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你可曾讀過莎翁的十四行詩之一,《我應否把你和夏天比美?》(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然而,引用此詩,並不是要進行些文學鑑賞性質的評論。相對的,筆者希望大家著眼於此詩原文英語題目中的一個單詞:thee。
不錯,聰明的你可能早已得知,這個詞在歷史之中曾經被用作人稱代詞,意為賓格的「你」。而縱觀現代英語,這個詞與它的變體們似乎早已不見蹤影,全然被淘汰去了。
那麼,它與我們所熟知的you究竟有過什麼紛繁的糾葛?又是怎樣精彩的語言革命,才使得這一套第二人稱代詞從現代英語之中完全剝落,只有詩詞頌歌才記錄著它們終末的身影?
今天,且聽筆者講講thou與它「兄弟姐妹」們的家族史。
現在,語言史學家一般把英語分為三個時期,分別是古英語(Old English),中古英語(Middle English)及現代英語(Modern English)。
而現代英語又以1700年為分界線,分為早期現代英語以及後期現代英語。
作為現代英語的學習者與使用者,我們最容易也是最經常接觸到thou及其其他變形的地方大抵都是威廉·莎士比亞的作品了吧。
莎士比亞作為文藝復興時期最為傳奇而偉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自然都誕生於早期現代英語時期。因此,通過他的英語原文作品,我們能清晰地觀察到早期現代英語中,人們是如何使用thou的。
現在讓我們通過《羅密歐與朱麗葉》月夜陽臺這一經典一幕中,朱麗葉的一段臺詞來感受一下吧。
1968年版《羅密歐與朱麗葉》片段
從這段朱麗葉的深情告白中,我們不難發現,裡面所有的第二人稱代詞看似都十分陌生。這是因為那時的人們使用的不是you及其變形,而是thou。
總體來說,早期現代英語中的第二人稱代詞使用遵循著以下的規則。
其實不知道大家曾經有沒有思考過,在英語裡,第一人稱與第三人稱都有單複數,就這第二人稱只有單單一個you,既可代「你」,也可代「你們」。
既然如此,那在早期現代英語裡會出現第二人稱單數,聽上去確乎是一件十分有道理的事情。
那麼,究竟是為什麼,thou一族被踢出了英語語法系統之外呢?
Thou, why did thee disappear?
相信細心的人都已經發現了,在早期現代英語中,第二人稱竟然有尊稱與非尊稱的區別。
再仔細看看,被淘汰的thou其實是當時的第二人稱單數,同時也被用作尊稱,也就是「您」;我們現在所使用的you則是並且只是第二人稱複數。
其實,14世紀初的英語中,第二人稱代詞逐漸發展出了另外一種語用功能。
莎士比亞名言
To thine own self be true
(做真實的自己)
所謂的thou和you不再只是單單指「你」或者「你們」。在交談時,人們選擇的對於對方的稱呼往往還代表著後者的社會地位,以及本人同後者關係的親密程度。
而這個功能,實質上也就是原本作為第二人稱複數的you逐漸發展出了第二人稱單數的用法。
其實,將 人稱複數用作尊稱的這種現象不止出現在以前的英語之中,在德語及法語等其他很多語言中也有出現。甚至現代漢語中的「您」一字,也曾經是代指複數而非單數的。
法 語
你: Quel âge as-tu? 你幾歲了?
您: Quel âge avez-vous? 您的年齡?
你們: Vous êtes de la même classe?
你們是同一個班的嗎?
德 語
你: Woher kommst du? 你來自哪裡?
您: Woher kommen Sie? 您來自哪裡?
你們: Woher kommen sie? 他們自哪來?
