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把尿」壞習慣,會毀掉孩子自主排尿系統,很多父母執迷不悟

2020-11-02 糯豆包媽媽

大部分老人談到不給孩子把尿的話題都會感到質疑:

不給孩子把尿?讓孩子隨便尿?

不從小養成好習慣,長大以後沒有養成自主排尿習慣還會尿床的。

還有很多家長會問,既然小時候不能把尿,那孩子長到多大的時候才能把尿呢?

兒科醫生建議:傳統的「把尿習慣」很容易毀掉孩子自主排尿系統,在孩子6歲以前都不建議給孩子把尿,而孩子長到3-4歲的時候就已經形成自我排尿系統,也不需要給孩子把尿,幫助孩子建立自主排尿系統了。

常把尿的孩子10歲還會尿床,不把尿的孩子,3歲就建立自我排尿系統

閨蜜花花的大寶和表姐王華的二寶兩個人差不多是同一時期生娃的,閨蜜花花選擇在家全職帶娃。

而表姐王華生下二胎之後就火速回到了工作崗位中,把孩子交給了婆婆帶。花花在育兒書籍上經常看到有專家建議,現在孩子不能隨意把尿了,否則孩子很可能會出現「脫肛」的現象。

而表姐王華的婆婆從孩子一歲不到就給孩子把尿,並沾沾自喜地說道:孩子1歲就學會自主排尿了,可懂事了。

等兩個孩子長到3歲的時候,花花的孩子已經在媽媽的指導下學會了自主如廁,而王華的孩子卻經常發生尿頻的事情。

等到兩個孩子都10歲的時候,花花的孩子在上廁所的事情完全不用寶媽擔心了,而王華的孩子,在晚上睡覺的時候,經常會因為憋不住尿而尿床,為此經常遭到奶奶的毒打。

對此專家給出建議:嬰兒在3歲以前,由於括約肌處於鬆弛狀態,嬰兒的尿液會不經由大腦控制而自動排出。

等到寶寶3歲以後,寶寶就來到了肛欲期,這時寶寶就會對自己的身體進行探索,也會感到膀胱充盈起來的感覺,括約肌也會得到鍛鍊,這時孩子就建立自主排尿系統了。

傳統「把尿」習慣會給孩子帶來身心方面的雙重影響,可怕的不止是尿床

一:為痔瘡的出現埋下潛在的誘因

育兒專家崔玉濤說過:紙尿褲影響孩子生殖發育系統這一說法是完全沒有科學依據的。倒是傳統的「把尿」和「把便」系統容易照成脫肛,痔瘡的現象。而大部分成年人長大以後得痔瘡的誘因都與嬰幼兒時期的把尿有關。

二:容易照成無法憋尿,無法建立自主排尿系統

從小就在大人的「把尿」下進行排便,會妨礙3歲左右肛欲期到來的時候建立寶寶自主如廁的習慣。

一旦膀胱充盈之後,寶寶在大人的提醒下,會迅速地排尿,所以在夜晚或者不方便排尿的情況下,寶寶會經常性地尿褲子,尿床,寶寶對括約肌的掌控能力也會逐漸降低。

三:影響寶寶健全人格的發展

當寶寶上幼兒園時,別人家的小朋友早已經養成自主排尿系統,會自己有排尿意識後就會自己上廁所。

但是經常被把尿的小朋友就會頻頻尿床,不僅會遭到幼兒園老師的責備,還會遭到其他小朋友的鄙視的眼光。孩子從而就會產生自卑,無助,失落的感覺,會照成兒童心理壓力過大,影響孩子健全人格的發育。

別錯過兒童0-3歲好習慣的培養期,戒掉傳統把尿,順利度過肛欲期

在兒童2-3歲左右,正是培養自主如廁的好習慣的培養期,這時如果還沒有給寶寶戒掉傳統的把尿習慣,很容易讓寶寶落下愛尿褲子的壞習慣。

寶媽應該用寶寶聽得懂的語言來給孩子傳達好習慣培養的方法。

除了把孩子便盆放在衛生間,給孩子購置兒童馬桶之外,還應該給孩子閱讀一些關於好習慣培養的繪本故事。

給孩子建立好習慣,是一切成功的開始,同時幫助孩子順利度過肛欲期,迎接長大的驚喜。你家孩子是幾歲開始養成自主如廁的好習慣的,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交流討論!


