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人在北京——大號樂手李旌佐的「北漂」生活

2020-12-11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10月12日電(記者齊菲)「我很喜歡有歷史底蘊的城市,北京是非常完美的選擇。」臺灣青年李旌佐說,儘管已經路過天安門、正陽門無數次,但下次看到還是會很激動。

  33歲的李旌佐是土生土長的高雄人。高雄師範大學畢業後,他先赴海外深造,2017年來到北京,成為中央音樂學院交響樂團的一名大號樂手,並在學校任教。

  2017年3月16日。李旌佐清楚記得第一天上班的日子。

  「既能在樂團演奏,又能上講臺教書,這是再完美不過的工作。」他說,中央音樂學院是最高音樂學府之一,自己每天上班擦肩而過的都是相關領域的大師級人物,他很享受這裡的氛圍。

  在北京,李旌佐參與了一些大規模主題演出。他直言:「感覺真的很特別,很震撼。我以前從來沒有這種經歷。」而談起自己欣賞的大陸音樂作品,李旌佐立刻變得滔滔不絕。

  身為一名成熟的演奏者,李旌佐的專業履歷可謂精彩。但登上講臺後,學生的點滴進步比自己個人的成就更令他開心。

  「教學非常有成就感,甚至勝過演奏。」他說,從輔導學生提升演奏水平,幫助他們參賽拿獎,到送他們繼續深造、畢業求職,「一旦接了一位學生,就要負責一輩子」。這是他為人師的責任心。

  在北京,李旌佐還收穫了一生所愛。妻子宋一頻來自吉林,是位率性灑脫的東北姑娘。儘管是一南一北的遠距離結合,但二人卻格外合拍。夫妻倆和其他情侶一樣,會一起品嘗美食,也會流連在藝術展館。妻子愛唱歌,李旌佐有時還會逐字逐句教她唱喜歡的閩南歌曲。

  「旌佐的臺灣印記也就體現在口音和口味上了。」宋一頻笑言,第一次見面先生給她善良、溫柔、細心的感覺,這也是父母滿意這位高雄女婿的地方。

  今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李旌佐困在臺灣半年。「當時真的很害怕,每天看著病例數不斷上漲。往來中斷時,我一度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見到他。」宋一頻說。一個在吉林,一個在臺灣,兩人對彼此沉甸甸的牽掛與思念只能通過視頻電話傳遞。

  在大陸,李旌佐的「北漂」生活「完全沒有人在異鄉的孤獨感」。更換駕照,只需重修科目一;坐高鐵飛機、外出住宿,可以用臺灣居民居住證;在高校任職,可同等參加相應職稱評審,還能申報國家藝術基金……近年來一系列惠臺利民措施不斷出臺,使李旌佐這樣的臺胞在大陸安居樂業,紮下根來。

