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童謠版MV首發 成龍戴紅領巾會孩子

2020-12-24 央視網

>>>進入社會頻道

佩戴紅領巾的成龍很開心。

成龍和劉媛媛現場演唱《國家》。

學生代表給成龍戴上了鮮豔的紅領巾。

  成龍5月31日在北京七一小學,與7名來自地震災區四川青川縣營盤鄉樂元村小學的孩子代表、60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兒童代表、2300餘名京城小學生代表共同佩戴上神聖的紅領巾,一起度過了"六一特別隊日"。同時,國慶60周年獻禮歌曲《國家》的童謠版也正式出爐。在MV首播儀式上,它的演唱者——林妙可等小朋友悉數出現在七一小學的操場上,而成龍的出現則引起了小朋友們的歡呼,學生代表還給他戴上了鮮豔的紅領巾。

  在七一小學操場上,成龍和參與活動的師生共同展開了一面5000平方米的巨幅國旗,孩子的笑臉、飄揚的紅領巾、百面紅旗與巨幅國旗相輝映,為這個"六一特別隊日"增添了快樂色彩。孩子們還表示,在操場上展開的5000平米的巨幅國旗讓他們激動不已,用這樣的方式來迎接即將到來的"兒童節"讓他們覺得格外難忘。

  《國家》童謠版MV童趣十足

  和成龍、劉媛媛合唱的成人版《國家》相比,童謠版在歌詞、旋律上都更改得更適合小朋友們演唱。首播儀式上,由大量動畫元素構成的童趣十足的MV很受大家的歡迎,小學生們還異口同聲的跟著音樂一起合唱。

  雖然有劉媛媛、小柯等大明星的到來,林妙可等演唱了童謠版《國家》的小童星們顯然更受到小學生們的歡迎,他們出現時引起的騷動比前輩們更勝一籌。

  來自地震災區四川省青川縣營盤鄉樂元村小學的謝雨欣、趙威等七位小朋友也參加了當天的活動,當他們表示最大的心願就是看到成龍時,成龍真的從後臺跑出來,給他們一個大驚喜。戴上由學生代表系上的紅領巾的成龍開心的促成了樂元村小學與七一小學結為手拉手友好學校。"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樂元村小學的信息之後,心裡就一直放不下對孩子們的牽掛,因此《國家》主創團隊專門邀請樂元村小學的師生來參加特別隊日,讓他們和全國各地優秀兒童、七一小學的小朋友一起過隊日迎六一,兩個學校也由此結緣。"成龍說。

