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Fish ▎ 逗逗媽
醫學本科 美國Emory大學公共衛生碩士
逗逗,9個半月,第一次發熱
高熱兩天後看了卓正兒科袁泉醫生。醫生聽了心肺,檢查了耳鼻喉等部位,發現只有枕後淋巴結腫大,無任何其他異樣,精神狀態良好,高度懷疑幼兒急疹。沒有讓我們抽血檢查,希望繼續觀察小朋友,如果發熱持續了72小時沒有退熱再複診。
因一般幼兒急疹都會持續發熱3-5天。袁醫生開了泰諾林,囑高熱時根據小孩體重用藥。
幼兒急疹的診斷一般要等到「熱退疹出」後兒科醫生才可下診斷,所以袁醫生建議等我們觀察發熱後是否出疹子,才確診是幼兒急疹。並告知疹子會在退熱24小時開始出,主要集中在胸腹部。也強調了如果發熱的同時出疹子,也需要複診。
回來第二個晚上依舊高熱到39.5左右,對症使用退熱藥。逗逗在高熱時候精神狀態不好,退熱後恢復正常,所以我並不是很擔心。
第3天,逗逗在一次高熱服用退熱藥後再沒有發熱,並且胸背部出現了零星的紅色皮疹。
幼兒急疹(Roseola),也稱玫瑰疹、薔薇疹。好發於2歲以內兒童,大多發生在6~15個月的兒童,常常是寶寶的第一次發熱,絕大部分小朋友在讀幼兒園之前基本都會得一次。
最常見由人類型皰疹病毒6型引起,也可能是人類型皰疹病毒7型、腸道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引起。幼兒急疹一年四季都可以發生,大部分的病例是散發的,找不到傳染源。但是幼兒急疹也可以通過呼吸道分泌物、唾液傳播,比如共用同一個杯子。
兒童感染病毒後,通常需要1~2周才出現症狀。也有可能兒童已經得了玫瑰疹,但是太輕微以至於沒有被發現。
發熱3-5天,退熱後出疹子。
▎ 發熱
玫瑰疹通常伴發突發的高熱,常高於39.4度。
有些小孩會伴隨輕微的咽喉痛、流鼻涕或咳嗽、有些會伴隨頸部淋巴結腫大。發熱通常持續3~5天,然後突然好轉。
▎ 紅疹
通常是「熱退疹出」。
疹子通常為小紅點或小紅斑,這些紅疹不會突出於表面,常常始發於胸部、後背、腹部,然後擴散到頸部和手臂。有可能出現在腿和臉部。皮疹通常並不癢,有時候有水泡。皮疹通常持續1-2天,偶爾也可能在2-4小時之內消失不見。
除了高熱導致的不適,通常精神狀態不錯。其他玫瑰疹的伴隨症狀包括:疲乏、容易煩躁、輕度腹瀉、流鼻涕、食慾減弱、眼皮浮腫。大約有1/4的嬰兒會出現前囟隆起,讓醫生擔心孩子有腦膜炎。
對於絕大多數孩子來說,幼兒急疹是一種能夠自己痊癒的疾病,只需要對症治療,不需要處理孩子的皮疹。
▎ 多休息,多補液
鼓勵孩子休息和適當飲水。如果在喝母乳,可以多喝前奶,一方面可以補充水分,另一方面吸收母乳的免疫成分。
▎ 降溫
遵醫囑根據小孩體重服用退熱藥,可以使用布洛芬或者對乙醯氨基酚。但是只需要在孩子因為發熱不舒服的時候才使用退熱藥,不需要只是為了降溫而服用退熱藥。
▎ 要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藥物嗎?
不需要。幼兒急疹是病毒感染,而非細菌感染,使用抗生素無效。抗生素對病毒感染沒有任何效果!如果你去醫院,醫院可能給你開出各種抗病毒藥物,如利巴韋林,千萬別用!除了毒副作用沒其他作用。
▎ 出疹子要用藥嗎?
不需要。因為幼兒急疹的疹子並不癢,也不會引起小朋友不適,耐心等待消退。
▎ 能給寶寶洗澡嗎?
可以。無論是發熱時還是出疹時,都能洗澡。
▎ 可能是其他疾病嗎?
鍾樂醫生:診斷幼兒急疹永遠是「馬後炮」,兒科醫生都需要等到「熱退疹出」才可下診斷,高熱時期無任何辦法確診。新手爸媽很需要考驗承受能力,不要相信別人說的發熱會燒壞腦子,也不要相信不使用抗生素就會發展成更嚴重的疾病。
玫瑰疹的症狀通常不嚴重,但是因為如果出現以下情況需要及時就診,由醫生來判斷是否有其他情況:
1. 3個月以內的嬰兒肛溫超過38℃,不論孩子是否看上去不錯
2. 3個月~3歲的孩子發熱超過3天
3. 如果孩子看上去病得厲害、煩躁不安或者拒絕喝水,請立即就診
4. 肛溫超過40℃或者腋溫超過39.4℃
5. 發熱導致抽搐
6. 發熱時出現皮疹
7. 發熱伴有其他基礎疾病,例如心臟病等
● 新媽媽大學是卓正醫療旗下的育兒科普自媒體,將始終秉承專業、科學、新銳的理念,為新手媽媽們提供靠譜的育兒科普文章。
● 文章目的為提供一般的健康信息,不可代替任何個人的醫學診斷和治療。個人的醫學問題需要到醫生處諮詢。
● 新媽媽大學上所有內容均有版權限制,歡迎分享,請勿轉載。
● 投稿及合作請聯繫newmom@distinctclini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