版權聲明

相關焦點

  • 兒科醫生:「新型把尿」正毀掉孩子排便系統,年輕家長卻前赴後繼
    而這種養娃觀念上的碰撞,說到底就是傳統育兒和科學育兒之間的爭論。在這之中爭議的話題有很多,而把尿恰恰是其中爭議值最高的內容。 從科學的角度上來說,大部分的兒科醫生都不建議為孩子進行把尿,認為傳統的把尿會傷害孩子的脊柱和髖關節的發育。
  • 父母這樣把尿,不是在鍛鍊孩子,而是在破壞自主排尿的能力!
    提起給孩子把尿,當過父母的人都不陌生,但對於現代的年輕父母來說也可能並不熟悉,因為尿不溼給變成傳統把尿的習慣。那到底是「把尿」對呢,還是現代的讓孩子自由地排尿好呢?其實,早有專家提出來了,傳統的把尿行為對孩子的身心發育都沒有自主排尿好。這是為啥,讓我們看看專家的理由。
  • 父母這樣把尿,不是在鍛鍊孩子,而是在破壞自主排尿的能力
    提起給孩子把尿,當過父母的人都不陌生,但對於現代的年輕父母來說也可能並不熟悉,因為尿不溼給變成傳統把尿的習慣。其實,早有專家提出來了,傳統的把尿行為對孩子的身心發育都沒有自主排尿好。這是為啥,讓我們看看專家的理由。
  • 「把屎把尿」把娃養大,把尿不是家長負責,而是毀掉寶寶排便系統
    很多影視劇中都會有這樣的臺詞:「我一把屎一把尿的把你拉扯大」,形容父母把子女養大的不易,但你知道嗎,如果你真這麼做恐怕就是在「害娃」。執筆:楊十一編輯:楊十一定稿:歐陽比文大家都知道寶寶對排洩是沒有自主控制的意識的,這時就需要用一些其他手段幫助寶寶排洩,有些家長會選擇尿不溼,但也有些家長會選擇「把尿」的方式。
  • 「新型把尿」蔓延,正在摧毀孩子排便系統,年輕父母卻樂此不疲
    尿不溼是寶寶出生之後必不可少的物品,一般情況下寶寶的尿不溼會使用到兩歲之前,當然也是因人而異,有的寶寶在一歲半左右,父母就會抽去尿不溼。但也會有一些家長過於心急的想要對寶寶進行如廁訓練,所以早早的就對他們把尿。「新型把尿」蔓延,卻不知這恰恰是害孩子的行為,正在悄悄毀掉孩子的排便系統,年輕父母卻樂此不疲。
  • 讓孩子自主排便排尿,怎麼選擇合適的時機?父母要做的又有哪些
    因為幼兒園的老師不可能像家長一樣時時的關注孩子,而且幼兒園的孩子很多,老師也不可能挨個照顧到,這就需要孩子有一個自主自立的能力,首先自主排便排尿就是首要問題。可受老一輩觀念傳統的影響,父母在孩子年齡比較小的時候,就會用把尿的方式來幫助孩子排尿排便。當然,這樣的方式也遭到了現代很多父母的反對。
  • 這種「新型把尿」方式,正在摧毀孩子排便系統,父母卻渾然不知
    1、孩子的排便系統會有一定的影響每當孩子玩的正開心,突然間被叫去強行排尿,孩子大腦裡只接收到是時候去排尿了,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失去自主排尿的能力,即使孩子的尿意已經很充盈了,孩子也會強硬忍住,只有等到父母把尿才會把尿排出來,因此在沒有父母的提醒下,孩子只能不得已的尿褲子。
  • 「新型把尿」正在破壞孩子的排便系統,很多父母卻渾然不知
    導讀:「新型把尿」正在破壞孩子的排便系統,很多父母卻渾然不知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新型把尿」正在破壞孩子的排便系統,很多父母卻渾然不知!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把屎把尿是怎樣一步步毀掉孩子的?
    不把尿,孩子更早學會自主便尿。   實際諮詢中發現,晚上穿紙尿褲睡覺的孩子,很多在2歲前後甚至更早就能夠控制夜尿,或者整夜憋尿到早上。而夜裡把尿的孩子,2歲時多數還需要煩勞父母半夜起來把尿。   不把尿的孩子,更是普遍較早開始主動告知便尿,較早開始會使用尿盆,或蹲下尿尿。這是因為不把尿的孩子,一直以來都是依據便意來排尿的,所以對便意的掌握比較好。
  • 「新型把尿」VS「傳統把尿」,沒什麼優越性,同樣傷害排尿系統!
    在傳統觀念中,很多老人都喜歡給孩子把尿,希望孩子從小可以做到不尿褲子,現在,很多年輕父母都知道這種做法會傷害孩子,因此不建議家中的長輩這麼做,但是,現在興起在年輕一代父母中的「新型把尿」其實跟傳統把尿沒什麼區別,一樣都會傷害孩子的排尿系統,家長們可不敢大意。
  • 「新型把尿」摧毀了孩子的排便系統,自主如廁正規訓練方式是這樣
