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0月23日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打響以來,石家莊市公安局以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衝刺的狀態,堅持以打開路、以打助防的思路,精巧排兵布陣、活用戰術戰法,實施集群作戰、開啟全域打擊,向大氣汙染髮起凌厲攻勢,取得了明顯成效。截至11月19日,全市公安機關立案偵辦各類環境案件267起,其中刑事案件87起、行政案件180起;打擊處理環境違法犯罪人員367人,其中刑事拘留177人,行政處罰190人。
10月25日市公安局選派10名精幹警力,與市生態環境局執法支隊組建環保專班,下設5個聯合執法組。將全市劃分為東南西北中5大戰區,公安、環保混合編組,聯勤、聯動現場執法,每組指定分包1個戰區,壓實責任、掛圖作戰。採取明查與暗訪、夜查與晝探、監測與研判相結合的戰術戰法,全面摸排核查線索,靈活穿插、機動作戰,循線追蹤、一查到底。
截至11月18日,環保專班共出動聯合執法組157個次,現場檢查企業單位488家,發現各類環境問題418個。其中,向公安機關移交違反政府禁令、偷排偷放、不正常運行環保設施等違法犯罪線索70條。
檢查中,環保專班重點圍繞前三季度群眾舉報較多的企業、汙染問題較為突出的區域、行業,進行晝夜交替的突擊檢查。檢查範圍覆蓋石家莊市23個縣(市)、區,涉及建材、電力、焦化、塑料、煤炭、礦山、醫藥、化工、新燃料、包裝印刷等22個行業。對發現的揚塵汙染、不正常運行汙染防治設施或者汙染防治設施缺失、無環保手續或批建不符等各類環境問題從嚴快處。
案例:
11月2日,對元氏縣某預拌混凝土有限公司檢查時,發現該企業存在汙染防治設施不正常運行、汙染防治設施缺失、批建不符、物料揚塵管控不到位、重型柴油車及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管控不到位等5類8個問題。
11月3日,對欒城區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石家莊分公司檢查時,發現該企業存在物料揚塵管控不到位、重型柴油車及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管控不到位、汙染防治設施缺失、涉嫌危險廢物不按規定存放且私自填埋處理等問題。
10月30日,檢查欒城區石家莊某機械製造有限公司時發現,該企業涉嫌未按規定處置危廢,危廢間閒置不使用,自2019年至今沒有危廢轉移計劃、未籤訂危廢處置合同等問題。目前,欒城區公安局以對該企業2名責任人刑事拘留。
10月30日,檢查靈壽縣某建材有限公司時發現,該企業提供不出相關環保手續,廠區內數百噸粉末原料露天堆放,未採取任何抑塵措施,揚塵汙染嚴重。
10月30日,檢查井陘縣某拌合站時發現,現場大型運輸車輛正在裝運石料,未使用霧炮等抑塵措施,粉塵無組織排放嚴重。現場約7000噸石料露天存放,未採取苫蓋入棚措施。拌合站碎石機一臺,水紋土設備一套,均未安裝除塵設施。
11月3日,檢查發現井陘縣某公司東北側山體揚塵汙染嚴重。現場15輛鉤機正在施工作業,露天開採石料,未採取任何抑塵措施,粉塵無組織排放嚴重。大面積土方裸露未採取苫蓋措施。大型運輸車輛轉運石料,道路浮土嚴重,塵土飛揚,未採取灑水降塵措施。
市公安局成立「藍天保衛戰」指揮部,從環安支隊抽調精幹力量組成4個小分隊,分赴環境問題突出區域實地巡查,對重大環境案件打破地域界限,提級偵辦、異地打擊。共查獲涉嫌環境犯罪問題26個,立刑事案件19起,指定異地管轄12起。在市公安局的統一指揮下,全市23個縣(市、區)全面發起地域突擊戰。各地公安機關圍繞市公安局總體部署,細化任務、全面進攻,分兵合擊、集團衝鋒。截至11月19日,全市公安機關破獲非法排放汙染物、非法處置危險廢物等汙染環境案件24起,非法採砂、非法採礦21起,非法經營劣質燃油案件19起;查處露天焚燒、違反政府禁令、不正常運行環保設施等行政案件130餘起。
案例:
11月2日,市公安局指定新華分局偵辦趙縣範某等人非法煉鋅案,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7名。該團夥利用廢鋅渣土法煉製鋅錠,無組織排放廢氣汙染環境。
11月12日,長安分局接環安支隊案件線索,迅速組織警力打掉平山縣一非法採礦犯罪團夥,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5名。
11月2日,井陘縣局出重拳嚴厲打擊破壞河道亂採砂石犯罪,打掉在甘陶河障城段盜採砂石的一犯罪團夥,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10名。
(燕都融媒體記者 李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