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都年過花甲,不過為了這次聚會,約定好都要戴著紅領巾,見了面還可以喊著當年孩童時的綽號,他們在兒童公園裡唱著歌,一下子又回到了童年。
佩戴上紅領巾 老同學相聚過「六一」
5月31日上午,風和日麗,在西安市貢院門的兒童公園,20位叔叔阿姨們陸續趕到這裡,相約共同度過一次難忘的「兒童節」。他們的平均年齡在64歲,從小都是在貢院門附近長大,曾是同班同學,一同度過小學、初中和高中。在童年時期,他們都是兒童公園裡彼此最有默契的玩伴。
「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愛祖國,愛人民,鮮豔的紅領巾飄揚在前胸……」上午9時許,華商報記者剛進入到兒童公園時,便能聽到嘹亮的歌聲,在公園小廣場的樹蔭下,叔叔阿姨們整齊地佩戴著紅領巾,唱著耳熟能詳的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行著規範的少先隊隊禮,精氣神十足,儼然一群返老還童的小學生,引來許多路人駐足觀看和鼓掌。
記者了解到,這些叔叔阿姨們高中畢業後就各奔東西,不少人近40年未曾見過面。這些年,老同學間陸續通過微信聯繫,就一直希望找個時間聚一聚,「去年年底我們就聚會過一次,那次人多,42個人,本來計劃著春暖花開後再次聚會,結果因為疫情耽誤了,就拖到了最近。大家商量著剛好快到六一兒童節了,就約著再過一次兒童節,回到曾經上學生活的地方,再次感受當年的友情和童真。」64歲的王萍說。
64歲的錢文華是他們的領唱,「我小時候就是班裡的文體委員,那時候班級唱歌排練,我就是帶隊和領唱的。高中畢業後去下鄉三年,後來在鐵路上工作,唱歌自己本身就很喜歡,退休後也加入了老年合唱團。」說著自己的特長,錢文華滿是自豪。
50年後再戴上紅領巾 他們熱淚盈眶
這次同學聚會的組織者就是王萍,談到在聚會時戴上紅領巾,大家都一呼百應,各自向家中孫女孫子借來了紅領巾,別提有多高興。
「雖然50多年沒再戴過紅領巾,但是手法可一點沒忘記!」看老同學「陳佩斯」紅領巾鬆了,王萍走了過去,特意幫他重新整理系好。「他長得像藝術家陳佩斯,我們都那樣叫他!老孫全名孫續飛,因為諧音,我們一直叫他『孫媳婦』!」一群60多歲的大叔大媽們瞬間樂開了花,互相叫起了曾經的外號或小名,高興得熱淚盈眶。
「我們小學在貢院門小學,如今那塊早已建成了現在的兒童醫院,而一旁的東舉院巷小學仍舊保留著。」孫續飛回憶,1969年開始,他們在西安市第四十一中學讀初中、高中,期間一直是同班同學,友誼深厚不言而喻。
「1974年畢業後,有的同學下了鄉,有的則參加工作搬了家,當時通訊不發達,我們漸漸失去了聯絡。」孫續飛說,46年過去了,大家現在都是兒孫滿堂,但這份埋藏心中的情誼卻一直不能忘,「近幾年學會使用智慧型手機後,我們通過電話和微信互相聯繫,一個找一個,目前聯繫上了全班42個同學,但也有遺憾,一些人已經不在了。」
老公園承載著兒時回憶 願一直保持童心
據了解,位於西安市貢院門的西安兒童公園始建於1928年,是西安最古老的三所公園之一。
童年無憂無慮玩耍嬉戲的時光總能伴隨著人們的一生,對於這些叔叔阿姨們,西安兒童公園則是他們童年時期的秘密基地,滿滿都是難忘的回憶。王萍說,這也是為什麼他們會選在兒童公園相聚的原因。
「每天放學後,我們都會結伴去兒童公園,蕩鞦韆、跳繩、爬假山、坐小摩天輪,當時門票是2分錢,夏天遊泳是5分錢。」王萍說,最有意思的是「哈哈鏡」,一群小孩對著鏡子能傻笑很久。
而對於男同學來說,兒童公園留給他們的回憶則是摔跤打鬧、滑旱冰、打陀螺,經常是玩得忘記回家吃飯,不亦樂乎。
他們這次聚會倒沒有什麼主題,就是碰面後聊天和回憶。
臨近中午,大叔大媽將一起前往附近聚餐,在離開公園前,他們特意來到了公園中的「劉文學」小英雄雕像面前,再次唱響了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叔叔阿姨們感慨,50年後再次戴上紅領巾,與老同學相聚,希望都能身體健康,永遠保持一顆童心!
華商報記者 于震/文 鄧小衛/圖
來源:華商網-華商報
相關熱詞搜索:六一兒童節老頑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