    「豆寶奶奶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關於如廁訓練,很多媽媽都認為是生理髮育的大事,關係到孩子的自主能力,以及入園後的適應力,因此格外看重。年輕的寶媽接受了新時代的育兒知識,自然不認同老式把尿,於是就告訴父母不要給孩子把尿,要穿上尿不溼,可是長期穿著尿不溼,寶寶也會覺得很不自在,這時候新型把尿方式就出現了。
  • 月嫂請轉給你的客戶:過早給孩子把屎把尿,會毀掉孩子一生!
    很多人認為把尿可以讓寶寶擺脫紙尿褲的束縛、遠離尿布疹的困擾,既省力又清潔還節省紙尿褲。一些老人還認為:「孩子越早把尿越好,可以從小養成定時排尿的好習慣。」 1 這種說法對嗎?讓我們來看看把尿到底對孩子好還是不好,還有醫生的建議哦!
  • 年輕父母鍾愛的「新型把尿」,正在傷害孩子的排尿系統,該停止了
    平時孩子的行為關乎到家長教育水平和面子。在傳統文化當中,不少的家長會認為,孩子如果不尿褲子,就代表孩子是一名乖孩子。孩子懂事又聽話,同時也間接表明了這是家長教得好的表現。如果孩子尿褲子,很多矛頭都會指向家長。
  • 寶寶頻繁尿床,醫生:都是父母的「鍋」,很多家長都在坑娃
    ,有些家長會選擇尿不溼,但也有些家長會選擇「把尿」的方式。>小琪的寶寶今年2歲了,一般來說在這個年齡寶寶,已經開始有自主控制排尿的意識了。小琪這才知道,原來把尿雖然會讓孩子更快尿出去,但也會對這種方法形成依賴,即使到了2歲多也很難控制自己的排洩。
  • 給寶寶「把尿」能避免尿床?錯誤方法害寶不淺,父母卻沾沾自喜
    寶寶如果不在「應該」的時間如廁就說明寶寶不乖貪玩,父母身上同樣存在著教導的過失;如果是尿到褲子裡,則更說明大人沒有盡到應盡的責任。 所以父母往往對孩子的排便十分關注,即使寶寶沒有排便的欲望,為了避免出現尿床尿褲子的情況,一些父母也會為孩子把尿,不斷提醒孩子「應該」上廁所了。
  • 「新型把尿」危害大,正在侵害寶寶排便系統,很多媽媽還暗自竊喜
    孩子總是尿褲子是一件令父母頭疼的事,在老一輩的觀念裡給寶寶「把尿」是最好的方式,但是這種「把尿方式」對孩子身體健康存在安全隱患,逐漸被新一代的父母摒棄。現在的家長更喜歡用紙尿褲來幫助孩子排便。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老式的把尿方式被摒棄了,一種「新型把尿」方式又悄悄盛行,但是很多父母卻渾然不知。
  • 這種「新型把尿」,會摧毀孩子的排尿系統,很多父母都不知道
    所以家長才會給孩子穿上尿不溼,以防他們尿床。還有的家長,覺得自己家孩子怎麼還不尿尿,於是會選擇使用一些方法,「強迫」自己家的孩子排尿,也就是我們通俗所說的「把尿」。這種情況一般在以前的農村出現較多,尤其是老人,對於把尿這件事似乎是有著一種執著。
  • 小女孩放學回家途中尿褲子,看著孩子走路的步伐,路人忍不住笑了
    1、2歲以下2歲以下的孩子他的泌尿系統並不完善,大小便不能自主控制,所以,他們經常會有尿褲子,甚至經常會有把便便排在褲子裡的現象發生。2歲以下的孩子尿褲子是非常正常的,這個時候父母不要急著為他們把屎把尿,這樣只會影響他們的泌尿系統發育。
  • 寶媽因公出差,兩個月後孩子出問題,傳統的把尿如何進行才是正確
    其實問題啊,就出在婆婆給孩子把屎把尿這件事上。醫生告訴孩子的奶奶,把屎把尿對孩子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因為孩子他們還小,他們無法控制自己憋尿和排尿,所以如果不加幹預,孩子可能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尿床了。所以慢慢,孩子就更加控制不住自己何時排尿,也就會變得出現尿頻的狀況。 現在大家都知道把屎把尿這種行為是錯誤的了吧。那麼除了會造成孩子出現尿頻的狀況外,這種行為還會給孩子帶來哪些不良影響呢?
  • 當有孩子後才發現,世上還有一種叫醒是被孩子的尿「滋醒」
    很多人都以為爸爸帶娃到處是坑,孩子會跟著遭罪,殊不知爸爸也有進坑的時候呢!這位爸爸跟尚處於嬰兒期的寶寶睡在一起,想必心中做著美夢,睡得很瓷實,孩子的小腳使勁兒蹬都沒蹬醒。但尿來了,實在是憋不住啊!孩子一邊蹬著爸爸,一邊可勁地哼哼,噴泉狀的尿液直接朝爸爸頭上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