責編:王壹霖

相關焦點

  • 泰和:「紅領巾」編唱兒歌童謠抗疫情
    吉安新聞網泰和訊(司馬天民)「小朋友們要記牢,肺炎疫情不小瞧;提前預防很重要,出門必須戴口罩;勤洗手來多通風,冠狀病毒去無蹤;防範措施做得好,病毒早晚被打跑。」「預防肺炎千萬條,戴好口罩第一條;健康永遠第一位,千萬不要吃野味;只要不往人群擠,病毒永遠不纏你。」
  • 青島小學生加入少先隊,282名家長親自給孩子戴紅領巾
    為了讓孩子們留住這個光榮的時刻,學校邀請了282名家長,為孩子親自戴上紅領巾,讓家長見證孩子的成長。儀式現場,氣氛莊重而熱烈。282名家長早早地來到學校,通過疫情監測和檢查後,都來到學校操場上,等候孩子們列隊,迎接光榮時刻的來臨。隨後,在各班老師的帶領下,孩子邁著整齊的步伐來到操場上,隨著老師們一聲聲口令,二年級的同學們列好整齊的隊伍。
  • 兒童拍護照照片不能戴紅領巾引質疑
    本報訊 鄭淵潔12月28日發布微博,質疑兒童辦理護照拍照時不能戴紅領巾。記者昨日從警方獲悉,根據公安部規定,申請人辦理護照照相時,兒童不能系紅領巾。  「辦理各種證件時對照片有要求,如身份證、駕駛證和護照。偶然獲悉有規定未成年人辦理護照照相時不能戴紅領巾。
  • 孩子上學沒戴紅領巾,被罰停課一天,老師有這個權利嗎?
    看著孩子哭紅了眼睛,哪個家長不心疼?我女兒二年級的時候也忘戴過一次紅領巾,被罰站了整整一個早自習。她回來跟我說的時候眼淚啪啪地往下掉。我也很心疼,她在家裡何時受過這樣的懲罰?但是當著她的面,我一點心疼的情緒也沒有流露,我告訴她:每天早晨必須要戴紅領巾,這是老師強調過的,你也是知道的。現在是你自己犯了錯,你就必須承擔。你一點也別覺得委屈。
  • 復旦大學2017屆畢業MV《少年又遠方》首發
    放學時,已經有孩子能輕聲哼出歌裡的旋律,轉頭撞見我們,卻又受驚一般羞澀逃開。 他們之中,可能會有很多年後的復旦人,可能會有人嘗試寫出第一首歌,也可能在另一些地方迎來屬於自己的畢業季。就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復旦,重疊些許而又匆匆離去。
  • 創編童謠 助力抗疫——黃河路小學優秀抗疫童謠展示
    創編童謠 助力抗疫——黃河路小學優秀抗疫童謠展示 2020-03-11 19: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農村孩子不上音體美,不戴紅領巾,不會唱國歌,如此教育情何以堪
    一個孩子問我:「老師,為什麼,我們這些孩子沒有紅領巾戴呢?為什麼我們沒人教唱國歌呢?為什麼我們學校不能像他們學校一樣上體育、美術和音樂課呢?我們要到幾年級才能上這些課呢?」這一系列的發問,真得令小徐老師無法作答,我既不能唬弄孩子們說,」你們長大就會上這些課。
  • 為什麼要給孩子讀童謠?
    這首謎語式的童謠是小時候外婆常常念給我聽的。在40多年的人生歲月中,我常常會想起它,會沒來由地在心裡默念一遍。念一遍,就能回味一些小小的甜蜜與歡喜。我也常把它念給我的女兒聽,伴隨女兒長大,它成為我們許多個歡樂時光的主題曲或背景音。小老鼠,上燈臺,偷油吃,下不來。
  • 紅領巾的來歷 紅領巾的歷史故事
    還記得小學佩戴的紅領巾嗎?讀小學時每學期都有一個頒發紅領巾的儀式。相信那時候有佩戴紅領巾的同學心裡一定很高興。不知道大家發現沒?只有小學才有紅領巾,初中,高中都沒有。那紅領巾的來歷是什麼呢?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說一說紅領巾的歷史故事。
  • 給我戴上紅領巾的那個小學同學死了
    1963年6月1日上午,我被發展成為少先隊員,老師指定他給我戴紅領巾,那時他巳經是一道槓的小隊長。後來我也當上了小隊長,水漲船高,他又當上了兩道槓。巧了,中學時我們又一起進了25中,正好一個班。雖然都是第一批入了紅衛兵,可不久他就當上了中隊長,管四個小班,而我只是個班長,專管第三小班。他又是我上級,官大一級壓死人。
  • 「謠」醒春天——凌雲社區抗擊疫情優秀童謠創作集錦(四)
    ,積極參加「童心協力,眾志成城」抗疫童謠的徵集活動。志願紅,齊上陣,捐資捐物暖人心,紅領巾,上網課,宅在家裡做貢獻。勤洗手,戴口罩,不怕病毒來侵擾,不聚會,不串門,不給國家添煩惱。相信黨,護人民,同心戰疫迎春天,有信心,有決心,我們一定打勝仗。