  李旌佐相信,如果再選擇,他仍會來大陸,來北京。他說,來之前,自己像張白紙,面對新的地方,一切未有定論;親身生活其間後,這裡已悄然成了自己的家。

相關焦點

  • 高雄人在北京——大號樂手李旌佐的「北漂」生活
    33歲的李旌佐是土生土長的高雄人。高雄師範大學畢業後,他先赴海外深造,2017年來到北京,成為中央音樂學院交響樂團的一名大號樂手,並在學校任教。2017年3月16日。李旌佐清楚記得第一天上班的日子。在北京,李旌佐參與了一些大規模主題演出。他直言:「感覺真的很特別,很震撼。我以前從來沒有這種經歷。」而談起自己欣賞的大陸音樂作品,李旌佐立刻變得滔滔不絕。身為一名成熟的演奏者,李旌佐的專業履歷可謂精彩。但登上講臺後,學生的點滴進步比自己個人的成就更令他開心。「教學非常有成就感,甚至勝過演奏。」
  • 臺網友自製短片助韓國瑜打選戰 北漂高雄人看後感動落淚
    臺網友自製短片助韓國瑜打選戰 北漂高雄人看後感動落淚 2018年10月09日 18:04: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新聞網」)  中國臺灣網10月9日訊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年底的九合一選舉逼近,不少候選人利用網絡宣傳政治理念,而高雄市長參選人韓國瑜因金援不足,讓不少支持他的選民自製宣傳影片相助,近日在YouTube上就有《韓國瑜,幫我回家》的影片,點閱率破十八萬人,留言數也有上千則,不少北漂工作的高雄人看了都直呼「好催淚!」
  • 高雄人陳揮文吐真言
    高雄市長補選即將登場,綠營人士表示,過去兩年高雄人有點鬱卒,走到哪裡都被人家問「有沒有發大財?」過去的光榮感不見;對此,資深媒體人陳揮文質疑,「那之前高雄人就不鬱卒嗎?那2018之前高雄人不鬱卒?」而他在廣播節目中接受扣應(call in)時,有高雄人表示,「少數客人開玩笑會講,但沒有這麼酸啦」。 陳揮文今在節目「飛碟晚餐 陳揮文時間」不滿地說,「那之前高雄人就不鬱卒嗎?那2018之前高雄人不鬱卒?有光榮感?那幹嘛買水?很多北漂回去罷免韓,我也沒話講,但北漂是韓國瑜害的嗎韓國瑜一年多沒辦法解決北漂是事實,但你們當初北漂是韓國瑜害的嗎?」
  • 北漂:不再死磕北京,我掙錢買生活!
    二狗子:我不要苦哈哈,我想要生活!二狗子:為什麼買新一線城市,作為一畢業就帶著女友直奔北京的二狗子,這個鄭州土著,放棄鄭州的就業優勢,經歷了半年的北漂生活的捶打之後,恐怕最有發言權。所以,我倆也合計了,在北京攢錢,這邊把首付湊合個大概齊,另一邊趕緊在鄭州定個不錯的改善房,那才叫過日子,那才叫生活。」小編有話說:鄭州、杭州、武漢新一線城市潛力無窮,房價雖然已經被透支了一部分,但是隨著政府的投資建設,上漲空間還是有的,所以在此置業,也是上乘之選。
  • 北漂,請昂頭挺胸來一句:去你大爺的北京
    京房子問過很多的北漂:為什麼選擇到北京當北漂?有的說我來北京是見世面。有的說我來北京是為了掙錢。有的說不堪忍受縣城青年不思進取的混日子狀態,不屑與之為伍。然後到了北京,覺得每天都在奮鬥,內心十分踏實。還有的留戀北京的無數咖啡館,大牌衣服,大牌化妝品,這些都是小城市裡沒有的。還有的北漂迷戀北京的「公平」,認為北京是一個公平的城市。還有的北漂覺得老家縣城裡的農村小孩兒不思進取,思想不一樣,尿不到一壺,在北京可以找到一起奮鬥的小夥伴。
  • 王俊凱稱自己是「北漂」一族,別出心裁演唱《平凡之路》
    看到樂手們在音樂的道路上,追求夢想堅持付出的時候。王俊凱感慨到自己也算是一種「北漂」。當年,自己也是一路從重慶街邊唱到了五棵松。王俊凱毫不吝嗇地誇讚那些用生活反哺夢想的樂手,稱他們這樣的堅持「很酷」。本文話題:你覺得王俊凱算「北漂」嗎?
  • 樂夏都結束了,你竟然還不知道樂手的家有多野?
    參賽的樂隊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走紅,樂手們平時的生活也引發了大家的好奇。樂手們真的過得像傳說中的那麼「窮」那麼「慘」嗎?我們試圖在網際網路上尋找的蛛絲馬跡,來看看搖滾樂手的家都是什麼樣子。 Part 1.
  • 北漂「蟻族」勵志電影《唐家嶺》北京首映
    北漂「蟻族」勵志電影《唐家嶺》北京首映 (1/7) "← →"翻頁
  • 韓國瑜觸到高雄人的痛
    高雄市自1994年開始民選市長,當選者吳敦義是南投人,謝長廷是臺北人,陳菊是宜蘭人,20年裡沒有一位市長是高雄人,可見高雄人並不在乎市長是哪裡人,新的市長不可能條條道路都弄得清楚,包括說這話的陳菊在內。   韓國瑜一語中的:「高雄沒落是經濟問題。」而經濟不振與人口流動有因果關係。
  • 紀錄片《2020年的北漂》定檔12.23 聚焦疫情下的北漂群體
    由北京小象快跑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青年導演周寧,王兵監製;製片人常智人、翟冠成、吳凱旋,聯合明星孫楠、張歆藝、張天愛、馬蘇、阿悄公益發聲的紀錄片《2020年的北漂》,定檔12月23日溫情上線。據了解,該片記錄了2020年新冠疫情之下普通北漂一族的生活現狀,同時也呈現了孫楠、張歆藝、張天愛等藝人過往的北漂經歷。紀錄片將鏡頭聚焦於北京這座夢想之都,將當下北漂的各種生活展現的真實而有意味。2020年,新冠疫情給全球75億人口帶來了巨大改變,直到目前,抗疫持久戰仍在繼續。在這一年裡各行各業都十分艱難,幾經困難。北漂群體的生活和狀態同樣發生著變化。
