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自主排便排尿,怎麼選擇合適的時機?父母要做的又有哪些

2020-12-12 孕媽醬

讓孩子自主排便排尿,怎麼選擇合適的時機?父母要做的又有哪些

導語

孩子如何能夠自己去如廁這個問題,相信父母們都特別關心,尤其是在孩子進入幼兒園之前,若能夠鍛鍊孩子自己排便排尿,那麼,孩子更能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因為幼兒園的老師不可能像家長一樣時時的關注孩子,而且幼兒園的孩子很多,老師也不可能挨個照顧到,這就需要孩子有一個自主自立的能力,首先自主排便排尿就是首要問題。

可受老一輩觀念傳統的影響,父母在孩子年齡比較小的時候,就會用把尿的方式來幫助孩子排尿排便。當然,這樣的方式也遭到了現代很多父母的反對。

因為有資料顯示,孩子沒有任何排便排尿的想法時父母硬性的去要求孩子排便排尿,那麼只會給孩子的心理和生理方面帶來影響,所以反對父母把屎把尿的人也越來越多。

首先,現代父母覺得,把屎把尿不但不能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而且也不尊重孩子,當然從醫學上面來講,這對孩子的髖關節發育也非常不利。

還有的孩子因為父母長期把尿還造成了肛門括約肌鬆弛的現象,因此孩子長大以後患上脫肛,肛裂,痔瘡等疾病的概率就會提高很多。

不過父母更為關心的是,把屎把尿不能讓孩子去獨立完成排便排尿的習慣,所以,訓練寶寶自主排便排尿,是每個家長必須要做的事情,但是時機一定要選擇正確。

因為孩子們每一個年齡階段他們接受的事物是不同的,而且他們的發育也不同,時機選擇不對,孩子不但學不好,還有可能讓孩子特別排斥,那麼怎麼選擇時機呢?

其實,正確的時機應該是在孩子18個月到24個月的時候,而小於這個月份孩子的膀胱以及尿道括約肌各個神經系統都發育不完善。

當然孩子也無法用語言表達出來他們的訴求,因此也就很容易出現尿褲和拉褲的現象。

而18個月以後,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都有所加強,身體控制力也在逐步發育完善,不過家長一定要抓住孩子在排尿排便時的一些信號,這樣才能有備無患。

1, 打冷戰

很多孩子在有小便衝動的時候,都會出現一個比較明顯的信號,那就是打冷戰,我們通常叫做尿顫。其實這個動作是由孩子的大腦發給身體的一個應急反應,這時家長就可以詢問孩子是不是要排尿,並且引導孩子做出排尿的動作。

2, 哼哼唧唧

還有的孩子可能語言表達能力不是特別好,但是他們在有排尿排便的行為時往往會用哼哼唧唧的方法來提示父母,這時父母捕捉到信號以後就可以詢問孩子,而且也要訓練孩子自主去完成。

3, 扭動身體

有的孩子有了排尿意識以後會不停的扭動身體,他們還會兩根大腿來回的摩擦,其實這也代表著孩子有了排尿排便的意識,家長一定要抓住這個信號,對孩子進行很好的鍛鍊。

那麼鍛鍊孩子自主排便排尿的方法是什麼呢?父母們要做的又有哪些呢?

1, 讓孩子學會表達

如果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已經很好,那麼這個時候父母就要讓孩子學會去表達,在孩子有了排便排尿的想法以後,要教會孩子一定要告訴父母。