  • 滬語傳承 紅領巾說唱團培養「上海說唱」小達人
    原標題:滬語傳承 紅領巾說唱團培養「上海說唱」小達人  上海小朋友不會說上海話,早已不是新聞,作為非遺項目的上海說唱也因此面臨發展困境,上海首個紅領巾說唱團昨天迎來了成立三周年,承載著上海說唱藝術未來傳承的新希望。
  • 新晉「恐怖童謠」小白船:明明是孩子唱的,為何會令人恐懼?
    第六集中,三個孩子躺在大船上暢想星空,伴隨著《小白船》童謠的結束,一具浮屍出現在海面。每次《小白船》響起,都預示著兇殺的出現,網友稱這不是音樂,而是「陰樂」。以《小白船》為代表的童謠,本應歡快的歌曲,為什麼讓人感到恐怖?當人們回看童謠的歌詞,也會被其中隱藏的內容所震驚,黑暗童謠是怎麼產生的?
  • 當代童謠面臨生存尷尬 孩子們愛傳「灰色童謠」
    「英文童謠節奏感強,貼近生活,內容和孩子們喜歡的事物息息相關,不僅有小羊羔等各種動物,還有小卡車等交通工具,清新又可愛。」Carrio發現,在美國,這些童謠往往都是隔代傳下來的,美國家庭會早早為孩子做好準備,孩子一上汽車或回到家,爸爸媽媽會通過CD給他們播放。  但在國內,英文童謠得到重視,更與家長望子成龍的迫切之意有關。
  • 組圖:吳青峰新歌mv化身「鳥嘴醫生」 戴面具爆炸頭造型獨特
    新浪娛樂訊 5月22日,吳青峰曬出一組mv拍攝花絮圖,他戴上鳥嘴樣式的防毒面具,化身鳥嘴醫生,承擔起保護者的角色,平劉海爆炸頭造型獨特。5月22日,吳青峰曬出一組mv拍攝花絮圖,他戴上鳥嘴樣式的防毒面具,化身鳥嘴醫生,承擔起保護者的角色,平劉海爆炸頭造型獨特。
  • 孩子因為熱把紅領巾取下來了,被老師罰抄100遍。合理嗎?
    我覺得帶上紅領巾只能讓孩子更自大,更膨脹,尾巴翹上天。還是取消的好!多注重孩子的德行教育為好。紅領巾是一種標誌,我們小時候佩戴,那時候天沒那麼熱,戴著也就戴著了,而且那時也並沒有要求天天戴,現在天那麼熱,什麼都更新換代了,紅領巾怎麼就不能更新換代呢,為什麼不能換成徽章形式?
  • 視頻加油、畫畫助力、唱童謠、做家務……松江學子這樣助力疫情防控
    五厙學校的隊員們以童謠創作的方式,傳唱童真,傳遞祝福。童謠海報共抗「疫」二實小同學們 製作海報宣傳科學知識,原創童謠為奮戰在一線的「逆行者」加油,為祖國加油。圖解視頻講科學三實小的同學們利用假期,在醫生父母的指導下,製作了正確的戴口罩、洗手方法的圖解,真正體現:抗擊疫情,從我做起!愛心募捐盡綿力「大家捐款金額不一定要很大,只要表達自己的一份愛心即可。」
  • 衡水市優秀童謠評選活動揭曉 100首優秀童謠獲獎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陳鳳來)去年,衡水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教育局、團市委、市婦聯、市文聯聯合組織開展了衡水市優秀童謠評選活動。日前,活動結束,100首優秀童謠獲獎。最終,《香蕉船》等10首童謠被評為優秀童謠一等獎,《我的中國夢》等20首童謠被評為優秀童謠二等獎,《紅領巾喜迎黨的十九大》等30首童謠被評為優秀童謠三等獎,《共創文明城》等40首童謠被評為優秀獎。
  • 紅領巾不能亂用!
    近日,某視頻平臺拍客在成都發現,遍布成都的串串餐館「六年一班」和「六年二班」大量使用紅領巾標識作為店鋪標識,目前團四川省委、團成都市委均已介入,並聯繫市場監管部門,對成都瑾睿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六年一班」「六年二班」串串店違規使用紅領巾作為店鋪標識事件進行約談、整改,商家表示將按規定在全網平臺撤換標識、逐步更換實體店標識。
  • 思考:童謠會不會消失
    如今的孩子模仿能力、學習能力都很強  我是上世紀70年代出生的廣州人,記得小時候上幼兒園時,每個小朋友經常會哼上幾句廣州童謠,像《月光光》《落雨大》等。這幾年親戚朋友聚會,卻發現孩子們都不會唱廣州童謠,甚至聽都沒聽過,有些朋友的小孩甚至連粵語也不會說,反而英文兒歌大家都會唱,到了我們孩子那一輩,廣州童謠會不會消失,哪裡還能聽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