  • 《蟻族的奮鬥》開拍 楊爍回歸「北漂生活」
    繼《奮鬥》(在線觀看)《蝸居》之後一部超現實主義題材的電視劇《蟻族的奮鬥》於9月5日北京開機。憑藉《生死線》中而迅速走紅的楊爍,挑起大梁出演男一號趙榮生,一個生存在這個殘酷現實世界中的「蟻族」男孩。開始的他是幸運的,找到了一份推銷藥品的職業,但在良知覺醒與殘酷現實面前他卻選擇了前首,毅然的辭掉了這份看上去不錯的工作。
  • 從合肥到北京北漂的路有多遠
    好像一切生活就和開車一樣,定時加油保養買保險就可以高枕無憂。朋友間稀稀拉拉的聯繫,一頓寧國路的小燒烤。瞬間可以拉拉扯扯舉杯相慶。每個人在各自的行業裡扮演彼此不同的角色,我們互相鼓勵安慰著。因為我們都覺得還過得去。對,好像是還過得去,能去馬鞍山路萬達看個電影,去長丰采個草莓。去長江路銀泰給我的那個她買個生日禮物。可是這是我要的嘛?或許吧。
  • 北漂不易,向不為生活妥協的人們致敬
    高樓大廈無論城市有多麼漂亮多麼美好,不要忘記還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北漂,一個人在北京打拼,老婆孩子都在老家留守,為這座城市他們付出了太多。當我們這些大學畢業的北漂因為沒有這座城市的戶口或者房子,覺得委屈的時候,想想他們,我們真的不算什麼。因為至少我們還有體面的工作,還有老婆孩子在身邊。所以,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生活吧,向用勞動創造未來,不為生活妥協的人們致敬!
  • 對話40歲北漂族:在北京你能把握中國和時代的脈搏
    對話「北漂」一族:北京!北京!  「初到北京,看到了城市之大,感受到她乾燥的空氣和擁擠的交通,但微薄的收入與她格格不入;慢慢地,開始體會到她的包容,看到機會和選擇的權利,看到好的未來。」這是某網絡論壇上一位「北漂」的心聲。在幾千條的討論帖裡,形形色色的「北漂」們討論著「堅守還是離開」。
  • 北漂15年,我努力過上了我想要的生活
    一個北漂媽媽的生活取捨 當我們問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真正想問的是,當了媽媽後,你的生活在發生什麼樣的轉變? 1 北漂15年 15年前,叮噹媽媽還是周周小姐,這個160cm,體重不到90斤的邯鄲姑娘,連大學都沒離開河北省,上的的省內的師範專業。
  • 北京深夜食堂:在路邊小吃攤裡,尋找北漂生活的歸屬感
    2020年初夏,北京街頭乍現地攤煙火。我和小區附近的小吃攤攤主們成了朋友,與他們吃喝閒逛,尋找懸浮生活的意義。尋找「附近」北漂的第三年,我日益覺得自己正過著一種 「懸浮」的生活。5月,我重看許知遠對項飈的訪談,項飈提到一個概念「附近」,指跟你日常生活直接發生關係的地方和人。人們通過外賣、網約車、淘寶,人不用和他人打交道,就可以快捷地解決日常生活的大部分需求,「附近」消失了。北京沒有附近。
  • 大學生都不愛「北漂」了?留在北京的高校生越來越少,原因很現實
    所以說好大學還是大多在一線大城市,比如說清北浙復交5大高校都在北京、上海、浙江三大一線城市。」好的學校都在大城市,二三線或者是城鄉鎮學生拼盡全力考上好學校,然後去大城市上學。在此之前,大多二三線城市學生去大城市上大學後,都會選擇留下來,打拼事業,人們把這些高校畢業生稱為「北漂」或者是「滬漂」。
  • 電影《親愛的,新年好》裡的「北漂」生活,讓我明白了夢想要堅持
    電影《親愛的,新年好》講述的是一個在北京打拼了十年的女人徘徊在現實和夢想的故事,探討的是在現實生活裡要不要堅持夢想的問題。很多人會問「北漂」的生活很難,那「北漂」到底是為了什麼,為了錢,還是為了夢想?電影的女主人公是白百合飾演的白樹瑾,她畢業後在北京從事熱愛的圖書行業的工作,後來,為了掙更多錢供養得了重病的母親,放棄了喜愛的圖書事業,轉而從事房產經紀工作。跟大多數的「北漂族」一樣,白樹瑾的「北漂」生活並不順利,工作業績不佳,還總被同事穿小鞋,男朋友無緣無故地分手,房租上漲,除了給母親治病的錢,還要還老家的房貸。
  • 高雄人只拜託這一件事 吳益政忍不住痛哭!
    民眾黨徵召的吳益政今天被問到父親節怎麼過時,不禁哽咽,除了連日的輿論壓力,甚至想到家人和高雄人時,他忍不住痛哭說:高雄人真的好辛苦,每個人都只拜託他一件事「把經濟做好,讓我們可以生活」。吳益政今天出席老車自救活動後,談到選舉,忍不住痛哭。吳難過說,「高雄人真的好辛苦,每個人都只拜託我一件事,把經濟做好,讓我們可以生活。
  • 高雄人只拜託這一件事 吳益政忍不住痛哭
    民眾黨徵召的吳益政今天被問到父親節怎麼過時,不禁哽咽,除了連日的輿論壓力,甚至想到家人和高雄人時,他忍不住痛哭說:高雄人真的好辛苦,每個人都只拜託他一件事「把經濟做好,讓我們可以生活」。吳益政今天出席老車自救活動後,談到選舉,忍不住痛哭。吳難過說,「高雄人真的好辛苦,每個人都只拜託我一件事,把經濟做好,讓我們可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