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石劍峰 整理
2015-03-16 14:28 來源:澎湃新聞
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村上家」(http://www.welluneednt.com/)開張2個月來,已經收到了3萬多封知心讀者來信了。村上大叔可不是糊弄讀者,每天像上班一樣認真回復各種稀奇古怪的問題。遺憾的是,村上大叔沒有在上面玩自拍,貼貼他的近照,只是時不時貼幾張自己書房的照片安慰讀者。
這是一個可怕的摩羯座,因為他的書房太整潔了,根本不像個作家的書房啊!
村上春樹的書房,大家也是要看的。這是村上的書桌,可以看出,村上用的是臺式Mac電腦,而不是日本牌子的電腦哦!喝咖啡用的馬克杯,印著瑞士國旗,難道是領館送的紀念品?最可愛的是大叔的滑鼠墊,上面可是印著書名的卡通人物「姆敏」。怪不得這個產自芬蘭的卡通形象,最受歡迎的地區卻是日本。
書桌上攤著一本英文書和一疊日文列印稿,列印稿上還有一些用紅筆和鉛筆做的修改,可以猜測,這是村上春樹在修改翻譯稿。
我們來看看村上春樹用的鉛筆是什麼牌子的?「PaperMate」,中文名叫「比百美」,又是美國牌子。這是一家歷史悠久的美國文具品牌。他把鉛筆放在玻璃杯裡,這是什麼癖好。村上估計有強迫症,短的長的得分開。
來給書桌拍個全景。村上春樹正在「翻譯」的這本書,書名漏出一角「Borders」,這是什麼書呢?稿子上的紙鎮的logo終於看得清楚了,這是著名的文學出版社紐約knopf出版社的,knopf出版社同時也是村上春樹的美國出版商。
從這個角度還可以看到,村上的書桌非常整潔,滑鼠墊的右邊還放著一本硬殼英文書,兩大桶鉛筆, 透明膠、傳真機等等。 這個角度也窺視出村上春樹書房一半的樣子,一牆的黑膠唱片,還得要用梯子去拿唱片。梯子邊的扶手椅應該是聽音樂用的。照片裡,另外一邊牆壁排著三個音響,都是大傢伙,大叔的器材很不錯。
換個角度,現在看到了吧,村上春樹的書桌是個長條桌,有點類似酒吧吧檯的長條桌。所以,大叔每天在吧檯上寫作,就跟30多年前在吧檯上給人倒酒聽人聊天一樣。然後,吧檯有多長,皮沙發也多長,看來都是定製的。這種對長度整齊的要求,是審美還是病?因為大叔那麼宅,沒必要那麼大的皮沙發招待客人啊,他自己也不高。皮沙發前的茶几桌其實跟沙發蠻不搭的,這個設計有點Muji樣子。當然,這張照片,大叔其實是來炫耀他的黑膠唱片牆的。這才是大戶!
有個細節大家不要漏掉,看到右上角了嘛?窗戶上方掛的鐘,時間顯示是早上10點05分,然後那個角落還放著一臺小電腦。
我們換到另外一面,這裡放的都是黑膠。確定這是書房嗎?怎麼像是唱片店,連牆上掛的照片都是關於音樂的。如果你看過村上春樹的《爵士群像》一書,對這幾張圖片不會陌生。這是畫家和田誠為這本書作的油畫。
從這張圖裡可以看到村上都聽什麼?最中間的那張黃顏色唱片是著名單簧管樂手Buddy Defranco的唱片,最右邊黃顏色封面唱片是爵士音樂大師Mr.Bob Cooper的專輯。
繼續看看村上春樹的老唱片收藏。在這兩個棒球小人後面,我們清楚看到查理·帕克的唱片《國境以南》!看到了嗎?村上的小說《國境以南,太陽以西》的源頭在這裡。左邊那張唱片則是薩克斯演奏家Lars Gullin的專輯。這兩個棒球運動員,村上春樹介紹過,一個是青木,一個是弗拉迪米爾·巴倫汀。村上說,他最期待他們兩人能在明治神宮棒球上對決。
大叔並非只收藏黑膠,這裡還有一堆CD呢!看到沒有,大叔把所有CD殼全部拆了,放在塑料CD套裡。據他說,CD殼太佔地方,收藏又太多,只好這麼做。
這裡終於出現了古典樂。最左邊的那張CD是理察·史特勞斯的《英雄生涯/最後四首歌(Ein Heldenleben / Four Last Songs)),指揮普烈文,維也納愛樂樂團演奏,灌錄於1989年。中間那張CD來自於爵士名伶 Beverly Kenney的《依偎在你肩上(Snuggled on Your Shoulder)》。最右那張唱片是北愛爾蘭音樂家範·莫裡森的唱片,終於是一張非古典、非爵士樂唱片了。
村上春樹近影(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村上春樹