當然父母的語氣要溫和,即使發現孩子有一次兩次的尿褲子也不要訓斥,而且在發現孩子有意識的去憋尿,憋屎以後,也要正確引導孩子表達出來。

有的孩子可能特別急躁,甚至出現了哭鬧,這時父母就要安撫孩子的情緒,可以帶著孩子來回走動,讓孩子逐漸放鬆心情,慢慢的孩子就會用語言去表達自己的訴求。

2, 讓孩子自己去完成

很多家長生活中都是特別寵溺孩子的,即使在訓練孩子排尿排便的時候,他們也會幫助孩子去完成脫褲子,提褲子的動作。

其實這對訓練孩子獨立能力方面並沒有起到很好的作用,所以應該讓孩子自己去完成自己的事情,只有把主動性和獨立性完全的讓孩子訓練好。

這樣孩子在如廁的時候就會輕鬆很多,當然,孩子進入幼兒園以後,也會更適應學校的生活。

3, 規定如廁的地點

很多家長在和孩子出門以後,孩子如果特別著急的上廁所,他們就會隨便找個地方讓孩子如廁,其實這樣的行為並不好,一定要告知孩子固定的正確的如廁地點。

當然有的孩子可能在家裡上廁所習慣了,然後換了地方以後就不太習慣,有的甚至憋回家才去如廁,這對孩子生長發育來說也不好,所以家長應該正確引導。

可以對孩子說:"爸爸媽媽在身邊,你做什麼事情都陪著你",慢慢的讓孩子養成自己獨立如廁的好習慣。

那麼你家孩子什麼時候自主排便排尿的呢?你在訓練孩子排便排尿的時候又使用了哪些方法呢?歡迎分享出來我們一起討論。

相關焦點

  • 孩子兩歲了還在穿紙尿褲?鍛鍊孩子排便意識,你要走的路還很長
    教孩子控制大小便的時機經研究發現:兩歲的孩子接受排便訓練是最佳的時機。那麼孩子在哪些條件下已經具備了可以訓練自主排便的能力呢?一般孩子出現在一歲半到兩歲半。 1 會行走,並且願意坐下2 能將自己的褲子脫下和穿上3 能夠模仿父母動作4 有興趣,會跟隨父母進入衛生間等5 自己在紙尿褲中排便會有所表達
  • 給寶寶選擇內褲不是小事,父母要了解清楚,否則容易傷害寶寶
    1.不能太早在寶寶年齡比較小的時候沒有辦法自主排尿和排便,所以在這個時間段父母就要注意不能夠給寶寶穿內褲。如果寶寶穿得太多很容易導致他們的皮膚受傷,還很容易出現溼疹這種情況,對於他們的皮膚傷害比較嚴重。
  • 如何訓練寶寶自主排便?掌握這5點,助寶寶輕鬆排便
    一般來說,現在科學的建議是不要過早地給寶寶進行把尿,因為孩子能否自主進行排便,是依據孩子大腦的發育來決定的。換句話說就是寶寶到了適當的時候,孩子自己就會開始自主排便,過早地控制寶寶這種意識,反而不利於他的智力發展。當孩子到了需要自主上廁所的時候,如何培養孩子自主獨立解決廁所問題的難題是所有家長需要及時解決的難題。如何訓練寶寶自主排便?
  • 這種「新型把尿」方式,正在摧毀孩子排便系統,父母卻渾然不知
    1、孩子的排便系統會有一定的影響每當孩子玩的正開心,突然間被叫去強行排尿,孩子大腦裡只接收到是時候去排尿了,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失去自主排尿的能力,即使孩子的尿意已經很充盈了,孩子也會強硬忍住,只有等到父母把尿才會把尿排出來,因此在沒有父母的提醒下,孩子只能不得已的尿褲子。
  • 傳統「把尿」壞習慣,會毀掉孩子自主排尿系統,很多父母執迷不悟
    兒科醫生建議:傳統的「把尿習慣」很容易毀掉孩子自主排尿系統,在孩子6歲以前都不建議給孩子把尿,而孩子長到3-4歲的時候就已經形成自我排尿系統,也不需要給孩子把尿,幫助孩子建立自主排尿系統了。10歲還會尿床,不把尿的孩子,3歲就建立自我排尿系統閨蜜花花的大寶和表姐王華的二寶兩個人差不多是同一時期生娃的,閨蜜花花選擇在家全職帶娃。
  • 「新型把尿」摧毀了孩子的排便系統,自主如廁正規訓練方式是這樣
    過早讓孩子接觸自主如廁危害不小。中國式媽媽常有的,兩種錯誤「如廁訓練」,你是這樣做的嗎?「新型把尿」正在摧毀孩子排便系統危害一:影響括約肌功能的發育人在小便的時候括約肌會接收到信號,然後引導人去排尿。自主如廁正規訓練方式是這樣:孩幫孩子找「便意」至關重要孩子是否能夠自我排便,和身體成熟度有非常大的關係,有些媽媽就是過於著急,想要提前給予孩子這種自主排便的能力,殊不知在身體還未成熟的情況下去訓練,不僅不利於孩子好習慣的養成,更會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傷害
  • 教育孩子很重要,要選擇合適時機,效果事半功倍
    文/小當家育兒經教育孩子對於很多家庭來說都是非常困難的一個問題,但是也是我們需要格外重視的一個問題。如何管教好自己的孩子對於很多父母來說都是一個難題,其實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因為孩子處於不同的年齡段,那麼選用的教育方式也是不同的。只有選擇合適的教育方式才能夠對孩子進行更有效的教育。
  • 父母這樣把尿,不是在鍛鍊孩子,而是在破壞自主排尿的能力!
    提起給孩子把尿,當過父母的人都不陌生,但對於現代的年輕父母來說也可能並不熟悉,因為尿不溼給變成傳統把尿的習慣。那到底是「把尿」對呢,還是現代的讓孩子自由地排尿好呢?其實,早有專家提出來了,傳統的把尿行為對孩子的身心發育都沒有自主排尿好。這是為啥,讓我們看看專家的理由。
  • 如何訓練寶寶自主排便?掌握「4要2不要」秘訣,助寶寶輕鬆排便
