活中得來的,每句老話都有著它獨特意思,還有那妙不可言的魅力。這些老話的衍生和傳承,也有著其獨有的地域特色和深厚的文化背景。你若要透徹地領悟其妙境,必定得深入到它的根源。
  • 辛丑牛寡婦年,農村俗語「寡婦遇到牛,龍少不擔憂」,啥意思呢?
    對於農民來說,種地自然是按照一年當中的節氣來進行的,在以前的時候農民在對於展望莊稼的耕種收穫來說也是按照農村特有的一種預測方式,那就是「黃曆」,黃曆也是農民在平時的耕種,婚嫁等方面也是起到了一定的參考作用,就拿前幾天來說,我路過村口的時候,幾位老農民就在討論農村的一句俗語,這句俗語叫「寡婦遇到牛,龍少不擔憂」,乍一聽的時候還摸不清是啥意思,然後我就湊近聽了一下,你別說還真那點意思,那麼你知道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嗎
  • 農村俗語「窮不賣看家狗,富不殺耕地牛」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
    在古時候各種科技能力低下的農村人,經過長年累月地積累,積累下了很多的經驗。而且這些通俗易懂,簡簡單單地幾個字,每字眼卻又蘊含著很多的哲學和道理的俗語。在農村流傳,給農民朋友提供了很好的參考價值。而且在現實生活中,很多農村年齡稍大些的老人,他們在日常生活跟人交流的時候,一言不合就開始飆農村俗語,讓眾人啞口無聲。
  • 農村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啥意思?到底有沒有道理?
    農村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啥意思?到底有沒有道理?在農村流傳著很多俗語,這些俗語讀起來朗朗上口,而且意思大多也都比較通俗易懂。俗語大多來源於日常生活,把生活中的事情、習俗以及一些道理用俗語的形式呈現給後人,所以俗語才會讓很多人感到親切。
  • 農村俗話說正月的豬,五月的牛,這句話啥意思?有沒有道理呢?
    農村俗話中,有一些代指不明,於是就導致人們解讀時產生了一些誤會。比如這句「正月的豬,五月的牛」。很多人在解讀時,往往從養豬養牛為出發點來解讀,其實這句俗話真實的含義並不是這樣的,這句俗話說的是生肖。很多人可能會不解,這裡面只說了豬和牛,並沒有說生肖啊,為啥就扯到生肖去了?這個其實是個半截話,並沒有說完,完整的是「正月的豬,五月的牛——不發愁」。那有些人還是不能明白,這裡說的不發愁是啥意思,跟生肖究竟有個什麼關係。黑嫂在這裡說一下這句話中的意思,然後咱們說一下有沒有道理。
  • 農村俗語「住了抬轎房,家破人也亡」是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自古以來農民對蓋房子這件事情就特別的重視,因為一座房子的蓋成,不僅要花費一家人大半生的精力和積蓄,房子還是庇護家人的場所,也正是因為房子對於農民的重要性,在農村中關於房子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家有抬轎房,家破人也亡」,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女婿同睡女兒房,不是家敗就人亡」啥意思?有道理嗎?
    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女婿同睡女兒房,不是家敗就人亡」,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沒有道理呢?
  • 農村俗語「牛食如澆,羊食如燒」,說的是啥意思呢?老話很在理
    導讀:農村俗語「牛食如澆,羊食如燒」,說的是啥意思呢?農村有句俗語叫做:「牛食如澆,羊食如燒」,說的是什麼意思呢?這裡所說的是村民放牧得出的經驗,放養牛羊的時候出現的情況,那就是放牛的地方,只要有牛啃食過的地方,這些地方就像被油澆過了一樣,土壤黑黝黝的很有勁,青草也生長的愈來愈茂盛,被叫做牛食如澆,而不同的是同樣是放牧,但羊吃過草的地方,經常出現猶如火燒了一般,青草越來越稀疏,被稱之為羊食如燒。這句俗語所描述的是真的嗎?
  • 農村俗語:「豬草包,羊好漢,牛的眼淚在打轉」,啥意思?
    俗語,是漢語語彙裡為群眾所創造,並在群眾口語中流傳,具有口語性和通俗性的語言單位,是通俗並廣泛流行的定型的語句,簡練而形象化,大多數是勞動人民創造出來的
  • 俗語「屋後莫有探頭山,房前莫有氣死牛 」啥意思
    在農村,有這樣一句俗語 「屋後莫有山探頭,屋前莫有氣死牛 」,很多人看到這句俗語之後,不能夠完全理解這句俗語要表達的意思 ,對於這句俗語中的「山探頭 」和「氣死牛 」,感到十分費解 ,有些人對農村不熟悉,確實不知道什麼是山探頭。
  • 農村俗語「人有三不親,姨夫姑父」還有一個是誰,感覺好有道理?
    農村俗語「人有三不親,姨夫姑父」還有什麼?民間流傳了這麼多農村俗語,我的態度就是理性對待,有些俗語在現在的生活中依然適用,還有的俗語與現在生活是完全相悖的,不用理會。對於這句農村俗語,原話是:「人有三不親,姨父姑父和舅媽」,這句話的意思也很簡單,就是說在自己家這些親戚裡面,排一下遠近親疏的順序的話,姨夫,姑父,舅媽的關係都是排在後面的。為什麼會這樣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