這種現象在語言學中被稱為「T-V區分」(T-V Distinction)。其中的T和V分別代指拉丁語中的人稱代詞tu和vos。
而T-V Distinction在英語裡的淡化至消失,實質上也象徵著thou的隱退。
-古英語及中古英語時期-
這個時候的英語,第二人稱的使用極其簡單。人們將thou及其變形作為第二人稱單數使用,而ye及其變形則作為第二人稱複數。並且沒有出現T-V Distinction。
據史料記載,英語中最早出現T-V Distinction,即把ye當做單數而作為尊稱使用的,是在1200年左右的牛津英語詞典中。
由於當時英國與法國關係交纏複雜,便有學者推測這個變化是模仿法語而出現的。
而英國直到中古英語末期,也就是15世紀,正處於封建鼎盛時期。在社會階級差距被重視且不斷強調的環境中,T-V Distinction能得到較好的發展,也就不足為奇了吧。
—
-現代英語時期-
在早期現代英語時期,ye和you在使用上幾乎已經沒有區別了,並且ye逐步被you完全取代。此時you和thou的區分多遵循以下規則。
下層階級稱呼上層階級
上層階級之間互相稱呼
(即便他們關係親密)
上層階級稱呼下層階級
稱呼上帝或耶穌
同鬼魂,女巫及其他超自然生物交談
稱呼一個不在場的人
若是同陌生人第一次見面,相信大家的言行舉止都會拘謹一些,呈現出比較講禮貌的樣子吧?而這一點,在當時英國的階級社會下,程度自然比現在要更為嚴重。
在前文有所提到,威廉·莎士比亞的作品裡經常出現T-V Distinction的現象。然而,其他與莎翁同時期的劇作家似乎不太喜歡在區分thou和you上費這麼多心思。
而這個現象,實際上也證明著T-V Distinction在莎士比亞創作的那一段時間,即16世紀末期至17世紀的時候,就逐漸從日常使用意義上的標準英語中消失了。
在經濟文化發展最為繁榮的英國南部,尤其是倫敦地區,早在1650年左右的時候,人們便已經不再將thou用作第二人稱了。不過,在其他較為偏遠的地區,那裡還持續使用了T-V Distinction更長一段時間,甚至直至現在。
在「上層階級」(upper class)聚集的南部,趨於中層的人們通常都為了向更高的階級流動而下足功夫。這樣一來,他們會更傾向於在交流時優先選擇you來稱呼對方,以表示自己的尊重及禮節。
同時,接受過更加嚴苛的禮節教育的上層階級,往往會對自己無法判別階層所在的陌生人使用you的人稱代詞。
——因為他們絕對不想因為自己一時疏忽脫口而出的thou,而牽一髮動全身地惹來不必要的尷尬及困窘。
印刷術在歐洲得到發展且普及大約是在14世紀。
在歐洲的印刷術歷史中,其實也有著像畢昇一樣足以被稱為「歐洲印刷之父」的人物。他的名字叫做約翰·古騰堡(Johannes Gutenberg)(光看名字就知道他是個德國人)。
而當時在英語所使用的字母中,其實有一個現在也已經被淘汰掉的字母「þ」。這個字母本身的讀音是現在英語單詞裡的thorn,實際上相當於現代英語拼寫中的「th」,也就是[θ]和[ð]。
然而,德語之中並沒有這個字母。英國人自德國引進活字印刷術後,找不到長成「þ」樣子的小方塊。不得已之下,只能選擇用長得比較像的「y」代替。
而當時第二人稱單數中的主格和賓格分別是thou和thee,因而通常被人寫作þou和þee。印刷時þ一被y取代,一個變成了you,另一個變成了yee。不僅前者同第二人稱複數完全毫無區別,後者也和ye容易混淆。
這麼一來,活字印刷術的引進與發展也加速了thou一族的消亡。
說到人稱變化,大家應當也都能夠聯想到我國民國時期也有過類似的「人稱革命」。比如稱男性為「先生」,稱女性為「小姐」等。這一變化在當時本質上體現的是民主共和的平等思想在社會中的普遍傳播。
再把鏡頭拉到最近,就在去年的9月,美國韋氏詞典宣布重新定義了單詞「they」的含義。
雖然從很就開始,they就擁有可以指代無性別單數的用法。但是這次改變的重點在於,they可以指代性別身份既不是男性,也不是女性的無性別者(gender fluid)。這也表示著世界對於這一群體的包容認可度有了顯著提高。
由此可見,世界上一切的「人稱革命」,其源起都離不開社會之中人類對於彼此認知的完善進化,更與「文明社會」的發展及進步密切相連。
Respect is mutual.
參考資料:
1.Firth, A. 「Summary: Thou and You.」 Post to Linguist List 7.599, Tuesday, April 23, 1996. http://www.quaker.org/thee-thou.html (accessed November 29, 2014).
2.Walker, T. Thou and You in Early Modern English Dialogues: Trial, Depositions, and Drama Comedy.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2007. http://j.mp/1rIj6X6 (accessed November 29, 2014).
3. Lounsbury, T. R., 「Pronouns of Address.」 Harper’s Magazine, Volume 126. 1913. p.202. http://j.mp/1yhnLXq (accessed December 3, 2014).
4. Howe, S. 「The Personal Pronouns in the Germanic Languages: A Study of Personal Pronoun Morphology and Change in the Germanic Languages from the First Records to the Present Day.」 Walter de Gruyter & Co.: Berlin. 1996. http://j.mp/11EE4iR (accessed November 29, 2014).
5. Higg, R.M, Blake, N.F., Romaine, S. and Burchfield, R.W. (ed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Volume 4.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http://j.mp/1vwK20Q (accessed November 29, 2014).
6.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ou,
7.https://en.wikipedia.org/wiki/T%E2%80%93V_distin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