    對於寶媽而言,孩子在一歲半之前最好不要訓練孩子自主排便,因為孩子在這時還沒有具備自主排便的能力。孩子在兩三歲左右的時候,他們的膀胱肌才開始發育,也就是在這時,孩子能夠對自己什麼時候有便意出現明顯的認知。什麼時間戒掉紙尿褲?其實對於這個問題,並沒有直接的時間節點,但通過研究表明,孩子戒掉紙尿褲最合適的年齡在兩到三歲之間,這時候他們已經具備自主排便的能力。
  • 父母這樣把尿,不是在鍛鍊孩子,而是在破壞自主排尿的能力
    其實,早有專家提出來了,傳統的把尿行為對孩子的身心發育都沒有自主排尿好。這是為啥,讓我們看看專家的理由。,很難在三歲,本該具備自主如廁能力地建立起良好的如廁習慣。首先,家長要做給孩子看其次,家長可以利用繪本,讓孩子知道如廁是怎麼回事,孩子又該如何應對大小便這類問題。
  • 「新型把尿」蔓延,正在摧毀孩子排便系統,年輕父母卻樂此不疲
    尿不溼是寶寶出生之後必不可少的物品,一般情況下寶寶的尿不溼會使用到兩歲之前,當然也是因人而異,有的寶寶在一歲半左右,父母就會抽去尿不溼。但也會有一些家長過於心急的想要對寶寶進行如廁訓練,所以早早的就對他們把尿。「新型把尿」蔓延,卻不知這恰恰是害孩子的行為,正在悄悄毀掉孩子的排便系統,年輕父母卻樂此不疲。
  • 兒科醫生:「新型把尿」正毀掉孩子排便系統,年輕家長卻前赴後繼
    兒科醫生在檢查後指出,正是因為琳琳的把尿行為,導致寶寶的自主排便能力出現了問題。如果繼續下去,甚至有發展為痔瘡的危險。 ,不建議父母在孩子如廁訓練的過程中,選擇把尿這種方法進行過度。
  • 年輕寶媽要注意,學會「訓練」寶寶排便,讓寶寶排便更輕鬆!
    孩子排便不規律家長不可忽視大意,要仔細觀察孩子排便的特點,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寶寶的排便不正常是會影響消化吸收的,對於三歲的寶寶來說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正常的排便是很關鍵的。其實,對於三歲寶寶來說,不僅拉粑粑需要規律,小便也是需要規律的,但是,有些小朋友晚上就會有尿床的習慣,這點不僅給家長造成了困擾,對於寶寶來說也是一種心理負擔,經常聽有些家長閒聊時,就會議論,誰家孩子那麼大了,居然還在尿床,怎麼那麼不聽話呢,孩子也因為尿床的事情總是自卑。
  • 把屎把尿危害大,了解肛欲期的三個階段,讓孩子輕鬆學會自主排便
    其實,給孩子把尿的行為,在由老人帶孩子的家庭中,十分常見。但對孩子來說,過早、過勤的把尿,不僅對他們的身體有傷害,對孩子的心理也有一定的影響。給孩子定時把尿,會給孩子造成一種錯覺:我不應該在有便意的時候去排尿,而是應該在奶奶給我把尿的時候排尿。
  • 月嫂請轉給你的客戶:過早給孩子把屎把尿,會毀掉孩子一生!
    嬰兒的尿道要在3歲左右才能完全發育成熟。所以,在此之前,孩子是沒有能力完全控制排尿排便的。 脫肛又會造成嬰兒排便時部分梗阻,增加排便費力程度,這又容易引發肛裂。 中國人痔瘡發病率高,與幼時接受把尿、把便有一定的關係。
  • 孩子幾歲穿短褲最合適?太早或太晚,孩子都容易遭罪
    「這有什麼,孩子沒一會就尿溼了,還不如穿開檔褲比較方便,你們年輕人就是事多,以前哪個孩子不是這樣過來的。」王奶奶反駁道。 「是啊,和我媳婦兒一樣,就是事多,這有什麼,小孩子還有什麼隱私部位。」劉奶奶也反駁道。
  • 「新型把尿」正在傷害孩子,父母別只圖省錢省事,這件事別再做了
    孩子奶粉錢萬萬不能省,那有沒有哪些方面可以省呢? 日子過得越來越拮据的二胎寶媽小王,不得不把主意打到了孩子"屎尿屁"那點事兒上了。 小王在網上一搜,發現很多寶媽組建了群,討論怎麼給孩子"把尿"。不少寶媽分享了成功經驗,看起來效果還挺不錯,孩子真能按時排尿,每個月能省下不少錢。
  • 「新型把尿」正在破壞孩子的排便系統,很多父母卻渾然不知
    導讀:「新型把尿」正在破壞孩子的排便系統,很多父母卻渾然不知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新型把尿」正在破壞孩子的排便系統,很多父母卻渾然不知!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訓練寶寶大小便,這個時間開始最合適,「兩示範四訓練」要知曉
    導讀:訓練寶寶大小便,這個時間開始最合適,「兩示範四訓練」要知曉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訓練寶寶大小便,這個時間開始最合適,「兩示範四訓練」要知曉!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為什麼孩子總喜歡憋尿,家長應該如何引導孩子?
    如果寶寶經常憋尿的話,尿液在尿道之中會導致細菌聚集,長時間可能會導致尿道感染,再就是過長時間的憋尿,會嚴重的影響寶寶對於排尿排便的控制能力,從而錯誤的記憶上廁所的時間節點,這樣後果可就一發不可收拾了。家長如何引導孩子及時上廁所放鬆心情很多父母聽到排尿排便不及時,會嚴重的影響到寶寶的身體健康,就會變得非常焦急,不知道應該怎樣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