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是我國農村廣泛流傳的一種文化現象,這些農村俗語都是老農時常向後輩人講起的經典老話,幾乎是包含了農村生活的方方面面,種類也比較繁多。過去的老農雖然沒有特別高的文化水平,但是卻有豐富的人生閱歷和勞作經驗,而這些俗語中所蘊含的深刻道理也是值得我們借鑑的。
本次要給大家講解的俗語是有關親戚類的,在農村,人情禮儀的往來是尤為講究的,親戚在農村也有眾多的說法,比如三親,三不親,舅舅應當是最親的親戚,而這次要給大家說的這句俗語就是關於舅舅和叔嫂的。
這句俗語的前半句是:外甥頭,舅家牛。這句話要表達的含義是在強調舅舅和外甥的親密之情的,因為舅舅是母親的哥哥,相當於是娘家除了母親之外最親的人,也就是外甥最為親近的親戚,有時候甚至比父親的地位還要高,因為在一些特殊情況下,舅舅甚至可以替外甥做出一些決定。
舅舅有什麼好東西,一般也會最先想到留給外甥,並且能和外甥在一起開心地玩耍,肆無忌憚,可以是最親的親戚,也可以是最好的朋友,而外甥若是犯錯了,舅舅也可以替外甥的父母教訓外甥。通常在婚宴的時候,舅舅也會坐在家庭桌上最正的位置,由此可見舅舅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而作為外甥也一定要好好孝順舅舅。
而後半句是關於叔嫂關係的,這句話就是:叔嫂房,不通問。此話的意思就是若兩個人是叔嫂之間的關係,那最好不要經常面對彼此說話。那麼這句話又是在表達怎樣的蘊意呢?
因為叔叔和嫂嫂都是分別成家的人,而兩個人又不存在什麼血緣關係,但卻成為了可以經常來往的親戚,但就算是這樣,也要保持一個距離。畢竟在叔嫂是異性關係,若是近距離接觸難免會產生不該有的情愫,這在一些人的家庭中也是出現過的,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和外人的猜忌,兩個人還是要保持各自的距離,不要經常在一起親密地交談,尤其是獨處的時候,這樣既是在保護自己,也是在保護家人不受外人非議,也是在情理之中。
這句農村俗語看似沒有幾個字,意思也比較簡單,但是其中蘊含的道理卻是非常受用的,希望大家都能從中汲取智慧,促進家庭的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