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作者 海峽生活匯欄目 初陽/楊楊】
導語:近期臺軍一架F-16戰機在執行夜航訓練時失聯引起兩岸民眾諸多關注,畢竟蔡當局用高價購買美國過期武器還沾沾自喜的嘴臉太令人深刻,臺軍裝備失事比較密集。令人尷尬的是,在該戰機失聯的當天,臺媒將該戰機在這20年來失事次數做出一個統計,尤其是近五年來,F-16戰機已經發生十多起悲劇。隨著臺軍大肆搜救卻仍未果,臺媒拋出一種可能性。
臺軍對失聯戰機的通告
根據人民日報海外網所報導,臺軍負責人在記者會上表示,F-16戰機當天失聯之後,不管是高空墜機還是戰機機械故障而引發失事的可能性極低,但不排除空間迷向。表示臺海軍"錦江艦"已經此前接收到該戰機求生設備所發出的信號,基本上能夠確定失事戰機發生事故的大概海域,目前已經排除派出大量救援人員展開搜救。
同時,臺空軍五連隊長謝日升則表示,該戰機與蔣正志飛行員所駕駛的2號機隸屬當天夜航訓練4架戰機中的一架,就當時雷達定位來看,該戰機起飛之後其定位相關信息便從雷達上消失,其光點小時消失高度預計是在6000英尺或以上,失聯相關海域為花蓮東北面8海裡附近。但當天並沒有收到任何相關求救信號,而失聯當天恰好餘雨天,飛行報告為2000英尺疏雲,在4000-7000英尺則為密雲,在可見度範圍之內。
臺媒拋出一種可能性
失聯戰機最新進展被曝出之後,雖然目前還在事實區域展開搜救行動,但至今仍是音訊全無。而對於臺軍最新記者會所曝光失聯戰機與駕駛員可能遇難的細節,臺媒就此拋出一種可能性。人民日報海外網刊文中指出,臺媒表示如果已經排除機械故障,很有可能是發生雲層錯覺"空間迷向",因此連求救都來不及。
據悉,所謂的"空間迷向"所的便是"雲中錯覺",主要表現為飛行員原本根據專業判斷保持飛行狀態,但實際上飛機的狀態與飛行員的判斷並不相符。比如飛行員判斷飛機正在平飛,可實際上卻在傾斜;正在上爬,卻感覺像是在平飛。而比較嚴重的飛行錯覺,有時誤差超過90°,最大誤判是平飛時卻感覺正在逆行。值得注意的是,失聯飛行員蔣正志少校飛行總時長為2230小時,可以看出是一位足夠專業的飛行員,但臺軍卻宣稱並非機械問題的說法有些令人費解。
免責聲明:本文由《海峽生活匯》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人民日報海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